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交易中有兩個很重要的名詞,大家平時在進行美股交易或者瀏覽美股論壇時一定常常看到它們,即「左側交易」和「右側交易」。那麼什麼是「左側交易」和「右側交易」?關於這兩個名詞,有哪些是你必須知道的呢?
1. 什麼是「左、右側交易」?
在股價上漲時,以股價頂部為界,凡在「頂部」尚未形成的左側高拋,屬左側交易,而在「頂部」回落後的殺跌,屬右側交易。
在股價下跌時,以股價底部為界,凡在「底部」左側就低吸者,屬左側交易,而在見底回升後的追漲,屬右側交易。
有時同樣一個價位,卻有左側交易與右側交易之區別。
在B點買入,A點、C點賣出即為右側交易
2. 「左、右側交易」有什麼特點?
「左側交易」在價格抵達或者即將抵達某個所謂的重要支撐點或者阻力點的時候就直接逆向入市,而不會等待價格轉勢。簡單說,就是股市在跌的時候,底部什麼時候出現還不知道,但已經覺得股價是合理的了,有足夠的吸引力和安全邊際了,那麼就選擇買入它,至於是否還會出現2500點或者2000點,不去理會,反正我認為3000點的位置是有價值的,股價有吸引力就買入,這是左側交易。它從來不考慮市場趨勢的問題。
而右側交易恰恰相反。右側交易的買賣依據是目標股有無繼續上漲的動能,一旦股價有調整要求,立即出倉,以避免股價調整而帶來的不必要風險。一旦股價形成連續上漲的預兆,便積極買入。
總結:左側系統是買入方向和股價運動方向相反的交易系統,右側系統是買入方向和股價運動方向相同的交易系統。
3. 「左、右側交易」 哪種投資理念比較好?
由於股價是無法預測的,有些投資者認為右側系統優於左側系統,這是一種觀念的誤區。認為在上漲和下跌過程的股價將維持其原有的趨勢,如右側系統在股價上漲的過程中發出買入信號,在下跌的過程中發出賣出信號,就是基於這個理論。認為上漲的股票,後續上漲的概率大,下跌的股票,後續下跌的概率大。但這其實是一種理想狀態,在現實環境中,股價按照這種方式走動的畢竟很少,更多股票價格呈現出不規則的波動現象。
左側交易它的優點是操作時容易把握交易細節,同時擁有比右側交易大很多的利潤空間。但是往往高回報也相對應高風險,在操作過程中我們有可能買到的並非是最低點價格,或賣出時不在最高點,後面還有較大的上升空間,這便是它的缺點所在。大資金投資時往往注重風險控制,「右側交易」則有較強的抗風險能力,所以這種交易方式就會常常運用其中。並且這種操作方式簡單明了,在牛市中能避免了賣錯股票,在熊市中能避免買錯股票。適應用任何人操作。但是同時它存在操作滯後性質,如果股市長時間上下震蕩,容易賠錢。
4. 「左、右側交易」分別適合哪些投資者?
在美股交易中兩種交易各有優劣,難很說哪種交易方式適合某種交易風格的投資者。相對來說,左側交易比較合適長期或者中期的交易;而右側交易,則比較適合短線交易,更有理論提出:左側交易高手是短線,右側交易行家是中線,而長線高手是左側交易的王者。當然,每個人投資都有自己的套路和風格,應該結合自我的實際情況選擇自己的投資方式。
在實踐的過程中發現,很多股民都是採取右側交易法則,就是當他們看到股價創出新高時才明白行情開始了,才開始去追股票,但是往往追到階段高點,尤其是在面對短期波動的時候,這是為什麼常有投資者抱怨「買了必跌,拋了比漲」的根本原因。其實一個能持續戰勝市場的法則應該是「中長期趨勢必須堅持右側交易而短期趨勢必須堅持左側交易」,也就是說,一波大熊市沒有看到明確的底部出現時,把所有的上漲都看成反彈,而一旦牛市確立,應該把任何一次回調都看成是介入的大好時機。
而股市中很多投資大師都是「左側交易」的忠實擁躉者。在一向推崇「長線」交易的美股市場中,許多長線高手都是「左側交易」。確實,在一個確定了的牛市市場,逢回調買進應是毫無爭議的舉動。但多數人卻做不到。「高位時貪婪,低位時恐懼」是多數人的通病,而少有人能夠克服。而「左側交易」不僅需要你有足夠的時間、敏感度,更需要的是心態――「別人恐懼我貪婪,別人貪婪我恐懼」。這需要每個投資人用心去學習、理解和修煉。
來源: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