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
將在春節期間熱播
這一季不光有河南美食
讓你流口水
還有一種神奇的土灶臺
會讓你佩服河南人的生活智慧
見識一下穿山灶,這種神奇的土灶臺,它依次開7個灶孔,可以同時放置7個鍋,同時做7道熱菜,非常高效。
河南三門峽陝州,老薛盤起了穿山灶。
他要做扣碗條子肉、糥米飯,紅油豆腐、小酥肉、雜燴菜、清燉三珍、高湯海帶。
根據烹飪方法和火候要求不同,每種菜放在不同的灶眼上,7個灶做出7個熱菜,再配3個涼菜,這就是陝州當地有名的十碗席!
十碗席,是當地婚宴必不可少的招待客人的美味佳餚。
穿山灶結構巧妙,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熱能。毫不誇張地說,穿山灶集成了現在電飯煲的所有功能,彰顯了地坑院人的生活智慧。
陝州十碗席和穿山灶關係密切,當地人們習慣用當地的家豬肉和蘿蔔、田野菜等製作經濟實惠、湯水豐盛的宴席,久而久之逐步形成了極富地方特色的豫西「十碗水席」。
陝州十碗席已有300餘年歷史,系陝州名吃珍品。其菜品形狀有絲、片、條、塊、丁花樣豐富。其製作過程有煎、炒、烹、炸、燒等。具有香而不幹,甜而不膩,補而不燥,爽而不硬,香味濃鬱,清爽利口等特點。
1901年九月初八,慈禧及光緒從西安迴鑾北京路過陝州,當地官員安排當地名廚用十碗水席進獻,慈禧品嘗後大悅:「十碗水席,十全十美」。
地坑院也叫天井院,被稱為中國北方的「地下四合院」,據說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了。河南三門峽境內保存的較好特別是在陝縣東凡塬、張村塬、張汴塬。
2007年,河南陝縣被中國民協命名為中國地坑窯院文化之鄉。
2011年,「地坑院營造技藝」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4年,陝縣西張村鎮廟上村因地坑院分布廣泛入選國家住建部首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