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 X火箭回收成功 中國其實也在研發這項技術

2021-02-25 網際網路思想

終於成功了!SpaceX完成首次海上回收「獵鷹9」火箭

屢敗屢戰的「獵鷹9號」這一次終於成功了。今日早間消息,據國外媒體TheVerge報導,SpaceX周五成功通過海上平臺完成了「獵鷹9號」火箭的回收。SpaceX於美國當地時間周五下午進行了此次發射。

這是該公司首次在海洋平臺回收火箭,第一級火箭在發射後平穩著陸。SpaceX已經進行了四年嘗試,此前均已失敗告終。

此次的回收成功對SpaceX而言是一個重要裡程碑,同樣也再一次創造了人類太空探索歷史。這表明,SpaceX已具備在地面和海面上回收火箭的能力。SpaceX CEO伊隆·馬斯克(Elon Musk)當天也表示,這枚回收的獵鷹九號火箭,將會在五月或六月重新發射,另外每一枚獵鷹九號火箭,將能夠重複發射20次左右。

當然,這也是SpaceX第二次成功完成火箭回收。上一次是在去年12月,當時「獵鷹9號」火箭在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的地面著陸場地完成了回收。現在,SpaceX已經展示出他們可以實現兩種火箭著陸方式,這意味著,在利用海上平臺成功完成火箭回收後,SpaceX未來將可以回收再利用更多火箭,從而節約大量成本

據悉,SpaceX此次發射獵鷹9號是為了向國際空間站運送補給物資,火箭頂部是「龍」貨運飛船,裝載了近7000磅(約合3175公斤)物資。這是SpaceX在去年6月執行補給任務失敗後首次向國際空間站運送貨物。其中, BEAM太空艙的重量就超過了3000磅(約合1360公斤)。但是此次獵鷹9號的發射十分順利,從升空到返回都沒有一絲令人擔憂的狀況發生。

而SpaceX公司如此專注於海洋平臺著陸,是因為海洋著陸往往可以節省更多的燃料,當然這也帶來了更大的難題。由於比地面著陸場地面積更小,並且受到海浪影響,因此通過海上平臺回收火箭更困難。SpaceX此前的這類嘗試均沒有獲得成功。不過,通過海上平臺回收的最主要原因在於燃料。

不同類型的著陸技術需要消耗不同量的燃料。要返回陸地平臺,獵鷹9號必須使用更多的燃料。這些燃料要用來調整火箭的速度和進入地球大氣層的角度,然後在正確的位置著陸。如果通過海上平臺著陸,那麼SpaceX可以在計算後將海上平臺置於最理想的位置,「捕捉」飛回的火箭。這將大幅減少火箭的飛行距離和所需的燃料。

這也進一步說明,對於SpaceX來說,掌握海上著陸技術十分重要。SpaceX任務保障副總裁漢斯·柯尼格斯曼(Hans Koenigsmann)曾表示,在未來2到3次發射中,SpaceX將嘗試通過海上平臺回收火箭。SpaceX的最終目標是通過地面著陸場地完成1/3的火箭回收,而其餘回收通過海上平臺完成。

不過,所有這些回收嘗試最終目的都是為了節省發射火箭的成本。目前,大多數火箭發射後都被摧毀或遺失在宇宙空間,意味著每次發射都要建造全新的火箭。 SpaceX公司希望回收儘可能多的火箭部件儘可能地減少新火箭建造成本。獵鷹9造價6000萬美元,但燃料成本只有20萬美元。翻新火箭並不需要太多的整修,可重用性可以抵消很大一部分製造成本。 SpaceX公司總裁Gwynne Shotwell預計可重複使用的火箭可以降低大約30%的發射成本。對於客戶來說,SpaceX的運載火箭將是一個更為廉價的選擇。

對於SpaceX是否會在為付費客戶的發射中重用這一火箭。馬斯克表示,SpaceX尚未做出決定。「我們認為將會是付費客戶,但需要對此進行討論」。馬斯克同時表示,獵鷹9號火箭可以被重用10到20次,而如果進行小規模翻新,那麼甚至可以用於100次的發射。

需要指出的是,SpaceX和獵鷹9號並不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成功回收或者發射火箭。之前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旗下的藍色起源(Blue Origin)公司,已經成功回收和重複發射了火箭,不過獵鷹9號火箭的體積、重量、使用價值遠超過藍色起源的火箭。

Space X火箭回收成功 中國其實也在研發這項技術

4月10日消息,SpaceX公司昨日在第5次測試中,終於在海上成功回收獵鷹9號的第一級火箭。這是首次在海洋平臺回收火箭,第一級火箭在發射後平穩著陸。其實關於火箭回收技術,中國也在進行研發。

Space X火箭回收成功 中國其實也在研發這項技術

據《南京日報》報導,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發中心可回收火箭團隊負責人申麟介紹,「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發院研發中心一直在做可回收火箭的研發,我們只是說得少而已。」

據了解,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發中心的可回收火箭項目始於2011年, 對於火箭回收方式,目前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發中心採用的是降落傘+垂直氣囊和垂直降落兩種方式。

據申麟介紹,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發中心的可回收火箭研究還處於關鍵技術攻關階段。

海上回收火箭的難度有多大呢?好比暴風雨當中將掃帚立於手掌之上。一級火箭高46米,這樣一個龐然大物要在不斷波動的海上平臺站穩真心不容易。

對「獵鷹9」海上回收成功,Space X執行長埃隆·馬斯克歡呼:「這是通往星空的又一步。」

這次回收成功帶來的意義重大,昨日獵鷹9號火箭回收成功後,美國商業太空飛行協會發表聲明:快速可重複使用的火箭是更經濟可行的未來太空飛行的關鍵,今天的成功是在這個領域「邁出的一大步」。

美國商業太空飛行協會做出積極評價後,美國空間新領域基金會也稱,獵鷹9號的這次降落不僅將對航天產業產生影響,也將對未來的人類創新產生影響。


網際網路時代,必讀網際網路思想(wanging0123)!每日分享網際網路、科技思想、動態。按住「掃一掃」,加入我的朋友圈

相關焦點

  • SpaceX火箭回收又成功了 我們究竟在見證什麼?
    騰訊太空訊(桂林)北京時間今天凌晨,已創下三枚火箭回收戰績的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又成功進行了一次教科書式的回收表演。在升空後不到10分鐘,獵鷹9號一級火箭從高空返回,徐徐降落在大西洋一艘甲板面積不足5000平方米的駁船(海上平臺)上,順利實現軟著陸。
  • 創業十八年掌握全求最先進火箭回收技術,Space X估值千億美金?
    不久之後,他就投資1億美元成立了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 X)。馬斯克的太空夢也由此起航。在此之前,他將創辦的Zip2以3 .07億美元現金和3400萬美元股票期權的價格出售給了康柏公司,如果說沒有這一次的創業,那麼馬斯克後半輩子也會過的非常舒服。
  • SpaceX陸地火箭回收成功,然而失敗的幽靈從未離開過
    美國時間7月18日凌晨00:45分,SpaceX在弗羅裡達州的卡納維拉爾角發射了「獵鷹9號」 (Falcon 9) 火箭,並成功實現了第一級火箭的回收,這也是歷史上「獵鷹9號」第二次成功實現陸地回收。需要說明的是,發射失敗與回收失敗是不一樣的概念,有時火箭發射成功了但是回收失敗,這並不會影響SpaceX與客戶的關係,因為至少物資正常送達了。 所以2015年6月第一次運送IDA-1時發生於火箭升空時的爆炸十分嚴重,因為當時連同太空艙尤其是IDA-1這樣重要的物資也一起在空中炸毀。而這個擁有環狀的外形IDA對於NASA來說十分重要。
  • 試車500秒,中國可回收火箭發動機二次啟動成功,核心技術已突破
    「焦點一號」是全球第一臺擁有二次啟動能力的液氧甲烷發動機,本次試車成功意味著星際榮耀公司突破了火箭垂直回收又一核心技術,為接下來可重複使用的「雙曲線二號」火箭奠定了基礎。什麼是二次啟動目前包括中國、美國、俄羅斯、歐盟在內的多個國家和地區都在研發可重複使用的火箭,以降低發射成本。目前公認的火箭回收方式有三種:「降落傘+氣囊」、滑翔降落、利用發動機反推垂直回收。
  • 成立兩年成功首飛,這家火箭公司能成為「中國的SpaceX」嗎?
    在中國商業航天興起的5年間,十餘家民營火箭公司成立,但嘗試發射者寥寥無幾。在星河動力此次實現成功首飛前,僅有星際榮耀的「雙曲線一號」發射入軌成功。而在更早之前,藍箭航天、零壹空間的嘗試均遺憾地以失敗告終。這意味著,目前,2歲的星河動力是第二個成功實現火箭入軌的民營火箭公司,也是首個將火箭送入500km太陽同步軌道的中國民營商業航天公司。
  • 獨家|中國版「spaceX」:翎客航天商業運載火箭計劃2020年首飛!
    ,標誌著人類現役運力最強的火箭首飛成功!人民日報官方微信專門發了一條「美國人凌晨完成一項壯舉,告訴我們中美差距還有多麼巨大」的稿件來說明SpaceX公司重型獵鷹火箭的意義。然而川普哥想在這裡說,作為人類歷史上最早發明火箭的國家,中國航天人和一批民營航天公司的員工正在用自己的努力,開發自己的可回收火箭。
  • 很多人不看好馬斯克Space X公司的「獵鷹9」載人火箭能夠發射成功
    2002年馬斯克創立Space X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這相當於再創一個宇航局,投資大、研發周期長、風險極高,前幾年看到過多次他發射失敗,回收失敗的新聞(昨天SN4星際飛船測試爆炸了)。有些媒體甚至把他塑造成了幻想家的形象,直到他的衛星鏈被國內許多天文愛好者拍下,謝志林才改變了對他的看法。
  • SpaceX迎來了首次獵鷹9號火箭成功回收五周年!
    該公司研發獵鷹(參數丨圖片)9號火箭(Falcon 9)而聞名,這是第一款能夠將有效載荷發射到軌道上並從太空返回以便重新利用的軌道級火箭。  SpaceX的火箭回收技術有朝一日將徹底改變航天運輸,就像噴氣式發動機徹底改變了飛機行業一樣。  今年的12月21日是獵鷹9號火箭首次回收的第五周年紀念日!
  • 火箭陸地回收與海上回收哪個難?SpaceX:技術還不是重點
    長徵八號橫空出世隨著中國長徵八號首飛成功,火箭的回收復用也提上了日程。火箭關鍵部件如果能回收重複利用,就意味著火箭發射成本將大幅度降低,同時也能提高火箭發射的頻次,提高太空探索綜合能力,總之好處多多。獵鷹重型火箭有研究數據顯示,獵鷹重型的運載能力達到德爾塔IV的兩倍多,發射成本卻只有德爾塔IV的三分之一,而降低成本的秘訣之一,正是火箭可回收技術。
  • Space X首次成功回收兩片火箭整流罩,發射成本可降低600萬美元
    Space X首次回收兩片火箭整流罩,火箭發射成本可降低600萬美元。Space X一直致力於重複利用火箭來降低火箭發射成本。此前經過多次努力也只能回收一片整流罩,在經歷了12次的失敗之後,Space X終於在這次幫助韓國發射軍事衛星的任務中成功了,馬斯克發文慶賀!網友們在驚嘆Space X回收奇蹟的同時,也很納悶為什麼非要回收整流罩以及到底是如何回收的?
  • Space X公司成功將600萬整流罩回收 大大減少成本
    隨著去年8月初「樹女士號」整流罩回收船第二次成功回收了一片獵鷹火箭的整流罩,SpaceX對整流罩回收上的能力越來越有信心。為了儘快完成兩片整流罩的完整回收,SpaceX已經接收了第二艘整流罩回收船「首席女士號」。為什麼會回收整流罩呢?
  • 中國首次公開!火箭助推器成功傘降回收:總設計師曝光,國人振奮
    文/歐洲海豹萌新隨著航天技術的迅速發展,運載火箭的重複利用越來越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目前全世界最著名的可回收式運載火箭當屬於美國的獵鷹-9運載火箭,但這款火箭在數周前剛剛經歷了一次發射失敗,證明這條路並不平坦;而在這個領域,中國也在悄然發力,
  • 獵鷹火箭回收失敗,中國可回收火箭時代正式開啟!
    據《環球網》報導:日前,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 X成功發射了第五批60顆「星鏈」衛星,不過,將這些衛星送入軌道的獵鷹9號火箭助推器卻回收失敗,落入海中。而這是美國自2016年6月以來首次發生火箭回收失敗的情況。
  • 成立兩年成功首飛,這家公司能成為「中國的SpaceX」嗎
    「根據飛行評定結果,我宣布,本次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主任的話音剛落,現場立刻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很多星河動力的團隊成員激動地當場落淚。在中國商業航天興起的5年間,十餘家民營火箭公司成立,但嘗試發射者寥寥無幾。在星河動力此次實現成功首飛前,僅有星際榮耀的「雙曲線一號」發射入軌成功。而在更早之前,藍箭航天、零壹空間的嘗試均遺憾地以失敗告終。
  • 中國突破火箭回收關鍵技術,歐美強國無奈接受事實
    據北京日報報導,中國突破火箭回收關鍵技術,與火箭垂直回收密切相關的液氧甲烷發動機試車成功,這意味著中國未來的運載火箭或進入可回收並重複使用階段。不僅如此,這振奮人心的消息很大程度上意味著中國距離火箭「航班化」又進了一步,歐美強國也無奈接受事實。
  • 獵鷹9火箭回收失敗,中國可回收火箭還要走多遠?
    5上太空的老將化為了火焰,原來這次美國獵鷹9號火箭在收回過程中失敗,這次事故直接讓美國損失了上億,同時也給中國敲響了警鐘,因為中國目前也在大力發展火箭回收技術,從美國這次失敗可以看出,火箭回收技術並沒有那麼容易實現,那麼中國可回收火箭還要走多遠呢?
  • 南京大一學生自製火箭成功發射+回收
    隨後火箭下落降落傘成功打開火箭順利著陸並被回收8月6日,這條名為《疫情在家耗時半年自製一枚矢量噴管TVC姿態控制傘降回收固體火箭 (成功發射-回收)》的視頻在嗶哩嗶哩視頻網站(B站)上火了,目前播放量已超百萬,彈幕
  • SpaceX 2021年首次獵鷹9號火箭發射成功
    打開APP SpaceX 2021年首次獵鷹9號火箭發射成功 宋際金 發表於 2021-01-08 16:16:28 雖然馬斯克已經成為地球上最富有的人
  • SpaceX 為啥生在美國,卻不是中國?
    2015年11月份,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索斯的商業公司「藍色起源」也成功發射並回收了「新謝潑德」號火箭。但不論從高度、速度、重量來看,「藍色起源」與「獵鷹九號」相比都是小巫見大巫。老對手貝索斯發布推文祝賀「獵鷹」順利發射,馬斯克回應略顯塑料 / Twitter再往前推,維珍銀河的「太空船一號」早在2004年就成功測試了可回收的亞軌道火箭。
  • 南京大一學生自製火箭成功發射+回收,竟然花了這麼多錢...
    隨後火箭下落降落傘成功打開火箭順利著陸並被回收8月6日,這條名為《疫情在家耗時半年自製一枚矢量噴管TVC姿態控制傘降回收固體火箭 (成功發射-回收)》的視頻在嗶哩嗶哩視頻網站(B站)上火了,目前播放量已超百萬,彈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