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小時「搶建」口罩廠 見證與疫情賽跑的中國速度

2020-12-17 小平故裡手機臺

新冠病毒疫情發生以來,口罩成了各地緊缺的物資,嶽池縣政府和園區企業用雷電般的行動力與疫情賽跑,用三天時間搶建一家口罩廠,見證了抗擊疫情的中國速度。

走進位於嶽池縣生物醫藥產業園的康盾醫療器械公司,無菌生產車間內,機器聲此起彼伏,11條生產線正開足馬力生產,這裡每天可以生產50到80萬個口罩。不僅滿足了廣安市自身需求,還及時供應其他市州乃至輻射全省。很難想像,這樣一家運行有序的公司是在疫情期間,僅用了72小時搶建起來的。

此前,新冠肺炎疫情全面爆發,廣安市委書記李建勤要求廣安各地各部門廣開門路、各顯神通做好物資保障,明確要求「嶽池要備足醫療應急物資,做好打大仗的準備,堅決遏制傳染源,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疫情爆發後,公司上下積極響應市委「嶽池要建設口罩廠」的決策部署,賡及行動,利用嶽池生物醫藥產業園的優勢條件,通過在外鄉友、商會、企業界等多種渠道引進機器設備和原材料,與疫情賽跑、與輿情賽跑、與時間賽跑,3天連軸轉,72小時不休息,成功建成疫情期間川東北第一家口罩廠。

消毒、安裝、調試、生產……當一切剛剛步入正規時,前路卻困難重重。「本來當時的生產線可以日產10到20萬個口罩,由於當時的特殊情況,搶購回來的設備都是比較陳舊、落後的,這給我們的生產帶來了很多困難。」康盾公司副總經理李果說,機器設備經常出現問題,損壞的配件也難以購買,導致產量遠不達標。

設備不夠,那就人力來湊。從2月中旬起,工人全部實行三班倒,24小時不間斷生產,「開足馬力」促生產。李果介紹說:「我們的生產工人常常幾個小時不離崗位,很多時候水也不喝,甚至連廁所都不上,管理工作人員為了保證產品質量,24小時甚至48小時堅守自己的崗位。在這麼艱苦的情況下,所有員工沒有一絲怨言,因為大家都在為抗擊疫情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眾所周知,在防疫物資最緊缺的時候,口罩市面價格一度飆升至每隻5塊錢,但康盾公司堅持為民服務宗旨,在滿足市縣應急調撥任務的同時,以1.5元每隻的成本價通過美團累計向廣安市民銷售100餘萬隻。

11月17日,四川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和防汛救災表彰大會在成都隆重舉行。會上表彰了一批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中湧現出的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廣安康盾醫療器械公司榮膺抗疫先進集體稱號。康盾醫療器械公司執行董事蔣維業說:「這次廣安康盾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主要得力於我們這支英雄集體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犧牲、一心為民、敢於擔當的這種家國情懷。我們將繼續發揚這種抗疫精神,積極調整產品結構,努力為國家應急保障體系建設作出新的貢獻。」

如今,康盾醫療器械公司正以建立國家應急防疫物資戰略生產基地為目標,新上消毒液、防護服、護目鏡、醫用棉籤、醫用檢查手套、繃帶、止血紗布、智能健康體徵檢測儀等8條生產線,積極爭創國家衛生防疫戰略型企業、國家區域性醫療防疫物資戰略儲備企業、國家西部醫衛樞紐性基地龍頭企業,努力為國家應急戰略需要提供堅強保障。(宋若冰 甘休玉)

相關焦點

  • 5萬平方米空地爭分奪秒 123小時見證柯電速度
    據了解,2月中下旬,柯橋區將面臨外來務工人員返工潮,而印染企業集中所在的濱海必是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重點區域,柯橋區決定對原華聯三鑫原料庫碼頭局部空曠場地進行改造用於必要時開展防疫工作使用,建築面積約五萬平米。同舟抗疫,電力先行,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搶建戰」即刻打響。
  • 電力工人連夜搶建擴電
    春節期間,位於南岸區茶園的重慶經開區佰納醫療器械公司車間燈火通明,正在加緊生產抗疫所需的口罩。然而,企業購置的兩臺大型口罩機到達後,現有的設備不能滿足企業用電需求。在這一場為生命的賽跑中,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吹響了保電的衝鋒號。當天下午即對接企業了解擴產電力需求、查勘確定電力增容保障方案,開闢綠色報裝通道並連夜組織施工。
  • 與時間賽跑 同疫情競速 東勝集團火速馳援「火眼實驗室」建設
    戰「疫」告急,東勝集團積極響應政府號召,火速集結東勝棉五社區改造項目以及東勝·紫晶悅和中心項目建築工人共計171人,奔赴建設現場,通過十餘個小時的持續奮戰,高質量高效率完成「火眼實驗室」搭建任務,當前已進入收尾階段,即將投入使用。
  • 他們跟時間賽跑,3小時點亮16個防疫檢查點
    原標題:他們跟時間賽跑,3小時點亮16個防疫檢查點   2月5日,在浙江杭州市蕭山區靖江街道的重要路口,工作人員駐守疫情防控黨員先鋒崗,檢查來往的車輛和人員。這些搶建起來的崗亭,作為疫情期間的「健康關卡」,正在發揮著重要作用。
  • 探訪世界最高口罩廠背後的「浙江速度」
    當我們走進這個海拔最高的口罩廠時,索拉旺堆和他的33位同事,正在爭分奪秒地生產著口罩。就在幾天前,那曲市政府向這個誕生僅僅一個半月的口罩廠下了七萬隻口罩的新單,其中的一部分將捐獻給尼泊爾。15天「從無到有」「浙江速度」建起海拔最高的口罩廠缺氧氣、缺信息、缺技術、缺材料,要在那曲拉起一條口罩生產線,一開始在幾乎所有人看來,都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 在他們的24小時「護航」下 成都龍泉驛口罩日產量翻10倍
    1月30日下午,龍泉驛區經信局組織工作人員去超市採購了幾十件牛奶,接著趕緊送往位於龍泉驛區的成都衛生材料廠。那裡有口罩的生產車間,整個工廠早已開足馬力、全速運行。面對疫情,政府有關部門和企業一樣,緩解口罩慌,必須與時間賽跑。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這已是龍泉驛區經信局第三次為廠裡的工人們送去慰問物資。「春節期間,企業恢復生產實屬不易。
  • 這個口罩廠,來了一群「臨時工」
    這幾天,位於上海松江區車墩鎮的一家口罩廠來了一群特殊的「打工仔」「打工妹」。外企財務總監、全國三八紅旗手、創業者、大學生、聽障人士……他們身份各異,從上海各地驅車幾十公裡志願前來,12個小時不眠不休,只為在口罩廠當一名「臨時工」。
  • 白衣執甲,與時間賽跑的「深圳速度」
    生命至上,集中體現了中國人民深厚的仁愛傳統和中國共產黨人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追求。疫情無情人有情。在保護人民生命安全面前,我們必須不惜一切代價,我們也能夠做到不惜一切代價。 ——習近平 ■ 深圳特區報記者 戴曉蓉 羅莉瓊 文/圖 新冠疫情來襲,人民生命至上。
  • 抗擊疫情展現出驚人高效的中國速度與力量
    我們再延時間軸回到1月25日,一同來見證這過去的幾天,發生在全國以及英雄城武漢的驚人、高效的中國速度!報告顯示,21日以來,用戶通過百度搜索、瀏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信息日均超過10億人次,對抗疫情已經進入關鍵期。       1月28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北京表示:「在疫情面前,中國政府展現出堅定的政治決心,採取了及時有力的舉措,令世人敬佩。」「中方行動速度之快、規模之大,世所罕見,展現出中國速度、中國規模、中國效率,我們對此表示高度讚賞。」
  • 口罩換石油!中國的口罩產量能換回四大油田總產量的3倍
    3月11日,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從特徵上已可稱為大流行。這意味著疫情已在全球蔓延,截至到3月13日18:55分,海外已經累計55553人感染,歐洲、亞洲當前感染人數較多。隨著感染人數的暴增,各地的口罩、醫護產品明顯緊缺,口罩逐漸變成了硬通貨。
  • 南非企業捐贈醫用口罩 支持中國抗擊疫情
    2月2日,在中國駐南非大使林松添、南非衛生部副總司長皮雷、南非內政部副總司長麥凱等中南兩國政要的見證下,南非U-Mask公司向中國捐贈一批醫用口罩,用以支持中國人民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圖為物資交接儀式,左三為林松添。
  • 長沙「90後」口罩廠廠長:我們必須拼盡全力
    但全國範圍內口罩貨源越來越緊缺,作為長沙唯一一家口罩廠,我們又不能視而不見。」疫情發生後,伍海灣就面臨著復工還是如期放假的艱難抉擇。&nbsp&nbsp&nbsp&nbsp經過一番思想鬥爭,伍海灣決定自1月21日起全體復工,8條生產線同時啟動。
  • 瑞典中國商會助抗疫與時間賽跑
    □本報記者 劉昕截至3月11日,瑞典中國商會向國內捐贈的14990個醫用口罩(含10000個N95口罩)及3200套防護服已經抵達國內,並通過綠色通道分發至抗擊疫情的第一線。這些抗疫物資的抵達,其實是瑞典中國商會與廣大企業和華人華僑與時間賽跑的成果。2020年新春伊始,當得知包括湖北武漢在內的國內多地遭遇到前所未有的病毒襲擊時,瑞典中國商會在第一時間行動起來,成立了應急指揮小組,組織會員企業並發動廣大的華人華僑開展救援行動。面對疫情的蔓延,時間就是生命!
  • 中國作業想抄就抄?美國72小時建「盜版火神山」,結果尷尬了
    武漢火神山醫院10天建造完畢,再次見證「中國速度」作為基建狂魔,我國在這些建設上已經有了十分強勁的科技,不論是橋梁還是高鐵等建設,都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火神山醫院其實是參照了當年抗擊非典時期的小湯山醫院模式,而它的建造裡程十分有趣。
  • 長沙唯一口罩廠90後女廠長:每天接上千個電話,滿屏微信轉帳
    在2020年這個春節,中國老百姓相互間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恐怕就是「哪裡有口罩賣了?」在瀏陽,有個女人最近每天要接1000多個電話,只為問她一句:「你那裡口罩還有貨嗎?」這個女人叫伍海灣,長沙芙蓉口罩廠的「女當家」,她所「掌門」的這家企業也是長沙地區唯一一家專門生產口罩的工廠。
  • 新時代奮鬥者|疫情來臨時,這家口罩廠出口轉內供堅決不漲價
    100多種口罩款式、200多項國際認證,上海大勝公司的口罩暢銷全球70多個國家。疫情期間,大勝公司緊急復工,開足馬力24小時生產,全力供應內需;國內疫情好轉後,大勝公司持續擴張產能,滿足全球市場對口罩的暴增需求。
  • 【愛申活暖心春】印度打1000多通電話籌措10萬隻口罩,這是一場72...
    【愛申活暖心春】印度打1000多通電話籌措10萬隻口罩,這是一場72小時無休的「跨國協同」戰 2020-01-29 22: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美國72小時建「盜版火神山」,結果尷尬了
    自從新型冠狀病毒出現之後,中國第一時間的處理反應讓很多國家為之震驚了,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再次讓世界見證了「中國速度」,中國控制疫情的舉措也被評為教科書式的治理方法。疫情在全球範圍內爆發之後,我國的疫情處理措施也有了比較有明顯的效果,很多國家想直接照搬我們的抗疫模式,就連當初紛紛指責我國的西方國家也開始「抄作業」了,可是我們的「作業」並不是想抄就抄的。要知道,我國在發現疫情之後就開始在各個地方設置檢測站,人民群眾自發的居家隔離起來,這在病毒擴散的初期有了顯著的效果,有效地抑制了病毒的擴散。
  • 龍泉驛區力保口罩廠增員擴產不停頓不掉鏈
    成都市衛生材料廠是成都市經開區(龍泉驛區)唯一一家本土的口罩生產廠,也是四川省9家口罩生產廠之一,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該廠80多名一線工人放棄了春節假期,24小時換人不停機地生產。 不料企業的生產之路一波三折,先後面臨原材料供應不足、人手短缺、設備故障生產線「罷工」等諸多棘手的問題,所幸在龍泉驛區各部門的通力配合下,企業生產遇到的難題被一一破解。
  • 與時間賽跑,馬蜂窩為中國遊客堅守疫情的「敵後戰場」
    突然而至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給中國遊客的假期旅途按下了緊急暫停鍵,卻給所有馬蜂窩客服人員的工作按下了加速鍵。這是一場與疫情的決戰,也是與時間的賽跑,每一天,客服面對著數十倍於平日的售後訂單,傾聽著用戶焦急的需求,多解決一個問題,多處理一個訂單,就多一分勝利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