猞猁在動物愛好者的心目中是有著比較高的地位的,但是很多人對猞猁的認識卻不夠深入,往往認為猞猁就是猞猁。但其實這世界上的猞猁共計有23個不同的品種,它們共同屬於猞猁屬這樣一個大家族。
猞猁指名亞種
如果粗略地進行分類的話,猞猁屬可以分為4種,分別是猞猁種(下有7個亞種)、短尾貓種(下有12個亞種)、西班牙猞猁種(無其他亞種)和加拿大猞猁種(下有3個亞種)。
猞猁西伯利亞亞種
我們通常情況下所認知的那種猞猁,是屬於猞猁種的,這也是真正根正苗紅獲得「猞猁正名」的品種。猞猁屬下的其他三種以及三種以下所有的亞種就不能直接稱呼其為猞猁了,而要加上某種前綴或者後綴。
關於猞猁種我們今天就不再多說了,此前也有過比較詳細的科普。我們今天簡單來介紹一下猞猁屬以下的其他三種:短尾貓種、西班牙猞猁種和加拿大猞猁種。
短尾貓指名亞種
一、短尾貓
短尾貓雖然也屬於猞猁屬以下,但其實它們跟正統的猞猁種血緣關係相對來說就比較遠了。在長相方面短尾貓整體上與猞猁沒有多大差別,都是尾巴短短,身體胖胖,頭上插了兩根天線的古怪貓科動物。
但是短尾貓的體型比之猞猁種以及其他三種猞猁就要小得多了。成年以後的猞猁體重最多能夠達到七八十斤,而短尾貓成年以後的體重僅為15斤~20斤左右,甚至比我們日常家裡養的貓咪也大不了多少。堪稱是猞猁Mini版本。
但儘管短尾貓普遍都比較小,然而它們的足跡卻遍布加拿大、美國以及墨西哥等數百萬平方公裡的土地。體型過大的動物它們搞不定,但是各種嚙齒類動物、鳥類、蛇類以及兩棲類那是手到擒來。
西班牙猞猁
二、西班牙猞猁
西班牙猞猁屬於猞猁屬以下唯一的一個單獨品種而無亞種。相比較正統的猞猁種來說,西班牙猞猁的體型要小一些,但是比起短尾貓來說那就大得多了。成年以後的西班牙猞猁體長可以達到一米左右,體重通常有三四十斤。
儘管西班牙猞猁在猞猁屬以下只能算是中等體型,但是它們卻是目前歐洲野生貓科動物中最大的存在。
西班牙猞猁的特點是善於爬樹,它們白天躲在樹上睡覺,一到晚上就會出來覓食。在整個伊比利亞半島上,西班牙猞猁是不折不扣的霸王,只要是它們夠得著的,基本上是想吃誰就吃誰。
但是西班牙猞猁的命運也是悲慘的,在動物保護還沒有成文的年代,它們曾遭到人類的大量獵殺。如今世界上所有的西班牙猞猁加在一起也不過只有數百隻,比中國的大熊貓還要稀少的多。可以說已經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加拿大猞猁北極亞種
三、加拿大猞猁
加拿大猞猁的特點是毛長,一般呈現銀褐色,所以看起來要格外地肥胖一些。尤其是加大那猞猁北極亞種,毛髮極長,身體看起來十分粗壯而尾巴短的幾乎要看不到了(一般只有六七釐米左右的長度)。
儘管加拿大猞猁看起來比較胖,但那只是虛胖,因為要在雪地上行走,所以它們的體重通常都在35斤以下。
加拿大猞猁北極亞種的腳掌通常比其他的猞猁品種要寬大,這樣可以分散體重減小對雪地的壓強,以便能夠在雪地裡更迅捷地奔跑和行走。這種猞猁的性情比其他的猞猁品種更孤僻,一般都像老虎一樣喜歡獨來獨往。除非是雌性猞猁生了幼崽,才會帶著幼崽一起活動。
由於加拿大地區地廣人稀,人類的活動影響比較小。所以加拿大猞猁也是所有的猞猁品種之中最自由,最原生態的。
面壁思過:
猞猁是一種非常具有靈性的動物,它們聰明兇猛,身體矯健且善於捕獵。更難的的是這種動物還擁有其他貓科動物所不具備的悠長耐力。整體上來說,猞猁或許是貓科動物中進化最成功的一種,所以它們的分布範圍也最廣。
但是由於人類活動的廣泛影響,在長達百年遭受獵殺的過程中,猞猁變得敏感而膽小。所以動物園裡一般是看不到原生態的野生猞猁的,除非是從小養大的,但那樣一來猞猁也就不再是猞猁了。
地球上每年約有兩萬七千多個物種走向消亡,也許我們很難阻止這一切。但是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從自己做起,尊重生命就是我們所能做的最好的事情。
作者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籤約作者
往期文章:
一種可以長到一百斤重的豚鼠,美洲人把它們當豬肉來吃
北美白狼——世界上唯一一種純白色的狼,人稱夢幻之狼
專門吃猴子的雕,你這是對靈長類動物有什麼怨念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