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讓「不變」的日本,發生了改變

2021-01-18 旅日誌

疫情之前,很多國人都曾到日本旅過遊,因為日本對於中國人來說,逐漸變成「後花園」一樣的地方。有人喜歡科技發達的東京,也有人喜歡古色古香的京都。而京都這個城市,在眾多的中國人心中有著不同的感受,到京都以後,能夠體會到唐朝遺風。而日本對我最大的感受是:不變。

「不變」的日本

所謂的不變,是社會的穩定性,比如日本人的生活方式,日本的建築,日本的飲食等,似乎都停滯一般。曾經很多朋友這樣對我說:日本這個國家,仿佛時間停止了一般,新潮流和新思路在日本社會很難展開。

其實與日本人做過貿易的人都有體會,日本人的訂單,很穩定。有些設計方案,甚至都是十幾年前的,不曾改變。當中國的「共享」事業如火如荼的時候,日本市場不溫不火;當中國的行動支付的普及程度震驚世界的時候,日本國內卻難以進展;當中國的網際網路公司走向全球的時候,日本人卻剛剛開始著手;當中國的外賣已經送到千家萬戶的時候,日本卻依舊保持著傳統的外賣方式。

其實這就是日本,一個穩定安詳但是又不想改變的地方。

日本人不想改變,不想過於創新,工作方式如此,整個社會同樣也是如此。在我的工作當中,我對日本人的不願意改變深有體會!曾經與日本一家公司交流某項技術要點,從日方那裡拿到了圖紙,圖紙的落款時間是1998年。看到以後我十分震驚,震驚的原因之一是日本早在上個世紀,這項技術就已經如此成熟;原因之二就是,這麼多年,圖紙竟然絲毫未變更。但是,在新場合的應用,必須更改其中的零部件,可是就是這樣的更改,卻讓日本人犯了難。因為當時的設計人員已經離職,現在沒有人敢承擔更改零部件的風險,加之我們應用的領域,是他們的產品之前未使用過的領域。最終與日方費力溝通,中方願意承擔所有風險與實驗費用,這才讓日本人修改圖紙,進行變更。

其實這個事情只是個例,但是通過這個個例,我們能夠看出日本人的性格特點:小心謹慎,不做沒有之事。日本人很細緻,做事情很認真,這點我是十分的欽佩,可是在對於創新的行為方面,確實有些過於膽小。日本整個社會就是這樣的氛圍,看似開放的社會,卻很難接受「新事物」。所以在網際網路領域,日本很少有能夠與中國匹配的大企業。日本的巨頭,多數是在較為穩定的製造業。

逐漸轉變的「日常」

可是這一切,似乎逐漸地在改變。疫情的影響,似乎讓日本人逐漸認識到:遵循以往的方式,難以維持現有的工作生活。

日常轉變之一:居家工作

日本的一都三縣已經發布了緊急狀態宣言,用中文來說,這就相當於「半封城」的狀態。前幾日,日立公司更是發布聲明強調:在緊急狀態宣言區域的公司,到崗率保持到15%以下。也就是說,公司的到崗率不能超過15%,非緊急必要的事情,全部在家處理。

這個事情在之前的日本可是無法想像的,因為在日本人的理念當中,無論是下雨下雪還是刮颱風或者地震,都是要到公司上班的。日本人的上班之心,真的非常旺盛。2018以及2019年的時候,日本許多地區都被超強颱風襲擊過,但是第二天辦公室的人並未減少,而且都正常到位,真的是讓我不得不佩服。

但是在疫情的影響下,日本人也不得不選擇居家工作,因為一個人的感染,可能會導致整個公司受到影響,即便是日本人不想改變,估計公司也不會允許他們去的吧。

日常轉變之二:電子化

我之前寫過日本人有使用「印章」的文化,在日本的許多超市當中,都有售賣個人用的印章。在日本辦理手續也是如此,在政府機構,哪個人處理了哪個事情,必須在處理單上蓋上自己的章。日本的銀行也是如此,拿著存摺和印章,就可以取錢。這也就導致日本的電子化處理方式比較落後,因為印章文化的影響,沒有人想著用電子化替代。

其實印章文化的背後是日本人的「責任心」,蓋章就意味著我確認過這件事情了,後面產生的後果,需要承擔的。另外,蓋章這個事情就需要「面對面」的交流,也是日本人匯報工作的一種方式。雖然用心是好的,可是在事務處理之上,確實有諸多的不便。但是在疫情時代,這種面對面的交流就需要減少,無論是工作場合還是政務處理場合。所以,這樣的事情,就不得不讓日本考慮電子化。

首先從日本的行政單位開始,比如岐阜縣的一些市級行政單位,就已經開始推行電子化,在市民窗口導入機器人案內系統,能夠申請住民票,辦理一般業務。

日常轉變之三:副業副業這個事情,在中國很正常,但是在日本屬於「灰色」地,因為許多企業並不提倡員工進行副業,甚至有些公司直接明令禁止。

在日本的大型獵頭網站曾經對副業容忍度進行過調查,調查對象是2271家日本企業,其中只有28.8%日本企業容忍或者推進員工副業,但是有超過70%的企業禁止員工副業。禁止的理由多種多樣,排在前三名的是:

擔心員工長時間勞動,影響本職工作;無法把握員工的勞動時間,會影響對其工作的安排;有可能會洩露公司的信息;

可是這個事情,現在也發生了轉變!日本由於受到疫情的影響,多數店鋪以及公司處於虧損的狀態,日本的製造業也除了幾家半壟斷性質的企業,幾乎都是面臨著赤字。大企業都是如此,更不用說中小企業了,因為疫情破產的日本企業,更是數不勝數。

根據日本調查公司ADOLOGI的調查數據顯示,大約有35%的日本人在疫情當中收入減少,佔據了三分之一以上。雖然大多數人收入並未有太大的變化,可是很多人擔心未來有可能會被裁員或者移動到其他部門。

這樣的情況之下,為了避免大規模的人才浪費以及無業人口增加,日本也開始從政府層面推行副業/兼職。比如日本的神戶市,在去年年底就推出了活用副業/兼職人員補助金的通知,即在本市區域內,如果通過指定系統錄用的副業人員,該公司就可以得到一定的政府補助。

可能上述發生的轉變在國人看起來微不足道,但是對於日本社會來說,已經是一大進步。但是如果不是疫情的影響,日本人真的是不會邁出這一步的。無論是居家工作,還是電子化進程,或者是影響到個人收入的副業,很多人都不願意改變。

現在的疫情在日本的勢頭依然無法阻擋,未來究竟會發展成什麼樣,誰也無法預料到,但是毫無疑問的是,疫情之後的日本,肯定會和疫情之前的日本有著很大的變化,無論是從日本人的思維,還是從社會生活。究竟日本會怎麼改變,我也會持續關注,與各位讀者一同期待。

相關焦點

  • 疫情下 網際網路大會的變與不變
    來源:中國青年報原標題:疫情下 網際網路大會的變與不變今天,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在江南水鄉烏鎮舉行。與會嘉賓進入論壇現場與展館時須出示健康碼、測溫、全程佩戴口罩,並進行健康申報。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創始及執行合伙人沈南鵬說,這是他第七年來烏鎮參加網際網路大會,也是頭一回在線上參會。
  • 日本央行決議12月維持負基準利率不變!10年期國債收益率目標為零...
    日本央行決議12月維持負基準利率不變!12月維持現狀,關鍵的基準利率-0.1%保持不變,符合市場預期。同時也將10年期國債收益率目標維持在0%附近不變,符合市場預期。日本央行董事會也決定將企業資助計劃延長至2021年3月,以減輕企業資金在6個月內的緊張狀態,避免再次受到新冠疫情浪潮的衝擊。日本央行本次會議以8:1的投票比例維持利率不變,日本央行指出物價下行壓力將會再持續一段時間,目前計劃在明年3月會議上公布通脹未達到預期的調查結果。
  • 日本官房長官否認東京奧運取消報導 稱方針不變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近日,有外媒報導稱,由於新冠疫情蔓延,東京奧運會有可能面臨取消。日本官房長官加藤勝信17日在富士電視臺節目中,就報導內容表示否定,並稱舉辦的方針不變。加藤勝信表示:「場所及日程已經決定,相關人士包括防疫對策在內正在推進籌備工作」。
  • 辛識平:隔離的是疫情,不變的是真情
    新華社北京1月30日電題:隔離的是疫情,不變的是真情 辛識平 在國家衛健委29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首都醫科大學教授吳浩就有關提問回應:我們共同的敵人是疾病。隔離的是疫情,而不是真情。這番情真意切的話,引發不少人的強烈共鳴。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抗擊疫情,舉國都是一家人。當此非常時期,每一個你我不是孤軍奮戰的個體,而是同舟共濟的「我們」。
  • 你好2021 | 他們的變與不變
    變的是疫情防控充滿了複雜性,當前要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防控策略,「高於平時、嚴於地方」的防控標準,執勤模式會隨著疫情防控隨時改變,民警會面對與家人長時間分離,家中老小在封閉執勤時也無法照顧......
  • 唐曉雲︱疫情影響下的旅遊有哪些變與不變?
    劃重點 03 中國旅遊研究院副院長唐曉云:疫情影響下的旅遊有哪些變與不變 以下為唐曉雲的演講實錄: 《疫情影響下的旅遊有哪些變與不變》 大家好,我是中國旅遊研究院唐曉雲,今天和大家共同來探討關於文旅行業未來的一些發展趨勢
  • 「3·11」日本地震九周年:它改變了什麼,又沒改變什麼
    ···············❶改變日本的災難,和災難中的變與不變1986年,為了尋求新奇和冒險,17歲的高中生理察·勞埃德·帕裡(Richard Lloyd Parry)第一次來到日本。其中一位家長,40多歲的隆洋對帕裡的說法或許可以體現他們的心境:「現在已經死了這麼多人,如果他們不好好把握這次機會,就沒法指望他們改變想法或行為。這也是我們要追尋悲劇為何發生的真正原因。如果他們關心這場災難,卻拒絕深入思考,同樣的悲劇還會發生。」
  • 疫情發生後,看看日本人如何對待中國人
    我不是醫生也不是病患,能給這次的疫情最大的幫助就是宅在家裡,不出門。然後不管是心裡還是各種社交網絡,給那些奮鬥在前線的同胞們一聲「加油!」「武漢加油!」「中國加油!」「熱乾麵加油!」除了廣大同胞之外,很多交好的國家,也給我們「熱乾麵」加油。
  • 日本又將發生特大級地震?疫情未平地震又起
    日本內閤府召開會議日本政府昨天正式宣布,把目前全國範圍的疫情緊急狀態從本月6日延長到31日。疫情蔓延給日本經濟帶來的影響也在不斷擴大。並且在近日,日本內閤府日本內閤府召集相關專家進行的商討會中明確了,日本太平洋沿岸將有可能發生最大9.3級地震和近30米高海嘯。專家預測日本地震專家經過預測,觀察,發現在最晚30年內日本東北至關東地區附近海域發生7~8級地震的可能性極大。
  • 2020東京奧運會時間不變 疫情也不對比賽採取空場措施
    2020東京奧運會時間不變 疫情也不對比賽採取空場措施  最近幾日,儘管日本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嚴峻,卻並未動搖日本奧委會如期辦賽的決心。眼下,相關方面也在為此付諸努力,制定相關保障政策,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帶來的影響,確保東京奧運會如期、順利進行。  過去兩周,日本奧組委針對新冠肺炎疫情的相關討論從未中斷,如期辦賽的決心也從未動搖。
  • 疫情衝擊改變學制?日本9月開學能成真嗎?
    【搜索下載華輿APP,瀏覽世界各個國家媒體的新聞資訊,且無需翻譯】 中新社·華輿訊據中文導報報導 新冠病毒疫情肆虐東瀛列島,日本部分停課的學校仍處於複課日期不確定的狀態,因此政府正醞釀改革,或使各級學校實行「9月開學」新制。
  • 外媒:預計日本經濟2022年初或能回到疫情前水平
    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15日電 據路透中文網(博客,微博)消息,有分析師稱,日本經濟今年的萎縮幅度將小於最初預期,但至少要到2022年初才能回到新冠疫情暴發之前的水平。報導稱,儘管經濟仍受到疫情的影響,受訪分析師對日本央行下一步政策行動的看法仍存在分歧。這凸顯出有更多人認為,該央行扶助經濟增長的手段可能已經用盡。
  • 日本單日新增病例超2000,專家警告:日本將發生第三波疫情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國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新增2195例,單日新增首次超過2000例,創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最高紀錄,全國累計確診123538例。由於東京新冠病毒檢測陽性病例持續增加,東京正計劃將疫情警戒上調至最高級第四級。專家警告,日本將發生第三波新冠肺炎疫情。
  • 日本央行維持利率不變符合市場預期!經濟形勢極其嚴峻聚焦行長黑田...
    7月15日,日本央行維持利率不變,符合市場普遍預期。同時維持其前瞻性指引不變,表示其預期短期、長期政策利率繼續維持於當前或較低水平。委員會指出,如有必要,將毫不猶豫的加碼寬鬆。美元兌日元在利率決議公布後幾無變動,因交易員幾乎沒有理由大舉買入或賣出日元。但日本央行表示經濟正處於極其嚴峻的形勢,且下調了今年及後年的經濟增速預期,這可能會對日元產生影響。
  • 日本海上自衛隊發生新冠疫情,一把手、二把手均確診
    日本海上自衛隊發生新冠疫情,一把手、二把手均確診 海上幕僚長山村浩(朝日新聞)海外網12月22日報導,日本海上自衛隊當日宣布,海上幕僚長(相當於海軍司令)山村浩和幕僚副長(相當於海軍副司令)西成人確診新冠肺炎。
  • 光大證券2021年交運行業投資策略:後疫情時代長期格局的變與不變
    主要原因是新冠疫情對部分交運上市公司的業績帶來較大負面影響。中外疫情分化改變短期格局涉及海外客運業務的交運公司仍有一定經營壓力,特別是航空、機場公司等重資產公司,國內需求的恢復無法完全消化大量的固定成本開支,盈利能力難以恢復;而貨運類公司,尤其是經營海外貨運業務的集運、供應鏈、貨代等公司,整體保持較高景氣度;另外國內疫情期間隔離政策帶來的網購需求,也在繼續推動快遞行業快速增長。
  • 疫情逐漸趨緩,日本房產市場還值得投資嗎?
    1日本疫情開始放緩或將迎來拐點隨著國內疫情逐漸得到控制,目前主要的防疫措施逐漸轉向防外來輸入以及內部的二次爆發。對於日本來說也是如此,在經過限制外來人員入境以及發布緊急事態宣言等的措施,日本新冠肺炎每日新增確診人數較上周已經有明顯下降趨勢。
  • 日本海上自衛隊發生疫情 一把手、二把手雙雙確診
    來源:海外網原標題:日本海上自衛隊發生疫情 一把手、二把手雙雙確診海上幕僚長山村浩(朝日新聞)海外網12月22日電 日本海上自衛隊22日宣布,海上幕僚長(相當於海軍司令)山村浩和幕僚副長(據日本共同社22日報導,山村浩和西成人皆為無症狀感染者,正在隔離場所進行遠程工作。海上自衛隊稱,已和醫院合作,了解同兩人有密切接觸人員的情況,防止傳染進一步擴散。目前海上自衛隊正在調查傳染途徑。(海外網 王珊寧)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 日本疫情未結束,北海道或發生9.3級地震,30米高的海嘯!
    先是東京奧運會延期、新型肺炎疫情加重,現在又多了一個新的隱患——特大地震。4月21日,日本內閤府在會議上發布了北海道及巖手縣附近即將發生特大地震,並且可能由此引發30m級「超級海嘯」的預測。消息一經發布,立刻引發了海內外的強烈關注。按理說,日本位於地震頻發地帶,大大小小的地震對於日本國民而言,早已見怪不怪了。
  • 哆啦A夢:人物形象有所改變,大雄像機器人,唯一不變的是他爸媽
    現如今他們劇中的人物形象已經有所改變,你還能認得他們嗎?其中大雄長得像機器人,給人的感覺不夠自然,唯一不變的是大雄他爸媽。要說劇中誰變化最大,可能胖虎能夠排前幾名,本來胖虎形象就像個粗魯的孩子,長相也算是有些傻,生起氣來空憑自己的蠻力去欺負別的孩子,現如今臉模樣變得比之前要精緻,形象雖然大概,但是他魔性歌聲和孩子王的人設還是沒有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