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老子》
漢武帝在史書上可謂是十分的精彩,有人稱他為漢武大帝說他雄韜武略,改變了漢族人對待匈奴的政策。有人說,推恩令是史上最為合理的削藩政策。而對於削藩,各地的諸侯王肯定是不同意的,但是中山靖王卻是個例外。
漢武帝的推恩令漢武帝的時候,為了加強自己的權利,頒布一項重要的決策,這項決策就是推恩令。推恩令的頒布是必然的,這項命令的本質就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削弱地方的權利。在推恩令的實施下,諸侯國的封地越來越小,就逐漸對朝廷產生不了威脅,漢武帝也就專心致志的轉向匈奴那一外敵。
其實在"推恩令"頒布之前,也曾有過相關的決策,他就是在漢景帝時期所頒布的削藩策,卻沒有想到各大諸侯國,以"清君側"為名進行謀反,這就是漢朝時期的"七國之亂",當時漢景帝殺掉提出建議的晃錯仍不能平息這些諸侯的憤怒。
後來漢景帝決定消除這七國的戰爭,這就是七國之亂。雖然最終取得了七國之亂的勝利,極大的加強了中央集權。但是,七國之亂死去的人不計其數。而這個問題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中央和地方之間,仍然存在極大的矛盾。
歷史是驚人的相似,等到漢武帝在位的時候,諸侯國逐漸的強盛起來,這時候有一個叫做主父偃的大臣,給漢武帝出提出建議,削弱地方諸侯的勢力,加強中央的勢力。漢武帝有些猶豫,經過了"七國之亂",漢朝已經經歷不起這樣的戰爭。
所以主父偃提出的建議更加的委婉,之所以在漢景帝時期爆發了七國之亂,是因為提出的削藩策太過於直接,所以他提的推恩令,更加的讓人接受。推恩令的施行,最終還是實施了下去,相比於各大諸侯國的反應,中山靖王的反應讓當時的人極為詬病。中山靖王在推恩令頒布之後,積極的響應,為此,竟然生出了100多個兒子。
中山靖王劉勝生120多個兒子?在歷史上,相比於其他人,當時中山靖王劉勝的名聲並不怎麼響亮,唯一一點的知名度還是從墓葬中發掘出來的金縷玉衣。他之所以能夠現在這麼有名,恐怕就是劉備自稱為中山靖王之後了。中山靖王劉勝還有一項讓人目瞪口呆,那就是就是他兒子的數量。據史書上面記載,中山靖王有120多個兒子。至於他妻妾的數量,大約有500多個,雖然這個數據不可考證,但確實讓眾人感到瞠目結舌。
漢武帝剛剛坐上皇位的時候,經歷過七國之亂的大臣,都對諸侯王進行了全方位的監視,一旦有過失就上告。在公元前138年,劉勝與諸侯王進京去見漢武帝,在漢武帝設立的宴會上,劉勝聽著歌女唱的歌突然哭了起來。漢武帝十分的疑惑,就問劉勝為何哭的這麼傷心。
劉勝聲情並茂的說了一大堆,大概就是這幾年以來,官吏們舉報諸侯王的事情,他希望漢武帝可以更改對待諸侯國的政策,親近自己的兄弟。不知是將漢武帝感動到了還是知道不能逼諸侯王逼得太緊,漢武帝就同意了,於是就廢掉了大臣可以檢舉諸侯王的政策,讓諸侯王不再受大臣的檢舉。一時之間,劉勝被譽為"漢之英籓"。
雖然武帝很快就下令廢除官員檢舉諸侯王的制度,雖然顧及親情廢止這項命令,但是雄韜大略的漢武帝也並不是傻子,依舊採納了主父偃的建議推行"推恩令"。但是劉勝不會去考慮自己的地盤是否被兒子們分走,他要的只是沒有人在背後監視他就夠了,只要酒色充足,任何事情都上不了他的心。因此中山國一應事務都交給手下人處理,其他諸侯王是只在其位而不謀其政。
劉勝去世的時候是53歲。對比一些藩王來說,53歲其實已經是高壽了。司馬遷在《史記》中對中山靖王的評價是"劉勝喜歡飲酒和美色,有子女120多人。"《漢書》也說劉勝:"喜歡酒色,被自己的妻妾耽誤了。"
其中還記載了劉勝和趙王劉彭祖相互打趣的故事:劉勝勝常與肅王相互指責說:"兄長為王,專門讓手下官吏之力事務。作為諸侯王自己卻每日聽音樂,玩賞歌舞美女。不輔佐天子安撫百姓,怎能稱為陛下的臣子呢!"
從史書的記載來看,劉勝純粹是一個喜好酒色不理政事的諸侯王,滿城漢墓的發掘的金縷玉衣似乎也確實為我們印證了這件事情。這些都證明著劉勝雖然身處艱難,但由於漢武帝的照顧和恩賜,日子過得還是不錯的,這也從另一方面說明中山靖王的決策是對的。
中山靖王的智慧所在
劉勝的智慧所在其實就在這裡,他用酒色來打消漢武帝對自己的顧忌。當年蕭何在晚年縱情聲色也保住了自己的性命。在推恩令頒布的時候,各大諸侯王的反應各不相同,有的諸侯王準備放手一搏,有的則安穩的承受這樣的結果。而中山靖王卻不一樣,他對此事不管不問,將所有的事情都交給漢武帝,自己只顧著享樂。
在漢武帝實行了推恩令之後,中山靖王可謂是放浪形骸,因為他知道,推恩令的實施是必然的,所以,與其擔心一些不切實際的東西,不如看著眼前的安穩和樂趣更加的重要。所以,在此期間,中山靖王竟然娶了幾十個老婆,生出了100多個兒子,實在讓人瞠目結舌。不過也正如同中山靖王料想的一樣,中山國被分的越來越小。漢武帝而已對中山靖王徹底放下心來。
結語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他生命真實的寫照大抵如此。從這件事就可以看出,劉勝不是個只知道吃喝玩樂、縱情聲色的王爺,而是有頭腦之人,懂得在合適的時間,用合適的策略。
讓一些人來看,中山靖王的做法實在是難以啟齒,但對身處帝王之家的劉勝卻有著自己的考慮。他用一種的智慧,安安全全地在漢武帝期間活了下來。面對漢武帝只有懂得自知之明的人,才能獲得領導的賞識,才能更為的長久,這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免責聲明】圖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