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播的史詩電視劇《大秦賦》,讓大家學到了不少歷史知識,看完真的是忍不住想吐槽幾句,其中給人感觸最深的就是:太拖拉!與其說是演繹秦滅六國,倒不如說是「秦後宮秘傳」。
時至今日,給人印象最深的不是秦王政,反而是「面首」嫪毐,都在期待著「嬴政何時摔孩子?」
妄稱嬴政「假父」的嫪毐,最終就如一位饕餮者,因其內心的貪得無厭最終敗亡。
不過話說回來,當呂不韋將嫪毐以宦官的名義送給秦太后趙姬那一刻開始,就註定了嫪毐沒得選,在嬴政與嫪毐之間,最終的結果只會是「你死我活」。
1、嫪毐權力的發跡
秦太后趙姬原本是呂不韋的一名姬妾,因其天生嬌豔動人,而後被呂不韋轉贈給贏異人(嬴政的父親),呂不韋憑藉金錢開路,解救了原本在邯鄲做人質的嬴異人,助其登上秦國王位,成就了自己,贏異人登上王位之後,直接賜封呂不韋唯「相國」。
公元前247年,嬴異人因病去世,年僅13歲的嬴政就繼承了王位,要知道原本趙姬與呂不韋之間是有糾葛,呂不韋害怕日漸長大的嬴政知道此事而危及到自己,就想著及時與趙姬撇清關係,隨後就將自己的舍人嫪毐送給了太后。
電視劇中有一句話很有意思,太后問嫪毐的特長是什麼?嫪毐回答說:「騎馬」,這一句話可把太后逗樂了。因為呂不韋將嫪毐送給趙姬的原因就是想讓其幫助趙姬排解寂寞。
2、野心蓬勃
呂不韋抽身而退時,嫪毐卻挺身而出!直接成為了太后的男寵,兩個人甚至還一連生了兩個兒子。於是這時的嫪毐開始硬氣了起來,有太后在後面撐腰,有恃無恐,因為當時嬴政還沒有加冠,朝中事宜須聽令於太后。
其一:有了後臺,嫪毐如同其他王侯將相一般大搖大擺地招攬起了賓客,並且假借太后之名,直接從嬴政和呂不韋手中索要財富和權力;
其二:自從被封為長信侯之後,嫪毐手中的權力也就到達了頂峰。因為他想要的更多,野心實在過大,而後又是直接獲得太原郡的封國,讓他開始凌駕於朝野。
其三:「事無大小皆與嫪毐」這應該就是其巔峰時期最真實的寫照了,這時的他富可敵國,並且擁有數千名家僮和數以千計的賓客。
於是他想著「將自己和太后生的兒子推上王位,獲得更高權力……」
其後果大家可想而知,直接站在嬴政以及秦氏宗族的對立面,其最終的結果也只能是走向滅亡。嫪毐與太后苟且之事敗露之後,嫪毐必須要做出抉擇!又或者說他早就想好了,這一刻的到來。
如果直接束手就擒,不僅僅是自己的性命不保,兩個孩子同樣要命喪黃泉。所以直接一不做二不休,鋌而走險的發動叛亂。
所幸的是嫪毐的這一楊某早就被秦王政所得知,又或者說嫪毐只是秦王政想要擁攬政權的一顆棋子罷了,因為只有嫪毐叛變,嬴政才能同時從呂不韋和趙姬手中拿回政權。
事實證明,嬴政的布局是正確的,最終的結果就是嫪毐被抓,處以車裂極刑。
3、如果嫪毐不暴露,結局會是怎麼樣?
嫪毐憑藉著「特長」,深討太后歡心。其實呂不韋也沒想到事情會發展到叛亂這一步,起初他將嫪毐送去也只是想著:嫪毐可以要一些財富和權力,但不宜過多過大。
就算不叛亂,憑藉著嬴政和李斯的謀斷,最終的結果亦是如此。他與太后有孩子這件事情,遲早都會東窗事發,就算安分守己,最後等待他的也只是誅殺,最終的結果還是如此,歷史並不會改寫。
所以說野心過大是使嫪毐走向生死族滅的一部分原因,更多的是他無從選擇!
對此,你怎麼看?歡迎留言,共同探討!
(素材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敬請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