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師大援疆教師孫煒:「為阿克蘇建一支帶不走的教師隊伍!」

2021-01-09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陳素萍 通訊員 陳鑫 沈園 葉素瑤

錢江潮水洶湧澎湃,白水城中書聲琅琅。從杭州到阿克蘇相隔4600公裡,教育援疆,把兩地緊緊地連在一起。

10月30日,在新疆阿克蘇教育學院,來自杭州師範大學人文學院的援疆教師孫煒為當地老師們講授實訓課程,對他們的上課內容進行逐一點評。這段時間,她正忙著培訓新進教師,每周要上12節大課,忙到深夜是常態。

援疆工作的標籤是「忙碌」。上半年每天四節課的聽課量、兩節課的評課量,這學期每月一次的下鄉送講座,是孫煒工作的「正餐」,還不包括孫煒課後備課改課的「額外加餐」。而且,疫情期間還要戴著口罩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

今年的國慶長假,孫煒沒有怎麼休息,她待在阿克蘇教育學院,寫教案和聽課筆記,給當地老師指導微課製作和課題撰寫技巧。孫煒直言,援疆教育事業很有意義,她是一個普通人,有一分光,便希望發一分熱。

把杭州的優質課堂帶到阿克蘇的縣城

近年來,浙江省援疆指揮部正著力打造由「輸血」轉為「造血」的教育援疆「浙江模式」。而孫煒這次援疆的主要任務正是與其他援疆教師一道,全力幫助阿克蘇地區培養一支業務能力精湛、綜合素質強的學科教師隊伍。

「上半年,受到疫情影響,原本大班制的集訓方式變成了『送教下鄉』的模式。」孫煒告訴記者,她和其他援疆老師們與阿克蘇地區當地4名優秀教師組成導師團,先後赴阿瓦提、柯坪、新和等3個縣10餘所中小學送教培訓,與80名青年教師結對,開展聽課、磨課、評課等教研活動,並對當地教師進行個性化診斷式教育幫扶。

兩個月時間,她累計跑了3個學校,聽課120節次。在三個縣之間輾轉跑過的路程長達上千公裡。最遠的援疆點與援疆教師團隊住宿的地方相隔十幾公裡,加上來迴路上的時間,孫煒他們每天忙碌11個小時以上是正常狀態。

「晚上下班後,要坐車返回城裡休息,沒有空調的老車子有時還會拋錨。」孫煒笑著對記者說,「雖然累,但很開心,因為是在播種教育的火苗。而且我是北方人,這裡的環境還能適應過來。」

把一次送教變成終身師徒

在指導當地教師的過程中,孫煒發現,部分教師沒有接受過正式師範培訓,在課堂中缺少教學流程的設計和師生互動。於是,她認真記錄聽課筆記,逐條提出建議,並客觀分析每位老師的優缺點,幫助他們提高個體的操作技能和理論素養。40天裡,孫煒的聽課評課記錄已經寫滿了兩大本。

由於當地老師短缺,教師專業不對口現象很常見。在指導一名計算機專業出身的語文老師時,孫煒不僅為她量身定製專業書單,還24小時在線,為她答疑。在了解到老師們對微課興趣濃厚時,她擠出緊張的休息時間,專門製作教程開設公益課。「在每個學校指導的時間非常有限,我希望可以抓緊時間,毫無保留地傳授我能傳授的所有。」她說。

教學流程設計、突發情況處理以及教育教學論文撰寫……他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我們都希望為當地建設一支生生不息、更好更強的教師隊伍貢獻自己的力量。」孫煒的話語中透出一股堅定,「當結對的年輕老師喊我『師傅』的那一刻起,我肩上的使命就不容辜負。」

當地教師王秀娟走到哪兒都喊她「師傅」,阿克蘇教育學院的教師劉華始終記得在申請地區課題緊張的時間裡,在孫煒的指導下連改了三版課題報告……「我們的友誼是在工作中建立的。」孫煒調侃道,「我的師徒隊伍已經有9人了,努力爭取把隊伍做好做大。」

不管是在新和縣一小獲評「優秀指導教師」,還是得到當地教科局的肯定,孫煒最開心的是,在她的指導下,柯坪縣蓋孜力克鎮中心小學教師林盼獲得柯坪縣教師素養大賽二等獎、阿克蘇地區三等獎。

孫煒說,哪怕支教結束,回到杭州,她的工作也不會結束。「我打算長期和他們保持聯繫,通過網絡,把一次送教變成終身師徒。」

以自身經歷傳承師德

「疫情發生前就決定去了,箭在弦上,哪能退啊!」說起疫情期間堅持去新疆支教的原因,孫煒實話實說,「家人擔憂是真的,畢竟今年三四月份全國疫情還比較嚴重。但我不僅代表自己,更代表杭師大。何況我又是一名共產黨員,既然許諾,就要踐諾。」

暑假期間,孫煒回到杭州短暫地陪伴了上小學的女兒,但接到上級指令,即便知道新疆疫情出現反覆,孫煒也毅然決然地返回新疆。

「我想用我微弱的力量,給我在杭師大的學生們做個實例,為人師者,要熱愛教育,不畏困難,不懼生死。」孫煒說。

國慶長假,孫煒的家人不放心她,電話問候時,孫煒安慰他們:「與今年春節期間奔赴武漢一線的醫護工作者相比,我冒點風險來這裡一年半,為新疆教育工作做點貢獻,不算什麼。」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杭州援疆教師同講第一課「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
    屏幕另一頭,杭州保俶塔實驗學校道德與法治教師王素與阿克蘇第十五中學的同學們相約「智慧+空中絲路課堂」,杭阿兩地小朋友一起「品」石榴、話友誼。大家還跟隨能歌善舞的維吾爾族同學學習扭脖子的舞蹈動作,一起分享民族友誼故事。屏幕兩頭遙隔萬裡,但心的距離卻像石榴籽般緊密,民族團結的暖流涓涓流淌在每個孩子的心田。
  • 浙阿兩地師徒結對儀式暨援疆教師傳幫帶工作動員會在阿克蘇市天杭...
    阿克蘇地區各縣(市)和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教育局領導、地直學校領導及援疆教師領隊和結對師徒代表參加了會議。會議由阿克蘇地委委員、組織部部長杜明主持。陳根芳要求援疆教師把浙江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學改革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阿克蘇老師,帶著責任、帶著感情當好「師傅」的角色,青藍結對、爭取使「徒弟」一年成為優秀,三年成為骨幹,五年成為名師。
  • 浙江省援疆教師創新教學方法
    近日,新疆阿克蘇地區阿克蘇市實驗中學在浙江省援疆教師的組織下,開展了一場多學科融合教學公開課。幾位援疆教師首次用「稜鏡」模式組團上課,給當地教師帶去新的教學理念。一曲《春江花月夜》引出了這場公開課,來自浙江的援疆教師用語文、歷史、地理、音樂、美術等多學科知識對這首經典名曲進行解讀分析,別有新意,激起了現場學生和觀摩教師們的極大興趣。「稜鏡」式教學打破了傳統教學各學科各自授課的模式,以核心教學內容為出發點,多學科聯合互融組團授課,使學生更多維、更透徹、更全面地掌握知識點。
  • 校長專訪 || 杭師大附中校長陳利民:做教育,眼睛要看向遠方的目標...
    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記者 陳顯婷 葉晨曦)陳利民,現任杭師大附中校長,校黨委副書記,中學高級教師。1996年參加工作,在浙江省杭州高級中學任教高中數學,先後擔任教學處主任、副校長等職務。2013年響應組織號召參與對口援疆事業,任阿克蘇市教育局副局長、阿克蘇市高級中學常務副校長,期間被評為阿克蘇地區優秀教師,以第一名成績獲浙江省援疆指揮部傳幫帶大賽一等獎,創建的「數學青藍名師工作室」目前已成為自治區示範工作室。2015年擔任杭高錢江校區主管校長,2019年調任杭師大附中校長。
  • 跨越萬裡為荒漠增添「綠洲」 杭阿「美好教育」在路上
    記者偶然得知,當地人還親切地將「阿克蘇高級中學」稱為「杭高」,溯源在於這所學校是杭州援建的第一所學校,也是當地的第一所高中。今年4月底,第十批共72名杭州援疆老師「入駐」阿克蘇,他們滿懷家國情懷,憑著對「詩和遠方」的嚮往,順從自己的內心遠赴新疆。他們有著怎樣的故事,這份堅持的背後,又有什麼力量在支撐著他們奮勇前行?
  • 6名臺山教師踏上援疆支教徵程
    6名前往新疆喀什疏附縣支教的教師參加會議,他們將開啟為期一年半的支教工作和生活。會上,臺山市教育局對6名援疆教師提出三點囑託。一是講政治顧大局,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落實到支教工作的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為當地培養愛黨愛國的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二是講方法求實效,發揮好「傳幫帶」作用,提高當地教育教學質量,為當地打造一支帶不走的高素質教師隊伍。
  • 邱曙光:播下美好教育種子,長成阿克蘇絢麗美景
    杭州市天杭實驗學校校長邱曙光未曾想過,自己與阿克蘇的緣分會以這樣一種特殊的方式建立,並且還將隨著教育援疆的深入浸潤一直延續下去。「教育援疆,隊伍打造是關鍵。將杭州美好教育的理念和幸福教育的成果帶到阿克蘇,為阿克蘇市培養一批優秀的、具有現代教育理念和學校治理能力的教育幹部,全面助推阿克蘇市教育事業發展。」 邱曙光敞開心扉,娓娓講述他的教育援疆故事。
  • 變輸血為造血,山東醫療援疆「青藍工程」為當地打造帶不走的醫療隊
    山東紮實推進醫療援疆,選派骨幹力量,培訓提升當地醫療力量,變輸血為造血,給當地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伍。在喀什地區肺科醫院「肺部疾病微創診療科」,阿米娜主任正在「師傅」郭新美的帶領下,為病人做治療。今年5月,阿米娜與山東省胸科醫院的援疆專家郭新美結為師徒關係。
  • 杭阿雲端溫暖 庚子冬至安康——阿克蘇市高級中學與浙大附中結對...
    亞歲詩詞說不停,傳統問答樂融融隨後,同學們為對方展示了美麗的冬至詩詞。「眇眇負霜鶴,皎皎帶雲鴈。長河結瓓,層冰如玉岸。」「三峽南賓城最遠,一年冬至夜偏長。今宵始覺房櫳冷,坐索寒衣託孟光。」「年年至日長為客,忽忽窮愁泥殺人。江上形容吾獨老,天邊風俗自相親。杖藜雪後臨丹壑,鳴玉朝來散紫宸。心折此時無一寸,路迷何處見三秦。」......
  • 浙江省援疆指揮部
    浙江堅持以改善民生為重點,加大產業援疆力度,充分利用阿克蘇文化特色和氣候地理特點,增強內生動力和「造血」功能,聚焦「十城百店、百村千廠、萬畝億元」三大工程,紮實推進產業援疆,阿克蘇地區找到了新的產業發展路徑。  「十城百店」消費助農。
  • 冰心一片不須猜——記雙牌縣援疆教師唐新科
    科教新報·新湖南客戶端訊(通訊員 盤海軍 胡劍虹)6月26日,雙牌縣援疆語文高級教師唐新科對口援疆兩年期滿,滿載榮譽返回雙牌縣第二中學,受到師生們熱烈歡迎。 今年54歲的唐新科老師,在雙牌二中從事中學語文教育30餘年,是永州市首屆學科帶頭人,也是「永州市優秀教師」。
  • 杭師大教師論文抄襲被處理,原作者:更看重署名單位的處理
    杭師大一教師被指論文抄襲,學校通報對其處理後,被抄襲的原作者豆瓣博主「心匠」發聲,雜誌社也回應稱將公布處理結果。針對「杭師大通報教師郭彥努公開發表文章存在抄襲現象」一事,8月19日23時許,涉事文章原作者「心匠」告訴澎湃新聞,對於杭州師範大學對前述教師的處理結果,他相對滿意。
  • 需要——湖南援疆教師紀事
    王杏芬新疆吐魯番,在一支老歌中為人熟知,歌名是《吐魯番的葡萄熟了》。1998年,按照中央統一部署,湖南省開始對口支援吐魯番地區。22年過去,前後九批援疆工作隊對吐魯番地區的大力幫扶,讓這美麗的名字與湖湘大地緊緊相聯。在吐魯番的教育事業中,湖南援疆教師發揮了怎樣的作用?
  • 陝西師大培養數十萬教師紮根一線,為西部教師終身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課程思政」以外,陝西師大著力為學生打造「身邊的榜樣」。今年83歲的「網紅」教授章竹君,在陝西師大講臺上一站就是61年,帶出30多名博士生、130多名碩士生和不計其數的本科生;1983年從陝西師大物理系畢業的仰孝升,回到家鄉陝西省商洛市山陽縣中學教書,紮根山區,30多年矢志育人,無怨無悔……身邊的榜樣力量無窮。
  • 好樣的,新豐援疆教師!熟悉的她即將啟程!
    > 每一個援疆支教老師內心都有詩和遠方 今天,就讓小V帶你零距離接觸新豐兩位援疆教師 尋找她們的詩和遠方…… 支教是心與心的碰撞,是愛的傳遞。
  • 【項目援疆】杭州援建阿克蘇市庫木巴什鄉中心小學「交鑰匙」
    吾拉木江·熱依木說,新一輪對口援疆工作開展以來,杭州市委、市政府把對口援疆作為重大政治責任,聚焦聚力產業援疆,就業援疆,扶貧援疆,民生援疆,教育援疆,醫療援疆,在事關全市穩定發展改革的根本性、基礎性、長遠性問題上精準施策,推動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口援疆工作格局,有力促進全市和諧穩定,脫貧攻堅,民生改善,經濟發展,民族團結,極大的改變了全市發展面貌,為推進阿克蘇市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作出了突出貢獻
  • 援疆第十載 杭阿兩地共譜新篇章
    閃耀著陽光的冰糖心蘋果、大如雞蛋的紅棗、散發著清香的紙皮核桃…… 以前要想嘗到這些地道的阿克蘇味道並非易事,而如今無論是手機下單,還是去聯華、鮮豐水果等商超走走逛逛,都能便捷地將其帶回家。當地人甚至表示,現在想要推薦遊客在杭州買不到的新疆特產,難咯。 山重水遠,萬裡相隔,這一趟疆果東送的旅程如何開啟?而這趟旅程又將為杭阿兩地帶來怎樣幸福的故事?
  • 喀什市特區高級中學援疆教師邱俊榮:喀什葛爾的召喚
    喀什葛爾的召喚喀什市特區高級中學援疆教師 邱俊榮▲ 喀什市特區高級中學援疆教師 邱俊榮新冠疫情不可期,居家不動似隔離。——深圳援疆教師伍穎口佔《重返喀什》9月7日白露節,潮溼而悶熱的深圳剛剛經歷一場驟雨,空氣中隱隱飄浮著一絲秋的氣息。在這個暑氣稍歇、燈火闌珊的凌晨,深圳支教隊81名援疆教師終於踏上返回喀什的航班,而先遣6位領導已於9月4日抵達喀什,為大部隊到來作前期準備。
  • 馬雲回母校杭師大:希望杭師大畢業證成為全球通行證
    IT之家6月21日消息 老闆聯播消息,在杭州師範大學2020屆學生畢業前夕,馬雲回到母校杭州師範大學看望師生並與教師展開交流。視頻觀看馬雲參觀了教師教育實訓中心、智慧教室、圖書館等,杭師大還向馬雲贈送了印有他求學時期的學號和母校Logo的T恤。
  • 【我為最美阿克蘇代言】韓凱:彰顯向善的力量,杭阿兩地綻放「最美...
    2020年6月,杭州市與新疆阿克蘇市的「最美人物」來了一次相隔萬裡的「遠程結對」。他們許下約定,會前往各自的城市走一走。2020年12月,雙方約定達成,相隔萬裡的「親人」在杭州相見。全國道德模範、「最美杭州人」韓凱醫生是參與今年結對活動的杭州「最美人物」之一,他先後五次前往阿克蘇開展唇顎裂醫療救助公益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