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再次介入中亞5國,能否成功實現其戰略?複雜問題難以解決

2020-12-16 泥腿看客

美國再次介入中亞5國,能否成功實現其戰略?複雜問題難以解決

2020年剛過一個月,美國國務卿蓬佩奧連訪四個蘇聯前加盟國,其中包括中亞地區的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美國再次深入中亞地區。

其實早在2015年11月,美國前國務卿克裡就遍訪中亞五國,開啟了美國與中亞五國的「C5+1」機制。因此,美國布局中亞由來已久,並且一直在加強。那麼美國能否整合中亞五國呢?

中亞地區是歐亞大陸的腹地,也是歐亞大陸文明與貿易交流的十字路口,這是蓬佩奧這次訪問哈薩克斯坦的一句定性的語。中亞五國是指: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此5國也是蘇聯的前加盟共和國,面積加起來超過了四百萬平方公裡。而五個國大都信仰伊斯蘭教,宗教信仰相同,在這樣便利的條件下,美國整合五國,並搞一個「一體化」應該沒問題。但美國或許沒看到,並非他們想像的那樣簡單。

Ⅰ 民族屬性複雜

雖然中亞五國信仰差不多,但中亞五國的民族卻各不一樣,而且有的國家民族種類很多,有的國家民族確認上則是延續蘇聯時期認同。蘇聯時期,為便於統治,曾在中亞地區進行民族劃分與確認,然後根據不同民族確立了加盟共和國。但蘇聯在民族確認上有時並不準確,因為中亞地區以遊牧部落為主,很多人自己都弄不明白屬於哪個民族,就被蘇聯確認了,因此民族間矛盾很大,而且同一民族不同部落也有著矛盾。

中亞地區的塔吉克族是中亞最古老的原住民族,這一民族的人屬於高加索白人,與其他四國人種不一樣。塔吉克族的語是東伊朗語族,與伊朗、阿富汗的一些主體民族有很近的血緣關係。

在中亞五國中,塔吉克斯坦共和國與其他四國並無相同之處,而且來往交流並不多,因此也通婚融合的較少。

而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四國的語言則是突厥語系,但4國雖然相近,但在人種又有不同。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的主體民族則是蒙古血統。根據資料記載,而吉爾吉斯人的血統則北方的俄羅斯人很相近。

從民族來看,五個國根本融合不到一起。

Ⅱ 宗教分支複雜

現在我們看來中亞五國都屬於伊斯蘭教國家,但伊斯蘭教又有很多不同,無論教派分支都不同。中亞地區的穆斯林主要有三類,一是具有伊朗特點,比如靠近伊朗的塔吉克斯坦,二是突厥類型的穆斯林,類似於土耳其國家民眾的信仰,比如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三是南亞巴基斯坦類型的穆斯林,吉爾吉斯斯坦很相近。

但哈薩克斯坦還有一部分人信仰東正教,這部分人數也很多。

蘇聯解體後,土耳其曾在中亞推行過「泛突厥主義」,但並沒有成功。這主要還是五國信仰類型不同,再加上民族之間也互不認同。

Ⅲ 背靠「大樹」複雜

蘇聯解體後,中亞五國獨立是在無奈的情況下實現的。據有關資料記載,中亞五國其實不願從蘇聯獨立,他們還想留在蘇聯體制內。但中亞五國根本無法改變蘇聯解體的趨勢。

因此,中亞五國獨立後,為了更好的發展,紛紛尋找可依靠的大國生存。這就使中亞五國各走各的路。比如塔吉克斯坦的靠近伊朗,其首都還在塔伊邊界上,而兩國還有淵源,塔吉克斯坦自然靠向伊朗。

中亞大國哈薩克斯坦的政策就是優先發展與俄羅斯的關係,此國開國總統納扎爾巴耶夫為何要遷都?就是為了「照顧」北部地區的俄羅斯人,為防止分裂而遷都。因此哈薩克斯坦依靠俄羅斯。吉爾吉斯斯坦也依靠俄羅斯。

而土庫曼斯坦與烏茲別克斯坦則與土耳其關係相對較近,這主要得益於與土耳其離得不遠,而且他們認同土耳其的「大突厥」的說法。

但中亞五國所依仗的俄、伊、土三國關係很微妙,雖然三國關係表面很好,但其實互相之間有矛盾。比如俄土恩怨最深,歷史上有11次俄土戰爭,而土耳其與俄羅斯分屬東西兩個陣營,兩國讎怨很深。

俄伊歷史上也有矛盾,俄羅斯帝國曾侵佔過伊朗的領土。而伊土關係更微妙,都是中東大國,都想在中東拓展勢力,雖然現在因為庫德人走在一起,但總有一天兩國會發生碰撞。

Ⅳ 歷史恩怨複雜

中亞地區在歷史上曾有一個浩罕王朝,此王朝是由烏茲別克人建立,該王朝一度統一過中亞。此後對浩罕王朝對塔吉克人與吉爾吉斯人進行統治。這一歷史恩怨直到現在依然沒有化解。

但沙俄帝國佔領中亞時,主要以哈薩克人對其他小民族進行鎮壓,也曾發生過血鬥。因此,中亞地區各民族對哈薩克人和俄羅斯人也有很大的仇怨。

前段時間哈吉邊境的小騷亂雖然沒有擴大,但能看出兩個民族矛盾很深。

Ⅴ 邊界糾紛很多

從地圖上看,中亞五國的邊界很有意思,可以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五國各自在其鄰國中有飛地。在蘇聯時期,五國並沒有什麼糾紛,但蘇聯解體後,這種邊界矛盾就突出了。五國因為這些飛地歸屬問題,經常發生邊界糾紛。

比如在費爾幹納盆地上,烏、吉塔三國因為飛地,經常發生矛盾。塔吉克斯坦認為,烏茲別克莽原坦的撒巴爾罕和布哈拉兩地曾是塔吉克斯坦的。

還有一種現象,五國的首都各自靠近邊界。除了哈薩克斯坦遷都外,塔吉克斯坦靠近伊朗。而烏、土 、吉三國邊界都靠近鄰國邊界,如果發生戰爭,恐怕將是烈度很強的戰爭。

中亞五國雖然在國際事務上很低調,但內部矛盾與糾紛很複雜,美國介入中亞容易,想整合很難。當然也有人說美國是「攪屎棍」,或許美國就喜歡這樣複雜關係的地區,因為有利可圖。把這一地區攪亂,就是他們的「利」!

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相關焦點

  • 南海警報再次響起!美國介入、越南蠶食,中國三步走戰略走哪一步
    南海作為戰略通路、能源通路和祖宗之海,事關中國核心利益,不容有半點閃失。而隨著美國海軍走出疫情,再次介入南海,周邊越南、印尼等國也開始蠢蠢欲動。對此中方除了強硬回應之外,在內部產生了多種聲音。這三方觀點,統一起來其實就是一種「三步走」的階段性戰略。而這種「階段性」也都凸顯了一個事實:南海問題異常的複雜和敏感,中方必須採取高明的手段,在不破壞與東協國家的整體關係的前提下,實現利益的均衡。關鍵在於,這「三步走戰略」能否被東協各國接受,則存在很大的疑問。
  • 阿富汗戰爭19年後,美國人快要走了,俄羅斯能否重返阿富汗?
    當年蘇聯入侵阿富汗時,塔利班武裝在美國的支持下與蘇聯對著幹。而現在美國與塔利班互打,俄羅斯應該是站在塔利班一方。但俄羅斯如何支持塔利班武裝,俄羅斯並未透露,但俄羅斯不會放棄塔利班的。因此從俄塔關係看,俄羅斯將來介入阿富汗問題的可能性較大。因為俄羅斯身份被雙方認可。但俄羅斯以什麼樣的方式介入?目前還看不出來。
  • 美媒:朝核問題遠比伊核問題更複雜 更難解決
    美國會保護首爾嗎?從華盛頓在烏克蘭以及敘利亞危機中的表現來看,它很可能等首爾化成一堆灰燼之後才做出反應。」28日,韓國《朝鮮日報》刊文呼籲該國討論獲取核武器,但文章擔心如果發展核武將與美國疏遠,並面臨國際制裁,這對於一個依賴出口的國家而言是災難性的,而韓國如果試圖完全靠自己獲得核技術那將被超級大國挫敗。
  • 疫情後世界格局:俄羅斯能否繼續對抗美國,冷戰後失衡還將延續?
    美國成為世界唯一超級大國,這不是好現象,因為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制衡它,甚至就連俄羅斯都想委身於美國之下生活。而冷戰時期的標誌卻沒消失,這個標誌就是北約。這是冷戰而生的一個軍事體系聯盟。北約沒有結束,隨後美國就開始帶著北約小弟們,不斷在世界各個熱點地區發動戰爭。先是介入南斯拉夫解體,並空襲波赫和南聯盟,發動科索沃戰爭,再次肢解了南聯盟。
  • 遏制美國科技巨頭,戰略提速的「歐洲雲」能否成功超車?
    (FB)等大型科技公司草擬一系列法規,旨在遏制其反競爭行為,讓他們繳納更多稅款,並強制其為平臺上的非法內容承擔更多責任。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此舉不由讓人聯想到,6月底,柏林方面接任歐盟輪值主席國前,公布的任期計劃中就包含開發「歐洲雲」戰略。 亞馬遜公司在第四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發布領先科技成果。
  • 埃賈茲•阿克拉姆:中亞與南亞國際關係——美國對阿富汗...
    經濟合作組織成員國,除伊朗、巴基斯坦和土耳其外,在蘇聯垮臺後,又有六個中亞國家加入了。阿富汗也獲得了成員國資格,使經濟合作組織成員國總數增至10個。儘管作為一個國際組織,ECO從未成功,但它的繼續存在表明,這些國家需要更多的連通性。但由於這些國家內的許多政權從來沒有代表其人民的願望,而且由於外國入侵阿富汗,因而一體化改革進程仍然相當緩慢。
  • 外交部就「中國+中亞五國」通過視頻方式舉行首次外長會晤有關情況...
    美國還是開展核試驗次數最多的國家,在本土和境外進行過千餘次的核試驗,對別國生態環境造成的損害難以估量。根據媒體曝光,美國曾在馬紹爾群島進行多次核試驗,對當地居民的生命健康安全以及當地生態環境造成了無法彌補和無可挽回的巨大傷害。相信大家也注意到美國媒體近期報導美政府討論重啟核試驗。美國現在卻賊喊捉賊,以「莫須有」的罪名誣衊別國開展核試驗,再次拿中國說事兒,其實就是為自己開脫和鬆綁。
  • 美國:涉疆問題國際化的幕後推手
    應該看到,在美國對華戰略已出現重大調整,並將中國列為美國主要戰略競爭對手的大背景下,美國現在越來越多地在國際上打所謂的「新疆牌」,醉翁之意不在酒,以疆制華的戰略意圖昭然若揭。但是隨著蘇聯的解體和冷戰的結束,美國出於遏制中國發展的需要,迅速加大和提升了介入新疆事務的力度,並且很快成為推動「新疆問題」國際化的主要推手。
  • 探析:納扎爾巴耶夫外孫在英國求政治庇護,是否與美國有關?
    當年中亞「顏色革命」刮到哈薩克斯坦時,對納扎爾巴耶夫是一種考驗,當時納扎爾巴耶娃控制的媒體甚至還反對過父親,但畢竟是父女關係,很快納扎爾巴耶娃又轉而與父親站在一起。2003年,從吉爾吉爾斯斯坦刮來的「顏色革命」,納扎爾巴耶夫很巧妙的利用那次反對派示威遊行,並連任成功。
  • 酒精性肝硬化導致消化道出血,逆行介入栓塞術解決問題
    酒精性肝硬化為啥導致消化道出血,逆行介入栓塞術解決胃腎靜脈分流 酒精肝,很厲害嗎? 患者任先生說:「那當然!我是十多年酒精肝,之後是酒精性肝硬化,發展到今天,已經嚴重胃底出血。要不是左主任的技術好,我得死在這個胃腎分流上!」
  • 假如美國採用米爾斯海默的戰略,對中國會有什麼後果?
    米爾斯海默的戰略設計是最為「毒辣」的,早在2014年他就提醒美國不要陷入與俄羅斯的對抗,而是要集中精力應對中國。他對中國很多問題看得也是最為透徹的,遠遠強於絕大多數美國政客和學者。如果美國政府按照米爾斯海默的建議來執行對華政策,那麼中國的發展將會面臨巨大困難和挑戰。
  • 習近平主席今日出訪 首訪中亞並出席兩大峰會受關注
    人民網北京9月3日電 今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啟程訪問土庫曼斯坦等中亞四國,並出席G20峰會、上合組織峰會。此訪是習近平主席今年第三次出訪,著眼於推動解決當前世界經濟面對的挑戰,深化上合組織合作,加強中國與往訪國之間的關係。國際社會高度重視中國推動合作共贏的重大外交行動。
  • 中亞:內陸國家融入全球貿易海洋之路
    1965年7月8日,聯合國支持籤署《內陸國家過境貿易公約》,並持續關注這一問題。然而,《公約》籤署55年以來,只有43個國家批准了該文件。1995年,在聯合國協調下,《內陸和過境發展中國家與捐助國過境運輸合作全球框架》正式籤署。2000年《聯合國千年宣言》特別強調內陸國家發展問題。
  • 何為「中亞」:中亞的地緣身份、內部結構與複線歷史
    在俄國徵服時,中亞大部分的經濟狀況比起一個世紀前,已有很大發展。希瓦和撒馬爾罕又再次成為重要城市。比起16和17世紀,在19世紀,希瓦和浩罕汗國在文化(尤其是歷史學)和建築方面呈現出一幅比布哈拉更為生機勃勃的局面。費爾幹納首次成為一個大國的中心,它幾乎包括了整個錫爾河流域。浩罕汗成功地把錫爾河省東部和七河省西部的一部分遊牧民置於其統治之下。
  • 中國的中亞專家幾乎都在這了,還有中亞各國專家互相悄悄較勁
    塔吉克斯坦總統戰略研究所所長霍利克納扎羅夫在致辭中就強調了這兩個安全因素:中亞擔心中東局勢對中亞的影響。阿富汗反恐形勢嚴峻。中亞五國毗鄰這兩大地區,不能不有城門失火之感。阿拉伯之春引發的動亂已經演化為阿拉伯之冬,潘多拉盒子打開,伊斯蘭國肆虐,宗教極端勢力興起,恐怖分子從各種渠道滲透中亞。
  • 哈薩克斯坦:強人政治、美國認證,中亞「領頭羊」實至名歸
    在這所共產黨學校,納扎爾巴耶夫發現了實現自我價值的途徑,那就是體會到老百姓的疾苦,並努力使他們生活的更好,如果做不到這一點,一個政治家的光陰就是虛度的。彼時的哈薩克斯坦是蘇聯加盟共和國之一,他們是通過莫斯科在看世界的,前蘇聯對他們的影響甚廣,他們的官方語言也是俄語,俄羅斯的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也在哈薩克斯坦境內。
  • 哈薩克斯坦專家高度評價中國國際地位 駁斥美國抹黑中國與中亞國家...
    日前,哈薩克斯坦著名國際問題專家、歷史學家,總統戰略研究所前所長布拉特·蘇爾丹諾夫撰寫了題為《今日中國:走向成功之路》的文章。他高度評價中國經濟發展及中國對全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貢獻,同時駁斥美國和西方媒體抹黑中國與中亞國家合作的行徑。
  • 傳瑩萬字長文:新冠疫情後的中美關係 能否實現良性競爭
    四是戰略安全博弈和海上安全較量。在軍事安全領域,美方在戰略、戰術和具體操作層面對中國的疑慮都在上升,試圖加大施壓和制衡。在涉及中國主權和安全的問題上,中方對美方的壓力和刺激須予以回擊,並採取適當的反制措施和必要的行動。從趨勢上看,未來一段時期中美軍事關係中的不確定性會增加,戰略信任的缺失難以彌補。
  • 法國與俄羅斯交往,美國不高興,歐洲變局能否在馬克龍手中實現?
    馬克龍向俄羅斯伸「友誼之手」,俄視他為戴高樂,為何美國上火?2020年,是二戰勝利75周年,俄羅斯將舉辦盛大的慶典活動,隆重紀念二戰勝利日。據外媒資料顯示,俄羅斯將廣泛邀請世界各國政要參加。目前看歐洲出現疫情,能否實現還不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