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飛機新花樣!有人機「無人化」正席捲全球

2020-12-26 中國航空新聞網

12月8日,飛鴻98大型商業無人機運輸試航儀式在內蒙古鄂託克前旗舉行。此次飛行中,飛鴻98無人運輸機按預定航線單日完成「寧夏—內蒙古」兩次跨省飛行任務,並在惡劣氣象條件下實現平穩降落。這意味著飛鴻98無人機對支線物流場景已經初適應,也初步驗證了飛鴻98無人機系統對部分適航標準的符合性。

飛鴻98最大起飛重量5.25噸,最大任務載荷重量1.5噸,載荷能力居全球商業無人機首位。系統飛行高度可達4500米,巡航速度可達180千米/小時,最大航程1500千米,起飛與著陸距離不足200米。這賦予了飛鴻98在貨物運輸、邊遠地區物資投送等方面具的廣闊潛力。

執行這次試航的飛鴻98大型商業無人機是在運5B運輸機平臺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運5B的生產數量很大,至今仍然活躍在我國各通航領域執行任務,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極高的安全性能,這些優異表現也是促成運5B成為無人機改裝平臺的重要原因。

有人機改裝無人機

優勢多多

將載人飛行器(包括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改裝成無人飛行器是全球各國都一直在深度探索的長期科研課題。

究其原因,是因為這樣改裝的無人飛行器不僅能夠充分挖掘原飛行平臺的性能潛力,更能夠搭載更繁重、多樣的任務設備,大大拓展其任務範圍。最明顯的一點,就是可以執行更危險、複雜的飛行任務。

此外,一些改裝方案還能夠改善飛機的氣動布局,將飛行座艙和飛行人員的載荷對氣動布局的影響降到最低。

這些優勢在戰鬥機改裝平臺上體現得更為明顯。也因此,我國、美國、俄羅斯等國家都正在開展將戰鬥機改裝為無人機的項目。

「六爺」化身靶機

中國

2013年,央視軍事頻道曾曝光我國開始使用殲6戰鬥機改裝的無人靶機。

靶機是名副其實的「空中磨刀石」,常見的靶機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活塞螺旋槳航模靶機,另外一種是專門研製的高性能專用靶機。但這兩類靶機都無法完全模擬真正的戰鬥機飛行特性。而將戰鬥機改裝為專用靶機正好可以彌補這一缺憾,為飛行員提供最擬真的戰鬥環境。

將退役的部分殲6戰機改裝成靶機,可以有效提高我空軍飛行員的實戰能力。同時,讓成千架退役殲6變廢為寶,成為超聲速無人機,不僅填補了國內空白,還積累了大量經驗,為中國研製新一代大型尖端高速無人機打下了基礎,更重要的是為一線作戰部隊提供模擬真實超聲速狀態下的作戰對手。

這款中國製造量最大的戰機 退役之後都去哪裡了?

目前,殲6改裝的無人靶機已經退役,代替它的是更為先進的無人靶機。

教練機「改行」無人攻擊機

俄羅斯

2017年,俄羅斯現代航空技術設計局(SAT)宣布,正在進行將SR-10教練機改裝成AR-10無人機的項目。

SR-10是由俄羅斯SAT-KB公司設計的、可用於基礎訓練和中級訓練的教練機,該機可用於空軍和民航飛行員的訓練,同時也可用於航空運動。

改裝成無人機之後,AR-10將主要被用於空中偵察和打擊任務。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改裝過程中,SAT將飛機的氣動布局進行了大量改動,首先將飛機位於機腹的進氣道移到了機背,將飛機的單垂直尾翼設計成V型……在改裝之後,AR-10將能更好的執行危險的空中偵察和打擊任務。

固定翼與直升機競相「無人化」

美國

1996年,「鬼怪」F-4戰鬥機開始大量從美軍退役,此後,數以百計的F-4就被改裝為無人靶機,並被命名為QF-4無人靶機,前後改裝的數量達315架之多。將F-4改裝為QF-4的工作主要由BAE承擔,改裝合同已經於2008年到期。

隨著QF-4退出歷史舞臺,將F-16改裝為無人靶機的任務被交到了波音手中。2010年3月,波音公司正式得到美空軍價值6970萬美元的第一階段研製生產合同,負責把6架退役多年、嚴重老化的F-16戰鬥機改裝為無人駕駛靶機。

2013年,美國空軍對由退役的F-16戰機改裝而來的QF-16無人靶機成功進行了首次無人駕駛試飛。2014年,QF-16開始正式交付。

據統計,美空軍最終訂購了126架QF-16無人靶機。QF-16無人靶機的重要用途之一是用來測試美軍在研的作戰裝備戰術性能、鍛鍊飛行員空戰能力……也因此,未來不排除會有更加先進的戰鬥機加入無人機靶機的行列。

基於QF-16改裝成功的技術,2017年美國國防部旗下戰略研究(DARPA)公開了一個名為「阿凡達」(Avatar,意譯為「化身」)的項目。

其具體內容與同名科幻電影的概念類似,允許美軍戰機飛行員從遠距離遙控指揮無人戰機群作戰,而這些無人戰機則是由現役的F-16或F-18有人戰機改裝而來。這一項目相當於將QF-16的地面遙控系統搬到載人戰機中,實現戰場上有人機與無人機共同作戰的編隊模式。

有人機與無人機編隊作戰設想圖

而在直升機領域,早在2010年,西科斯基就自籌資金啟動了兩個項目:遙控UH-60項目,即有人/無人駕駛補給運輸直升機(MURAL)項目和完全自主飛行的S-76B項目(SARA)。

其中,S-76B直升機是西科斯基無人飛行系統的初始平臺。在2018年的演示飛行中,西科斯基表示,自2013年以來,其無人機改裝技術已用於改進型S-76B,並累計進行了300小時的自主飛行。

無人駕駛的S-76B進行演示飛行

到2019年6月,西科斯基宣布首次實現了以線控方式試飛UH-60「黑鷹」直升機;而到了2020年6月,西科斯基表示,正在研發能夠完全自主飛行的「黑鷹」直升機,並且正在尋求與美國國防部以及其他夥伴的合作,來促使這一技術進一步成熟。

是時候談談無人駕駛直升機了

與「載人」飛行器同步研發?

未來……

除了中美俄等軍事大國外,諸多國家也正在尋求對自身的空防力量進行「無人化」——11月10日,希臘媒體報導,希臘國防部正在對T-6A進行無人改裝,以期將其作為轟炸機應用於未來戰場上,用於彌補希臘空軍攻擊能力的不足,對抗周邊的空軍強國。

可見,從「有人」變為「無人」的這場變革,不僅僅正在影響我們的生活,更會深切影響未來的戰場態勢,對於這一點,全球各國都已經明確意識到,並且主動迎合。也許在不遠的未來,新型戰機的無人駕駛型號會和有人型號做到同步研發與生產,快速實現最先進戰機的無人化。

12月8日,飛鴻98大型商業無人機運輸試航儀式在內蒙古鄂託克前旗舉行。此次飛行中,飛鴻98無人運輸機按預定航線單日完成「寧夏—內蒙古」兩次跨省飛行任務,並在惡劣氣象條件下實現平穩降落。這意味著飛鴻98無人機對支線物流場景已經初適應,也初步驗證了飛鴻98無人機系統對部分適航標準的符合性。

飛鴻98最大起飛重量5.25噸,最大任務載荷重量1.5噸,載荷能力居全球商業無人機首位。系統飛行高度可達4500米,巡航速度可達180千米/小時,最大航程1500千米,起飛與著陸距離不足200米。這賦予了飛鴻98在貨物運輸、邊遠地區物資投送等方面具的廣闊潛力。

執行這次試航的飛鴻98大型商業無人機是在運5B運輸機平臺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運5B的生產數量很大,至今仍然活躍在我國各通航領域執行任務,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極高的安全性能,這些優異表現也是促成運5B成為無人機改裝平臺的重要原因。

有人機改裝無人機

優勢多多

將載人飛行器(包括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改裝成無人飛行器是全球各國都一直在深度探索的長期科研課題。

究其原因,是因為這樣改裝的無人飛行器不僅能夠充分挖掘原飛行平臺的性能潛力,更能夠搭載更繁重、多樣的任務設備,大大拓展其任務範圍。最明顯的一點,就是可以執行更危險、複雜的飛行任務。

此外,一些改裝方案還能夠改善飛機的氣動布局,將飛行座艙和飛行人員的載荷對氣動布局的影響降到最低。

這些優勢在戰鬥機改裝平臺上體現得更為明顯。也因此,我國、美國、俄羅斯等國家都正在開展將戰鬥機改裝為無人機的項目。

「六爺」化身靶機

中國

2013年,央視軍事頻道曾曝光我國開始使用殲6戰鬥機改裝的無人靶機。

靶機是名副其實的「空中磨刀石」,常見的靶機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活塞螺旋槳航模靶機,另外一種是專門研製的高性能專用靶機。但這兩類靶機都無法完全模擬真正的戰鬥機飛行特性。而將戰鬥機改裝為專用靶機正好可以彌補這一缺憾,為飛行員提供最擬真的戰鬥環境。

將退役的部分殲6戰機改裝成靶機,可以有效提高我空軍飛行員的實戰能力。同時,讓成千架退役殲6變廢為寶,成為超聲速無人機,不僅填補了國內空白,還積累了大量經驗,為中國研製新一代大型尖端高速無人機打下了基礎,更重要的是為一線作戰部隊提供模擬真實超聲速狀態下的作戰對手。

這款中國製造量最大的戰機 退役之後都去哪裡了?

目前,殲6改裝的無人靶機已經退役,代替它的是更為先進的無人靶機。

教練機「改行」無人攻擊機

俄羅斯

2017年,俄羅斯現代航空技術設計局(SAT)宣布,正在進行將SR-10教練機改裝成AR-10無人機的項目。

SR-10是由俄羅斯SAT-KB公司設計的、可用於基礎訓練和中級訓練的教練機,該機可用於空軍和民航飛行員的訓練,同時也可用於航空運動。

改裝成無人機之後,AR-10將主要被用於空中偵察和打擊任務。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改裝過程中,SAT將飛機的氣動布局進行了大量改動,首先將飛機位於機腹的進氣道移到了機背,將飛機的單垂直尾翼設計成V型……在改裝之後,AR-10將能更好的執行危險的空中偵察和打擊任務。

固定翼與直升機競相「無人化」

美國

1996年,「鬼怪」F-4戰鬥機開始大量從美軍退役,此後,數以百計的F-4就被改裝為無人靶機,並被命名為QF-4無人靶機,前後改裝的數量達315架之多。將F-4改裝為QF-4的工作主要由BAE承擔,改裝合同已經於2008年到期。

隨著QF-4退出歷史舞臺,將F-16改裝為無人靶機的任務被交到了波音手中。2010年3月,波音公司正式得到美空軍價值6970萬美元的第一階段研製生產合同,負責把6架退役多年、嚴重老化的F-16戰鬥機改裝為無人駕駛靶機。

2013年,美國空軍對由退役的F-16戰機改裝而來的QF-16無人靶機成功進行了首次無人駕駛試飛。2014年,QF-16開始正式交付。

據統計,美空軍最終訂購了126架QF-16無人靶機。QF-16無人靶機的重要用途之一是用來測試美軍在研的作戰裝備戰術性能、鍛鍊飛行員空戰能力……也因此,未來不排除會有更加先進的戰鬥機加入無人機靶機的行列。

基於QF-16改裝成功的技術,2017年美國國防部旗下戰略研究(DARPA)公開了一個名為「阿凡達」(Avatar,意譯為「化身」)的項目。

其具體內容與同名科幻電影的概念類似,允許美軍戰機飛行員從遠距離遙控指揮無人戰機群作戰,而這些無人戰機則是由現役的F-16或F-18有人戰機改裝而來。這一項目相當於將QF-16的地面遙控系統搬到載人戰機中,實現戰場上有人機與無人機共同作戰的編隊模式。

有人機與無人機編隊作戰設想圖

而在直升機領域,早在2010年,西科斯基就自籌資金啟動了兩個項目:遙控UH-60項目,即有人/無人駕駛補給運輸直升機(MURAL)項目和完全自主飛行的S-76B項目(SARA)。

其中,S-76B直升機是西科斯基無人飛行系統的初始平臺。在2018年的演示飛行中,西科斯基表示,自2013年以來,其無人機改裝技術已用於改進型S-76B,並累計進行了300小時的自主飛行。

無人駕駛的S-76B進行演示飛行

到2019年6月,西科斯基宣布首次實現了以線控方式試飛UH-60「黑鷹」直升機;而到了2020年6月,西科斯基表示,正在研發能夠完全自主飛行的「黑鷹」直升機,並且正在尋求與美國國防部以及其他夥伴的合作,來促使這一技術進一步成熟。

是時候談談無人駕駛直升機了

與「載人」飛行器同步研發?

未來……

除了中美俄等軍事大國外,諸多國家也正在尋求對自身的空防力量進行「無人化」——11月10日,希臘媒體報導,希臘國防部正在對T-6A進行無人改裝,以期將其作為轟炸機應用於未來戰場上,用於彌補希臘空軍攻擊能力的不足,對抗周邊的空軍強國。

可見,從「有人」變為「無人」的這場變革,不僅僅正在影響我們的生活,更會深切影響未來的戰場態勢,對於這一點,全球各國都已經明確意識到,並且主動迎合。也許在不遠的未來,新型戰機的無人駕駛型號會和有人型號做到同步研發與生產,快速實現最先進戰機的無人化。

相關焦點

  • 碧桂園打造全球首個萬畝級無人化農場 未來農業「種田不用下田」
    來源:一財網隨著農業科技的跨越式發展,一場由智能科技「領跑」的農業產業升級正蓬勃興起,農業領域即將發生的變革正深刻影響著中國傳統農業的未來。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羅錫文表示:「北大荒建三江和碧桂園農業聯合組織實施的這個無人化農場試驗示範項目,是目前國內外針對主糧作物的規模最大、參加試驗示範的農機設備最多、作業環節項目最全、無人化技術最先進、農機田間作業無人化程度最高的一個無人化農場項目,也是迄今為止全球首個超萬畝的無人化農場試驗示範項目,項目將帶動中國現代化大農業加速發展,為中國農業轉型升級
  • 全球首個超萬畝無人化農場展示新成果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羅錫文表示:「北大荒建三江和碧桂園農業聯合組織實施的這個無人化農場試驗示範項目,是目前國內外針對主糧作物的規模最大、參加試驗示範的農機設備最多、作業環節項目最全、無人化技術最先進、農機田間作業無人化程度最高的一個無人化農場項目,也是迄今為止全球首個超萬畝的無人化農場試驗示範項目。」
  • 農業現代化裡程碑:碧桂園打造全球首個萬畝無人化農場
    10月11日,無人化農場試驗示範項目在黑龍江建三江七星農場農機舉辦無人駕駛作業現場演示會。該項目由碧桂園農業與北大荒集團建三江分公司合作建設,是迄今為止全球首個超萬畝的無人化農場試驗示範項目。保障糧食安全,無人化農場提升農業生產效率據聯合國糧農組織預測,到2050年全球人口將達到100億,也就是說在接下來的30年內全世界人口將增加25%,這意味著未來30年裡全球對糧食的消耗將大幅增長,糧食安全問題將更加突出。新冠疫情也加劇了糧食問題。
  • 碧桂園現代農業再創「裡程碑」 全球首個超萬畝無人化農場試驗示範...
    此外,現場40多臺/件農機具還再現了無人化水田築埂、攪漿、插秧、旱直播、飛防、秋翻地、旋地以及無人化旱田滅茬、翻、耙、起壟、播種、噴藥等20項農機作業演示,生產場景令人嘆服。據了解,該項目由碧桂園農業與北大荒集團建三江分公司合作建設,是迄今為止全球首個超萬畝無人化農場試驗示範項目 。
  • 疫情席捲的2020年:全球抗疫催生新業態
    疫情席捲的2020年:全球抗疫催生新業態 被新冠疫情席捲的2020年,世界經濟陷入衰退,社會民生遭遇重創,各行各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 知識貼|無人機與有人機相比,有什麼優點?
    01、建造、使用成本低因為無人機體積比較小,重量也比較輕,造價成本很低,有的是降低三分之一,有的降低好幾倍;由於重量輕,油耗也低,與有人機相比,運行成本大大降低。在飛行方面,無人機的訓練跟有人機不一樣。
  • 勝利農場:旱田無人化農場項目開啟智慧農業新徵程
    近日,記者在勝利農場旱田無人化農場項目現場看到,一臺機車正在農田裡進行二次中耕作業。令人稱奇的是這臺機車的駕駛室內無人進行操作,機車在無人駕駛狀態下自動作業、自動轉彎,不壓苗、不傷壟,行走精度和作業標準高於人工作業。
  • 青島新松機器人:助力產業無人化、智能化
    近日,青島高新區新松機器人的裝配車間十幾名工程師正忙著裝配給新加坡港定做的新一代港口無軌導航載重移動機器人。「對比上一代它進行了全方位的重新設計與升級。」青島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劉長勇介紹到。
  • 極飛科技年度大會2020:用智慧化、無人化科技賦能全球第一產業
    12月15日,一場以新技術賦能第一產業的盛會 -- 極飛科技年度大會2020(XAAC 2020)在廣州隆重召開,來自農業生產、行業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與權威媒體共同見證了極飛科技2020年度的創新成果,同時也見證了新一代P系列農業無人機、創新雙旋翼飛行平臺V系列農業無人機、新增固體播撒和割草兩大執行單元的R150農業無人車、新一代農機自駕儀等一系列全新硬體產品的問世
  • 大連機車新一代「無人化」機車裝船啟運
    12月17日,中車大連公司2臺CHA3A1型新一代爐前無人化交流傳動機車裝船,發往寶武集團湛江鋼鐵有限公司。此次發運的CHA3A1機車是中車大連公司踐行新發展理念,堅持技術引領、自主創新,根據冶金企業作業特點及發展需求,聯合寶武集團研發的新一代適合冶金爐前作業的,節能環保無人駕駛混合動力機車,並首次交付湛江鋼鐵裝備使用。
  • 一場前所未有的農業變革,正悄悄地席捲全國
    當然了,我們肯定不會「閉關鎖國」,在重點發展自己國內經濟的同時,也會積極地同全球各國開展互惠互利的自由貿易。今年這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席捲了全世界,對全球經濟特別是進出口貿易帶來了巨大的影響,中國也沒有例外,外貿出口受到嚴峻考驗,很多出口型的企業出現了無單可做的困境,對沿海城市經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 新技術!我國蔬菜全程智能無人化生產取得突破
    近日,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單位在河北趙縣舉辦露地甘藍智能無人化採收作業,加上此前甘藍在種植、管理等環節已經實現智能無人化,標誌著我國蔬菜全程智能無人化生產取得突破。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 吳華瑞:以前只是實現了單環節的無人化,本次全程智能無人化作業技術在我國蔬菜領域尚屬首創。 蔬菜規模化生產智能協作技術,是今年農業農村部全國十大引領性技術之一。
  • 美國休斯敦紀念二戰勝利75周年 20架參戰老飛機作飛行表演 (1/6)
    美國休斯敦紀念二戰勝利75周年 20架參戰老飛機作飛行表演為呼籲人們在新冠疫情期間戴上口罩,機械師給這架老式轟炸機也戴上了「口罩」。中新社記者 曾靜寧 攝 發布時間:2020-05-11 13:55:18 【編輯:李霈韻】 美國休斯敦紀念二戰勝利75周年 20架參戰老飛機作飛行表演
  • 如今全球新冠席捲全球,朝鮮如何做到全國零確診
    如今新冠病毒席捲全球,根據搜狗新冠疫情24日的數據顯示,在全球206個國家和地區中,有181萬例新冠官方確診病例,並且每日感染人數都是呈倍增趨勢,在我國累計確診人數也達到了84313例 ,韓國累計確診人數為10708例,俄羅斯累計確診人數為68622例,但是作為與我國,俄羅斯和韓國接壤的中部地區
  • 打卡國航10多年的老飛機!座椅間距相當良心,比很多新飛機都要寬
    計劃到達:1240 實際到達:1213飛行距離:975km機型:A319-100機齡:14.1年飛行體驗和上一篇說的一樣,十來年的老飛機順便,驗明一下正身:A319-100小桌板。說實話,老飛機的座椅間距確實良心。而且國航的座椅,相對來說還是比較舒服的。空調、閱讀燈、安全指示燈。來張起飛前的客艙圖。胖安達的安全演示錄像,好評!鎖兩排,應該是現在要求的吧。
  • 極飛無人化解決方案為中國農業保駕護航
    極飛堅持推動科技與農業結合、積極貫徹落實「藏糧於技」,隨著一系列智能農機在中國各地農場的落地,智慧農場也正以「星火燎原」之勢遍地開花。極飛科技正悄然開啟中國智慧農業科技研發與應用的新篇章。藏糧於技 向科技要糧食糧食安全一直是全球性問題,聯合國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陷入飢餓的人口可能增加1.32億,全世界將有6.9億人處於飢餓狀態。
  • 政策資本雙雙入局智慧農業,極飛科技發布新一代無人化技術
    除此之外,全球首款量產農業無人車平臺 -- 極飛R150的擴展性能也變得更加強大,新增了割草和播撒兩個執行單元,可根據不同的農事需求,在複雜地形和小地塊上大顯身手,實現規模化播撒、精準植保、智能割草、農資運輸、無人化巡田等功能。
  • 未來機器人CEO李陸洋:柔性物流無人化的崛起|WISE2020 新經濟之王...
    在新經濟之王主會場,我們邀請十年裡乘風破浪的創變者們,連接初創公司、網際網路巨頭、投資機構、地方政府、傳統企業等市場參與主體,一起回望中國新經濟快速崛起的十年,共同展望新經濟下一個十年的無限可能。未來機器人CEO李陸洋在大會上發表演講。他提到,新商業模式的湧現,讓最前端的商流出現了多變的屬性,進而間接傳導至物流環節。
  • 極飛科技出席聯合國數字農業論壇 打造中國無人化智慧農場
    本次論壇以 「跨越數字鴻溝,技術創新賦能小農經濟」為主題,旨在探討在全球數位化浪潮背景下,科技型企業如何推動小農經濟的數位化創新與變革。在氣候變化、貧困與飢餓加劇的全球挑戰下,要為未來90億的世界人口提供充足、安全、多樣化的食物,人類必須要改變整個農業生態系統的運作模式。當前,全面打造『無人化』的智慧農場,是極飛構建可持續農業生態系統的關鍵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