籤約儀式現場。通訊員 張雷 攝
廣西新聞網南寧5月12日訊(記者 宋瑤 通訊員 張雷)5月12日,廣西蛇產業轉型升級項目投資籤約儀式在南寧舉行,標誌著廣西人工繁育蛇產業向民族醫藥、美容保健、日用化工等大健康產業轉型升級之路正式開啟。
廣西是全國以食用為目的的人工繁育野生動物重點省區,以蛇類等陸生野生動物為主的養殖產業是農民增產增收、脫貧致富的重要產業之一。據統計,廣西蛇類存欄量近2000萬條,佔全國總量的70%,佔全區人工繁育陸生野生動物存欄總量的49.3%,繁育單位(戶)逾1.4萬個,從業人員近3.7萬人,涉及貧困戶逾2100戶。
自治區林業局主動協商自治區人工繁育野生動物處置與維穩工作專班成員單位並達成共識,積極推進廣西人工繁育蛇產業型升級。據了解,廣西蛇產業轉型將依託區內成熟的蛇養殖技術和規模養殖的產業基礎,通過建設蛇加工專業園區,使收儲、初加工、精深加工全產業鏈無縫對接;研發生產包括(但不限於)蛇油、蛇膽、蛇毒、蛇幹、蛇粉等及深加工產品和藥酒,以及蛇肉提取「功能多肽」蛋白等大健康系列產品,實現蛇產業從以食用為主向以民族醫藥、保健美容和日用化工為主轉型升級,助推廣西大健康產業發展。
廣西金聖堂健康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和廣西大張現代農業有限公司率先參與廣西蛇產業轉型升級項目。據悉,上述兩家公司分別在崇左市扶綏縣、欽州市欽北區、貴港市覃塘區規劃建設3個集收儲、加工為一體的3個蛇產業園,同時,將在南寧市建設一個終端產品研發、精深加工與物流配送產業園,項目概算總投資50億元。上述產業園計劃在今年內投入使用。
自治區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廣西蛇產業轉型升級,有利於引導全區養蛇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有利於鞏固扶貧攻堅成果,也有利於推動野生動物保護和鄉村振興同步發展,確保實現穩增長目標。自治區有關部門將會同有關市、縣(區)人民政府,全力支持項目建設,積極落實金融、稅收、貼息、用地、科技等方面的配套政策,為籤約企業提供最優惠的政策、最優質的服務、最優良的投資環境。同時,力爭用3到5年的時間,將廣西蛇產業打造成全國以壯瑤民族醫藥應用為特色和核心的大健康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