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的更新換代已經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了。
從許家印提出全華班開始,恆大就開始行動了。
而到現在,全華班遙遙無期,新生代也是積累了不少。
球隊的動作在今年的時候很是大刀闊斧。
球隊功勳郜林,曾誠,馮瀟霆,于漢超等人全部是恆大王朝的締造者,而今卻也都是各為其主了。
郜林
然而,這也是必然的結局。
沒有不老的人,也沒有長青的樹。
俱樂部想要可持續保持爭冠,那就必須需要永葆青春。而國家隊同樣如此。
恆大一直以來作為國家隊球員輸送球員國腳的大戶,當然也必須身先士卒。
韋世豪
楊立瑜
恆大在鋒線上的更新換代是最徹底的。
哪怕是現在擁有了費南多與埃克森,也並不會動搖韋世豪與楊立瑜的地位。
而韋世豪的成長無疑是最快的,這應該得益於他的性格。自信,張狂,不羈。
短短幾年時間北上廣都有自己的經歷,卻依舊保持著獨特的性格,因此融入的很快,以及不畏縮。
對於楊立瑜來說,他其實是掙扎了一段時間的。
18年來到恆大時,他的表現並不如鄧涵文。而且每每發揮一般,不盡人意。
然而,他調整的很快,在19年的時候慢慢的成長了很多,逐漸贏得了大家對他的信任。
而且還得到了隊內助攻王的殊榮,這樣一來,外界的肯定與隊內的信任,更是讓他踢得遊刃有餘。
楊立瑜與韋世豪兩人在未來都應該是國家隊的常客。
一個是支點,輸送炮彈,一個是殺手,終結比賽。
嚴鼎浩
何超
至於恆大的中場來說,誰也取代不了保利尼奧的地位與作用。
鄭智40老而彌堅,時不時的會出場。只不過他真的老了,要服老。
而黃博文確實可以再堅持一陣,經驗十足,只是體力有些掉鏈子。
剩下的年青一代,何超防守攔截不錯,可是感覺還欠缺點什麼。
當初被稱之為鄭智的接班人,如今感覺平庸了很多。並沒有表現出年輕一代的優勢來。
而徐新與廖力生兩人都是恆大的老人了。從始至終,兩個人都有自己的優缺點,可也並不是那麼的不可或缺。
最後,嚴鼎浩還是不錯的,這個小夥視野不錯,出球也還行,只是欠缺了一些經驗與磨練罷了。未來也許會有長足的進步。
恆大的中場完全與鋒線不同,在這裡,中場年輕人的發揮與磨礪遠遠沒有鋒線上的機會多。
而更新換代也是最為緩慢的。
未來的國足中,也許會入選一人而已。
蔣光泰
高準翼
恆大的防線喜憂參半。
老一輩的馮瀟霆已經離去,李學鵬傷病是難題。
張琳芃年紀也不算太小。
這是一條半新半舊的防線。
高準翼的異軍突起,很快的讓恆大後防線有了新的選擇。至於高準翼,確實很拼命。機會往往都是留給拼命的人。
而蔣光泰,作為歸化的後衛,確實應該是國足的喜訊,比之國內後衛技高一籌,又擁有強壯的身體。
未來可是恆大後防的定海神針,也會是國足的定海神針。
劉一鳴,很久沒有他的消息了,從開賽以來,沒有撈到一分鐘的上場時間。
亞洲杯的國腳,徹底邊緣化了。未來的路很長,時間很多,希望好運吧。
最後,鄧涵文,一個18年與楊立瑜一起轉會加盟恆大的青年才俊。
當年的地位比楊立瑜高多了。
18賽季借著U23政策,將張琳芃擠到了中衛,幾乎首發了一個賽季。
可是為何會隕落的這麼快?
傷病應該是一方面。
性格也是一方面。
恆大年輕一代的說笑打鬧從來看不到鄧涵文的身影。他就像是觀眾一般。
本應該都是當年U23國家隊的隊友,為何如此?
實力是有一些的,缺點也是有一些的,可是態度呢?可是自信呢?
國足紅人,如果不改變,那麼一定會沉淪在恆大。未來入選國足的希望也很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