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決定,明確沒有列入《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以食用為目的的人工繁育野生動物,將全面禁止交易和食用。廣西的蛇類存欄量佔全國總量的70%,涉及1.4萬戶蛇類養殖戶,其中貧困戶超過2100戶,蛇產業的轉型升級至關重要。
今天(5月12日)上午,廣西蛇產業轉型升級項目投資籤約儀式在南寧舉行,這意味著廣西的1.4萬戶蛇養殖戶將有新的出路。廣西有關部門將在金融、稅收、貼息、用地、科技等方面給予幫助,力爭用3到5年的時間,將廣西蛇產業打造成全國以壯瑤民族醫藥應用為特色和核心的大健康產業,五年後蛇產業產值預計可以達到500個億。
廣西將規劃建設蛇產業園
當天上午9點30分,廣西蛇產業轉型升級項目投資籤約儀式開始,兩家牽頭企業分別與崇左市扶綏縣、欽州市欽北區、貴港市覃塘區籤訂合約,規劃建設3個集收儲、加工為一體的蛇產業園,同時,將在南寧市建設一個終端產品研發、精深加工與物流配送產業園。
廣西金聖堂健康產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恆說,自己本身也是蛇的養殖戶,所以他深知,蛇的全身都是寶。「比如說蛇毒、蛇膽、蛇油、蛇肉、蛇血都是很好的藥物資源。比如在蛇血方面,我們跟廣東華南新藥創製中心今後可能要進行一些合作,如蛇的血清應用研究;還有在日用化工方面,我們也會開發蛇油,作為我們產業出路的一個重點。」
在廣西,蛇類存欄量達到近2000萬條,建設產業園是不是能夠將規模如此巨大的存欄量消化完呢?自治區林業局副局長黃政康表示,在這方面他們做了充分的市場調查:「一條生產線每日的加工量都有5萬條蛇左右,所以消耗我們廣西每年2000萬左右的一個產能沒有太大問題。」
廣西將推動蛇養殖業規範化、標準化
崇左市扶綏縣華建蛇場的馬金華每年的養蛇規模可以達到6萬條左右,是不折不扣的養蛇大戶。在今年2月得知禁食野生動物的消息後,他一度徹夜難眠。「消息剛出來的時候很焦慮,因為蛇也是屬於野生動物,沒有明確之前不能買賣。我投入的建設成本還有存欄成本,全部的家產都在裡面了。」
在得知廣西要建設蛇產業園的消息後,馬金華心裡的大石頭總算是放下了。「接下來就是看藥廠什麼時候收儲,如果說收購價格還可以、養殖成本不會太高的話,我們還是會繼續養殖。」
關注收購價格的不只馬金華一個人,貴港市港南區正義養蛇專業合作社的張雪芬說,所有養殖戶目前都在焦急地等待著收購政策具體細節出臺。
就這一問題,自治區林業局副局長黃政康表示,收購蛇的企業正在抓緊研究制定,不僅是收購價格,包括所有養殖戶的養殖方式,今後也將實現規範化。「因為我們有壯醫和瑤醫的標準,我們可以制定養蛇的相關標準。下一步我們養蛇的標準會更高,我們希望推動廣西蛇養殖規範化、標準化。」
廣西有關部門將在金融、稅收、貼息、用地、科技等方面的給予這些企業幫助,力爭用3到5年的時間,將廣西蛇產業打造成全國以壯瑤民族醫藥應用為特色和核心的大健康產業。自治區林業局副局長黃政康說:「我預計我們產值在三年以後可以達到100個億,五年以後我預計可以達到500個億。」
禁食不等于禁養,蛇產業的轉型升級不僅能帶動整個廣西蛇養殖業的規範化,更能給養殖戶帶來更穩定的收入。廣西養蛇產業未來可期。
記者:雷俊、周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