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一說你的第一套房子是怎麼買的?有人靠賣煎餅買了五套房!

2021-01-11 威震秋名山

多少個夜晚你可曾失眠到深夜?盤算著即使現在月入三萬,還完房貸,拋開一切生活費用後,會發現活的跟月入3000一樣杯具!(沒有嘲笑的意思)主要原因還是如今的房價太貴了,壓得國人喘不過氣來!加之現在的丈母娘都要求有房有車,所以,買房還是很有挑戰性的!

那麼,你的第一套房子是怎麼買的?

我是個學校門口攤煎餅的 早上起來賣雞蛋餅 晚上就出個攤賣涮菜 一個月利潤不到6萬 攢了點錢, 全款了人生第一套房 ,現在幹了也有快十年了, 準備買第五套房了。

其實,校門口做生意的是很暴利的。不過,一個月純利潤六萬就有點吹了,當然咯,永遠不要懷疑別人賺錢的速度,運氣好的,還真有這個可能。

本人女,買房時25歲,剛失戀,談了四年男友和我分了手,不想跟父母住,一狠心,套信用卡買房時只有三千塊錢,還是剛發完工資。沒有父母資助,從沒有一張信用卡到最後手頭九張信用,當時的鄭州不限購,首付也才百分之20,月供壓力不算大,但就是首付沒錢,現在有男朋友了,他幫著我還清了信用卡。

總結就是:男朋友換的越快,貸款還的越快啊!

10年畢業,坐標瀋陽,月入五千,14年買房,自己沒攢錢,父母拿兩萬,二姐借我16萬當首付,公積金還貸沒壓力,感謝我姐姐,上大學在北京,全靠大姐大姐夫支援,買房又靠二姐,有兩個姐姐真是幸福,如果是兩個哥哥,細思極恐。

其實你更應該感謝你那兩個姐夫,不過不知道,你姐婆家他們是怎麼說你這個「扶弟魔」的!

高中畢業,工作十年,單身女青年用青春最好的十年換了一套房,去年終於在老家一江蘇小縣城按揭買了一套房,沒有靠父母,沒有靠任何人,沒有借一分錢完全靠自己付了首付,現在每月還貸中。

很強,背後的苦可想而知,漂亮女孩子10年青春值不少錢,10年後找個老實人就行。

2011年,結婚第四年,我跟老公說,結一次婚,連新房子都沒住過;住一回樓房,屋裡不能洗澡。跟平房有什麼區別。然後我倆付首付買房。當年我老公得了腰間盤不能工作,我自己賺錢供房子養家還要帶他看醫生,算不算自作自受?還好挺過來了,他的病治好了,房子供完了,家沒散。 咳咳,是五線城市。

大家都有腰間盤,為何你老公如此突出,還有我就想問一下腰間盤,在那治好的。

我工作5年付了20萬首付買了第一套房,那時沒限購,貸款也很寬鬆,然後賣掉,又付了兩套房子的首付,都是105的,然後有把其中一套賣掉,又付了首付買了兩套112的,然後又把其中一套賣掉買了145的房子,今年我把105的又賣掉了還了貸款,又買了兩套85的,今年35已經有5套房了。

那時候有這樣頭腦很厲害了 基本上現在沒有不良嗜好就過的很瀟灑的,但我還是想說:一泡尿磁醒你!

其實,目前社會所流行的趨勢就是買房,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說,肯定是不願意買房子,但綜合考慮到下一代,房子還是必須要買的!也不知道何時才能靠自己買房,所以一起加油吧!你們呢?都是怎麼買的房子?

相關焦點

  • 你大學畢業後第幾年買的第一套房?第二套房子是靠什麼購買的?
    今天上班開車聽廣播,主持人談到一個話題,大家都是畢業後第幾年買了人生第一套房子?資金是從哪裡來的?我聽著聽著就陷入深思當中,回想起自己購買第一套房子的辛酸史,想到80後和90後誰買房壓力更大。第一套房子購買經歷:2008年的一天閒來無事街上溜達,有個房產銷售跟我聊了幾句後,我就稀裡糊塗的乘坐他們的大巴車到了北京旁邊的燕郊看房子。售樓處人很多,也有很多人購買,當時記得還有黑人在買房,其實我根本都不知道燕郊是什麼鬼地方,就跟風買了。
  • 有人買14套房,有人買17套,然而價格掉了,商住公寓值得投資嗎?
    房地產市場瘋狂的年代,那會經常聽說一些有錢人買一層都是常事兒,甚至還有買一棟的,因為那會不限購,這都是其次,重要的是,那會基本上買了就大賺。今天先給大家分享我最近看到的3個相關新聞,都有點類似。我先說的是,中房報《北漂剛需搶走燕郊低價商住公寓:有人一口氣買17套》一文稱,12月5日燕郊某售樓處場面「誇張」,售樓處擠滿前來看房的人,銷售人員連坐的地方都沒有,所有單子都是站著籤完。這種火爆的購房場景在今年以來受雙重影響的燕郊,十分罕見。12月6日,截至傍晚7點成交近50套,有人甚至一口氣買了17套。
  • 不好意思,我要買第七套房了
    買了房的朋友們,你們買第一套房花了多久的時間?三年、五年還是......一天?對大多數人來說,買第一套房是剛需,買第二套房是改善居住,之後基本就「收手」了。不過我們錢堂社區有一位達人,和老公結婚之後,買了6套房!現在準備買第7套!是的,你沒看錯!第7套!
  • 買了2套房的經驗:普通人第一套房該怎麼買?70%的人都錯了
    如果是第一套,建議買寶中、前海,如果是多套建議碧海、西鄉、沙井和光明。富通城,西薈城,綠海名居,中信灣上六座,光明一號等樓盤淘筍。問:老師你好,投資加自住,請問下坪山六和城這個盤怎麼樣?答:300萬出頭買個戶型、使用率都不錯的次新三房,本身在深圳就無太多選擇。
  • 人生第一套房子買自己買的起的,不要嫌它小、偏、遠,先上車後補票...
    人生第一套房,買你買得起的房子。不要嫌棄它小,不要嫌棄它遠,不要嫌棄它偏,買了就好。周圍沒有的,隨著將來政府的規劃都會有的。沒有完美的房子,剛需第一套,趁早買了就好。剛需記住,房子,是用來換的,買的不好,可以換,比遲遲不買強太多!
  • 購房「仙人跳」:700多萬買套房,房子卻不是自己的
    朋友一遠房親戚,去年買了套房,全款700多萬,首付交了幾十萬。今年交房時房子卻不在自己名下,要被法院拍賣。拿出合同一看,傻眼了!原來這個遠房親戚這幾年作出口生意,趕上好時候,賺了一大筆錢,就想著買套房子,把家裡人都接來,住在一起享享福。
  • 買過5套房(北京4套+成都1套),分享經驗教訓
    從2009年至今,自己親自參與整個購買過程的有5套房。其中北京4套,成都1套。在這個過程中,吃過虧、上過當,給大家分享一下過去的這些經歷和自己的一些想法吧。2009年4月,買了第一套房。當時是公婆給了一個預算,大概70萬的資金,同時希望我們最好不要貸款。拿到預算後,首先考慮了我倆工作單位的穩定性,先生當時就在央企,我在私企。那就考慮以他工作單位為半徑開始選房。
  • 他有三套房,他說真沒意思
    如果有人說「我有三套房,但真沒意思。」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大概率是「這炫富的方式也太直接了吧。」實際上,他/她可能說了心裡話。因為房子這東西,不能只看數量。有些房子,真沒意思。訴苦的這哥們,93年生人,獨生子,名下確實有三套房,具體情況如下:第一套房:父母早年買下的房子,無電梯老破小,周圍都拆了,唯獨他們那一小塊因為釘子戶沒拆;第二套房:2010年,父母在重慶買的套三電梯新房,父母自住中,無貸款;第三套房:重慶主城區較為偏遠的套三
  • 社保滿五年,手把手教你在北京買第一套房
    01 想在北京買房 你有資格嗎?一個外地人,想在北京買房。首先要關注的不是房價漲跌,也不是百萬首付怎麼湊。而是,要連續60個月不失業,並繳納了社保個稅,或者拿到北京工作居住證。這是比房價更容易跨過的硬門檻。其中意外也時有發生。有人因為換工作,前東家和新公司沒有銜接好時間,以致社保沒有連續繳納。也有人因為公司人力誤操作導致斷繳。
  • 為什麼有人說最近身邊賣房子的人卻多起來了?
    有個網友提問,為什麼感覺疫情快結束了這段時間,身邊很多人開始賣房子了?其實,筆者的身邊並沒有很多人賣房子,不過聽說最近二手房的掛牌量有所增加,那麼在這樣的情形下,為什麼會有人選擇賣房呢?而對於一些個人來講,可能遭遇了降薪甚至裁員,使得家庭的收入大幅度減少,還貸的壓力激增,此時也許會考慮賣掉一套房,減輕生活的壓力。從一季度存款增加的情況來看,也許疫情讓很多人意識到了現金流的重要性,對於投資更加的謹慎,而即使是剛需,也可能先持觀望的態度。2.
  • 深圳男子200萬買30平房子,女友閨蜜:這麼小面積怎麼住人!
    我們倆商量著就在深圳安家,他二話不說把老家縣城房子賣了,在深圳全款買了一套房子。買房子也是他一手操辦,我從頭到尾都沒有去看過新房一眼。男朋友說不用我操心,到時給我一個驚喜,還說只管到時安安心心住進去就好了。我就怕麻煩,我也沒有問男朋友打聽過房子的一點點消息。前兩天,閨蜜死纏爛打叫我帶她去看看新房,說幫我參謀參謀裝修啥的。不好意思拒絕,叫男朋友帶著去看房子。
  • 「人,要儘量存錢買房子,總租房子住,不是一個好選擇」,你怎麼看?
    「人,要儘量存錢買房子,總租房子住,不是一個好選擇」,你怎麼看? 一、人有房而居 自古以來,人們就把房子當成居住的場所,有了房子,就有了一個固定的安身立命之地。
  • 雲南一女子豪買14套房想退8套,網友憋不住了,房價暴跌了?
    ↓買了14套房降價後想退房昆明王女士在去年11月,她以1.1萬/㎡的價格,購買了巫家壩一樓盤的14套公寓打算做酒店,總價1400多萬元,其中4套是全款付清,2套是貸款,剩下8套共交了500多萬元分期款。
  • 為你點歌No.45 擁有人生第一套房的意義
    也許每個人都曾經有關於第一套房的憧憬。你還記得你第一次買房的情形麼?我說我的。沒有房子的時候,我在蘇州租房子住,經常搬家,沒有歸屬感,也不知道自己在這個城市能待多久。我想像中的房子,應該在城市的東面,我開著車,一路向東,漸次凝眸,在燈火闌珊的路盡頭,有一盞燈,為我而亮著。所以後來我在湖東買了第一套房,感謝曾經的東家仁恆,員工購房有八萬的無息借款,另外問家裡拿了點,再問同事借了幾萬,湊了首付。因為是期房,要等兩年,這兩年又要租房,又要還貸,還要養車,壓力山大。
  • 大師兄說冷歷史:古人,能買得起首都的房子嗎?
    對於許多現代人來說呢,你在首都啊,還有一些一線城市買房,這恐怕是一件壓力不小的事,而且呢,除了沒錢,不能買以外,還有資格不夠,不能買,相中的地方買不起,買得起的地方相不中,好不容易你買了一套,但是呢,和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區域離得又比較遠,等等等各種各樣的痛點,幾年之前,對民間就有這段子說你要是按平米算啊,北京二環一套住宅,你就當是廁所那麼大點的地方,這個價格,就可以在小城市購買套房子的了
  • 一個家庭主婦是如何五套房都選對時機
    04接下來要說的,就是她在自住置換的同時,也投資了兩套花橋的房子。第一套花橋的房子,是在11年買的。當時上海限購了,自己沒有房票,只有兩個方法,一個是買商住公寓,另一個就是買離上海最近的環滬城市花橋。她選擇了後者,因為長年工作於上海,也看到了周邊城市是怎麼融入上海,跟隨著上海樓市的行情起勢的,於是乎當初的她想的就是如何最快地在離上海最近的環滬城市買下一套房,讓自己不至於離這座城市太遠,其他的並沒有仔細考慮。
  • 為了二樓大平臺,買了一套房,帶平臺的房子也有注意事項
    據房東所說,她之前也是陪朋友看新房,結果她看上這套帶平臺的房子,其實就是看上了這個平臺,買了一套房。當時她問售樓小姐,能不能搭陽光房,售樓小姐口頭承諾小一點的可以,只要不影響其他住戶就行。沒想到交房後,房東準備裝修,物業告知不能搭建陽光房,只能種點花、種點菜之類的,不能搭建。於是這個平臺的作用對於房東來說並不大,所以現在拿出來出售。
  • 老家有一套房,老公前年又在崑山買了一套房,現在後悔嗎?
    我跟老公相識於2003年,經過幾年打拼以及全家人的努力,2007年我們在老家買了第一套房,作為我們的婚房。老家是座5-6線小城市,那時的房價很便宜,而且我們買的是小產權房,房價才700元左右一平米,房子加裝修花了總共不到20W。這種小產權房的弊端就是,我們至今都拿不到房產證。
  • 在西安買過三套房後,我明白了努力賺錢的意義!
    那一年,我老公月薪7000多,年薪不到20萬,我月薪為0,年薪為0,因為17年西安房價暴漲,所以我們第一套房子的關鍵詞是警覺性。人生第二套房靠全家2017年4月我研究生畢業了,恰逢17年過年後西安房價開始漲了,我好想哭,因為上學耽誤了買房的最佳時機;第一套房子我老公是在試水,就沒考慮到結婚這麼小的房子可能不行,也沒想到買了房子三個月房價就開始漲了;
  • 買房5分鐘搞定,房子交付了,我卻不知道樓幢、房號
    2「我就要這個」買了房卻不知道面積和樓層 十來年前,我們結婚了,所以準備買第一套房子。我繼續問先生,那你是怎麼買到房子了。先生說訂下房子,整個過程花了5分鐘時間,就是去售樓部,看著亞克力做的戶型模型,指著其中的一個說:我就要這個,so easy,籤合同,搞定。好吧,既然我也沒有去看房子,也不好說先生什麼了,就這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