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足播種者|我們為何需要足球?它真實改變鄉村女孩的命運

2020-08-29 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記者 蒲垚磊

海報製作:澎湃新聞記者 吳思敏

【編者按】

中國女足,鏗鏘玫瑰,曾是中國體育驕傲的代名詞。

但是「玫瑰」的土壤,卻一度受限甚至貧瘠。為了女足的未來,為了更多女孩子接觸和愛上足球運動,無數基層體育工作者在行動。

在這樣的背景下,「追風計劃」應運而生——幫助全國各貧困地區的鄉村校園發展足球,建立女足球隊,支持更多鄉村女孩通過足球,走出大山,獲得更多教育和發展機會。

為此,澎湃新聞深入一線,實地採訪和接觸了這些基層女足教練、體育老師的生活,他們是真正的女足「播種者」。

02:07

鄉村女足教練,他們是美麗的奉獻者。(02:07)

在青少年足球一步步發展的當下,越來越多的女孩也開始走上了球場。而去年就發起的「追風計劃」,正是將幫助的目標對準了鄉村貧困地區的女孩們。

在和澎湃新聞記者的交流中,多位加入了該計劃的教師都提出了鄉村女孩踢球的障礙:對足球項目本身的陌生、教練資源的匱乏、家庭的因素、社會觀念的影響……但好在,通過扶持與推廣,這些因素並非不可逾越。

與此同時,足球也可以成為改變貧困地區女孩生活的契機。

作為該計劃講師的前中國女足主帥馬良行就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一些女孩通過足球真切實現了脫貧,而從這些吃苦耐勞的鄉村女孩中間,他也希望能真的發掘出女足的好苗子。

來自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族自治縣幸福學校的馬孝賢老師。

教練也得從頭「學踢球」

8月20日,為期三期的「追風計劃」鄉村校園女足扶持項目教練員培訓班在海南瓊中完成了結業儀式,總共近120名來自偏遠地區的鄉村校園足球教練獲得了培訓機會。

通過考試後,參與培訓的教練員也將獲得中國足協頒發的「五人制足球初級教練員證書」,成為足協登記在冊的正規足球教練。他(她)們也將是未來中國女足在偏遠地區的播種者。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於體育和足球的推廣,很多鄉村地區也開展了中小學足球賽事,並以此推動了校園內的足球運動開展。但想要讓更多孩子們踢上足球,這只是一個開端。

在澎湃新聞記者的探訪中,多位加入「追風計劃」的鄉村教師都坦承了開展足球過程中的主要困難,其中最為突出的便是教學師資的問題。

在城市學校開展校園足球的過程中,讓專職的體育老師負責,或者是外聘專業的足球培訓機構都是常態,但是在條件有限的鄉村地區,很多學校就連專門的體育教師都沒有配備,長期由語數外等主課老師兼代體育課,開展足球首先人力上就容易緊張。

而且就算是體育教育專業的畢業生,被分配下鄉之後因為實際的教學需求,也往往被安排做主課老師,原本的體育專業反而被擱置,「(體育畢業生)到鄉下也是教語文數學,所以多年下來荒廢了,也很可惜。」一名老師就如此感嘆。

因此,目前在鄉村負責校園足球的老師,不少都是足球「零基礎」,一邊帶孩子訓練一邊「自學」踢球成了常態。

來自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族自治縣幸福學校的教師馬孝賢就是如此——他大學專業是歷史,工作後教數學,因為年輕力壯被指派擔任了學校的足球教練。

「我是零基礎,自己不會踢,也是邊學邊教,通過網上的視頻和查資料學習,剛開始的確比較艱難。」

來自貴州臺江縣城關第三小學的教師邰昌菊。

提升足球水平,培訓教練是基礎

幫助提升鄉村足球教師的足球水平,正是「追風計劃」的主要內容之一。入選該計劃的學校可獲得三年30萬的支持,包含20萬元足球發展基金和10萬元培訓發展支持。

「我們計劃用兩年時間資助100支鄉村校園女足,除了資金和裝備等方面的支持,基層教練員的培訓,也是最重要的部分之一。」發起「追風計劃」的支付寶公益基金會相關負責人告訴澎湃新聞記者。

這次,相關足球教師就齊聚海南瓊中,進行了足球技能的培訓,培訓講師包括了中國女足前主帥馬良行、中國女足名宿高紅、海南瓊中女足主教練肖山等。

馬孝賢就說,這次培訓的經歷幾乎「顛覆」了他此前的訓練觀念,回去之後他準備進一步擴大足球隊的規模。

而來自貴州臺江縣城關第三小學的教師邰昌菊也表示,專業的培訓令她獲益匪淺。

「(今後訓練)會更有方向,知道每一步該做什麼,怎麼去做,怎麼高效地讓孩子參與到比賽中。」

「以前可能就是讓孩子追、傳球、跑、打門,現在不一樣,每個訓練主題可以分得很細,也知道了做得不好該怎麼改進,如何更貼近比賽地去設計訓練。」

甘肅古浪縣泗水中心小學教師朱銀昌。

首先要讓女孩愛上足球

為了進一步提升學校的參與熱情,「追風計劃」在出臺幫扶措施之外,還會組織從地區到全國的校園女足賽事,姑娘們也將因此得到更多的高質量比賽機會。

而這種種舉措,最終目的就是讓更多女孩能夠踢上足球,並且愛上足球。

不可否認,相比男生,女生參與體育運動仍然存在著更高的門檻,邰昌菊就表示,「一些女孩子她不願意踢球,首先是因為身邊少有女孩子踢球。而有些女孩子想踢球,但是她會害羞,不敢上場。」

而馬孝賢則表示,經濟條件的限制,加上一些殘存的重男輕女的思想,也容易成為女孩參與足球的障礙,「有些家長就是堅持不同意(女兒踢球),我們也只能放棄。」

因此,除了提升足球教學的技術之外,教師們的另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讓更多孩子和家長能夠願意參與足球。通過培訓,一些教師也認識到了以往足球活動中太過於看重紀律和基礎訓練,而忽視了興趣培養的誤區。

「通過這次學習,最大的感觸是要知道怎麼吸引孩子進到場地一起玩,要讓孩子們走到球場上來。」邰昌菊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

馬良行此前也曾指導瓊中女足小球員。

讓更多家長認識到足球的好處

除了吸引孩子們的興趣,說服家長讓孩子踢球也很重要。在實踐中,很多教師已經總結出了一套經驗。

其中的重點就是:讓孩子們通過踢球,得到學習成績和性格上的提升,而不是因為踢球而影響了正常的學習。

交流中不少教師都透露,自己對於踢球的孩子成績上也會有要求,如果成績不好就會讓孩子暫時放棄足球去補上學業——由於喜愛足球,孩子們往往學習上也會更加用功。

而對於那些學習習慣原本就不好的孩子,足球還能幫助他們養成好習慣。

甘肅古浪縣泗水中心小學教師朱銀昌就認為,「因為我們這裡留守兒童比較多,家庭管理會比較松一點,一些孩子的自律能力可能不是特別好,而通過足球孩子們加強了自律能力。」

「還有幾個孩子,因為比較內向,我就把他們招進了足球隊,踢球短短一個月之後,孩子敢說話了,可以很自然地回應別人,身子也站直了,有了陽光的感覺。家長也很滿意。」

「另外就是對毅力的磨練。剛剛開始帶隊的時候,小孩子被球打到會哭,但慢慢就不哭了,受了輕傷,他也會堅持不下場要求繼續踢。」

看到了孩子的積極變化,家長自然對足球也十分支持,「很多就算在外地打工的家長,也會打電話鼓勵孩子要跟著老師好好踢球,還委託別人買飲料來『贊助』球隊。」

前中國女足主帥馬良行。

足球真實改變女孩的人生

對於所有參與足球的孩子們來說,足球都能帶來團隊合作能力、意志力、自我管理能力上的提升,這對他們今後的學業和人生發展無疑都能帶來好處。

而與此同時,足球也的確能成為一些女孩改變生活的契機。

海南瓊中女足是支付寶公益基金會資助的第一個女足公益項目。目前為止,已經有8名出自這裡的球員先後入選國少、國青隊。

指導瓊中女足的馬良行也收穫了滿滿的幸福感——有4名隊員進入了職業隊,去年還特意打電話來感謝自己。

「哭著打電話給我,她們現在一個月能拿到7000塊錢工資,一輩子家裡沒見過這麼多錢。希望通過『追風計劃』,實實在在幫助到貧困地區的足球和體育老師,希望能有更多球員通過足球改變人生。」

據了解,此次「追風計劃」,除了幫扶計劃內的100所學校之外,還將通過連帶培訓和比賽的方式輻射到另外400所學校,這對於夯實中國女足的金字塔基也能起到積極作用。

身為講師的馬良行就期待著,在更多女孩中普及足球的同時,這一項目也能對未來中國女足的進步提供更多血液。

「我希望通過這個計劃,創造機會和環境去讓孩子能實現足球的夢想,從技術角度來說,我希望通過我的訓練理念和編制的大綱,讓大家知道該怎麼去做。」

「我也希望在培養教練體系上做一些工作,貧窮地區通過我們的努力能夠培養出一些足球人才。哪怕每所學校出來四分之一個(女足好苗子),100+400所學校,這麼多學校能出來多少人啊。」

責任編輯:騰飛

校對:劉威

相關焦點

  • 女足播種者|高紅的一堂課:別渲染苦難,足球的本質是快樂
    曾是中國女足名將,後來又執教過女足國少隊的她,如今成為了鄉村基層教練的培訓講師,又以新的方式為女足而播種。純粹做公益,沒有課時費,沒有成為她奔波講課的障礙,因為她心中清楚,基層教練員的水平對於女足的整體普及和發展有多麼重要。
  • 女足播種者|高紅的一堂課:別渲染苦難,足球的本質是快樂
    曾是中國女足名將,後來又執教過女足國少隊的她,如今成為了鄉村基層教練的培訓講師,又以新的方式為女足而播種。純粹做公益,沒有課時費,沒有成為她奔波講課的障礙,因為她心中清楚,基層教練員的水平對於女足的整體普及和發展有多麼重要。
  • 女足播種者|一人吹罰75場比賽,我的足球是副校長教的
    澎湃新聞記者 蒲垚磊【編者按】中國女足,鏗鏘玫瑰,曾是中國體育驕傲的代名詞。但是「玫瑰」的土壤,卻一度受限甚至貧瘠。為了女足的未來,為了更多女孩子接觸和愛上足球運動,無數基層體育工作者在行動。在這樣的背景下,由支付寶公益基金會聯合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等機構發起「追風計劃」應運而生——幫助全國各貧困地區的鄉村校園發展足球,建立女足球隊,支持更多鄉村女孩通過足球,走出大山,獲得更多教育和發展機會。為此,澎湃新聞深入一線,實地採訪和接觸了這些基層女足教練、體育老師的生活,他們是真正的女足「播種者」。
  • 女足播種者|從甲A球員到援藏幹部,他用足球幫孩子走出高原
    澎湃新聞記者 蒲垚磊【編者按】中國女足,鏗鏘玫瑰,曾是中國體育驕傲的代名詞。但是「玫瑰」的土壤,卻一度受限甚至貧瘠。為了女足的未來,為了更多女孩子接觸和愛上足球運動,無數基層體育工作者在行動。在這樣的背景下,由支付寶公益基金會聯合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等機構發起「追風計劃」應運而生——幫助全國各貧困地區的鄉村校園發展足球,建立女足球隊,支持更多鄉村女孩通過足球,走出大山,獲得更多教育和發展機會。為此,澎湃新聞深入一線,實地採訪和接觸了這些基層女足教練、體育老師的生活,他們是真正的女足「播種者」。
  • 女足播種者|一人吹罰75場比賽,我的足球是副校長教的
    在這樣的背景下,由支付寶公益基金會聯合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等機構發起「追風計劃」應運而生——幫助全國各貧困地區的鄉村校園發展足球,建立女足球隊,支持更多鄉村女孩通過足球,走出大山,獲得更多教育和發展機會。為此,澎湃新聞深入一線,實地採訪和接觸了這些基層女足教練、體育老師的生活,他們是真正的女足「播種者」。
  • 捧起女超冠軍獎盃的鄉村女孩:足球溫暖我的生活
    「這是足球溫暖我的生活,這是足球帶給我的感動,這是足球託起我的夢想……」今天下午,中國女足官方微博公布了幾篇「追風女孩」寫的作文,感動許多網友。這群「追風女孩」們不僅帶來巨大TIFO在看臺上給雙方球員助威加油,賽後更走進場地,走上冠軍領獎臺,與最終奪冠的武漢隊合影留戀。鄧蓮花則是其中最幸運的孩子,因為王霜把冠軍獎盃交到了她的手中,一個鄉村女孩,排起了女超聯賽的最高榮譽!
  • 捧起女超冠軍獎盃的鄉村女孩:足球溫暖我的生活
    「這是足球溫暖我的生活,這是足球帶給我的感動,這是足球託起我的夢想……」今天下午,中國女足官方微博公布了幾篇「追風女孩」寫的作文,感動許多網友。中國女足官微發布「追風女孩」觀賽作文文章的作者之一,是雲南宣威靖外明德小學六年級學生鄧蓮花,也是校女足的一名隊員。10月11日,鄧蓮花和她的另外11名隊友,受支付寶公益基金會和中國足協的邀請,來到昆明海埂基地,現場觀看女超聯賽武漢與江蘇的最後決賽。
  • 女足輸了,中國男球迷的情敵卻一夜多了好幾億
    更有甚者,奔放的粉絲會在有女足姑娘父母出現的新聞下留言:「嶽父嶽母好!」 小田我還有個哥們,一看見這些留言就滔滔不絕講他的「情敵們」是如何跟他搶「老婆」的。就在前幾天,還有媒體拍到國外球迷身披五星紅旗為中國女足姑娘助威的鏡頭,這下可好,「情敵」遍布全球。
  • 前男足國腳韓鵬捐送校園女足裝備 「追風女孩」線上PK中國女足
    「追風計劃」是支付寶公益基金會於2019年7月啟動的一個鄉村校園女足扶持項目。項目計劃在未來五年內,資助100支貧困地區鄉村小學的女子足球隊。符合條件獲得資助的學校,將在三年內獲得20萬元足球發展基金和價值10萬元培訓發展支持,幫助這些貧困地區青少年,尤其是女性,通過足球獲得更多發展機會。
  • 鄉村女孩捧起女超冠軍獎盃
    #鄉村女孩捧起女超冠軍獎盃#  足球也有飯圈女孩!她們製作巨型TIFO,還舉起了女超冠軍獎盃,孫雯王霜都與她們合影!在女超決賽現場,封閉的比賽看臺迎來一批特殊的觀眾,33位還顯稚嫩的小姑娘現場打CALL,為正在比賽的武漢女足與江蘇女足吶喊助威,一幅寫著「長大後我想成為你!」的巨型漫畫TIFO格外搶鏡。
  • 播撒女足運動的種子
    人民網-人民日報22歲入選女足國家隊,場上揮灑汗水;退役16年,場下為項目推廣貢獻力量,高紅用滿腔赤誠詮釋著對足球的熱愛。如何將足球運動的種子播撒給更多女孩?日前,高紅來到海南省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女足基地,為來自各地的基層女足教練上了一堂公開課。給這些足球夢想的「播種者」上課,高紅左思右想,最後把主題定為「足球如何更好地幫助女孩成長」。她希望自己不僅傳授技術層面的內容,也通過足球幫助孩子們在成長中探尋更多可能性。播撒足球運動的種子,讓足球運動綻放更多光彩。
  • 2020女足超級聯賽在昆決出冠軍,雲南「追風女孩」現場「捧杯」!
    希望她們可以繼續熱愛足球,也希望我們的女足隊員,都能成為更多年輕的女孩子們成長中的榜樣。」中國足協副主席孫雯表示。小女足帶巨型海報進場打氣「看,前邊那個是王珊珊,我最喜歡的前鋒!王珊珊姐姐加油!」「中國女足姐姐們加油!」
  • 年少成名,女足最美小花熊熙為何18歲退役選擇回歸校園?
    中國足球缺少天賦嗎?或許真的不缺少,至少在青少年階段,我們經常能夠看到中國足球湧現出很多未來之星,比如說,我們今天要說道的女足最美小花熊熙。SO,問題來了,年少成名,女足最美小花熊熙為何18歲退役選擇回歸校園呢?那啥,還請諸君聽我往下細細道來。
  • 美國女足起訴美國足協,倒逼足協給漲工資,中國女足收入其實更少
    美國女足球員正在起訴美國足協性別歧視,該案定於5月5日在加利福尼亞州的聯邦法院開庭審理。美國足協解釋說,如果足協彌補目前3400萬美元的世界盃獎金缺口(贏得2019年女足世界盃冠軍獎金為400萬美元,贏得2018年男子世界盃的獎金為3800萬美元),那將做會削弱美國足球的支持使命,即支持美國其他國家隊,各級足球體系的數百萬球員,教練和裁判員。
  • 盛葳|《播種者》:重讀米勒(下)
    而且,比這種宗教感受更直接,也更有說服力的證據是「播種者」的圖像學根源。這些根源都來自於出生於虔誠基督教徒家庭的米勒可以通篇背誦的《聖經》。不僅如此,對於費熱利赫這些評論家而言,對《聖經》中「播種者」的那段論述也不可能一無所知,否則,他也不會做出如此評價。《播種者》是一件強大有力的作品,在1850年的背景下,它的確容易形成一種明確的政治意識導向,但是,它依然包含著若隱若現、難以理解的神秘。
  • 中國女足為何難以盡展身手?
    而作為2016年的亞洲足球小姐三甲候選人,譚茹殷在首戰德國上半場替補登場後,利用一腳出球的大範圍調度拉開了對手陣型,並為球隊的防守豎起了一道屏障,直接改變了場上被動的局面。「我們的進攻端是真的有能力的。但因為缺乏信心,沒有發揮出來。」如老女足國腳王麗平點評,「缺乏信心」和「眼淚」一樣,始終是貫穿中國女足這屆世界盃的關鍵詞之一。球員在場上不敢拿球、生怕在自己腳下犯錯的畏懼,何嘗不是平時訓練氛圍的真實反應——教練組後期也認識到了這個問題,在世界盃前開始有意識自我糾錯、調整備戰氛圍,但心理上的陰影已經埋下。
  • 這群巴基斯坦姑娘們用足球對抗命運
    從這裡需要駕駛16小時才能抵達伊斯蘭瑪巴德,想要抵達拉合爾更得花費20小時。與這座小山村無關的人,從未奢望過能在這裡發現與女子足球有關的任何蛛絲馬跡。然而,這裡的女孩們的確都在排著隊準備加入一家足球俱樂部呢。
  • 「追風女孩」站上女超冠軍領獎臺,巨幅TIFO致敬女足球員
    她是雲南宣威靖外明德小學女足的小球員,從一年級就開始踢足球,6年來,她和小夥伴們一直都是在沙地上訓練。和李鳳嵐一起來到昨天決賽現場的,除了她的隊友,還有昆明關鎖中心學校和昆一中西山學校的女足小隊員們。因為今年的特殊原因,女超聯賽一直在海埂基地封閉進行,沒有觀眾,沒有現場的助威與吶喊,也讓本就缺少觀注的女超聯賽分外冷清。
  • 這群15歲就面臨結婚的女孩,卻一邊撿垃圾,一邊用世界足球冠軍,踢出了一個女孩最美的成長!
    而在大山深處的女孩,一生下來面臨的命運似乎就是註定的。家裡沒有錢送她們去讀書,她們頂多上個幾年,然後就輟學在家,或出去打工。有的很小年紀,就被父母安排嫁人,15歲就成家的有很多。無法選擇的人生軌跡,讓人絕望到想哭。
  • 玉樹藏族女孩的足球夢:足球改變我的命運,讓我有機會走入大學
    這些熱愛足球的孩子,他們的偶像不是C羅,也不是梅西,而是他們的學姐——才拉毛。「足球改變了我的命運,讓我有機會走入大學校園,接受更高層次的教育和訓練。」在青海師範大學的綠茵場上,才拉毛穿著紅色7號球衣奔跑在賽場上,又一場課餘時間自發組織的比賽讓她大汗淋漓。才拉毛來自青海省玉樹州稱多縣尕朵鄉科瑪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