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漢武帝削藩,中山靖王竟然生了120多個子女,絕對是大智慧

2021-02-23 歷史劇場

"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老子》

漢武帝在史書上可謂是十分的精彩,有人稱他為漢武大帝說他雄韜武略,改變了漢族人對待匈奴的政策。有人說,推恩令是史上最為合理的削藩政策。而對於削藩,各地的諸侯王肯定是不同意的,但是中山靖王卻是個例外。

漢武帝的推恩令

漢武帝的時候,為了加強自己的權利,頒布一項重要的決策,這項決策就是推恩令。推恩令的頒布是必然的,這項命令的本質就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削弱地方的權利。在推恩令的實施下,諸侯國的封地越來越小,就逐漸對朝廷產生不了威脅,漢武帝也就專心致志的轉向匈奴那一外敵。

其實在"推恩令"頒布之前,也曾有過相關的決策,他就是在漢景帝時期所頒布的削藩策,卻沒有想到各大諸侯國,以"清君側"為名進行謀反,這就是漢朝時期的"七國之亂",當時漢景帝殺掉提出建議的晃錯仍不能平息這些諸侯的憤怒。

後來漢景帝決定消除這七國的戰爭,這就是七國之亂。雖然最終取得了七國之亂的勝利,極大的加強了中央集權。但是,七國之亂死去的人不計其數。而這個問題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中央和地方之間,仍然存在極大的矛盾。

歷史是驚人的相似,等到漢武帝在位的時候,諸侯國逐漸的強盛起來,這時候有一個叫做主父偃的大臣,給漢武帝出提出建議,削弱地方諸侯的勢力,加強中央的勢力。漢武帝有些猶豫,經過了"七國之亂",漢朝已經經歷不起這樣的戰爭。

所以主父偃提出的建議更加的委婉,之所以在漢景帝時期爆發了七國之亂,是因為提出的削藩策太過於直接,所以他提的推恩令,更加的讓人接受。推恩令的施行,最終還是實施了下去,相比於各大諸侯國的反應,中山靖王的反應讓當時的人極為詬病。中山靖王在推恩令頒布之後,積極的響應,為此,竟然生出了100多個兒子。

中山靖王劉勝生120多個兒子?

在歷史上,相比於其他人,當時中山靖王劉勝的名聲並不怎麼響亮,唯一一點的知名度還是從墓葬中發掘出來的金縷玉衣。他之所以能夠現在這麼有名,恐怕就是劉備自稱為中山靖王之後了。中山靖王劉勝還有一項讓人目瞪口呆,那就是就是他兒子的數量。據史書上面記載,中山靖王有120多個兒子。至於他妻妾的數量,大約有500多個,雖然這個數據不可考證,但確實讓眾人感到瞠目結舌。

漢武帝剛剛坐上皇位的時候,經歷過七國之亂的大臣,都對諸侯王進行了全方位的監視,一旦有過失就上告。在公元前138年,劉勝與諸侯王進京去見漢武帝,在漢武帝設立的宴會上,劉勝聽著歌女唱的歌突然哭了起來。漢武帝十分的疑惑,就問劉勝為何哭的這麼傷心。

劉勝聲情並茂的說了一大堆,大概就是這幾年以來,官吏們舉報諸侯王的事情,他希望漢武帝可以更改對待諸侯國的政策,親近自己的兄弟。不知是將漢武帝感動到了還是知道不能逼諸侯王逼得太緊,漢武帝就同意了,於是就廢掉了大臣可以檢舉諸侯王的政策,讓諸侯王不再受大臣的檢舉。一時之間,劉勝被譽為"漢之英籓"。

雖然武帝很快就下令廢除官員檢舉諸侯王的制度,雖然顧及親情廢止這項命令,但是雄韜大略的漢武帝也並不是傻子,依舊採納了主父偃的建議推行"推恩令"。但是劉勝不會去考慮自己的地盤是否被兒子們分走,他要的只是沒有人在背後監視他就夠了,只要酒色充足,任何事情都上不了他的心。因此中山國一應事務都交給手下人處理,其他諸侯王是只在其位而不謀其政。

劉勝去世的時候是53歲。對比一些藩王來說,53歲其實已經是高壽了。司馬遷在《史記》中對中山靖王的評價是"劉勝喜歡飲酒和美色,有子女120多人。"《漢書》也說劉勝:"喜歡酒色,被自己的妻妾耽誤了。"

其中還記載了劉勝和趙王劉彭祖相互打趣的故事:劉勝勝常與肅王相互指責說:"兄長為王,專門讓手下官吏之力事務。作為諸侯王自己卻每日聽音樂,玩賞歌舞美女。不輔佐天子安撫百姓,怎能稱為陛下的臣子呢!"

從史書的記載來看,劉勝純粹是一個喜好酒色不理政事的諸侯王,滿城漢墓的發掘的金縷玉衣似乎也確實為我們印證了這件事情。這些都證明著劉勝雖然身處艱難,但由於漢武帝的照顧和恩賜,日子過得還是不錯的,這也從另一方面說明中山靖王的決策是對的。

中山靖王的智慧所在

劉勝的智慧所在其實就在這裡,他用酒色來打消漢武帝對自己的顧忌。當年蕭何在晚年縱情聲色也保住了自己的性命。在推恩令頒布的時候,各大諸侯王的反應各不相同,有的諸侯王準備放手一搏,有的則安穩的承受這樣的結果。而中山靖王卻不一樣,他對此事不管不問,將所有的事情都交給漢武帝,自己只顧著享樂。

在漢武帝實行了推恩令之後,中山靖王可謂是放浪形骸,因為他知道,推恩令的實施是必然的,所以,與其擔心一些不切實際的東西,不如看著眼前的安穩和樂趣更加的重要。所以,在此期間,中山靖王竟然娶了幾十個老婆,生出了100多個兒子,實在讓人瞠目結舌。不過也正如同中山靖王料想的一樣,中山國被分的越來越小。漢武帝而已對中山靖王徹底放下心來。

結語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他生命真實的寫照大抵如此。從這件事就可以看出,劉勝不是個只知道吃喝玩樂、縱情聲色的王爺,而是有頭腦之人,懂得在合適的時間,用合適的策略。

讓一些人來看,中山靖王的做法實在是難以啟齒,但對身處帝王之家的劉勝卻有著自己的考慮。他用一種的智慧,安安全全地在漢武帝期間活了下來。面對漢武帝只有懂得自知之明的人,才能獲得領導的賞識,才能更為的長久,這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免責聲明】圖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三國名場面:劉備總稱是中山靖王之後,那麼神秘的中山靖王是誰?
    在三國演義當中有這樣一個名場景,劉備在見到別人的時候,總是只稱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後,而不對自己織席販履的身份進行過多闡述,那到現在為止還有很多人感到好奇,劉備口中神秘的中山靖王究竟是何許人,而劉備到底是不是中山靖王的後人呢?先來說說中山靖王究竟是誰,中山靖王本名叫做劉勝,在整個漢朝當中,他的名字或許不夠大氣,但是他哥哥的名字卻是震耳欲聾,他的哥哥就是漢武大帝劉徹。
  • 漢武帝實行推恩令削藩,一王爺立刻生了120多個孩子,他傻麼?
    在歷朝歷代,削藩都是一件大事。如果搞得好,便可國泰民安,加強中央集權。如果搞不好,便會激起藩王叛亂,令國家生靈塗炭。漢景帝時期的七國之亂如此,建文帝時期的靖難之役也是如此。漢武帝在繼位後,吸取了父親的教訓,採取了一種相對柔和的辦法削藩,那就是推恩令。
  • 中山靖王究竟是誰?為什麼一直說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後」呢?
    西漢景帝劉啟一生共有十四個兒子,老十是漢武帝劉徹,老九便是中山靖王劉勝,只不過他們二位並非一母所生,劉徹的母親是孝景王皇后,而劉勝的母親則是景帝的寵妃賈夫人。公元前154年,因削藩而起的「七國之亂」被平定,漢景帝大封諸子為王,年僅12歲的劉勝就在當時獲封為中山王,封地在西漢常山郡的東北部,治所為盧奴縣(今河北定州市內),人口大概三四十萬的樣子。
  • 明知推恩令會把封土削成渣,中山靖王為何狂生120子,有何原因?
    為什麼老是講中山靖王劉勝有120子?其實是班超的《漢書》筆誤,司馬遷說劉勝有子屬120人,子屬應該包括旁系親戚的孩子在內。按照推恩令,爵位由長子繼承,其他兒子封侯,裂土分封,不歸管束。這樣各個分封國肯定是越分越小,而小到一定程度,就不再裂土,改授無土的爵位。
  • 中山靖王劉勝:原諒我這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
    若不是滿城劉勝墓的發現,中山靖王劉勝恐怕要一直活在「織席販屨之徒」的劉備口中「在下是漢景帝玄孫、中山靖王之後。」
  • 劉備的老祖宗,中山靖王劉勝是何許人也?
    劉備的老祖宗,可以追溯到中山靖王劉勝。此人究竟是何許人也? 據歷史記載,劉勝出生於公元前165年,死於公元前113年,享年52周歲。
  • 當擁有120多個兒子的中山靖王,碰上了「推恩令」,他能怎麼辦?
    當擁有120多個兒子的中山靖王,碰上了「推恩令」,他能怎麼辦?
  • 劉備的先祖中山靖王劉勝居然有120個兒子!這是真的嗎?
    中山靖王劉勝是漢景帝劉啟的第九子,在他十歲那年被封為中山王,封地在今天的河北境內。作為西漢時期的一個諸侯王,劉勝的名聲那是相當響亮,因為三國時期蜀漢的建立者劉備就自稱是中山靖王之後。(劉備就是中山靖王劉勝之後)劉勝這個人非常好色,《史記·五宗世家》中記載:「中山靖王勝,以孝景前三年用皇子為中山王。十四年,孝景帝崩。勝為人樂酒好內,有子枝屬百二十餘人。」
  • 中山靖王劉勝有120多個兒子,實行「推恩令」後,他如何處置?
    為了加強中央集權,維護統一,漢武帝頒布了「推恩令」。在推恩令之下,諸侯王由原來的只將封地和爵位傳給嫡長子的情況,變為要求將封地分為幾個部分,分別分給自己的兒子,其受封的領地再進一步分給下一代。如此之下,諸侯王的勢力範圍被越分越小,有的甚至被分為上百個小的諸侯國,比如當時的中山靖王劉勝,他有120多個兒子,在推恩令之下,他的中山國該怎樣分呢?
  • 中山郡開基始祖——西漢中山靖王劉勝
    劉勝(前165年-前113年),漢景帝劉啟之子,漢武帝劉徹異母兄,母為賈夫人  ,西漢中山靖王。前元三年(前154年),受封中山王。後元三年(前141年),漢景帝去世,漢武帝即位。漢武帝即位之初,大臣們鑑於吳楚七國之亂的教訓,對諸侯王進行百般挑剔,動不動就上告諸侯王的過失。劉勝便把官吏侵奪欺凌諸侯王之事,全部奏報漢武帝,漢武帝就增加諸侯的禮遇,廢止官吏檢舉諸侯王之事,對諸侯王施行優侍親屬的恩惠。劉勝喜好酒色,生有一百二十多個兒子。並認為諸侯王應當日聽音樂,玩賞歌舞美女。元鼎四年(前113年),劉勝去世,終年五十三歲,諡號靖,史稱中山靖王。
  • 中山靖王劉勝和他的玉器
    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前165年-前113年),漢景帝劉啟之子,武帝劉徹的庶兄,在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被封為中山王
  • 劉備為啥非要說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後呢?
    劉備為啥非要說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後呢? 劉備其實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他被稱為「劉皇叔」,他自稱為中山靖王的後代,由此讓自己成為漢室宗親。
  • 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墓:山洞裡的宮殿(下)
    中山靖王劉勝就是在此時被封王的,儘管他身份地位顯赫,生活驕奢淫逸,但在景帝削藩政策下,其國力遠不能與漢初吳楚等國相比。玉印高2.3釐米、長2.8釐米、寬2.8釐米河北省滿城縣陵山中山靖王劉勝墓出土灰白色玉質,光潔明亮。方形,紐為一站立回首翹望之螭虎,其四肢粗壯有力,長尾卷於腹下。
  • 劉備一直自稱是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
    (一)造娃先祖 惹人懷疑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出現了一種對於劉備是否真的是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的探討,或者乾脆說成,劉備是否是大漢宗親的一種探討。畢竟,在一些人看來,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別的強項沒有,造娃那是第一名,他這五十四年的一生,造了一百二十多個娃兒。
  • 劉備自稱中山靖王之後,會不會是在造假
    中山靖王名字很熟悉吧,三國時劉備就自稱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後。為啥姓劉的都喜歡說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後呢。因為不太容易證偽。中山靖王是誰呢?物局專家在部隊送來的文物中發現了了漢隸,寫著:中山內府,字樣。經過考察,發現這很可能是一座漢墓。河北省文物局立刻上報中央,周總理很重視,讓當時的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組織挖掘工作。經過挖掘,很快證實了墓主人是第一代中山靖王劉勝。
  • 劉備想借中山靖王正名,卻反倒將他帶火了,專家:出來混都要還的
    但漢朝上下幾百年歷史,賢明的帝王不知凡幾,劉備單單自稱是中山靖王的後人,這又是為什麼呢?中山靖王劉勝,乃是漢景帝劉啟的兒子,其母為賈夫人,是漢武帝劉徹同父異母的兄弟。漢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劉啟封其子劉勝為中山王,至元鼎四年(前113年)中山王劉勝去世後,定諡號為靖,因此史稱其為中山靖王。
  • 劉備就是一個小商販,自稱靖王之後,為啥
    劉備就是一個小商販,自稱靖王之後,為啥沒人拆穿他?劉備一直自稱中山靖王之後,而且在許多史料中,劉備是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但也僅此一句而已!至於劉備的身份,材料裡只有這樣一句話,沒有其他多餘的記錄,所以就有人開始懷疑劉備的身份是真是假?如果是真的,他早年為什麼要賣草鞋?如果是假的,他為什麼要這麼說?為什麼沒有人拿出證據拆穿他呢?
  • 有一百多兒子的中山靖王,死後封國被分成多少塊,小的不能再小了
    說起中山靖王,很多人對這個國王有點印象。如果喜歡三國歷史的朋友知道,劉備就一直號稱是中山靖王之後。很多人覺得劉備是鑽了漏洞,如果他冒充被人的後代很容易被查出來。但如果冒充中山靖王的後代,可以說根本無法查。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中山靖王兒子非常多,有一百多。
  • 中山靖王劉勝墓裡的國寶
    劉勝,是西漢景帝劉啟之子,漢武帝劉徹的異母兄長。他在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被封為中山王,死於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統治中山國達42年之久。中山國位於太行山東麓,大致包括今易水以南、滹沱河以北的地區,首府設在盧奴(今河北定州市)。西漢中山國有十代王,劉勝是第一代王。
  • 成功幫漢武帝削藩的主父偃,一年升了四次官,為什麼最後卻落得滿門抄斬
    漢武帝一高興就封了這幾個人為官,主父偃被拜為郎中。不久又被升為謁者,又過了不久升遷為中郎,後來升遷為中大夫。短短一年之間,主父偃竟然升遷四次,這也說明漢武帝當時對主父偃有多麼的寵信。主父偃也確實對得起漢武帝的寵信,為漢武帝提了不少好建議。主父偃提的最為絕妙的,就是關於削藩的妙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