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疫情發生以來,口罩成了各地緊缺的物資,嶽池縣政府和園區企業用雷電般的行動力與疫情賽跑,用三天時間搶建一家口罩廠,見證了抗擊疫情的中國速度。
走進位於嶽池縣生物醫藥產業園的康盾醫療器械公司,無菌生產車間內,機器聲此起彼伏,11條生產線正開足馬力生產,這裡每天可以生產50到80萬個口罩。不僅滿足了廣安市自身需求,還及時供應其他市州乃至輻射全省。很難想像,這樣一家運行有序的公司是在疫情期間,僅用了72小時搶建起來的。
此前,新冠肺炎疫情全面爆發,廣安市委書記李建勤要求廣安各地各部門廣開門路、各顯神通做好物資保障,明確要求「嶽池要備足醫療應急物資,做好打大仗的準備,堅決遏制傳染源,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疫情爆發後,公司上下積極響應市委「嶽池要建設口罩廠」的決策部署,賡及行動,利用嶽池生物醫藥產業園的優勢條件,通過在外鄉友、商會、企業界等多種渠道引進機器設備和原材料,與疫情賽跑、與輿情賽跑、與時間賽跑,3天連軸轉,72小時不休息,成功建成疫情期間川東北第一家口罩廠。
消毒、安裝、調試、生產……當一切剛剛步入正規時,前路卻困難重重。「本來當時的生產線可以日產10到20萬個口罩,由於當時的特殊情況,搶購回來的設備都是比較陳舊、落後的,這給我們的生產帶來了很多困難。」康盾公司副總經理李果說,機器設備經常出現問題,損壞的配件也難以購買,導致產量遠不達標。
設備不夠,那就人力來湊。從2月中旬起,工人全部實行三班倒,24小時不間斷生產,「開足馬力」促生產。李果介紹說:「我們的生產工人常常幾個小時不離崗位,很多時候水也不喝,甚至連廁所都不上,管理工作人員為了保證產品質量,24小時甚至48小時堅守自己的崗位。在這麼艱苦的情況下,所有員工沒有一絲怨言,因為大家都在為抗擊疫情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眾所周知,在防疫物資最緊缺的時候,口罩市面價格一度飆升至每隻5塊錢,但康盾公司堅持為民服務宗旨,在滿足市縣應急調撥任務的同時,以1.5元每隻的成本價通過美團累計向廣安市民銷售100餘萬隻。
11月17日,四川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和防汛救災表彰大會在成都隆重舉行。會上表彰了一批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中湧現出的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廣安康盾醫療器械公司榮膺抗疫先進集體稱號。康盾醫療器械公司執行董事蔣維業說:「這次廣安康盾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主要得力於我們這支英雄集體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犧牲、一心為民、敢於擔當的這種家國情懷。我們將繼續發揚這種抗疫精神,積極調整產品結構,努力為國家應急保障體系建設作出新的貢獻。」
如今,康盾醫療器械公司正以建立國家應急防疫物資戰略生產基地為目標,新上消毒液、防護服、護目鏡、醫用棉籤、醫用檢查手套、繃帶、止血紗布、智能健康體徵檢測儀等8條生產線,積極爭創國家衛生防疫戰略型企業、國家區域性醫療防疫物資戰略儲備企業、國家西部醫衛樞紐性基地龍頭企業,努力為國家應急戰略需要提供堅強保障。(宋若冰 甘休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