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更好地為企業服務,優化園區營商環境,促進入駐企業的溝通與交流,2020年5月22日下午,匯桔網及大數據公司在中國·昆明南亞東南亞科技服務業合作中心成功舉辦雲上小鎮第三期「雲上雲」企業交流會,昆明呈貢信息產業園區管理委員會主任徐貴明、呈貢區科學技術和工業信息化局副局長路豔偉、昆明呈貢信息產業園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郭清、昆明呈貢信息產業園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向明等領導出席了此次交流會。華為、優必選、瑞立視、中保網盾科技、零壹智能等20餘家園區內企業負責人也參加了此次活動。
此次交流會首先由昆明市智慧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浩宇介紹昆明智慧城市項目推進情況、業務需求以及合作方式,園區內智慧城市建設相關業務的企業進行自我推薦,以達成園區內企業的交流與合作,搭建園區企業之間資源共建。
隨後,各參會企業依次就公司業務範圍以及公司發展歷程進行了簡短介紹,眾人紛紛表示希望園區在人才引進方面給予支持,也希望通過雲上雲大數據公司以及匯桔網昆明知商谷的平臺加深企業間的交流與合作,擴大企業影響力,實現資源互補,共同將昆明呈貢信息產業園區建立成為一個優秀的服務平臺。
活動上,匯桔網昆明知商谷總經理王顥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了匯桔網的行業優勢以及運營模式,並提到:
匯桔網是智慧財產權與科創服務獨角獸,開創了智慧財產權運營領域線上線下融合新模式,運用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為廣大企業提供匯桔雲、匯桔寶等人工智慧大數據云產品服務、智慧財產權交易與技術轉移服務以及科創服務。
其中,匯桔網旗下智慧財產權與科創服務雲平臺——匯桔雲,通過整合智慧財產權行業數據,匯聚1.2億企業工商數據、3800萬商標數據、7500萬專利數據、700萬版權數據、2000萬域名數據、3000萬科技項目政策、3000萬裁判文書信息等,幫助和解決企業智慧財產權維護、運營、管理等難題。
同時,匯桔網還重磅推出企業營銷商業智能雲系統——匯桔寶,打造「一雲、多平臺、多角色」產品戰略,聚焦網際網路營銷,通過小程序的連接能力和開放能力將獲客系統、效率系統、管控系統、企業主服務有機組合,實現與企業內部信息化系統打通,幫助企業輕鬆構建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全網、全員營銷體系,精準解決企業獲客難、效率低、管控難等問題。
目前,匯桔網匯集交易各類智慧財產權與科創服務的SKU數量超過1000萬件,包括商標、專利、技術、專家、人才、儀器、設備等核心要素。2018年,匯桔網智慧財產權與科創服務交易額突破223億元!
未來,匯桔網將不斷優化智慧財產權與科創服務,運用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等新興技術,賦能我國智慧財產權與創新事業發展。
活動最後,由昆明呈貢信息產業園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向明為本次活動做最後總結,他提到:
昆明呈貢信息產業園區於2012年成立,規劃總面積約32平方公裡,是全省唯一以大數據、雲計算信息產業為特色的專一園區。致力於建設成為輻射南亞東南亞的區域性國際信息服務中心,國家信息產業示範基地,雲南省雲計算和大數據中心、信息產業發展高地和核心園區、實施「雲上雲」行動計劃的核心基地、國家級雙創示範基地,昆明市大健康產業示範基地。
目前園區已引入企業和項目約500個,包括雲上雲·雲南省信息化中心、「雲上雲」數字經濟實驗示範基地、昆明浪潮雲計算產業園、昆明呈貢科技信息產業創新孵化中心、中國移動(雲南)大數據中心、紫光芯雲產業園、啟明星辰(昆明)科技園、優必選智能服務機器人產業園、中國數碼港大數據產業園、睿思特智能製造產業園等用地類項目以及微軟、谷歌、華為、中信國安社區、中星微電子、匯桔網等非用地類項目。2018年,園區完成主營業務收入226.37億元(含雲南白藥);完成基礎設施投資約4.22億元;完成工業和信息化投資27.2億元。
各位園區企業的代表,我衷心的希望藉助這個交流的平臺,通過園區企業代表之間面對面溝通和交流,大家加深認識、增進感情,在本次的企業交流會結束後能碰撞出新的火花。
最後,感謝今天參加本次交流活動的各位企業代表,祝大家身體健康,工作順利 !
活動結束之後,各企業代表紛紛表示,此次交流會特別有意義,不但氛圍輕鬆融洽,內容也十分豐富、有技術含量,對自己所在企業目前所遇到的問題有很大的幫助,感謝呈貢區信息產業園和匯桔網以及雲上雲大數據公司為大家提供了這麼好的平臺,也希望未來可以多多舉辦此類活動。
作為智慧財產權與科創雲平臺,匯桔網開創智慧財產權運營領域線上線下融合新模式,整合線上線下、國內外資源和服務,為廣大科技型、創新型企業打造智慧財產權核心競爭力。2018年,匯桔網智慧財產權與科創服務交易額突破223億元。
憑藉前瞻性的運營模式,匯桔網不僅被工信部評為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範平臺,還入選粵港澳大灣區獨角獸企業、胡潤百富獨角獸企業,估值達100億元人民幣!
數字經濟既是中國經濟提質增效的新變量,也是中國經濟轉型增長的新藍海。未來,匯桔網將不斷發揮領先業內的平臺、技術和資源優勢,賦能中國數字經濟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