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前請點擊「關注」,定期更新健康知識,讓你少走彎路!
被診斷為頸椎病後,大部分人會得到「多運動,少低頭」的建議。
其中,「米字操」一度被許多人認為是防治頸椎病的有效方法。
可是,有些人說不能做,會加重症狀。
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些頸椎病運動的注意事項:
先來講講「米字操」到底是什麼。
顧名思義,米字操是以頭頂或下頜為筆頭,把用頸當作筆桿,反覆書寫「米」字,每次書寫5~10個字。
對於經常低頭伏案工作的人群來說,這種方法確實可以通過活動頸椎,達到放鬆的效果。
然而,對於頸椎病患者來說,在低頭、轉頭的過程中,很容易刺激到頸椎周圍的神經、血管,以至於加重症狀,尤其是還具有以下問題:
因此,如果你患有頸椎病,最好在專業人員評估後,再決定是否需要「米字操」。
不能做的頸椎病動作是需要因情況而定的。
接下來,我會逐一列舉。
頸椎後仰類運動
對於伴有頸椎生理曲度變直或反弓的朋友,很喜歡做抬頭頸椎後仰的動作,舒緩頸椎疲勞感或者恢復生理曲度。
但是對於以下情況,頸椎後仰類動作反而容易刺激神經,加重症狀。
重複性頸椎前屈(低頭)類運動
其實,短時間的低頭運動,可以幫助拉伸放鬆位於頸椎後側的肌肉。
但是,對於頸椎間盤突出引起的頸椎病來說,低頭會增加椎間盤前側的壓力,促使突出物向後移動,更容易刺激神經,加重症狀。
反覆頸椎旋轉(轉頭)類運動
對於嚴重的椎動脈型頸椎病,旋轉類的運動非常容易引起眩暈等情況。
反覆進行複合類動作
複合類動作可以理解為,同時進行兩種以上頸椎活動,例如低頭的同時轉頭。
這一類動作,容易增加頸椎某個區域的壓力。例如,我們試著頭向右轉,同時抬頭看天花板,會感覺到頸椎左側的壓力增加。
反覆進行這類複合類動作,會逐漸增加頸椎某個區域的壓力,容易造成磨損,加重症狀。
要注意的是,上述動作不是「絕對」不能進行。
如果你的康復治療師或醫生,在評估完自己的情況後仍然推薦這類動作,且自己運動並無症狀加重,也是可以進行的。
畢竟,一些簡單的拉伸運動會涉及到部分低頭、抬頭或者複合類的頸椎動作。例如:胸鎖乳突肌拉伸運動。
動作要點:
雖然它同時涉及到頸椎後仰與側屈的複合動作,但康復師或醫生之所以推薦進行這個動作,可能會考慮到這兩點:
1個簡單判斷方法
所以,教大家的簡單方法是:
觀察運動過程中或運動後的症狀變化
也就是說,當你不確定這個運動是否適合自己時,可以:
第一步:我們可以先減少幅度與次數去嘗試該個運動;
第二步:觀察運動過程中以及運動後的症狀變化;
若發現症狀加重(疼痛程度增加,疼痛頻率增加,疼痛時間增加),那麼該個動作可能不適合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