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贛兩省「千年鳥道」護鳥聯盟入選全國生態文明推廣清單

2020-12-11 吉安新聞網

吉安新聞網訊 近日,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推廣清單》中,贛湘兩省「千年鳥道」護鳥聯盟赫然在列。

近年來,江西省遂川縣、湖南省桂東縣和炎陵縣組建湘贛兩省「千年鳥道」護鳥聯盟,協同推進候鳥保護、打造「千年鳥道」品牌。兩省三地的公安、綜治、司法、林業等部門及 護鳥隊員、志願者聯合開展候鳥保護巡邏與護鳥執法,定期聯合開展候鳥保護科普和法治教育,組織志願者開展愛鳥護鳥、環境整治等志願服務。

其中的遂川縣營盤圩鄉為全國第二大候鳥遷徙通道。據悉,當地一方面全方位開展候鳥保護,「千年鳥道」環志站共環志鳥類15目49科207種34514隻,為國家、省科普教育和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第一手資料,並組建9支450餘人的志願者隊伍,全天24小時加強巡邏;另一方面全領域發展生態經濟,制定了涵蓋茶葉、油茶、毛竹、黃花菜、中藥材種植和候鳥旅遊等產業的「生態+扶貧」方案,全力推進黃花菜、高山茶、中藥材以及候鳥生態旅遊等特色產業發展,實現了生態文明與脫貧攻堅建設「雙贏」。

文/ 黃偉華、彭永鋒、李書哲

相關焦點

  • 炎陵紀檢志願者:「千年鳥道」的守望者
    紅網時刻株洲12月8日訊(通訊員 唐蔣帥 張華山)每年秋冬,總有成千上萬隻遷徙的候鳥歡鳴著穿過湘贛邊界——湖南省株洲市炎陵縣下村鄉的鷲峰牛頭坳。此時,總有一支由炎陵縣紀檢幹部羅建群、林奇志等人組成的護鳥志願者隊伍趕往牛頭坳為候鳥護航。
  • 護飛志願者巡護湘贛「千年鳥道」,救治和放生遷徙候鳥
    紅網時刻株洲9月28日訊(通訊員 周新文)日前,濛濛細雨,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炎陵護飛隊志願者驅車百餘公裡來到湘贛「千年鳥道」宣傳、巡護,救治和放生過境遷徙候鳥。張貼宣傳海報。在世界8條主要候鳥遷徙線路中,有3條在中國境內,地處中部地區的湖南炎陵縣牛頭坳、江西省遂川營盤圩鄉等地形成了極窄的遷徙通道,成為從中部路線南遷候鳥必經的「千年鳥道」。每年秋季,由西伯利亞過境的大量候鳥,沿著這一路線飛往熱帶地區過冬。炎陵縣就位於「千年鳥道」上,每年都有數十個種類、數百萬隻候鳥過境。
  • 新邵:護航「千年鳥道」 助萬鳥南飛
    紅網時刻10月16日訊(通訊員 胡金國 肖瑤)新邵縣地處雪峰山餘脈,境內龍溪鋪鎮羊古坳和觀音山地區是全球8條主要候鳥遷徙通道之一,素有「千年鳥道」之稱。每年清明至立夏及9月至11月份,皆有大批候鳥路經此地,在龍溪鋪鎮的青山綠水間,呈現出一幅萬鳥翩飛的壯麗圖景。
  • 抱團發展綠色經濟 湘贛邊林業生態圈聯盟呼之欲出
    華聲在線12月20日訊 湘贛邊區域是中國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也是生態核心綠地。12月17日至20日,湘贛邊首屆花木博覽會在瀏陽舉行。湖南瀏陽市、醴陵市、炎陵縣等9地與江西井岡山市、蓮花縣、湘東區等9地,在此聯合發起成立湘贛邊區域林業生態圈聯盟,抱團發展綠色經濟,助力革命老區鄉村振興。湘贛兩省地理相近、山水相連,有深厚的紅色革命老區底蘊,湘贛邊區域內生態環境優良,各縣(市、區)森林覆蓋率均在66%以上。湘贛邊區域合作也已納入國家戰略規劃。
  • 湖南東大門,敞開迎「老表」——瀏陽市奮力擔當湘贛邊區域合作示範...
    2020年,瀏陽大圍山水果合作社聯合社等5個品牌成功入選「湘贛紅」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圖為大圍山梨。 2015年,湘贛邊10縣市公安局在瀏陽籤訂警務協作合作協議,實行綜治維穩、打非治違、環境保護等聯合執法,實現了從以往的「地區分割、行政壁壘」向「信息互通、聯防聯治」的轉變。 湘贛是「表親」,共飲一河水,見面稱「老表」。這些年,兩省勠力共治淥水。2019年,兩省省政府共同籤署《淥水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協議》。隨後,兩省各縣(市、區)之間的合作共治隨之跟進。
  • 山角社區護鳥飛志願服務隊:守護生態文明 讓愛鳥護鳥成為共識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金俐秀 通訊員 劉贊展 青島報導為進一步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工作,在第35個「國際志願者日」來臨之際,山角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護鳥飛」志願團隊來到大沽河沿岸開展「同在藍天下,人鳥共家園
  • 湘贛聯手打造淥水省際樣板河:萍水相逢 淥水長流
    為還淥水碧透,湘贛兩省並肩作戰,探索出一條跨省護河新「航線」。「對賭」護河,又見一江碧水流醴陵東富鎮蓮石村,萍水入湘第一村。8月4日,蓮石村牛丫洪水閘附近岸堤上,日頭曬得頭皮發麻。蓮石村黨支部書記、村河長張平滿頭大汗,正領著6名村民打撈河裡的垃圾。水清見底,但越往上走,漂浮垃圾越多。上遊3公裡,是萍鄉市湘東區老關鎮仁衝村。
  • 守護「千年鳥道」
    護鳥志願者救治受傷的候鳥。受訪者 供圖株洲日報記者 馬文章9月25日,陰雨連綿。在炎陵縣下村鄉與江西省吉安市遂川縣營盤圩鄉接壤的牛頭坳候鳥保護站。海拔近1300米的山間寒風驟起,雲霧籠罩。在世界8條主要候鳥遷徙線路中,中國境內有3條,其中1條就途經此處:在湖南炎陵縣牛頭坳、郴州桂東三縣和江西省遂川營盤圩鄉等地,位於三座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間,形成長約40公裡的南遷候鳥必經「千年鳥道」。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炎陵護飛隊志願者周新文一行,驅車百餘公裡來到此地。
  • 武寧縣「多員合一」生態管護員制度入選《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改革...
    2020年11月2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了《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推廣清單》,武寧縣「多員合一」生態管護員制度入選《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推廣清單》,為生態扶貧類江西省唯一入選項目。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 「湘贛紅」品牌星火燎原 湖南首期授權57個農業企業使用
    開欄的話  湖南與江西山水相鄰,兩省邊區同為紅色革命熱土。  為加快推動湘贛邊鄉村振興示範區建設,促進湘贛兩省農業協同發展,經湘贛邊區省級聯席會議確定,湖南、江西兩省共同打造「湘贛紅」區域公用品牌。「湘贛紅」區域公用品牌通過品牌授權的方式,覆蓋湘贛邊區24個縣(市、區)的綠色、生態、無公害全品類特色農產品。
  • 武寧縣「多員合一」生態管護員制度入選國家級清單
    2020年11月2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了《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推廣清單》,武寧縣「多員合一」生態管護員制度入選《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推廣清單》。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 「千年鳥道」上的殺戮
    應我們之約,李鋒將他的「潛伏」親歷記錄如下———  A  「千年鳥道」上槍聲如同鞭炮  桂東縣和炎陵縣交界羅霄山脈,也是湖南和江西交界處。山脈中的山頭海拔最高處,超過2000米,入秋以後,山風很大,上山穿上羽絨服也不為過。山上空氣清新,綠色的蛇就在身邊爬過,天氣好的時候,抬頭滿眼是星。
  • 湖南有獎徵集「湘贛紅」廣告語,等你「一語驚人」
    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12月9日訊(記者 李成輝)「湘贛紅」是綜合湘贛兩省革命老區紅色基因文化內涵以及地域特性、產業發展特色等因素打造的一個區域公用品牌。為傳承紅色基因,振興湘贛邊,更準確地描述和凝練品牌形象,進一步提升品牌的知名度、美譽度,彰顯其獨特個性和魅力,即日起,湖南省農業農村廳面向全社會開展「湘贛紅」廣告語徵集活動。一、徵集內容「湘贛紅」區域公用品牌廣告語。
  • 千年鳥道說「鳥事」(散文)
    可你是否知道,在他們萬裡跋涉「過南洋」的路上,又會遇到多少艱難險阻,有幾多驚悚,幾多惆悵,給人們留下了多少耐人尋味的「鳥事」。        1998年,全國開展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調查時,鳥類專家們證實江西省遂川縣的營盤圩境內有一條候鳥通道,其歷史已逾千年。
  • "鳥中大熊貓"帶火生態觀鳥經濟,福建明溪生態觀鳥產業發展系列活動...
    青山綠水間,觀鳥經濟已逐漸形成生態產業的強力助推劑。11月5日,福建省第三十屆保護野生動物宣傳月暨中國·明溪生態觀鳥產業發展系列活動隆重舉行。首屆"黃腹角雉杯"國際觀鳥攝影大賽、首個中國珍稀鳥種IP形象發布、首個觀鳥應用APP發布、中國鳥網年會、觀鳥經濟分享會、觀鳥攝影器材體驗及培訓等活動精彩紛呈。
  • 鳥翔藍天碧海 網聚生態英才
    目前,鳥網已經有14年的發展歷史,在這個平臺上,聚集著中國以及其他來自1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生態攝影師、鳥類研究專家學者、環保人士、野生動物愛好者1000多萬人,年瀏覽量達5億人次以上,先後組建了鳥網攝影家協會、中國鳥類保護聯盟、生態攝影師野生動物保護聯盟和鳥網觀鳥基地等社團組織,形成了一支規模宏大的拍鳥、觀鳥、護鳥的愛鳥隊伍。
  • 線上線下齊推「湘贛紅」---湖南日報數字報刊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月18日訊(記者 劉勇 通訊員 吳雨暘)記者今天從省農業農村廳獲悉,我省近年來大力推介「湘贛紅」區域公用品牌農產品,線上線下齊頭並進,取得初步成效。    在天貓商城開設「湘贛紅官方旗艦店」。
  • 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
    國家發展改革委日前印發《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推廣清單》,此舉標誌著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將極大地促進各地區進一步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對「十四五」時期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持續推進生態文明頂層設計和制度體系建設。
  • 我市舉行「愛鳥護鳥·禁食野生動物」鳥類放飛主題活動 劉鳳庭張瑞...
    作為河北省保護野生動物宣傳月系列活動之一,11月23日,由省林業和草原局、市政府共同主辦的「愛鳥護鳥·禁食野生動物」鳥類放飛主題活動在北戴河鴿子窩公園舉行。省林業和草原局局長劉鳳庭講話並宣布活動開始,市長張瑞書出席並致辭。
  • 湖南省委書記許達哲蒞臨「湘贛紅」展會考察「湘南紅柑橘」
    為加快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探索區域協調發展新模式,湖南、江西合作共建「湘贛邊區域合作示範區」,通過融合湘贛兩省紅色文化基因及湘贛邊區域的地域特性、產業發展特色,聯合打造「湘贛紅」區域公共品牌。「湘贛紅」區域公共品牌僅授權給湘贛邊區24縣(市、區)綠色、生態、無公害特色農產品,其中湘南紅柑橘以代表湖南優質農產品入圍。2021年1月3日,「湘贛紅」區域公共品牌特色農產品展銷活動在株洲茶陵縣舉行,「湘贛紅」區域公共品牌特色農產品展銷活動在株洲茶陵縣舉行,瀏陽市興樂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攜優質農產品「湘南紅柑橘」亮相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