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蝦是什麼垃(la)圾(xi)?」火爆夜宵季遇上垃圾分類,上海餐飲...

2021-01-10 話匣子

夏天一到

火爆的夜宵季也跟著到了

從小排擋到大飯店

再到自己家裡的餐桌

自然少不了「夜宵標配」小龍蝦

美團昨天更是發布了

《小龍蝦消費大數據報告》

過去一年,用戶在美團

消費了約4.5萬噸小龍蝦

如果將這些小龍蝦首尾相連

總長度可以繞赤道將近3圈

但是這麼多蝦殼

要如何垃圾分類呢?

最近很多人在朋友圈

刷到一張「小龍蝦身後事處置圖」

圖上說,小龍蝦殼是幹垃圾

蝦黃是溼垃圾,蝦頭是幹垃圾

吃小龍蝦還要練「解剖」?這是個錯圖

熱愛各種夜宵的胖網友:

垃圾分類戰勝了吃小龍蝦的食慾

由此能窺見出

市民在垃圾分類中

仍然存在許多誤區和模糊地帶

而這樣的情形,到了餐館裡,更為常見

去街邊小龍蝦館吃夜宵

留下的蝦殼和塑料手套

溼紙巾、餐巾紙、易拉罐

要怎麼順利高效地完成分開投放?

去海鮮酒樓吃飯

一張桌子上很可能同時出現

生蠔、扇貝、皮皮蝦、蛤蜊、竹蟶

哪些是溼垃圾?哪些是幹垃圾?

其實

滬上餐飲街垃圾處置

大致可以分為三種模式

1、業態自然集聚,自發形成的餐飲街

在兩公裡長的松東路餐飲街

高峰時曾擺放100多個大型垃圾桶

幾乎每家店都有自己的垃圾桶沿街而置

這些沿街垃圾桶

不但破壞了街面壞境

而且還影響到商家效益

就在最近

這110隻垃圾桶「消失」了

雖有不少商戶感到「不適應」

但垃圾的處理依舊秩序井然

原因很簡單,垃圾桶沒了

但上門收運機制無縫連接上了

商戶只需在店內一角

將乾濕垃圾分開放置

環衛工人會

一天一次上門收幹垃圾

一天四次上門收溼垃圾

遇上分類情況不佳的就拒絕收運

試運行一個月

松東路上垃圾分類

投放準確率從50%提升到了80%

除了松東路

在奉賢區通陽路上

60多家餐飲店過去也曾

沿街而置自己店的垃圾桶

現在通陽路也撤桶了

並在撤桶前,就將後續涉及的

所有垃圾處置環節做了流程化布局

通陽路藉助小壓站場地

闢出了溼垃圾臨時收運點

通陽路上商戶每天早上8-9點

拖著乾濕垃圾桶前往小壓站

幹垃圾在小壓站處置

溼垃圾由流動車當場收運

為避免街面垃圾桶復潮

通陽路實施沿線垃圾桶

包括原有公共垃圾桶全撤

如此2個月,80%的餐飲商戶

已經基本習慣了新的投放模式

2、物業管理成熟完善的餐飲街

在老外街、十尚坊等

少數整體開發的餐飲街

物業公司為商戶設計了

相對規範的垃圾投放點

解除了商家垃圾桶投放和收運的困擾

例如全長約480米的老外街

光中餐就有本幫菜、皖南菜

西北菜、粵菜、臺灣菜和潮汕菜

國外特色餐飲有日本、泰國

印度、墨西哥、美國、加拿大

德國、義大利、法國、西班牙等

10多個國家的27家主題餐廳和酒吧

相關負責人說

垃圾分類實施後

他們並沒有立刻對

中西餐廳下一樣的「硬指標」

「考慮到西餐館本身垃圾分類基礎好(許多外籍店主原本就有垃圾分類意識),西餐所產生幹、溼垃圾種類、數量也明顯少於中餐,因此目前對一些分類複雜的餐廳仍採取物業託底的方式進行管理,未來將通過獎懲結合的措施,逐步引導他們走向自主分類。」

老外街上的一家餐廳

外籍老闆和店員實踐

垃圾分類已經長達十年

翻臺時服務員

會將推車推至桌邊收納

推車上左右兩側

各懸掛一個垃圾桶

一側放幹垃圾,一側放溼垃圾

3、常見於市中心老城區的小餐飲店

浙江路、寧波路、天津路

這些路名一報,老食客第一秒

就會想到那些五步一家的小餐飲店

在這些寬度只有5米左右的街道

小餐飲店的垃圾是怎麼分類投放的呢?

雲中居委轄區內的73家餐飲店

有1/3以上店主是睦鄰會的會員

推行垃圾分類後

一些黨員店主主動將

店內垃圾桶更換成分類桶

天津路上的一家快餐店

還用上了這樣的垃圾分類設施

一張整潔的桌臺上分別有兩個圓洞

左洞可倒幹垃圾,右洞倒溼垃圾

而兩隻垃圾桶則嵌入在櫃內

表面甚至看不出是垃圾桶

從當前垃圾分類

進小區推廣的經驗來看

永遠無法一刀切出「最優解」

我們期待著越來越多

好的經驗探索不斷湧現

綜合來源:上觀新聞APP、網絡

-本文完-

版權聲明:轉載前請聯繫後臺授權

相關焦點

  • 夜宵做什麼餐飲比較火爆,2020年網紅夜宵有哪些
    說現在市面上到處都有賣吃的,競爭比較大,但是說明了一點做餐飲行業是不過時的,大家都想著做餐飲,特別是夜宵,現在年輕人是消費主體,對於90後來說,大部分人都會吃夜宵,那麼,夜宵做什麼餐飲比較火爆,2020年網紅夜宵有哪些?
  • 【公益廣告】音頻展播(三) | 垃圾分類
    【公益廣告】音頻展播(三) | 垃圾分類 2020-12-10 18: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原創視頻】垃圾分類你別慌,小編帶你捋一捋!
    【原創視頻】垃圾分類你別慌,小編帶你捋一捋!有害垃圾電池 燈泡 過期藥品有毒物質 熱熔劑 墨盒 硒鼓顏料水銀溫度計其他垃圾髒紙巾 髒紙杯 陶瓷廢筆頭 菸蒂 尿片 大骨頭
  • 見圾行事,與「垃圾分類」密不可分的一天
    廣州的垃圾分類已經展開很久了,取得的效果也十分顯著。作為廣東省的在校大學生,你有沒有跟上時代潮流、見「圾」行事呢?當前,廣州市垃圾分類蔚然成風:創意設計的分類投放點成為「城市風景線」,市民、學生組團到資源熱力電廠觀光「打卡」,街坊鄰裡、黨員和志願者們站桶指導分類投放······垃圾分類成為了廣州城市文明風貌的一張「新名片」。
  • 社區定時定點分類投放垃圾~
    垃 圾 分 類「來,倒完垃圾掃個碼吧。」垃圾分類督導員掏出手機,為居民掃碼積分。走入八角街道建鋼南裡社區西院,我們便看到一處垃圾分類回收站,回收站區域內設有各類垃圾回收區,用於存放不同類的生活垃圾。
  • 北京垃圾強制分類正式實施 北京版你是什麼垃圾什麼意思?垃圾分類...
    你是什麼垃圾?5月1日起,伴隨著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北京市民迎來「靈魂一問」。新規實施後,個人混投行為最高將面臨200元處罰。此外,餐飲經營者、餐飲配送服務提供者和旅館經營單位不得主動向消費者提供一次性筷子等,否則也將面臨罰款。
  • 上海交大「黑科技」:機器人分揀垃圾 小龍蝦殼「廢變寶」
    新華網上海6月4日電(吳一航) 每小時可精準分揀5400次的超視覺垃圾分揀機器人、「吃掉」溼垃圾變為電能的餐廚垃圾能源轉化系統、蝦蟹殼中開發資源的綠色提取技術……在「世界環境日」到來之際,上海交通大學中英國際低碳學院發布了系列「低碳」科研成果,為綠色生活提供更多解決方案。
  • 全國已有螺螄粉學院、小龍蝦學院、「垃圾分類學院」,牛肉麵呢?
    小龍蝦學院 2017年7月,位於湖北潛江境內的江漢藝術職業學院,公布其下屬「潛江龍蝦學院」的錄取名單(其前身是潛江市小龍蝦烹飪技校)。作為國內首所,也是唯一開設龍蝦專業的學校,首批錄取學生大多為有工作經驗者,將被編入學院下屬三個專業,並於2017年9月1日開學。
  • 上海生活垃圾分類一年間
    城上城小區,位於上海靜安區,是一個有1500多戶居民的大型居住區,一年前上海實施生活垃圾分類,整個小區撤桶並點,設置了5個垃圾定時投放點,每天早間、晚間的7點至9點,是垃圾投放點開放時間。晚上7點多,記者在投放點看到,居民將垃圾分類投放到對應的垃圾桶內,倒掉溼垃圾後,也會把垃圾袋扔到幹垃圾桶內。
  • 世界盃帶火「小龍蝦+啤酒」 KTV、網吧和健身消費下降
    北京晨報訊(記者 劉映花)隨著小組賽進入最後一輪,世界盃的熱浪不斷升溫,帶火了線下的餐飲消費。阿里旗下本地生活服務平臺口碑的數據顯示,自俄羅斯世界盃6月14日拉開帷幕以來,北京市民在線下的餐飲消費比去年同期增長近17%。
  • 廚餘垃圾分類,榮成餐飲單位這樣做
    作為城鎮垃圾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廚餘垃圾與群眾的生活及健康息息相關,而餐飲單位又是產生廚餘垃圾的「大戶」。為加強廚餘垃圾規範化管理,消除食品安全隱患,本著「源頭分類、有序開展、分類收集」的原則,目前,榮成各餐飲業試點單位廚餘垃圾分類工作正緊鑼密鼓地進行。跟隨小編一起到餐飲單位看看他們是怎麼做的吧!
  • 家庭參與垃圾分類宣講,江北新區開展「美哉大江北 垃分第一課」PK賽
    揚子晚報網12月19日訊(記者 劉瀏)12月18日上午,「美哉大江北 垃分第一課」新區首屆垃圾分類家庭達人PK賽在南京江北新區管委會開幕。來自江北新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參賽的7個街道13組家庭及助演的江北新區浦口實驗小學的師生們,正在這裡通過PK大賽,給大家上垃圾分類生動的一課。
  • 垃圾拳館分類
    近期大上海地區被垃圾分類搞得沸沸揚揚。不管走在路上還是搭乘地鐵都可以聽到大家在討論什麼東西到底是什麼垃圾,連老外都知道『gan la ji』和『shi la ji』。小編也來湊個熱鬧,和大家一起來看看拳館應該如何分類。之前分享過如果辨認好和不好的教練,拳館也是一樣,訓練的童鞋一定要慎選。科普一下,垃圾簡單分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餐廚垃圾和其它垃圾。
  • 紅黃旗評比推動餐飲行業垃圾分類再深化
    現場會上,執法局義亭大隊負責人就紅黃旗評比中一項重要的指標--垃圾分類進行再強調,要求餐飲單位嚴格落實垃圾分類工作,提高對垃圾分類的重視程度。據執法人員介紹,當前餐飲單位垃圾分類投放標準不高的問題仍然存在,有店面已經有垃圾分類的意識,但哪類垃圾投入哪類顏色的桶沒弄清楚,存在將餐廚垃圾投入藍桶、灰桶,將其他垃圾投入綠桶、藍桶的情況;有的店面將紙巾、塑膠袋直接與餐廚垃圾混投;還有極少數店面有「一桶裝」的亂象。
  • 綜藝|《天天向上》開啟美食季,夜宵的排行來啦!
    新快報訊 記者徐紹娜報導 湖南衛視《天天向上》2020 暑期美食季 3.0 今晚回歸。首期節目中,阿雲嘎、李斯丹妮、孟鶴堂、周九良組成豪華美食品鑑團,實力爭奪唯一的一個免單名額;30 多位當紅美食博主成 " 美食製作人 " 實力評鑑,大張偉則為王一博邀請跟組大廚。
  • 中國人最愛的夜宵,麻辣小龍蝦走下神壇,麻辣蝦尾才是國人的新寵
    而麻辣小龍蝦無疑是每個城市美食街的明星產品,中國廚師出神入化的廚藝,把這些在外國人看來不能吃的物種,硬是被中國小龍蝦愛好者們吃到需要人工飼養才能勉強供得上。要知道吃龍蝦的鼻祖可是美國人,養龍蝦的鼻祖是日本人,他們本來養龍蝦是為了作為牛蛙的飼料。
  • 世界清潔日 | 919追圾任務已完成,15萬人捕獲300噸失控垃圾
    919世界清潔日一場全民追圾的環保行動
  • 天津垃圾分類來啦!倒垃圾「姿勢」不對,最高罰500
    上海人為了垃圾分類有多努力要知道,如果上海人要丟掉一隻小龍蝦垃圾分類測智商,敢不敢來挑戰一下?>鏟屎官們鏟完的貓砂,屬於什麼垃圾?天津垃圾分類方式與上海稍有不同但也分為四種,分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