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一年多,讓我不僅讓身材更緊緻,還讓每天的生活充滿了愉悅之情。同時,在跑步中還給了我許多生活及做事的啟示,讓我受益良多。
一、讓一件事成為習慣
進入六月的天,跑起步來真的熱了。陽光從清晨就開始很曬,汗水也沿著額頰流了下來。不小心迷了眼睛,又酸又澀。內心開始想放棄了。本來就沒有人逼著你,只是自己想跑的而已,何必這般堅持呢?
可是,每天清晨醒來,聽著窗外鳥兒歡快的叫鳴,似乎就在邀約著自己,根本沒有睡意。習慣起身、洗漱,戴上耳機便跑出家門。
原來,當一件事成為習慣,有時真的不用自己怎樣的毅力,只是跑就好。在晨風中感受夏日的清涼,在旭日下感受新生的力量,跑著跑著,整個人就會精神煥發。跑後的自己,會真心感到一種運動後的快樂,感謝這個願意堅持的自我。
堅持變得簡單,只要讓想做的一件事成為習慣。可是如何成為習慣呢?在《掌控習慣》一書中說:「習慣是重複了足夠多的次數後而變得自動化的行為。」
身邊一個朋友已經跑了五年,幾乎每天都跑。他說自己不光收穫了身體的健康,更重要的是讓自己每天都充滿活力,不管是對工作還是學習,有了信心,更有了動力。哪天不跑,內心就會覺得少了什麼,不得不再次跑起來。
我想到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跑步。隨時隨地,只要有時間,他就會出去跑。他說只要跑著就會快樂。我們的人生動力,在於我們真正的想做一件事,真正發自內心的喜歡,就會堅持下去,成為人生的一種習慣。
並且在《意志力》一書中,作者說經過大量的實驗中發現,在集中精力改變一個習慣時,能夠全方位提高我們的意志力。
所以當我們在學習或工作中,決定做什麼事情時,去形成一個良好的習慣,人生就會充滿意外和奇蹟,讓自我生活在一種最好的狀態中。
二、要學習科學的方法
在跑步中也有過腿疼、膝蓋痛,還有速度也不行。跑著跑著,就無法繼續,一連幾次都只能中斷。為什麼別人可以而自己就不行呢?原來,跑也有跑的方法,不是我們想跑就跑,跑步也有科學的方法。
如跑姿要正確,身體前傾,儘量有髖發力,雙臂的擺幅要適當,還有雙腳的落地也要要求。並且,跑步要循序漸進才行,要有跑前跑後的熱身與拉伸。整個過程,都有著一定的要求。
看到這些,才明白自己真的是一個跑步小白,怪不得容易受傷。於是,按照要求,不停地調整自己的跑步姿勢,直到跑個五公裡,幾乎沒有感覺。同時,也在跑鞋、服裝上做了一些更換,果然,速度了很快提升了不少。
這讓我忽然明白,做事情一定要找到方法。只有方法正確了,再去不斷的訓練,自然就會事功半倍。假如一直處於低水平的重複,我們將永遠無法提高自己的成績。
我想起新媒體寫作班的同學,有的人能夠拋棄自己原有的習慣,嚴格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寫,很快就能寫出好的文字。但是,假如我們還是按照自我的想法,不肯改變,直到班級課程結束,也沒有寫出合格的文來。
我想只有在學習的基礎上,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後,再去創造屬於自我的東西。假如你連基本的規則都不知道 ,又如何能做出好的成績。
我想到了在《刻意練習》一書中講到的刻意練習的方法,並不是堅持練習一萬小時,你就能在這個領域中成為奇才。你必須按照刻意練習的要求,比如要有目的,要有反饋,要認真專注,要走出自我的舒適圈。只有這樣,練習才是有效的。
跑步如是,寫作如是,其實不管什麼事情,道理都是一樣的。只有掌握了正確的方法,然後再刻意練習,不斷堅持,才會做到最好。
三、要給自己定下適宜的目標
在跑步中,可以給自己定一個五公裡,或是堅持跑上三十分鐘的目標。這樣跑起來就會覺得有了期待,離目標越來越近,更堅持下去。當氣喘籲籲,想停下的瞬間,看到離目標只差一點時,就會再堅持一下,就能完成。並且完成目標後就會有一種有勝利的感覺。
沒有目標時,想跑多久就跑多久,隨時可以停下。身體就會頻頻提示,你累了,可以停下休息一下。這樣的跑,就會很容易中斷。
記得看過一個訪談。一個女子遊泳橫過馬六甲海峽時,她覺得自己實在不行了,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哪裡,於是,就停止了挑戰。可是當她知道對岸離自己很近時,她真的懊悔,假如當時知道目標只有這麼近,她一定會堅持下去,挑戰成功。可見,清晰的目標,對我們的人生真的很重要。
蒙田說:「靈魂如果沒有確定的目標,它就會喪失自己,因為,俗話說得好,無所不在等於無所在。」
制定自我的目標,有人生大的追求,也有一件具體的事情的目標。總之,我們不管做什麼,都要找到自我的目標所在。只有這樣我們才有前進的方向和動力。
當然,我們的目標要適宜才好。既有挑戰,努力一下又要可以達到,不能跟自己的情況相差太大。比如在跑步中,上來就給自己一個十公裡。有時真的會堅持不下去,而選擇放棄的。
我們在生活中,總有許多的計劃,許多的想法。我想不妨從一個自己可以夠得著的目標開始,不斷的地實現,不斷的去提高。從而實現我們的人生,也能不斷的前進,不斷的成長,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