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給我的啟示

2020-10-27 大海辰光


跑步一年多,讓我不僅讓身材更緊緻,還讓每天的生活充滿了愉悅之情。同時,在跑步中還給了我許多生活及做事的啟示,讓我受益良多。

一、讓一件事成為習慣

進入六月的天,跑起步來真的熱了。陽光從清晨就開始很曬,汗水也沿著額頰流了下來。不小心迷了眼睛,又酸又澀。內心開始想放棄了。本來就沒有人逼著你,只是自己想跑的而已,何必這般堅持呢?

可是,每天清晨醒來,聽著窗外鳥兒歡快的叫鳴,似乎就在邀約著自己,根本沒有睡意。習慣起身、洗漱,戴上耳機便跑出家門。

原來,當一件事成為習慣,有時真的不用自己怎樣的毅力,只是跑就好。在晨風中感受夏日的清涼,在旭日下感受新生的力量,跑著跑著,整個人就會精神煥發。跑後的自己,會真心感到一種運動後的快樂,感謝這個願意堅持的自我。

堅持變得簡單,只要讓想做的一件事成為習慣。可是如何成為習慣呢?在《掌控習慣》一書中說:「習慣是重複了足夠多的次數後而變得自動化的行為。」

身邊一個朋友已經跑了五年,幾乎每天都跑。他說自己不光收穫了身體的健康,更重要的是讓自己每天都充滿活力,不管是對工作還是學習,有了信心,更有了動力。哪天不跑,內心就會覺得少了什麼,不得不再次跑起來。

我想到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跑步。隨時隨地,只要有時間,他就會出去跑。他說只要跑著就會快樂。我們的人生動力,在於我們真正的想做一件事,真正發自內心的喜歡,就會堅持下去,成為人生的一種習慣。

並且在《意志力》一書中,作者說經過大量的實驗中發現,在集中精力改變一個習慣時,能夠全方位提高我們的意志力。

所以當我們在學習或工作中,決定做什麼事情時,去形成一個良好的習慣,人生就會充滿意外和奇蹟,讓自我生活在一種最好的狀態中。

二、要學習科學的方法

在跑步中也有過腿疼、膝蓋痛,還有速度也不行。跑著跑著,就無法繼續,一連幾次都只能中斷。為什麼別人可以而自己就不行呢?原來,跑也有跑的方法,不是我們想跑就跑,跑步也有科學的方法。

如跑姿要正確,身體前傾,儘量有髖發力,雙臂的擺幅要適當,還有雙腳的落地也要要求。並且,跑步要循序漸進才行,要有跑前跑後的熱身與拉伸。整個過程,都有著一定的要求。

看到這些,才明白自己真的是一個跑步小白,怪不得容易受傷。於是,按照要求,不停地調整自己的跑步姿勢,直到跑個五公裡,幾乎沒有感覺。同時,也在跑鞋、服裝上做了一些更換,果然,速度了很快提升了不少。

這讓我忽然明白,做事情一定要找到方法。只有方法正確了,再去不斷的訓練,自然就會事功半倍。假如一直處於低水平的重複,我們將永遠無法提高自己的成績。

我想起新媒體寫作班的同學,有的人能夠拋棄自己原有的習慣,嚴格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寫,很快就能寫出好的文字。但是,假如我們還是按照自我的想法,不肯改變,直到班級課程結束,也沒有寫出合格的文來。

我想只有在學習的基礎上,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後,再去創造屬於自我的東西。假如你連基本的規則都不知道 ,又如何能做出好的成績。

我想到了在《刻意練習》一書中講到的刻意練習的方法,並不是堅持練習一萬小時,你就能在這個領域中成為奇才。你必須按照刻意練習的要求,比如要有目的,要有反饋,要認真專注,要走出自我的舒適圈。只有這樣,練習才是有效的。

跑步如是,寫作如是,其實不管什麼事情,道理都是一樣的。只有掌握了正確的方法,然後再刻意練習,不斷堅持,才會做到最好。

三、要給自己定下適宜的目標

在跑步中,可以給自己定一個五公裡,或是堅持跑上三十分鐘的目標。這樣跑起來就會覺得有了期待,離目標越來越近,更堅持下去。當氣喘籲籲,想停下的瞬間,看到離目標只差一點時,就會再堅持一下,就能完成。並且完成目標後就會有一種有勝利的感覺。

沒有目標時,想跑多久就跑多久,隨時可以停下。身體就會頻頻提示,你累了,可以停下休息一下。這樣的跑,就會很容易中斷。

記得看過一個訪談。一個女子遊泳橫過馬六甲海峽時,她覺得自己實在不行了,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哪裡,於是,就停止了挑戰。可是當她知道對岸離自己很近時,她真的懊悔,假如當時知道目標只有這麼近,她一定會堅持下去,挑戰成功。可見,清晰的目標,對我們的人生真的很重要。

蒙田說:「靈魂如果沒有確定的目標,它就會喪失自己,因為,俗話說得好,無所不在等於無所在。」

制定自我的目標,有人生大的追求,也有一件具體的事情的目標。總之,我們不管做什麼,都要找到自我的目標所在。只有這樣我們才有前進的方向和動力。

當然,我們的目標要適宜才好。既有挑戰,努力一下又要可以達到,不能跟自己的情況相差太大。比如在跑步中,上來就給自己一個十公裡。有時真的會堅持不下去,而選擇放棄的。

我們在生活中,總有許多的計劃,許多的想法。我想不妨從一個自己可以夠得著的目標開始,不斷的地實現,不斷的去提高。從而實現我們的人生,也能不斷的前進,不斷的成長,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


相關焦點

  • 我跑步,我健康,我快樂
    這個世界只分兩種人,一種是經常跑步的人,一種是從不跑步的人。跑步的人當中又分兩種人,一種是熱衷健身跑的人,一種是愛上馬拉松的人。 跑步,毫無疑問,這是一項近十年來所形成的一股漫捲全國的社會潮流。在清晨、在傍晚,在大操場、在馬路邊,越來越多的人自發的加入到了跑步的人群當中。
  • 跑步那些事之我為什麼跑步
    (一)關於跑步,6年跑齡的我,在眾多跑步大咖面前,不值一提。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我,與天天堅持跑步,一年365天不斷更的大神不能比。月跑量很少過200公裡的我,與月跑量動不動就600+,甚至破千的狂人不在一個頻道。
  • 關於跑步的那個故事,是讓我堅持跑步,喜歡上跑步的故事
    有人因為身體狀況,體弱容易生病,需要運動跑步,增強體質;有人因為對自己的身材不滿意,要通過運動跑步來減肥,讓自己擁有更好的身材;當然,還有人是因為別的,比如說,像我這樣因為愛情。依稀記得當初,我就是一個女孩而跑步了,也因此而堅持下來了。
  • 關於跑步的那個故事,是讓我堅持跑步的,喜歡上跑步的故事
    有人因為身體狀況,體弱容易生病,需要運動跑步,增強體質;有人因為對自己的身材不滿意,要通過運動跑步來減肥,讓自己擁有更好的身材;當然,還有人是因為別的,比如說,像我這樣因為愛情。記得當初,我就是一個女孩而跑步了,也因此而堅持下來了。
  • 我跑步時,我感受到的
    跑步的過程是和身體交流的過程。我的跑步,不是設定今天跑5公裡,這周跑30公裡。我沒有目標,我只看重過程,這樣的心態,我在有意為之。最後,事實上跑了20公裡或者累計到一年,看起來很不錯的數目,這是上天給的禮物,我感恩上天,感恩自己的身體給我的驚喜。跑步過程,全身心關注自己的身體的反應,身體給我們的信號:9月12日跑步。
  • 關於生命裡的有效隱喻——村上春樹《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
    花了兩個下午的時間讀完村上春樹的《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這本書是村上春樹自33歲起,近「四分之一個世紀」參加了多達26次馬拉松比賽和數次鐵人三項比賽,以及為備戰比賽堅持長跑,過程中的思考和剖析。讀來,不疾不徐,真誠有力。當我在跑步我在思考什麼?
  • 我對跑步的一點認識
    在他的鼓勵和支持下,我一點一點提高我的距離、時間、速度,在每一次跑步中讓身體釋放的胺多啡帶給我一種快感。最近這些日子,半馬距離已經漸漸適應,又有人鼓勵我去跑全馬。我思前想後,感覺還是有點困難的,但骨子裡也有那麼一點蠢蠢欲動的感覺,總想體驗與挑戰一下自己。但是我也在思考生活,思考跑步。我們跑步倒底是為了什麼?
  • 個人跑步感想
    跑步還有一個初衷,這個寫出來比較尷尬,但是可以給其他人一些啟示,那就是傳說中的「十男九痔」——痔瘡,用了很多方法都沒有明顯效果。痔瘡對生活的影響,只有經歷過的人才可以體會。(此處得省略一萬字!)有一個同事是通過手術去治療痔瘡的,看他走路的模樣,考慮到還可能復發,我就決定跑步雖苦但還是值得嘗試下。
  • 我心永恆:跑步,我收穫的
    時常能看見街邊、公園、運動場跑步的人,如今跑者越來越多。跑步能夠舒緩情緒、釋放壓力,讓情緒變得更容易控制。你能收穫的跑步會增強你腿部的肌肉力量,走路有力不但給人精神奕奕的印象,自己也會變得自信起來。通過跑步,就是對自己的挑戰,讓你變得更強大,更加肯定自己,給予自己正面的評價。你會找到充滿力量和自由的感覺,而這種感覺正是跑步讓人上癮的原因之一。曾有人問我為什麼每天都那麼有活力,我想這就是答案。
  • 村上春樹談跑步《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
    很多長跑愛好者,興許從未看過任何一本跑步書籍,但多少都看過《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把它作為跑步的啟蒙書籍(對應的,美國的跑步啟蒙書籍是
  • 運動跑步使我快樂
    晚上8點整,前面的跑步指標為8000步。準時開跑!以我的步數大小,5公裡必須是7500步左右。目標5公裡,在前邊的基礎上,我必須跑到10.46公裡,15,000步左右,才算完成今天的任務。我一手拿著手機,開始認真跑步;一邊打開電視,收聽新聞。跑步、聽新聞,兩不誤,兩促進。跑到3000步左右的時候,我才微微地出了一點汗。
  • 跑步的諸多益處:我們為什麼而跑?
    我是一個跑步愛好者,跑齡超過10年,月跑量平均200公裡。經常有朋友問我跑步方面的問題,比如,你為什麼跑步?你是如何堅持的?我可以自信地告訴你,跑步不僅給人帶來健康和快樂,還可以帶來成就感。跑步既可以社交,也可以獨處。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跑步的行列。
  • 老公我在跑步是什麼梗啥意思 我在跑步有何內涵解釋
    老公我在跑步呢什麼意思?  「你每次打電話,她都喘著粗氣說在跑步。」  有網友說老公在堅持健身運動保持著一個好的身材,所以就算他快40了外面那些痴迷他的小姑娘仍舊不少。但是我相信老公不會做出對不起我的事的,他每天都要工作,下班之後還要忙著健身他沒時間的。
  • 從楊定宏訓練計劃得到的啟示!
    看了楊定宏五月末的訓練計劃,得到以下啟示:雖然天天跑,相比之前一天兩練,強度加持,調整為現在的一天一練,壓心率跑,周跑量大打折扣,才70公裡多一點,由於工作的關係,訓練計劃必須調整,以維持現狀,鞏固體能為主,這是非常明智的選擇,工作忙碌的時候,只能做減法,有氧為主,適當地速度訓練,兼顧體能訓練,否則身心俱疲,丟了西瓜,又弄沒了芝麻,說白了!
  • 當我跑步的時候,我在想些什麼
    跑步是一項很適合調節自己情緒的事情。因為每個人的時間安排不一樣,我跑步的時候,經常是一個人去跑。一個人跑步的時候,腦子裡總會想一些事情。我在跑步過程中,從不會想著還有多長的距離才跑完今天的目標,而是在想著其他的事情,想想最近遇到的事,思考下人生,想想怎麼去提升自己,怎麼樣的生活才有意義,也有時會看看路上的風景。其實這樣的跑步反而是一種享受,是一種不把跑步當做跑步的一種方式,反而不會覺得累就跑完了一天運動量。
  • 跑步時,我感受到的
    跑步的過程是和身體交流的過程。我的跑步,不是設定今天跑5公裡,這周跑30公裡。我沒有目標,我只看重過程,這樣的心態,我在有意為之。最後,事實上跑了20公裡或者累計到一年,看起來很不錯的數目,這是上天給的禮物,我感恩上天,感恩自己的身體給我的驚喜。跑步過程,全身心關注自己的身體的反應,身體給我們的信號:9月12日跑步。
  • 青年節,我選擇了跑步
    在這個五四青年節,我想說的就是關於跑步。在什麼時候我就想說跑步。因為一提到跑步我就非常的興奮,感到很快樂開心。今天的早晨起床洗刷完畢後,我就來到了公路兩邊。像往常一樣開始熱身,做一下最基本的全身運動。把身體的肌肉舒展開,這樣利於跑步。
  • 讀了這本書,我看到了人生的最美方程和5條啟示
    近日,有一本叫《幹法》的書深深的吸引了我。這本書的作者稻盛和夫, 被人稱為「日本經營之聖」,是一位的集科學家、企業家、思想家為一身的傳奇人物。有別於其他雞湯類書籍,這本書一開始就能吸引讀者,我是一口氣讀完的。
  • 跑步帶給我的希望
    我開始跑步快一年的時間了,每天六點半就起床開始洗梳七點鐘準時出門,沿著小區後山坡一條小路慢跑,那條路一般沒人行走,很安全,而且沿路都是翠綠的樹枝,鬱郁怱怱,空氣新鮮,大概跑個來回一個小時左右,身體微微出汗就可以了,我現在己經形成習慣了,天一亮就聽到外面的鳥兒聲,不知不覺就起床出門,跟上班一樣很有規律
  • 開啟我的跑步生涯
    話不多說,先來看看我的減肥工具吧!之前很多事情都沒有堅持到底,這次我也是下定決心來一次大的改變。活出美好的自己,我家馬上要成四口之家了,作為家裡的頂梁柱壓力山大啊!先在這裡說下我的計劃吧:1.跑步這件事我會堅持一生的,每星期最少跑4次以上,並且跑後會在這裡記錄下我的跑步結果和數據,也希望大家不要笑我哦,我也是剛剛起步的渣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