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寧夏回族自治區首府,自古以來有「鳳凰城」的美譽。
地圖上看,寧夏的版圖像一隻展翅高飛的雄鷹,壯志凌雲。從西到東、從北到南,海歸群體迸發出的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正如華彩流章般恣意鋪展。
在全國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開啟我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偉大歷史時刻,在寧夏近日宣布所有貧困縣實現脫貧摘帽、和全國一道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勝利在望的特殊歷史時刻,11月19日,由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銀川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20中國(銀川)醫療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在銀川開幕。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歐美同學會會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陳竺
論壇現場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歐美同學會會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陳竺發表視頻講話。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銀川市委書記姜志剛,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副主席劉可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李蘭娟,國家衛健委科教司監察專員劉登峰,國家中醫藥博物館館長楊榮臣,銀川市委副書記、市長楊玉經等出席論壇開幕式。開幕式由歐美同學會黨組書記、秘書長王丕君主持。
歐美同學會黨組書記、秘書長王丕君
論壇現場
論壇立意高遠,主旨鮮明。王丕君在主持時指出,2020中國(銀川)醫療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旨在全面把握新發展階段的新任務、新要求,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助力寧夏及銀川經濟高質量發展,廣聚國內海歸產業精英人才,以共建歐美同學會海歸小鎮(銀川·醫療健康)為抓手,共同探討後疫情形態下我國醫療健康產業的市場機會和投資選擇,聚焦新基建下的醫療健康產業鏈創新發展,希望通過將國家所需、地方所求與留學人員所長有機結合,在銀川作出醫療健康產業可持續發展、高質量發展的有益探索。
穿針引線,搭建高質量發展平臺
發展是第一要務。寧夏無論是與全國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會,還是實現「建設美麗新寧夏共圓偉大中國夢」的宏偉目標,都必須把發展質量問題擺在更為突出的位置,必須矢志不渝地地堅持高質量發展。
作為黨聯繫廣大留學人員的橋梁紐帶,歐美同學會積極落實國家創新發展戰略,發揮留學人員組織的整體作用和留學人才的資源優勢,集國家所需、地方所求、留學人員所長,創新性地打造歐美同學會海歸小鎮載體,為歸國留學人員量身打造高端創新創業創造平臺。
「海歸小鎮」是歐美同學會集聚海歸人才和海歸產業發展的一項重要規劃。從海歸小鎮(銀川·醫療健康)的頂層設計到申建工作啟動,再到規劃方案通過專家評審會……經過多方不懈努力,位於蘇銀產業園的海歸小鎮各項規劃建設積極推進,致力成為推動寧夏回族自治區全面小康和現代化的全新增量。
陳竺在視頻講話中表示,歐美同學會與銀川市政府聯合舉辦中國醫療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廣聚國內海歸產業精英人才,共同深入探討後疫情形態下醫療健康產業的市場機會和投資選擇,聚焦新基建下的醫療健康產業鏈創新發展,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希望廣大留學人才在這裡能夠思想碰撞、共同發展,在歐美同學會海歸小鎮安家落戶。
海歸小鎮(銀川·醫療健康)聚焦醫療健康產業規劃,本次論壇圍繞醫療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交流,兩者高度契合——歐美同學會以健康為點,穿針引線搭建高質量發展平臺,助推銀川乃至寧夏共迎美好未來的意圖不言而喻。
劉可為表示,健康產業的發展事關人民群眾,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本次論壇的舉辦恰逢其時,希望藉助這個平臺,深度促進經驗交流與合作,助力寧夏醫療健康事業實現新的發展。
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副主席劉可為「推動衛生事業的發展離不開各級黨委政府、各級社會機構的大力支持以及醫學科研機構、醫藥企業的高度投入。這裡面最根本的、最重要的是人才。希望通過本次論壇能夠搭建成科技交流的平臺、人才聚集的平臺,從而把更多的產業火種撒在寧夏這片大地上,撒在中國廣袤的土地上。」劉登峰說。
國家衛健委科教司監察專員劉登峰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數字經濟賦能醫療健康產業,加速實現對傳統醫療資源的優化分配,醫療健康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既面臨巨大的發展空間,又面對新的機遇挑戰。」楊玉經希望通過舉辦論壇結出更多更閃亮的智慧結晶,成功轉化為「健康銀川」的生動實踐。
銀川市委副書記、市長楊玉經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站位決定幹成什麼事
近年來,歐美同學會持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在助力脫貧攻堅、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搭建「雙創」平臺、助推高質量發展、講好中國故事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一系列為留學人員回國工作、為國服務創造良好環境的系統性措施和品牌活動,提升了歐美同學會的吸引力、凝聚力、影響力。
2020中國醫療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業界大咖雲集,再次印證了這一點。
11月19日上午的論壇開幕式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李蘭娟作了題為《疫情之下AI推動醫療健康新變革》的主旨演講;國家中醫藥博物館館長楊榮臣作了題為《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主旨演講;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曉明作了題為《後疫情時代生物技術與產業機遇》的主旨演講。
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李蘭娟
國家中醫藥博物館館長楊榮臣
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曉明
11月19日下午舉行的「企業論市」分論壇和「專業論勢」分論壇,業界大咖分別圍繞「後疫情形態下醫療健康產業的市場機會和投資選擇」和「聚焦新基建下醫療健康新基礎產業鏈的維度解析」兩大主題,展開思想碰撞和觀點分享。
醫療健康領域如何推動科研創新?如何將基礎醫學創新成果向臨床應用轉化,造福百姓健康?後疫情時代生物技術與相關產業有哪些機遇?醫療健康產業未來的發展格局會是怎樣……
「論壇在銀川舉辦,使得我們可以近距離與醫療健康產業專家學者互動,了解該領域前沿熱點,也為我們在寧夏的歸國留學人員提供了高起點的平臺和大格局的視野,增強了我們堅持創新驅動的信心。這種高規格的論壇,也會提高銀川在全國的知名度,對於人才引進、技術引入都有積極意義。」來自寧夏大學的博士趙雅潔說。
「這次論壇緊跟形勢,參會專家陣容強大,對未來銀川發展醫療健康產業會產生積極影響。」寧夏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師高力揚表示,「作為相關專業的高校教師,我覺得這次論壇對於今後銀川產業發展規劃、科技創新以及人才培養,都會產生長遠影響。」
不負時代榮光,乘風破浪正當時
初心從未敢忘,使命始終在肩。歐美同學會集國家所需、地方所求、留學人員所長,從海歸小鎮到海創中心,從「雙創」大賽到高端論壇……凌雲健筆意縱橫,乘風破浪正當時。
——堅持科技創新,持續引領產業技術進步。希望廣大留學人員能夠瞄準關鍵核心技術加快技術攻關,形成一批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的原創性成果,突破一批「卡脖子」的關鍵核心技術。遵循科學發現的自身規律,在治療、疫苗研發、防控等多個重要領域開展科研攻關,勇於推動生產組織創新、技術創新、市場創新,努力打造強大的創新主體,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
——堅持共享共贏,持續構建新發展格局。希望廣大留學人員持續提升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在一些優勢領域打造「長板」,夯實國際合作基礎,要以更加開放的思維和舉措推進國際科技交流合作。在當前形勢下,要務實推進全球疫情防控和公共衛生領域國際科技合作,開展藥物、疫苗、檢測等領域的研究合作。
——堅持優勢互補,持續助力國家戰略發展。希望廣大留學人員弘揚留學報國的光榮傳統,能夠將個人前程與國家命運緊密結合在一起,自覺投身到區域協調發展格局。要發揚創新精神,要創新方式方法,把助力我國各個經濟帶振興與發展作為著力點,引領創新,輻射全國,真正成為助推區域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
此次論壇上,陳竺會長對廣大留學人員提出的三點希望,亦是祖國和人民的期待。
生逢這樣一個偉大時代,恰逢國家求賢若渴的良好機遇,理應不負時代榮光、不負國家和人民的期盼;理應做愛國主義的堅守者、敢為人先的創新者、留學報國的實踐者;理應將愛國之情、強國之志、報國之行融入凌雲健筆的一筆一划中。據介紹,本次論壇由蘇銀產業園管理委員會、中共銀川市委統戰部、銀川市衛生健康委員會聯合承辦。寧夏回族自治區有關部門和廳局負責同志,銀川市委、市政府負責同志,歐美同學會地方組織、國別分會及醫師協會代表,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醫療機構,醫藥健康企業和院校代表共計500餘人參加論壇。
來源:歐美同學會《留學生》雜誌圖:蘇勇 吳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