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華人親述:感染新冠病毒的真實經歷

2020-12-12 新浪財經

來源:英倫投資客

英倫投資客寫在前面:本文為一位旅法華人感染新冠後的真實經歷,我看完後覺得乾貨很多,特別有借鑑意義,所以分享給大家。

以下是正文,作者:遊牧民族在法國

當我坐在電腦前,準備打開文檔,才發現距離上次發文的時間已經過去了整整15天。巴黎三月的料峭春寒已被四月和煦的陽光碟機散。

開這個號,本來準備記錄下法國疫情日記,不想深度參與了一把——對,我們中招了。好在本號還沒有成為大V,粉絲的數量掰掰手指頭也能數過來,不過還是讓大家失望了。好在,我們已經恢復了。大家放心。

和大家說說我們是如何扛過來的。

出現症狀

3月25日傍晚,我的老公說有點累,晚上就發起了38度的高燒。當時我有不好的預感,這個時間發燒是不是感染了,但還是儘量往好的方面想,畢竟我們沒有碰到感染的人,出門也戴好口罩。謹慎起見,我和女兒睡了一個房間。

3月26日,他燒沒退,預約了上午10點50的家庭醫生遠程問診。醫生詢問了他的病情,得知他除了發燒,沒有乾咳等其他症狀,認為不一定是新冠病毒,說暫時觀察,有情況再聯繫,只是給開了退燒藥撲熱息痛(Doliprane)。

老公在3月26日請假休息了一天後,3月27日感覺好轉,因此繼續在家遠程工作。但在3月27日上午,我感到很累,腰酸背痛的感覺,到了晚上也開始發燒37.7度。我估計自己也感染上了,只得回到主臥和老公一起隔離,儘量保護孩子。

3月28日這個周六非常煎熬,每天的新聞裡是法國不斷增加的重症和死亡人數,我們也漸漸出現了咳嗽的症狀。而周末家庭醫生不工作,我們猶豫是否去醫院看急症。但對比重症的症狀,我們沒有出現呼吸困難,發燒溫度也只有到晚上才達到38度,如果去醫院急症估計也不會被接收(法國醫院只接收重症患者,輕症在家隔離)。於是,我預約了周一的家庭醫生。

確診

3月29日周日下午,我的女兒開始哭鬧,伴隨著拉肚子和發燒。這時,我幾乎崩潰了。我想不能等到周一,一定要立即就醫。於是我撥打了上門急診醫生(SOS Medecin)的電話,這是法國24小時上門急診全科醫生熱線。等了15分鐘電話才接通(後來得知疫情期間全法急診醫生平臺每天至少接到1000個以上的新冠病毒感染者的電話),對方詳細詢問了我們三人的基本情況和病情,告知我們醫生在1-2小時內就會到我們家。

事實上,不到半個小時,急診醫生就到了。他戴著FFP2口罩和護目鏡,從容地走了進來。第一步便是用酒精消毒液洗手,然後開始詢問我們的病情,接著一個一個地給我們做檢查,包括測血氧和聽心肺。而每做完一次檢查,又起身再次用酒精消毒液洗手。

接著,他開始向我們解釋病情。首先,他告知我和老公都感染了新冠病毒,儘管沒有檢測,但是從我們症狀可以確診。他補充道,目前法國已經過了冬季流感季節,而考慮到新冠病毒在法國的流行情況,我們一家人又是先後出現症狀,基本可以下這個結論。聽到此話,我心沉了下去,儘管之前也有心理準備,但總還有一絲僥倖。我趕緊問,那孩子呢?

醫生說,從孩子的情況來看,她的症狀更像是普通的拉肚子,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如果感染新冠,首先表現的症狀一般不是拉肚子,很可能這只是一個巧合。先觀察,如果到周二她的症狀還不消失,再去問診。總的來說,這個年齡段的孩子(6歲)感染的可能比成年人低,即便感染症狀也不嚴重。

接著,醫生非常詳細地向我們解釋了我倆的情況。他的語氣非常平靜,語速不急不躁,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我內心的焦慮。他說,新冠病毒是一種傳染性很高的病毒,但是致死率不是那麼高。對於我們這樣的年輕人來說,如果沒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的話,危險性不高。我們未來可能發生三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是7天以內病情就快速好轉了,這是最好的情況;

·第二種情況是症狀起起伏伏,到第一個7天結束還沒有好轉,要到第二個7天才好轉,這期間病情的起伏是很正常的;

·第三種情況是在7-10天後出現呼吸困難的症狀,這時需要立即打解救電話15(相當於國內的120急救號碼),入院治療。

其中,第一和第二種情況佔了80%的可能,第三種情況的可能性為20%。而第三種情況中又有5%的病人會轉為危重,甚至死亡。

醫生問我們有什麼問題儘管問。

我說到對疾病的恐懼,尤其是媒體上報導的年輕人也有可能轉為危重。他說,非常理解這種恐懼和焦慮,從統計的比例來說,年輕人的危險程度要比老年人低很多,大部分人只是輕症,儘管特殊病例是存在的。媒體的大肆宣傳這些特殊病例的目的是讓大家遵守禁足令,要知道法國人崇尚自由和個人主義,不像亞洲國家的人民那樣具有集體觀念,普遍自覺遵守禁足令。

他說,法國現在感染的人數遠不止公布的數據,因為大部分輕症患者都沒有得到測試,比如我們這樣的輕症都不會被計入感染數據中。他甚至估計最終法國會有3000萬人感染,大部人都可以痊癒。

接著醫生強調,我們雖然年輕但不能掉以輕心,一旦我們出現呼吸困難一定要及時就醫。他說,他上午看的一位老先生等了5天才就診,結果他的血氧濃度只有70%了,情況很不好。這時,他注意到我的緊張情緒,又開始安慰我們,「我在這裡儘可能把所有可能出現的情況跟你們一一說明,一般來說你們不會有大問題,但萬一出現情況,你們也不會慌張,按照我說的去應對就行。」

醫生解釋說,目前這個病沒有特效藥,所以主要靠自己補充營養和充分休息。他還給我們建議了飲食菜譜,讓我們在一定注意營養均衡。他給我們開了退燒藥、咳嗽藥和清理鼻孔噴劑,給我女兒開了退燒藥、止腹瀉藥和補水衝劑。之後,他又再一次問我們還有什麼問題。

我問了居家隔離的問題。他回答道,在公寓樓裡,很難做到完全的隔離,就我們的病程來說,我們應該已經被感染了,孩子可能沒有症狀,但可能已經被感染了,因此,他建議我們在家可以正常生活。

我還提到複查等問題。醫生都耐心地進行了解答。他建議我們7天後複查,最好不要使用遠程問診,因為檢查的關鍵是測血氧水平,這是遠程就醫不能解決的。後來,我又看到有醫生建議有條件的可以在家裡常備一個測血氧儀,這不失為一個好辦法(不過目前法國藥店這類醫療用品基本都是斷貨的)。

最後,醫生再一次詢問我們是否還有其他問題。在確認我們沒有問題之後,他才起身離開。

確診後,我反倒沒有之前那麼緊張了,仿佛心裡一塊石頭落了地——可能我們最害怕的是不確定吧,現在我們至少確定感染了(苦笑),至少知道未來有三種可能,那就朝著好的方向努力吧。

現在回想起來,那位急診醫生頭髮已經花白,五六十歲光景。照說他的感染風險也不小,但他絲毫沒有流露出對疾病的恐懼,而是以極大的耐心認真向我們分析病情,回復我們每一個問題。可以想見,在最近的日子裡,他已經無數次向病人們解釋了類似的問題。而正如同他所說,他理解病人的恐懼,所以他要儘可能花時間去解釋所有的可能,減輕病人的焦慮。從他身上,我真正體會到了特魯多的名言「有時治癒、常常幫助、總是安慰」。

自愈

3月30日到4月1日是我們病情最嚴重的一段時間。我們倆都非常累,白天低燒,晚上溫度會升到38度多,伴隨著咳嗽。最明顯的一個症狀是失去嗅覺。我的床頭有一個薰香蠟燭,一天早上我打開蓋子,竟然聞不到一點味道。還有就是味覺失靈,任何菜嘗不出鮮味。這印證了醫生的結論——失去嗅覺是感染新冠的標誌性症狀。

這幾天晚上我們都睡得不太好,一方面是情緒緊張,一方面是半夜常常會渴醒,一種從未有過的極度乾渴,必須要喝大量水。為此,我把燒水壺放在房間裡,隨時燒熱水。為了舒緩情緒,我們不再看每天晚上的電視新聞和各種媒體消息——既然我們已經有了針對性的診斷,大量和我們不直接相關的消息只會無端地增強我們的焦慮。

唯一值得安慰的是,我的女兒果然在周二也就是3月31日就徹底恢復了。這讓我們更加相信醫生的診斷。謹慎起見,我們還是和孩子隔離了。我們白天在家也帶口罩,一般在主臥活動,除了做飯去廚房。孩子主要在自己的房間活動。客廳是緩衝區,錯峰利用。我們還分離了洗漱空間,吃飯空間(孩子在餐廳吃飯,我們在廚房吃飯),錯開時間洗澡,並且每天都用消毒液和酒精多次消毒衛生間。

做飯是每天的頭等大事。即使在病情最重的時候,我倆也強打精神起來做飯,因為我們知道補充營養非常重要。這期間,我們做了紅燒牛肉、鴨湯這類能扛的硬菜,保證做一次可以吃兩到三頓,另外每天還補充牛奶、雞蛋以及橙子等富含維C的水果。

到了4月1日,我已經不發燒了,精神也比之前好。我的老公也有所好轉,但是每天晚上還是會發燒。按照醫生描述的三類情況,我可能屬於第一類7天就基本恢復的,而我的老公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

4月2日,我的老公去家庭醫生那裡複查。儘管家庭醫生離我們家只有步行5分鐘距離,但我老公還是做好了防護,不希望傳染給其他人。檢查結果不錯,血氧99%,肺部功能也沒有異常,醫生的結論是一切正常,如果7天之後還有症狀再去複查。這讓我們鬆了一口氣。

這裡插一句,關於治療新冠的藥,目前官方信息是沒有特效藥。但媒體上宣傳的各種「神藥」層出不窮,其中包括法國的哈烏爾教授力推的硫酸羥氯喹。該「神藥」甚至被川普安利,事實上不少專家指出臨床試驗數量不足,不能盲目推廣。我們為此特別詢問了家庭醫生,他認為沒有足夠的證據說明硫酸羥氯喹有效,且出現了不良副作用案例,不建議我們使用。他的結論和之前的急診醫生一樣,目前對於輕症只有居家隔離,保證營養。

隨著醫學的快速發展,大量疾病被人類攻克。一旦病倒我們本能的第一反應是吃藥。可事實上我們對很多疾病依然束手無策,包括新冠肺炎。作為病患,我們此時能做的只有調整心態,增強自身免疫力,爭取自愈。當然,如果轉為重症,我們需要對症治療(即改善症狀的治療)。

在此,我們要感謝提出給我們郵寄藥品但被我們婉拒的親朋好友。這裡,我們選擇信任「男神」張文宏醫生,他的每一次講話都平實而坦誠,基於科學知識和臨床經驗,給了我們很多實質性的幫助。

關於藥品,他這麼說,「從國內郵寄藥品過去不可取」,「在英國(法國)生病英國(法國)醫生會幫你處理」。事實上,在法國得病之後,我們也一直積極就醫,按醫囑應對。我們也在朋友圈裡看到一些康復患者介紹自己的經驗,曬出自己服用的各種「神藥」。可是,如果這些神藥真的存在,為什麼現在全球疫情還是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為什麼每天的死亡人數還在持續增加?為什麼各國政府還是只能採取「封城」這種最原始的傳染病控制方式?所以,我們只能承認,對於新冠病毒我們還有太多的未知,目前沒有特效藥,在短時間內也無法研製出疫苗。

接受這些事實確實令人絕望,但是別忘了統計數據也告訴我們80%的患者僅僅是輕症。面對無力改變的事實,我們過度地焦慮也只是自尋煩惱;而對於力所能及的範圍,我們可以付出實際的努力:從吃好每一頓飯開始,就這麼簡單。

就這樣,日子一天天過去,我們的病情也漸漸好轉。4月5日,我的老公在連續發燒12天之後終於不再發燒了。我的女兒除了周日腹瀉外,之後沒有任何症狀。在這兩周內,她特別獨立和乖巧,學會了自己洗澡、剪指甲、吹頭髮、梳頭,還每天給我們倆製作手工,輕輕塞到我們房門下,祝福我們早日康復。而我常常鼓勵她的一句話便是,「雖然爸爸媽媽病了,隔離了,但至少我們仨還在家裡啊,我們還在一起啊,堅持到底就是勝利!」女兒會懂事地點點頭,仿佛一下子長大了。每當想起這些,我都由衷地為她驕傲!

在疫苗沒有研發出來之前,我們可能需要做好和病毒做長期鬥爭的準備。我們的切身體會是,對於輕症患者來說,這場疾病更多是一場心理上的考驗——對於未知的恐懼,對於無藥可用的無奈,對於家人感染擔憂;而從病痛程度來說,雖然我們會經歷一段時間的不適,但是一般人都可以扛過來。寫下這些文字,是想把我們的真實經歷分享給人們,如果能讓大家緩解一點點心中的焦慮,便是我們我們最大的心願。再次感謝所有關心我們的新朋好友!祝大家平安康健!

後記:關於感染源,我的老公在3月17日封城之前和一位後來確認感染的同事有所接觸,經過一周多的潛伏期,我老公到3月24日出現症狀。

相關焦點

  • 張文宏:出門戴口罩回家勤洗手,降低新冠病毒感染機率
    張文宏在線交流人民網北京4月4日電 (劉卿)新冠肺炎疫情目前正在全球加速蔓延,為幫助廣大在法留學生和華人華僑更好地了解疫情、應對疫情,北京時間4月4日18:00(巴黎時間4月4日12:00),中國駐法國大使館邀請張文宏教授與在法華人華僑、留學生等通過人民網
  • 加拿大華人親述滯留一年回不了國!曾經華人最容易移民的省
    加拿大華人親述滯留一年回不了國!血清抗體檢測主要是通過檢測血液樣本中特異性抗體的存在及含量,從而間接判斷受測試者的體內有無病毒以及病毒感染的情況。在加拿大很多大城市私人診所裡,可以進行血清抗體檢測。但目前在愛德華島PEI,卻沒有相關機構可以提供抗體檢測的服務。
  • 華人川粉死於新冠病毒,生前被當作普通肺炎治療!
    封面:紐約一處悼念新冠死亡者的牆壁一華人川粉在美國感染新冠卻被當作普通肺炎治療最終不幸死亡今天,又一位華人死於新冠,引發了美國華人圈的一片慨嘆,這位華人生前還是一位川粉,他在美國因為感染新冠不幸去世引起巨大爭議。
  • 溫哥華華人社區感染率最低!「反華病毒感染者」遭數據「打臉」
    文章摘編如下:6月4日,在卑詩省發生新冠疫情4個多月後,官員們終於公布了分地區數據,顯示華人佔多數的里奇蒙——一度被認為可能是本省疫情原發地——實際上是大溫哥華感染程度最低的地區。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長時間隱瞞數據的目的本是為了避免對某些社區汙名化。這個目的或許沒有取得太好的結果。
  • 捷克發現變異新冠病毒,病毒變異會讓兒童更容易被感染
    【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圖片來自視覺中國)華輿訊 據匈牙利新導報報導 據捷克媒體12月21日報導
  • 首位感染新冠病毒的專家組成員王廣發——我經歷了什麼
    身為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成員,王廣發今年1月8號到16號前往武漢調研,期間感染新冠病毒。患病過程中,他堅持對新冠病毒進行病例分析、提交防治建議等任務。被授予「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稱號。這其中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經歷和故事?請聽記者李玲採制的故事《首位感染新冠病毒的專家組成員王廣發——我經歷了什麼》。
  • 華人疫區直擊 l 法國5000警察疑感染新冠病毒,華僑華人奮起捐口罩
    3月21日 星期六 陰 據法國最大的警察工會組織「工人力量警察工會(Unité SGP)」透露,目前法國約有5000名警察疑似感染了新冠肺炎病毒,在巴黎約有650名警察疑似感染了新冠肺炎病毒。
  • 全球戰「疫」 海外華人打全場
    來源:國際金融報作者:白巖冰在這個遲來的「春天」,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牽動著全世界人民的心。疫情面前,血濃於水,命運與共。在新冠病毒於國內肆虐之際,生活在海外的華人、華僑心繫湖北,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為中國、為湖北、為武漢奉獻愛心。
  • 美國新冠病毒患者真實經歷自述
    新冠病毒受到了很多學子關注,大家也很好奇新冠檢測的情況,究竟真實的新冠症狀有哪些?一起和天道小編看看吧。我努力保護自己免受新冠病毒和流感的侵襲。我對呼吸道感染並不陌生,因為多年來我一直生活在過敏、哮喘和免疫力低下的三重威脅之下。星期三早上,我突然咳嗽,頭暈目眩。我去看了醫生,醫生向我保證,我幾乎可以肯定沒有感染Covid-19,儘管我們縣一個多月來一直被認為是「紅色」地區,而且病例數量還在不斷攀升。
  • 三文魚可感染新冠病毒?專家解讀:汙染≠感染 新冠病毒不可能感染魚類
    解讀漁業涉新冠病毒文獻務必要嚴謹。冠狀病毒和新冠病毒非同一範疇,在三文魚捕撈、宰殺、運輸、銷售、加工的各個環節,有可能會被新冠病毒汙染,但這和病毒是否感染三文魚無關。曾令兵介紹稱,6月15日「生命科學前沿」微信公眾號刊登出一篇題為《探討:三文魚或可感染新冠病毒》的文章;同日,「中國生物技術網」也刊登出一篇題為《三文魚體內發現與冠狀病毒非常接近的同目病毒》的文章。
  • 美國野生動物園一群瀕危大猩猩感染新冠病毒
    海外網1月12日電 據美聯社報導,美國聖地牙哥野生動物園的幾隻大猩猩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這被認為是全世界首例此類靈長類動物感染新冠病毒的病例。圖源:美聯社報導稱,1月6日,該動物園兩隻大猩猩開始咳嗽,於是,工作人員將它們的糞便送檢。
  • C羅確診感染新冠病毒
    據彭博社報導,葡萄牙足球運動員克裡斯蒂亞諾·羅納爾多(C羅)確診感染新冠病毒。來源:海外網*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繫本網站處理。
  • 「愛」心傳遞 愛爾蘭華僑華人奮戰新冠病毒
    據《愛爾蘭時報》,用於新型冠狀病毒的新檢測試劑盒已在愛爾蘭使用,該試劑盒可在四至六小時內產生結果。雖然截至目前,愛爾蘭還未有人確診感染,然而湖北疫情時刻牽動著在愛華人的心,他們自發組織募捐募集善款及物資,發往湖北疫區。本報記者據此對愛爾蘭華人專業人士協會、愛爾蘭科克華人商會、愛心社等華人組織負責人進行採訪,了解募捐的具體情況及進展。
  • 美國發現首隻野生動物感染新冠病毒 系野生水貂
    (原標題:美國發現首隻野生動物感染新冠病毒 系野生水貂)
  • 十大感染新冠病毒球星
    從2019年末到現在,我們中國的新冠疫情已經穩定,而其他歐美國家一開始卻沒有把新冠病毒當回事,以至於現在病毒在國外已經成為大流行!不少知名足球明星也未能倖免遇難,今天就讓我們來盤點下那些不幸感染病毒的球星!
  • 新冠病毒感染康復期中醫藥治療建議
    編者按:為協助在英華僑華人積極應對疫情,《歐洲時報》英國分社特與「中英文化交流學會」共同開設「中醫抗疫專欄」,分期提供各類相關內容,供讀者分享。本周由「中英文化交流學會」邀請了英國中醫師學會現任會長陳贊育,介紹《新冠病毒感染康復期中醫藥治療建議》(以下簡稱建議)。陳贊育從業以來,矢志岐黃、精心懸壺,深受患者和同行的敬重。
  • 新冠肺炎籠罩下的海外華人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管中窺豹,在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平息的時刻,境外華人乃至亞裔群體正在因為疫情,遭受種族歧視甚或暴力。新冠病毒爆發後,中國疫情持續,其它各國也開始先後出現確診案例。由於疫情始於中國,因此有很多人將「病毒」與「華人」勾連在一起。近如日韓,遠至法國、義大利和加拿大,公開排華排亞狀況頻出。
  • 美賓州報告首例變異新冠病毒感染病例 曾出國旅行
    圖源:Getty海外網1月8日電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多芬縣的一名患者被確認感染變異新冠病毒,該患者曾出國旅行。官方也會敦促人們繼續保持社交隔離,避免集中,勤洗手,以此來阻止病毒進一步傳播。科羅拉多州公共衛生官員5日證實美國首例變種新冠病毒病例,而攜帶病毒男子並無旅行史,隨後加利福尼亞州、紐約州和佛羅裡達州也相繼出現了變異新冠病毒感染病例。
  • 秘魯一市70%人感染新冠病毒 或達到群體免疫
    原標題:秘魯一市70%人感染新冠病毒 或達到群體免疫近日,該國幾所大學聯合對亞馬遜叢林地區人口不到50萬的伊基託斯市進行了血清抗體檢測,發現該地區70%左右的人感染了新冠病毒,甚至可能達到了群體免疫。
  • 鼻子或是新冠病毒感染的「毒庫」
    目前海外疫情局勢依然嚴峻,截至到4月27日14時,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超過290萬例!最近,一項最新研究發現,鼻子可能是新冠病毒感染的「毒庫」。4月23日,英國維康桑格研究所Waradon Sungnak領導的團隊,在著名期刊《自然·醫學》上發表重要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