河馬大部分時間都要待在水中,它們為何離不開水呀?

2021-01-08 優美生態環境保衛者

河馬是陸地上體型僅次於大象和犀牛的動物,隸屬於哺乳綱鯨偶蹄目河馬科河馬屬,由於它喜歡在水中生活且在水中的移動速度很快,就像在陸地上奔跑的那一樣,因此得名「河馬」。

大家可能注意到,在白天的時候,河馬幾乎都是泡在水裡的,即使偶爾上岸活動,過不了一會就又會回到水中,為什麼河馬離不開水呢?

從河馬的身體特徵來看,它已經非常適合在水中生活,比如全身幾乎沒有毛髮,能夠很好地減少水的阻力;腳趾間有類似蹼的結構存在,便於滑水遊動;耳朵和鼻孔可以關閉,在潛水時水就進不去,保證它們長時間水下運動而不會受到傷害;皮膚很厚,皮膚之下有一層厚厚的脂肪,可以在水中自然浮起;眼睛、鼻子和耳朵都集中長在頭部的上端,在水中時能夠保證這些器官在水面之上,便於呼吸和觀察周圍環境。這些特徵是河馬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逐步適應水裡的生活而形成的。

之所以河馬不能長期離開水,也和它的身體特徵和生活習慣有關係,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河馬的皮膚需要水。河馬的皮膚之上幾乎沒有毛髮,而它們生活的區域主要集中在非洲熱帶地區,溫度高、陽光照射強度大,雖然河馬皮膚表面會分泌一些紅色液體,起到一定的阻擋紫外線和細菌侵襲的作用,但長時間離開水以後,紅色液體就會幹涸,補充不夠,身體內的水分因此散失速度加快,造成脫水問題,而且皮膚因缺水很容易出現乾裂現象。河馬泡在水裡,既可以調節體溫、減少體內水分散失,又能防止皮膚乾裂、減少細菌入侵的作用。

二是正常生理活動的需要。河馬是雜食性動物,但食譜主要以各種水草為主,偶爾會到陸地上吃一些陸生植物和農作物,在食物短缺時會捕食一些食草動物。河馬每天需要進食各種蘆葦和水草上百公斤,這就需要花費它們的大量時間在水中覓食。另外,河馬的交配、產仔、哺乳等生理行為也需要在水中進行。

三是自我防衛的需要。河馬體型龐大笨重,基本都在2噸以上,由於四肢短小,在岸上的靈活性很差,一旦遇到成群的非洲獅、鬣狗、野犬、草原狼等食肉動物時,在岸上防禦能力大大下降,對生命甚至構成威脅。而一旦進入水中,它遊泳高手的優勢可以盡情發揮,那些在陸地上能夠捕食河馬的動物們就無能為力了,甚至連水中的鱷魚都不是河馬的對手。

河馬大戰鱷魚

因此,基於以上的原因,河馬的生活不能長時間離開水,這即是由它們的生理構造決定,也和生活習慣以及防禦「敵人」侵擾有很大關係,總而言之,是適應自然長期進化的結果。

相關焦點

  • 鱷魚有著「水中霸主」之稱,為什麼河馬卻不怕它?
    河馬和鱷魚是同一生境中衝突最多的兩種動物,而且鱷魚向來就有「水中霸主」之稱,在非洲最常見的鱷魚就是世界上體型第二大的鱷魚尼羅鱷,這是連「草原之王」獅子都忌憚的存在。那麼,為什麼是在獅子面前是「挨啃小天使」的河馬卻不怕鱷魚呢?我們簡單的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科學的探討:河馬能不能打過大白鯊?
    其實,河馬和大白鯊應該做夢都想不到,它倆竟然能放到一起作比較。畢竟河馬最多算是可以生活在淡水中的哺乳動物,而大白鯊則是海洋中的動物,它們一個生活在非洲,一個在茫茫的大海中,這輩子也不可能活著相見。所以,要判斷兩種動物誰更厲害?有些牽強。
  • 河馬的天敵是什麼動物,河馬為什麼不怕鱷魚,它們的關係很微妙!
    河馬擁有非常肥胖的身體,身上看起來非常光滑,因為它們主要生活在熱帶水草比較豐盛的地區,白天幾乎都在水裡待著,食物缺少的時候會上岸覓食,河馬是群居動物,一般都是十幾隻組成群體一起活動,有時候也會出現上百隻的盛況,平時河馬的性格比較溫順,只要不去惹怒它,它一般不會主動攻擊,帶有幼崽的雌性河馬非常容易暴躁。
  • 河馬
    關於河馬進化的許多理論都聲稱,這些動物是在地球上發生了一些清除森林地區的事情後將它們帶入水中的。它們在陸地顯得太脆弱了,所以一般在水中生活。當水中可能缺少食物時,它們會繼續在夜間登陸以尋找生存所需的食物的原因。據信,河馬在此期間的大小明顯增加。它們可能是在地球上發生的任何災難中倖存下來的少數動物之一。結果,它們一直都能吃飽了。隨著它們吃得越來越多,它們的體型變得更大。
  • 河馬體重在2.5噸左右,它們在交配時,為何還要壓在對方身上?
    而面對自己心愛的對象,它們有時候也會群體中爭鬥,為博紅顏一笑鬥得你死我活。體重在2.5噸左右的河馬,為了交配,使盡了渾身解數,而它們的交配方式也很霸道,要把自己狠狠地壓在對方的身上。體重這麼厲害的河馬,為何在交配的時候,還要壓在對方的身上?這樣不辛苦嗎?
  • 吃草的河馬為何不怕吃肉的鱷魚,河馬:真當我是吃素的?
    很多人認為河馬是食草動物,但實際上它是雜食動物!在非洲,尼羅河鱷和河馬的領地有交集,大打出手是經常的事,但都是事出有因,而不是食物鏈之間的關係。鱷魚如果發現成年河馬對它有攻擊的意圖,它的內心是顫抖的,但它們如果碰到孤單的小河馬,往往食物的美味會讓它們衝昏頭腦。
  • 食草的河馬,為何獅子鱷魚都不敢動它?其實河馬是個「戰坦」
    下面我們就看下河馬的硬實力,你就知道為何獅子在面對河馬時為何如此謹慎。河馬這個名字來源於古希臘,也許是人們當時看到這種動物喜歡在河床上奔跑,且速度非常快,跟賽馬一樣,所以就稱其為河馬,具體原因不詳。不過河馬跟馬和豬並沒有關係,它們的近親實際上是鯨類動物,如鯨魚和海豚,在5000萬年前有共同的祖先隨後在進化上出現了分支,河馬成為了一種大型半水生動物。
  • 吃肉的鱷魚為什麼會懼怕吃草的河馬?河馬:你還真當我是吃素的?
    這意味著,河馬能夠憑藉自身的咬合力,咬死鱷魚。除此之外,在水中的河馬速度非常快,當它們脾氣不好時,也會突然向鱷魚發起攻擊。在非洲,每年都有無辜的鱷魚喪生於河馬之口。之所以鱷魚不敢對河馬發起攻擊,是因為河馬的皮膚非常厚,厚度可達5釐米以上,鱷魚的咬合力很難對河馬造成致命傷害,反而有可能讓自己陷入危險場地。
  • 為何吃草的河馬不怕吃肉的鱷魚?河馬:鯨魚是我兄弟
    圖:大型SUV重達2.5噸別看河馬小短腿,在陸地上它能以30 km / h的速度奔跑,想想一下一臺大型SUV,以30km/s向你撲來的威懾力,鱷魚怎能不怕,但在水中河馬的「狗刨」速度只有8km/h。而鱷魚(17km/s)在陸地上能看到一陣「河馬風」,在水中比河馬靈活(12km/s)。
  • 河馬在排便過程中,會猛烈搖晃它們的尾巴,把它們的糞便噴得很遠
    當人們發現成年倭河馬在一起時,通常是雄性在交配之前追求雌性,而類似的示愛卻不會出現在普通河馬身上,它們的交配是高度強制性的,雄性一般會粗暴對待雌性。兩種河馬的交配一般都發生在水裡,倭河馬有時也在陸地上交配。河馬的水棲習性部分是由它們的皮膚結構決定的。
  • 鯨魚與豬、河馬它們原來是一家??
    地球上的生物都是經過千萬年,甚至上億年的進化而來的,所以有的動物可能很早之前生活在陸地上後來則進化成了水生動物。有的動物最早生活在樹上,後來則進化成了不會爬樹的陸地生活動物。鯨魚曾在很長的時間裡被認為是魚,但是科學家發現鯨魚是通過肺呼吸的哺乳動物,並不是魚類。
  • 河馬大多是食草動物,為什麼它們的下頜和牙齒如此發達?
    水中的河馬歷來被認為是食草動物,在動物園中經常會看到它們吃大西瓜的場景,看起來十分呆萌。科學界也認為河馬的消化系統很適合分解植物而不是肉,從種種跡象來看,它們就是吃素的。但我們也發現了,吃素的河馬並不像「和善的馬」,它們有著很長很尖銳的獠牙,咬合力也是相當驚人。
  • 牛椋鳥落在河馬背上吃蟲,河馬寶寶表情亮了,網友:太好笑了
    一群牛椋鳥落在河馬背上吃蟲,河馬寶寶表情亮了,網友:太好笑了說到牛椋鳥,相信大家都會非常的陌生,"牛椋鳥"有兩種,一種是紅嘴牛椋鳥,還有一種是黃嘴牛椋鳥,牛椋鳥一般都是出現在非洲大草原,它們主要是吃食草動物身上的跳蚤蝨子、吸血蒼蠅、或者皮上的蜱
  • 森蚺和河馬大戰,誰更厲害?為什麼?
    在許多資料上,給出的森蚺體長數據為10米以上,其實這個數字還有待商榷,因為,迄今為止沒有人見過身長超過9米的森蚺。有記載的被人發現的森蚺體長為8公尺,也就是8米,其他的被人發現的森蚺體長都在6米左右,因此,森蚺的平均體長比較科學的數據為7米左右。
  • 河馬為啥不怕頂級獵手尼羅鱷?外表憨厚的河馬,實際卻是狠角色
    在陸地動物中,河馬的質量僅次於犀牛和大象,較大個體的河馬可以達到2.9噸左右。雄性河馬的平均體重可以達到1.6噸左右,雌性河馬的平均體重可以達到1.4噸左右。這麼龐大的身軀,只會普通攻擊的獵食者只能望其項背。河馬是在非洲傷人甚至殺人事件中較多的動物,和非洲水牛不相上下,甚至比獵豹,獅子等大型貓科動物傷人殺人的次數都要多。
  • 為什麼河馬吃草能長那麼胖,馬兒吃草卻那麼瘦?看完長見識了
    大家都見過獅子、黑熊這種動物,它們由於是食肉動物,所以身材都很彪悍。而在見到河馬時,看到它那龐大的身軀時,大家都以為它也是食肉動物。其實大家都想錯了,它主要的食物其實是草。可它既然吃草,為什麼卻比羊、馬這些動物都要肥胖呢?
  • 體重達3噸的河馬,每天需要吃多少東西?實際數據讓人意外!
    事實也是這樣,河馬呆在水裡的時間,每天都會超過10小時。倒不是它們特別喜歡玩水,而是迫不得已呢! 河馬看起來皮糙肉厚,但它的表皮卻非常薄,長時間在炎熱的日照下,這層薄薄的表皮就可能脫水。所以,河馬需要讓自己處於一個溼潤的環境下。我們人類可以通過流汗還調節體溫,河馬不行嗎?一定非要泡在水裡?還真不行呢! 河馬是沒有汗腺的!
  • 角馬被2條大鱷魚拖入水中,卻被一群河馬相救,並護送角馬上岸
    角馬的外形看起來很像牛,不僅長得強壯高大,頭頂還向外有著兩隻尖角,再加上黝黑的身軀,長長的毛髮,許多人看見後,會直接把它們稱呼為野牛。但其實角馬並不是牛,它的身體結構反而和羚羊、山羊類似,介於二者之間,當然塊頭要比羚羊和山羊大的多。
  • 大象河馬長頸鹿在滄州怎樣過冬 有地暖有「溫泉」
    天氣越來越冷了,滄州動物園的很多動物是從熱帶、亞熱帶引進的,它們能否「Hold住」滄州的冬天?大家不用擔心了。記者近日從滄州動物園了解到,喜熱怕寒的動物們從10月起就已陸續搬入暖房。工作人員還為它們準備了暖氣、浴霸、空調、「溫泉」等「過冬神器」,並為它們調製了「禦寒餐」。
  • 【繪本時間】大肚子河馬
    它看見鴨子和魚兒在河裡遊泳,也跳進河裡,無禮貌的把它們都趕走了。小鴨氣憤的說道:「真是個大肚子河馬。」它看見鱷魚在騎小人車,搶過來,把車子壓壞了。搶了小獅子的飲料,戳破了沸沸的氣球。做這些事的時候,大肚子河馬根本不管其它動物的感受,也從沒有禮貌的表達自己的要求,甚至不聽別人的勸告,這不,踢了馬蜂窩,河馬那麼粗暴,此時會有人來救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