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日報】;
這是一場爭分奪秒的特殊「賽跑」。1月6日至1月8日24時,居住在河北省石家莊各縣市區的1025萬餘人完成第一輪核酸檢測,累計檢出陽性人員354人。
這是一次堅決果斷的科學決策。石家莊市報告發現新冠肺炎疫情後,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實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要求,根據專家建議,河北省、石家莊市立即響應:對石家莊市開展全員核酸檢測,堅決遏制疫情擴散。
一座城一條心,三天多時間,爭分奪秒。醫務人員白衣執甲,黨員幹部等衝鋒在前,廣大群眾守望相助,齊心協力守護健康家園。
黨員幹部衝在一線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這場疫情,又把一份「試卷」擺在人們面前。
危急時刻,黨員幹部衝鋒在前。1月5日23點,晉州市周莊鄉工作群裡叮叮噹噹消息不斷,鄉黨委要求所有人員立即到崗。6日零點,全鄉核酸檢測啟動,鄉黨委動員:所有幹部,一個都不能少,全部投入到核酸檢測第一線;全鄉所有人員,一個都不能少,必須在規定時間完成核酸採樣工作;全鄉社員行蹤,一個都不能少,必須全部掌握。工作部署完畢,時針指向凌晨4點,鄉幹部直接趕到村組,協助醫務人員籌備檢測;5點半,大喇叭開始廣播,村幹部挨家挨戶敲門;6點,核酸檢測開始……
職責所在,義不容辭。「這裡危險,我們來堅守!」1月3日,石家莊市藁城區公安局特巡警大隊副大隊長張月禮,連夜帶隊趕往疫情最重的小果莊村,維持秩序,協助開展檢測等防疫工作。那些天正趕上石家莊入冬後最冷的天氣,隊員們24小時值守一線。
連日來,石家莊市30多支社工隊伍、兩萬多名社區工作者、4萬多名志願者,奮戰在社區防控一線,為居民群眾構築「健康防護牆」。
白衣戰士全力以赴
「1月5日深夜兩點,接到護士長的電話,醫院要組隊去藁城區採集咽拭子,我報了名。」河北省人民醫院神經內三科副護士長王娜說,早上5點半,她們一行30人出發。王娜到達藁城區廉州鎮城裡莊村,穿戴好防護裝備,和另一名同事組成一組,挨戶採集咽拭子。
1月6日,藁城區最低氣溫達零下15攝氏度,王娜和同事一大早來到五界村,5小時內採集了約900人的咽拭子。她們來不及休息,又入戶給臥病在床的和腿腳不便的村民檢測。「我們在與疫情賽跑,有時忙得顧不上吃飯、喝水。」
石家莊市新組建164支流調隊,共328支流調隊奔赴城鄉社區。截至1月9日,石家莊市所有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和疾控中心全部建成了核酸檢測實驗室,具備開展核酸檢測能力的共107家,單日單管最大檢測能力達38萬份。
多方挖掘社會資源,全力提高快速檢測能力。
1月7日凌晨4點,在位於石家莊市的河北體育館網球館內,一座大型核酸檢測實驗室——「火眼」實驗室(氣膜版),僅用時21小時便建成投用。「實驗室每日最高可檢測100萬人份樣本。一份樣本送到實驗室,最快4小時出結果。」河北「火眼」實驗室總指揮、華大集團黨委書記杜玉濤說。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根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安排,1月7日,江蘇、浙江各組建5支核酸檢測隊209人,每支醫療隊攜帶5套檢測設備和儀器、5萬份核酸檢測試劑,支援河北開展核酸檢測。廣東、湖南、江西等省的支援隊伍正緊急趕往河北。
全體市民同心抗疫
同心抗疫,冬日的石家莊,一幕幕暖心畫面讓人感佩。
「讓老幼病弱的先去,別把他們凍壞了。」1月6日下午,橋西區維明南大街一個小區業主微信群裡,一位居民的提議讓整個群「熱」起來。「應該照顧。」「支持。」業主紛紛響應。這些天石家莊室外最低達零下十幾攝氏度,寒風凜冽。「醫務人員冒著嚴寒為我們服務,我們全力配合。」「家裡有老人孩子需要幫忙的,隨時聯繫。」許多居民站了出來。
拌餡、和面、擀皮……1月9日上午,暫停營業的石家莊莊鯉宴飯店,工作人員忙個不停。「我們要包餃子送給浙江醫療隊,感謝他們千裡迢迢來支援!」飯店負責人田永青說,當天中午他們為值守在彭后街道的醫護人員和工作人員送去熱氣騰騰的餃子。
冬日冷、人心暖,合力守護一座城。6日下午5點,在和家人一起做完核酸檢測後,家住6號樓的大三學生賈丹向社區提交申請當志願者。「抗擊疫情是所有人的責任。我是學臨床醫學專業的,更得多出一份力。」賈丹說。
關鍵時刻,齊心協力。「17號樓的居民朋友請站好隊,保持距離,做好防護。」1月6日,在石家莊市新華區北苑街道變電街社區的核酸檢測點,30多名居民做完採樣後,當起了志願者,協助維護現場秩序、引導居民分組登記等。
1月6日,石家莊市志願服務聯合會招募社區志願者,就近協助開展核酸檢測,已有2.5萬名普通群眾報名參加。全員核酸檢測期間,天氣嚴寒,記者實地探訪多個檢測點,人們排隊檢測,全力配合。「大家一條心,就是為了儘快控制疫情!」橋西區工農路一個大型社區4號樓居民曹女士說。
(本報記者徐運平、張志鋒、申少鐵、王浩、張騰揚、邵玉姿、馬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