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食不等于禁養,廣西推動蛇產業轉型升級,蛇養殖戶將有新出路

2020-12-23 廣西電臺私家車930

今年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決定,明確沒有列入《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以食用為目的的人工繁育野生動物,將全面禁止交易和食用。廣西的蛇類存欄量佔全國總量的70%,涉及1.4萬戶蛇類養殖戶,其中貧困戶超過2100戶,蛇產業的轉型升級至關重要。

今天(5月12日)上午,廣西蛇產業轉型升級項目投資籤約儀式在南寧舉行,這意味著廣西的1.4萬戶蛇養殖戶將有新的出路。廣西有關部門將在金融、稅收、貼息、用地、科技等方面給予幫助,力爭用3到5年的時間,將廣西蛇產業打造成全國以壯瑤民族醫藥應用為特色和核心的大健康產業,五年後蛇產業產值預計可以達到500個億。

廣西將規劃建設蛇產業園

當天上午9點30分,廣西蛇產業轉型升級項目投資籤約儀式開始,兩家牽頭企業分別與崇左市扶綏縣、欽州市欽北區、貴港市覃塘區籤訂合約,規劃建設3個集收儲、加工為一體的蛇產業園,同時,將在南寧市建設一個終端產品研發、精深加工與物流配送產業園。

養殖場 資料圖

廣西金聖堂健康產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恆說,自己本身也是蛇的養殖戶,所以他深知,蛇的全身都是寶。「比如說蛇毒、蛇膽、蛇油、蛇肉、蛇血都是很好的藥物資源。比如在蛇血方面,我們跟廣東華南新藥創製中心今後可能要進行一些合作,如蛇的血清應用研究;還有在日用化工方面,我們也會開發蛇油,作為我們產業出路的一個重點。」

蛇油 資料圖

在廣西,蛇類存欄量達到近2000萬條,建設產業園是不是能夠將規模如此巨大的存欄量消化完呢?自治區林業局副局長黃政康表示,在這方面他們做了充分的市場調查:「一條生產線每日的加工量都有5萬條蛇左右,所以消耗我們廣西每年2000萬左右的一個產能沒有太大問題。」

資料圖

廣西將推動蛇養殖業規範化、標準化

崇左市扶綏縣華建蛇場的馬金華每年的養蛇規模可以達到6萬條左右,是不折不扣的養蛇大戶。在今年2月得知禁食野生動物的消息後,他一度徹夜難眠。「消息剛出來的時候很焦慮,因為蛇也是屬於野生動物,沒有明確之前不能買賣。我投入的建設成本還有存欄成本,全部的家產都在裡面了。」

在得知廣西要建設蛇產業園的消息後,馬金華心裡的大石頭總算是放下了。「接下來就是看藥廠什麼時候收儲,如果說收購價格還可以、養殖成本不會太高的話,我們還是會繼續養殖。」

資料圖

關注收購價格的不只馬金華一個人,貴港市港南區正義養蛇專業合作社的張雪芬說,所有養殖戶目前都在焦急地等待著收購政策具體細節出臺。

就這一問題,自治區林業局副局長黃政康表示,收購蛇的企業正在抓緊研究制定,不僅是收購價格,包括所有養殖戶的養殖方式,今後也將實現規範化。「因為我們有壯醫和瑤醫的標準,我們可以制定養蛇的相關標準。下一步我們養蛇的標準會更高,我們希望推動廣西蛇養殖規範化、標準化。」

資料圖

廣西有關部門將在金融、稅收、貼息、用地、科技等方面的給予這些企業幫助,力爭用3到5年的時間,將廣西蛇產業打造成全國以壯瑤民族醫藥應用為特色和核心的大健康產業。自治區林業局副局長黃政康說:「我預計我們產值在三年以後可以達到100個億,五年以後我預計可以達到500個億。」

養殖場 資料圖

禁食不等于禁養,蛇產業的轉型升級不僅能帶動整個廣西蛇養殖業的規範化,更能給養殖戶帶來更穩定的收入。廣西養蛇產業未來可期。

記者:雷俊、周娜

相關焦點

  • 廣西推動野生動物保護 促進蛇產業轉型升級
    人民網南寧5月12日電(王勇)5月12日,廣西蛇產業轉型升級項目投資籤約儀式在南寧舉行,標誌著廣西人工繁育蛇產業向民族醫藥、美容保健、日用化工等大健康產業轉型升級之路正式開啟。廣西金聖堂健康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和廣西大張現代農業有限公司將分別在崇左市扶綏縣、欽州市欽北區、貴港市覃塘區規劃建設3個集收儲、加工為一體的3個蛇產業園,同時,將在南寧市建設一個終端產品研發、精深加工與物流配送產業園。項目概算總投資50億元。
  • 廣西蛇產業轉型升級之路開啟
    通訊員 張雷 攝廣西新聞網南寧5月12日訊(記者 宋瑤 通訊員 張雷)5月12日,廣西蛇產業轉型升級項目投資籤約儀式在南寧舉行,標誌著廣西人工繁育蛇產業向民族醫藥、美容保健、日用化工等大健康產業轉型升級之路正式開啟。
  • 廣西蛇產業向大健康轉型升級
    本報南寧訊 (記者/袁琳 通訊員/張雷)5月12日,由自治區林業局舉辦的廣西蛇產業轉型升級項目投資籤約儀式在南寧舉行。廣西金聖堂健康產業投資公司和廣西大張現代農業公司將分別在扶綏縣、欽州市欽北區、貴港市覃塘區規劃建設3個集收儲、加工為一體的蛇產業園,同時將在南寧市建設一個終端產品研發、精深加工與物流配送產業園,項目概算總投資50億元。這標誌著廣西人工繁育蛇產業向民族醫藥、美容保健、日用化工等大健康產業轉型升級之路正式開啟。
  • 「禁養」風暴中的養蛇人
    到2017年,蛇房年年擴建,小龍也順利脫貧。 5月12日,廣西貴港市養殖戶黃華趕到南寧,參加由自治區林業局舉辦的蛇產業轉型升級項目投資籤約儀式。會上宣布,一個總投資50億元的蛇類藥用項目,將在扶綏縣、欽州市欽北區、貴港市覃塘區三地建設蛇產業園,並在南寧市建設終端產品研發產業園。 臺上的熱鬧並未為臺下的黃華帶來多少信心。
  • 農村「禁養令」落地,這64種動物年底被禁養,對農民有何影響
    導讀:農村「禁養令」落地,這64種動物年底被禁養,對農民有何影響 由於今年疫情的原因,跟野生動物又扯上了千絲萬縷的聯繫,據科學研究表明,野生動物能夠攜帶多達200以上的傳染病以及80餘種寄生蟲,這些傳染病有半數以上直接傳染給人類。
  • 40家門店復工無望,蛇王輝哥:對養殖蛇一刀切是為什麼?
    解讀文件發現 養殖牛蛙不在禁食行列 是安全的 養殖蛇、養殖龜 成為該不該禁的焦點 大廚在蛇屋抓蛇入菜 然而,從尋找新冠病毒的自然宿主開始, 輝哥就有了不祥的預感,
  • 野生動物禁食令下焦慮的蛇老闆:減少投餵後,大蛇一晚吃掉上百條小蛇
    很快,她擴大了養蛇規模,直到現在公司發展成為存欄量9000條蛇,籤約養殖戶有100多戶,固定資產近3億元的大型蛇類行業公司。譚群英出生於婁底雙峰釀酒世家,嫁至永州。1983年的端午節,她去柳子廟參觀。牆壁上雕刻著柳宗元的名句:永州之野產異蛇……譚群英眼睛一亮,福至心靈,「這不就是我初中讀過的那篇課文嗎?我來到了產異蛇的地方!」她當時養的是豬,但養蛇的念頭已經在心裡發芽。
  • 一紙禁食令,讓豪豬養殖戶們吊在半空中
    直到今天,大部分地方仍未出臺補償政策,更多的養殖戶仍在繼續飼養著豪豬,他們也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升級的封控隔離 禁養豪豬早有風聲。他分析,有些地方政府可能拿不出錢,也擔心哪一天如果有新的政策出臺,認定某種野生動物馴養是成熟的,地方政府很難向養殖戶交代,「因為一個產業培育起來非常不容易。」 存欄豪豬處理成難題 在與河源龍川縣接壤的東源縣,一些鄉鎮也對貧困戶養殖的豪豬進行了無害化填埋處理。東源縣黃田鎮養殖戶溫國良飼養的40多頭豪豬在3月中旬被殺滅了。
  • 廣西養蛇產業轉型升級正式開啟
    5月12日,自治區林業局會同全區多部門舉行廣西蛇產業轉型升級項目投資籤約儀式,標誌著廣西人工繁育蛇產業向民族醫藥、美容保健、日用化工等大健康產業轉型升級之路正式開啟。廣西蛇業轉型升級項目投資籤約儀式現場。
  • 蛇還能不能養?清遠蛇類養殖戶盼望能延續特種養殖產業的脫貧路
    廣東不但是野生動物養殖大省、消費大省,也是做出舉動最快的省份。 《條例》明確禁食四類野生動物,一是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和其他有關法律禁止食用的野生動物;二是三有保護野生動物以及其他陸生野生動物;三是所有人工繁育、人工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四是禁止生產、經營使用上述野生動物及其製品製作的食品,或者使用非食用性利用目的獵捕、人工繁育、購買的野生動物及其製品製作的食品。
  • 廣西滑鼠蛇等四種蛇壯(瑤)藥材質量標準編制項目獲立項
    為全面貫徹執行全國人大「一法一決定」精神,妥善處理廣西在養野生動物,尤其是蛇類的轉產轉型。根據自治區人工繁育野生動物處置及維護穩定工作專班會議紀要精神,需加快蛇養殖產業從食用養殖向藥用養殖轉型。9月2日,自治區藥監局組織有關中醫藥及民族醫藥專家在南寧召開論證會,對自治區林業局提出的「關於將滑鼠蛇等四種蛇壯(瑤)藥材質量標準予以立項的函」項目立項進行專家論證。
  • 調查| 退出轉產的野生動物養殖戶:「只不過是從頭再來」
    紅腹錦雞老夏聽說,補償資金來自村集體經濟收入、單位幫扶資金、產業扶貧資金、財政涉農資金等渠道,「可這筆資金就像攤大餅用的麵團,養殖戶多,餅要足夠大,自然就攤薄了。」他說。他了解到,有的地方劃禁養區時,生豬養殖戶不僅有欄舍補償,還有存欄生豬補償,一千頭左右規模的養殖場能拿到五六十萬元的補償款。
  • 闢謠:禁養禁食野生動物名單發布?別傳了!你看到的都是假的
    這些人工養殖的特色生物,因市場的需求高,養殖的規模不是太多,市場價比較高,因此在早些年裡,不少養殖戶也為此賺上大錢。近年來,投入到特色養殖中的人越來越多,很多人通過《致富經》了解了特定的養殖產品,比如說水蛭、蛇、竹鼠等,從而加入到新興行業中。
  • 湖南出臺野生動物養殖退出補償標準 養蛇戶:停止售蛇 或補十幾萬
    5月15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在網上公布了《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意見》,其中公布了全省禁食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主體第一批退出補償指導標準,其中包括了對此前手續合規的眼鏡蛇、竹鼠、果子狸等養殖戶的退出補償指導標準,例如眼鏡蛇為每公斤120元、竹鼠每公斤
  • 2月份禁食野生動物以來,64種在養野生動物,12月底前停止養殖
    今年2月份,國家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決定要求,在原有法律禁止食用的野生動物的基礎上,全面禁止食用「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以及其他陸生野生動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
  • 竹鼠每公斤補償75元,眼鏡蛇水律蛇每公斤補償120元,湖南發布野生...
    家畜家禽和珍貴、瀕危水生野生動物以外的其他水生野生動物不在禁食之列。補償範圍為:持有合法有效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許可證的主體;為合法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專業合作社(企業)代養且籤訂代養協議的人工繁育主體;2020年2月24日前,向縣級林業部門提交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許可申請且符合條件的人工繁育主體。2020年2月24日前已經依法取締的違法從事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的主體不納入補償範圍。
  • 中華鱉、烏龜等不入禁食名錄,野生動物養殖產業何去何從?
    來源:金融界網站自新冠病毒疫情爆發以來,全國野生動物人工繁育產業面臨著「生存還是毀滅」這個重大問題。3月4日,農業農村部緊急印發通知,明確中華鱉、烏龜等不入禁食名錄。這也正符合業界呼籲的:儘快明確禁止食用野生動物名目,儘快拿出禁止上市交易的野生動物處置辦法和對養殖戶的補償辦法。不過,據媒體報導,2016年,全國野生動物養殖產業的專兼職從業者就有1409多萬人。有業內人士表示,受影響大的主要是一些野豬、虎蛙、蛇、野鴨、鱷魚、林蛙的養殖戶。
  • 戰疫評論127|最嚴「禁野令」,如何不走樣不誤傷
    但從此前洋洋灑灑兩萬字,行文客觀專業的《野味帝國》刷屏來看,最嚴「禁野令」能否如輿論預期,引起產業地震,還不能太樂觀。畢竟,相比棲居山野,「網開一面」的傳統獵人,現在技術升級,也更為卑劣,以撒藥毒殺、「絕戶網」、高壓電捕獵器等為代表趕盡殺絕式濫捕濫殺,才是主流大患。此前,還有科普博主轉發舉報非法盜獵視頻。
  • 「禁野令」下 江西果子狸之鄉掙扎中求變
    從心存僥倖到及時止損「禁野令」下 江西果子狸之鄉掙扎中求變日前,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在官網發布《關於規範禁食野生動物分類管理範圍的通知》,對包括竹鼠、果子狸、刺蝟、中華蟾蜍在內的64種在養禁食野生動物明確了分類管理範圍,並要求積極引導竹鼠、果子狸、豪豬、狍等有關養殖戶在2020年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