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城市比上海商業發展落後幾年?消費數據測出了「時間差」

2021-01-20 大數據周刊

本文由DT數據俠授權轉載


這幾年電商行業如火如荼,給諸多線下零售業態帶來了衝擊,但這並不意味著線下沒有新的機遇。面對全國不同線級城市的零售市場,怎樣找準定位精準布局?又如何在混沌之中找到一套清晰的城市商業量化評估方法?來自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的高級數據分析師查琳彥,在數據俠實驗室為我們帶來了一場基於城市消費數據研究方法論的分享,乾貨滿滿,本文為其演講實錄。


實體零售真「下滑」了麼


今天分享的主題是運用線上的電商零售大數據來分析不同城市的一些特性,從而發現在這些城市的零售新機會。


首先介紹一下這個主題的背景:


(點擊圖片看清晰大圖)


其實大家也知道,近幾年來電商的高速發展,對線下實體零售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和衝擊。


同時,也有一些媒體開始唱衰實體零售業。比如經常會爆出一些百強企業的銷售增幅持續放緩或者出現負增長,一些企業的淨利潤率有些下跌等情況。


實際上,雖然有一些企業的利潤有所下降,但消費者的消費意願其實也並不是都向電商轉移了。


如下圖,從消費者的個人消費成交額來看,實體消費還是在穩步增長的一個狀態。再看右邊,其實也有一些新興的線下消費渠道,比如便利店或者是專賣店,在電商衝擊比較明顯的階段也能保持著銷售額年增15%以上的一個態勢。



所以,電商是永遠不可能取代實體零售的,相反,這兩者會尋找一個動態的平衡點。這其實也就是我們現在不斷在提的o2o的一個完善的過程。也就是說,線下的實體消費真正面臨的挑戰其實是一個結構上的調整。


以美妝行業為例來看,電商確實是減少了產品買賣中間的一些流通環節,從而降低了它的銷售價格,但這真的就全部都是好事情嗎?


其實也不完全是這樣。


下面左邊的這張圖,是截止到2016年一些品牌的單品牌店開設的情況,它們的門店數量還是十分驚人的。這些品牌中既包括了單品牌店模式為主的國產和韓國品牌,也包括了百貨商場專櫃為主的歐美、日本品牌。



為什麼會在這樣一個實體零售增速放緩的時間段,品牌方還要不斷地開設這些單品牌店呢?


其實是因為有一些體驗式的服務和內容的需要。比如說像品牌形象的展示或者是產品功能的體驗,或者是一些良好的售前售後服務等等,這些都是現在電商所無能為力、需要依靠線下才能有力的實現。


因此,我們也就可以看到現在單品牌店發展開始呈現出兩大趨勢:一是注重數量,二是強調體驗。



注重數量的品牌,像是菲詩小鋪、植物醫生、Innisfree這些平價品牌,目前它們在大量地開設單品牌店,以保證品牌的滲透率。


而強調體驗的品牌,主要是像雅詩蘭黛、蘭蔻這樣的一些中高端品牌的代表,它們現在是以強調品牌形象的體驗類旗艦店為主,但目前來說這樣的店鋪整體數量還是比較少。


我們以Innisfree為例,它在2004年首次進入中國市場,在百貨商場開設專櫃。但是由於水土不服,2006年退出了中國市場。


到了2012年,它又再次進入中國市場,這個時候調換了品牌戰略,改以單品牌店為主。之後幾年迅速擴張,到了2016年它的單品牌店的數量已經達到了200家以上。完成了我們之前所說的注重數量的滲透。



到了今年,它又開始逐步轉換策略,為了進一步提高消費者的購買體驗,在成都開設品牌體驗店,進一步完善了它線下的一個注重體驗的布局。


基於以上的背景,大數據如何能夠幫助這些美妝品牌怎麼樣進一步優化它們線下的城市布局呢?


我們結合手邊的一些數據做了一些宏觀層面的分析。這個分析主要圍繞店鋪數量布局這一層面展開,目的是希望幫助品牌提高在線下的滲透率。而前面提到的強調體驗這一點,並不在今天我要講的內容範圍,由於時間有限,接下來我主要會圍繞下面的三個問題展開:


消費數據如何識別出重點城市

消費數據如何還原不同城市發展的「時間差」

消費數據如何量化城市的商業氛圍


帕累託分析方法識別重點城市


我們採取的是帕累託分析方法,也稱為ABC分類法。


它是由義大利經濟學家帕累託所創,1879年,帕累託在研究個人收入的分布狀態時,發現少數人的收入佔了全部人收入的大部分,而多數人的收入只佔了很小一部分,用圖表示出來就是著名的帕累託圖。


我們經常說的二八法則,也是符合這樣的一個原理的。


這樣一個理論後來被一些管理學家應用到庫存管理當中,現在已經被推廣到了經濟管理的方方面面。


這個理論的一個核心思想其實就是在決定一個事物的眾多因素當中,要首先分清楚主次,然後識別出少數的、但是對事物起決定性作用的這樣一些關鍵因素,以及多數的、但是對事物影響較少的這些次要的因素。



在ABC分析法的分析圖當中,我們可以看到橫坐標軸代表著影響質量的各項因素,然後我們會將這些影響按照影響力從大到小,由左向右排列。


曲線表示的是各種影響因素的累計的百分比,一般我們會將曲線的累計頻率分為三級,與之相對應的因素分為三類:A類因素、B類因素、C類因素。


A類因素是指發生累計頻率在0%到80%之間,這被我們稱為主要的影響因素;B類因素是指發生頻率在80~90%之間,這是次要的影響因素;C類因素是指發生累計頻率在90%到100%之間,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一般的影響因素。


站在品牌方的角度來說,它在線下城市的布局擴張也並不是說越多的城市越好,而是應該利用有限的資源入駐到一些主要的城市,從而在整體上取得更理想的一個市場覆蓋率。


在這裡我們以華東地區的美妝行業為例,首先我們根據線上消費數據以及一些公開資料,比如線上的消費者規模、人均消費水平、線上滲透率、線上支出佔比等等,通過我們的方法推算、搭建模型,得到了華東地區各城市預估的年度的消費者規模以及人均消費金額,從而去推算不同城市的市場容量。



然後我們將華東地區所有的城市按市場容量的大小,從大到小進行排序,得到了下圖所示的一個結果。接著,我們對這些城市進行了劃分並對它們所代表的類型進行命名。


我們根據帕累託圖,畫了下面這幅華東地區的美妝集中度的圖。為了方便大家閱讀,我們對帕累託圖做了橫縱軸的轉置。縱軸是指品牌方需要入駐的城市的數量,橫軸是對應的這些城市能達到的的市場覆蓋率。




同樣地,可以運用ABC法則來解讀這張圖。


我們將這些城市看作是一些比較重要的影響因素,我們之前提到的佔到0%到80%的A類因素,在這裡就是指這些排名前13名的城市。B類因素,也就是我們之前說到的80%到90%之間的,這裡就是指排名14到19名的這些城市。而剩下的排名20到45名的城市,就是我們之前提到的C類因素。


對應到具體的商業決策,2017年美妝行業的零售企業或是消費品牌,如果是計劃覆蓋華東地區50%的美妝消費者市場,其實需要入駐上海、杭州、南京、蘇州四個城市就可以了;但如果計劃覆蓋華東地區80%的美妝消費者市場,還需要再進入其它的九個城市。當然我們說的都是在理想的狀態下所產生的情況。


在這裡我們也會考慮到城市擴張需要一個過程,而我們美妝行業的帕累託圖其實也會隨著時間發生一些變化。


針對這一問題,大家在做相關分析的時候可以根據城市的預估市場容量增速,預測2020年或者是更往後的數據,然後依靠那些數據來繪製未來的帕累託圖。


時間軸分析還原城市發展「時間差」


需要指出的是,企業或者是品牌方在線下選址或是選擇城市時,往往要考慮到非常多的複雜因素,這裡我再介紹另外一種方法——時間軸分析。


也就是針對前面提出的第二個問題,目的是希望幫助品牌方找到最佳的入駐時機。


時間軸的分析大致分為四步。


第一步首先需要大家定一個消費成熟度的指標,這樣的一個指標主要是用來比較各個級別城市之間消費成熟度的差距。這個指標大家可以自己去做定義,只要能給出合理的解釋就可以。


在這一方面,我們主要是考慮到了兩方面的因素。


一方面是宏觀因素,比如說宏觀的經濟指標像是GDP、社會零售總額、人均可支配收入等等。


要注意的是,將不同級別的城市做對比時,用GDP這樣的一些總量的指標並不太合適。因為高線級城市跟低線級城市在人口規模和經濟水平上都會有比較大的差距,而且在可預估的將來,低線級城市也很難達到高線級城市的一個數量級,所以並不太適合作為比較的尺度。


但另一方面,如果我們只用一些人均的指標,其實也不太合理。因為人均指標只反映了人均的購買力,沒有反映出這個商品在這個城市是不是足夠普及、它的滲透率狀況怎樣。


所以我們在人均指標的基礎上,考慮了一個普及度的因子。據此我們定義了消費成熟度的指標:就是拿消費者的年人均客單價去乘以這個城市的消費者的滲透率:



定義完消費成熟度的指標之後,我們就可以開始第二步——還原出不同城市在過去幾年的消費成熟度的數值,並且去預測未來幾年指標值會出現的變化。


在這之後的第三步,我們就可以挑選出相鄰線級的兩個城市,然後將它們各自的消費成熟度轉化為時間差。


就如下圖,蘇州2015年9月的指標值其實是與南京2015年3月的值相對來說比較接近,我們就可以認為蘇州與南京之間其實理論上是有半年左右的時間差。



接著是第四步,就是以一線城市上海為時間軸的一個起點,再將華東地區所有線級城市在這樣的一個時間軸上繪製出來,然後就可以去計算華東地區所有城市之間的時間差。




從上面這張圖的時間軸就可以看出,像杭州南京這樣的城市,依次可以分布在時間軸的下遊,與上海的時間差分別是像9個月、12個月等等。


這反映出了各個城市與上海之間的時間差,從這樣一個角度,我們就可以幫助品牌或者是企業方從另外一個角度去決定在哪個時機入駐到這樣的一個城市。


城市消費氛圍指標構建


我們再來看前面提到的第三個問題,消費數據如何量化城市的商業氛圍呢?

針對這樣的問題,我們採取的方法是構建一個城市消費氛圍的指標體系。


在以前,我們只會通過一些定性的方式去描述一個城市,就比如我們會說上海是一個很摩登的城市,但是我們沒有辦法去量化它到底有多摩登、它摩登在哪裡、它的消費者的消費意願有多強等等,這些我們都不知道。



現在,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消費數據去完成量化的評估。


去構建這樣一個消費氛圍的指標體系,首先我們要做的是自己去定義一些消費氛圍的指標,在這裡我們提供了一些CBNData整理的消費氛圍的指標:


比如說產品多元指數,我們取的就是某一個行業它的葉子類目成交金額的標準差,反映的是當地消費者購買的品類的集中度與分散度的情況。


又比如,我們還推出了潮流跟風指數、新品接受指數等,通過去計算一座城市它潮流爆款或者是新品與上海之間的一個比值,來看當地的消費者對於潮流品牌或者是新品是不是敏感。


CBNData主要的一些消費氛圍的指標涵蓋了消費者消費價位指數,產品多元指數、新品接受指數、潮流跟風指數、促銷消費者佔比以及國產品牌銷售佔比等等。


那我們到底要怎麼去運用這些指標呢?


首先,我們根據最新的新一線城市的榜單,挑選了六個新一線城市進行分析。六個城市分別是北方的瀋陽、天津、青島以及南方的武漢、長沙和廈門。


我們首先可以發現,如果是單從美妝市場的規模以及它的消費者規模上來看,南北方之間的地域性差異並不明顯。



接著我們再來看看這幾個城市的消費氛圍指標到底是什麼樣的一個情況:



先看上面左邊這張圖,可以看到這些新一線城市之間其實還是有比較明顯的地域差異性的,比如說南方城市它的消費價位會更高一些,它們對促銷的響應率也會更高,同時對於新品的接受度也會比北方城市高;相對來說,北方城市的消費頻次會比南方城市更高,也會更偏愛一些國產的品牌。


基於這種情況,如果品牌方想要推出新品,其實還是可以考慮先往南方的一些城市進行投放。


再看右邊的這張圖,這張圖其實是這六個城市的美妝品類消費的佔比,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購物籃。


從這一點來看,地域性的差異其實不明顯,主要還是各個城市自身的一些差異,所以我們就需要具體城市具體分析。


接著我們再來比較一下三線城市。我們在主流劃分的三線城市當中,分別選了三個東部城市紹興、台州、鎮江,以及三個西部城市蘭州、銀川和綿陽。



與之前不同的是,這六個三線城市在美妝行業的市場規模以及消費者人數上,本身就存在著非常大的差異性。可以看到明顯是東部地區領先於西部地區。


我們來看一下這些三線城市的消費氛圍指標到底是什麼樣的一個情況。



從左邊的這張圖看,東部城市在多項指標上都顯著領先於西部城市。但對於一些國產品牌來說,西部城市的銷量佔比卻比東部的這幾個城市高,因此對於這些國產品牌來說,選擇西部的這些城市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再看右邊的這一張購物籃的圖,就會發現與新一線城市很不一樣:三線城市的地域性差異非常突出。


相對來說,西部地區的這三個城市,它的整體的美妝消費其實是更為集中化的。主要品類會集中在套裝、面膜和底妝上,而東部地區城市就會顯得更加的多元。

大數據周刊

郵箱:tougao@bigdatamag.cn

電話:010-57524293

相關焦點

  • 全國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發展指數:成都第三,僅次於上海北京
    根據報告,成都的消費舒適度、到達便利度、商業活躍度及國際知名度都較為突出近日,仲量聯行結合《關於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綜合測評出2020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全國TOP10榜單,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前三名分別是上海、北京、成都。
  • 十大消費城市大洗牌:上海消費超萬億,重慶狂升至第三!深圳數據也亮了
    分城市來看,各地表現如何?21世紀經濟研究院選取了2019年全國社零總額排名前十的城市,根據今年前三季度的數據研究其消費回暖情況,這十座城市分別為上海、北京、廣州、重慶、成都、武漢、深圳、杭州、南京和蘇州,均為一線、新一線城市。
  • 高端對話|商業重構下,如何撬動高活力消費城市?
    城市和商業相互共生,疫情衝擊下,商業、市場和城市都在經歷洗牌。品牌和商業如何互相賦能?如何在變中發現先機?如何撬動城市活力賦能自身?由贏商網和金茂商業共同舉辦的「2020贏商網大會平行論壇——金茂商業品牌私享會」於12月22日在上海W外灘酒店盛大啟幕,一眾一線資深從業者和行業大咖相聚於此,暢所欲言。
  • 2020年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發展指數 成都排名全國第3
    為了更好地探索國內各城市在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過程中不同的發展方式和階段,仲量聯行參考了商務部關於《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評價指標體系(試行)》的評判標準,總結借鑑以「紐約、倫敦、東京、巴黎」等為代表的傳統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和以「曼谷、杜拜」為代表的新興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核心指標,篩選了截至2019年末在國際消費方面相關數據, 通過6個維度,對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做了系統梳理。
  • 美團研究院:2020年上海夜間經濟發展報告(附下載) | 網際網路數據...
    上海夜間經濟發展報告聯合課題組」,綜合線上平臺和線下實體商業消費數據,對上海市的夜間經濟發展情況進行了分析。從上海夜間購物消費來看,伴隨著「上海五五購物節」的開幕,受疫情衝擊嚴重的夜間購物消費復甦強勁,重點實體商業企業夜間銷售、客流佔全天的比重均已超三成,並呈現逐月上升趨勢。
  • 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發展指數發布,成都錦江區位列前三甲
    近日,仲量聯行結合《指導意見》,綜合測評出2020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全國TOP10榜單,前三名分別是上海、北京、成都。本次測評還發布了全國TOP10城市的中心城區榜單,其中,成都錦江區僅次於上海靜安區和北京朝陽區,位列第三。
  • SFC楊大筠:當商業業態發生改變 我們如何引領消費
    本月,SFC(可持續時尚中國)楊大筠應邀參加了「淮海中路闢築120周年」國際商業高峰論壇暨「淮海中路時尚魅力指數」發布會,和眾多的上海各界領導以及行業專家進行了深度溝通交流,探討了淮海中路未來的創新與發展及進一步發揮時尚魅力的諸多可能性。
  • 本土.生態與商業的跨區發展:上海南翔印象城MEGA購物中心設計分享
    01下一個TOD商業樣板?南翔印象城MEGA位於嘉定商圈,北臨陳翔公路,東臨滬嘉高速,南接真南路,西臨嘉閔高架,屬於上海虹橋交通綜合樞紐「10分鐘輻射區」, 完全可以滿足地鐵通勤和自駕交通的潮汐人群消費需求,乃至覆蓋長三角一體化的周邊城市。
  • 2020年十大消費城市排行榜 中國十大消費最高的城市
    分城市來看,各地表現如何?  21世紀經濟研究院選取了2019年全國社零總額排名前十的城市,根據今年前三季度的數據研究其消費回暖情況,這十座城市分別為上海、北京、廣州、重慶、成都、武漢、深圳、杭州、南京和蘇州,均為一線、新一線城市。
  • 培育新消費發展產業集群 成都推出促進新消費發展「16條」
    成都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貫徹落實中央、省委決策部署,進一步激發成都新消費創新活力,培育形成消費市場新增長點,釋放消費潛力,市商務局聯合有關市級部門,認真梳理成都市場景培育、企業發展、創新生態等有關政策,學習借鑑上海等地相關政策,結合成都新消費發展特點,制定出臺《若干政策措施》。
  • 2018CSC商業場景創新大展暨上海智慧城市應用新範式評選正式揭曉
    12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學文治堂,上海十大智慧城市應用新範式(智慧場景、智選內容、商業智造者)頒獎盛典暨2018CSC商業場景創新大展在這裡隆重上映。房地產開發商、存量資產運營商、服務商、投資商、行業協會代表、企業家代表、媒體等700+行業精英匯聚,共同揭曉上海十大智慧場景、智選內容、商業智造者的評選。
  • 中國哪個城市消費水平高?上海只排第9,第一名「數據」不如印度
    中國哪個地區的人消費水平比較高?相信你的第一印象就是北上廣深了,那麼答案真的是這樣嗎?最近,全國35個城市人均消費排行榜出爐,和我們想像不同的是,排在前三的是溫州、哈爾濱和瀋陽,上海竟然只排在第九位,讓人大跌眼鏡。
  • 《2020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發布 大數據評選出15個新一線城市
    央廣網北京5月30日消息(記者呂紅橋)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導,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29日發布《2020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用大數據評選出15個新一線城市。與去年相比,合肥、佛山取代了昆明、寧波,第一次進入新一線城市名單。
  • 從上海商圈的擴張中,我們能看到怎樣的城市空間未來?
    以商業空間發育最為成熟完善的上海為樣本,我們可以看到一些中國城市商業空間發展的軌跡與規律。首先我們將新一線城市商業資料庫中的170個主流消費品牌作為分析城市商業空間的基礎,通過賦予不同類型品牌以不同的權重,可以在空間上計算出如下面的地圖所示的上海商業空間圖。
  • 「五一」假期這幾天,與氣溫上升同步,上海的消費氣氛很燃很嗨
    「據測算,消費券的拉動效應在1:15左右,再疊加節假日氛圍,促消費效果非常強烈。以徐匯區為例,4月30日商業恢復度和去年12月相比,大約70%左右。五一開始數據迅速爬坡,到5月3日已經達到112%。」「最大限度激發市場主體和平臺企業積極性,最大限度放大政策和資金的槓桿作用、乘數效應,最大限度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
  • 「高鐵時間差」裡,泰州如何謀篇布局?
    但在這幅高鐵版圖裡,卻沒有泰州的「姓名」,成為目前江蘇13個設區市裡唯一沒有高鐵過境的城市。不過,值得安慰的是,泰州已有正在規劃中的高鐵,只是距離通車仍需時日。在這段「高鐵時間差」裡,泰州將會如何追趕?
  • 新旅界:20年商業發展路,圓歌城市更新巨著潮尚啟幕
    在此過程中,隆基泰和實現了向商業貿易領域的戰略擴展,開創了自己的商業連鎖品牌——宜佳旺。在短短幾年的發展中,逐步形成了規模宏大的連鎖運營商業鏈,實現了商業業態的升級,創新了區域商業運營模式。在開拓市場的過程中,隆基泰和提前布局了三四線城市的經營策略,掀起了「百縣造城」的宏偉藍圖!
  • 2020中原商業創新發展大會圓滿落幕,共話中原商業未來!
    隨後贏才商學院資深商業顧問範唯鳴也分享了《新消費時代,如何拓展新商業思維邊界》的精彩演講,還有贏智科技CEO朱智為大家帶來關於《數智化建設如何為未來商業賦能》的主題演講。最後錦上添花餐飲設計公司總經理劉磊大家帶來關於《用國潮流步行街點亮城市新商業》的主題演講。共同分享中原商業地產的發展歷程及經驗;聚焦中原商業地產界意見領袖共論2021年中原新商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 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發展指數全國TOP10榜單發布:武漢挺進前十
    長江網11月25日訊(記者張維納)2019年末,商務部等14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發布了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發展指數研究報告,提出5年內要建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 上海為什麼能成為全球星巴克最多的城市?
    2020年9月9日,第800家星巴克門店在上海智慧灣科創園開業。除了被賦予數字上的意義,這家門店也與眾不同。它是中國大陸第一家貨櫃門店,是由幾個貨櫃「壘起」,在商業門店愈發強調設計概念的當下,這家貨櫃門店也算是星巴克的創新嘗試。星巴克首家貨櫃門店。(圖片來源:星巴克中國)在上海,你會看到越來越多不一樣的星巴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