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了《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推廣清單》,武寧縣「多員合一」生態管護員制度入選《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推廣清單》,為生態扶貧類江西省唯一入選項目。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保護好一域青山、一片綠水,武寧縣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決扛好打造全國生態保護與建設典型示範區「武寧樣板」的政治擔當,積極探索生態管護「多員合一」新機制,生態品質實現新提升,被譽為「一座人在畫中的城市」。
主要做法
始終堅持「生態立縣」理念,武寧縣探索建立「力量精幹化、資源集約化、管護全域化、效益多元化」的「多員合一」生態管護新路徑,不斷提升生態「管、治、用」的能力和水平。
精心打造專業隊伍。本著「依事定員」原則,按照農村人口2‰~3‰的比例,全面整合原有分散的、季節性的、收入低的護林員、養路員、保潔員、河流巡查員等隊伍,轉化為集中的、全季性的、收入相對合理的專業隊伍,實現「一人一崗、一崗多責」。全縣生態管護隊伍力量由整合前的2219人精減為779人。成立縣鄉兩級農村生態環境管護領導小組,通過集中培訓與分片指導方式,全面提高生態管護員的水平和能力。
科學劃定管護區域。緊緊圍繞「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總要求,將森林資源、河道溪流、鄉村公路、基本農田、秀美農村、園林綠化等生產生活生態統一納入一個立體空間,綜合考慮山林面積、公路裡程、河流長度、村莊數量等因素,合理劃分為若干個管護區域。生態管護員人均管護森林面積3000畝以上,平均每兩天巡山一次;對全縣15條50平方公裡以上河流的河道常態巡查管控;圍繞「垃圾不落地」目標,深入推進農村面源汙染防治。
完善資金統籌機制。按照「誰受益、誰出資」的原則,整合原護林員、保潔員補助和鄉村公路養護費等,設立縣生態環境管護專項資金,實行專款專用。其中財政統籌、鄉鎮自籌、群眾有償服務按8 : 1 : 1比例分攤。通過系列整合,管護員收入大幅增長,每年最高可達2萬元。全縣總體投入由原來每年2000萬元降至1760萬元,政府既集中了工作力量,提升了工作效率,又減輕了基層負擔,實現資源、資金使用效益最大化。
強化管護績效考核。建立生態管護員工作檔案,利用GPS定位等科技手段,對管護員履職情況實行網格化監督管理。開展「月巡查、季評比、半年考核、年終總考評」考核管理,實行效益工資獎勵制度,對年度考核優秀及合格者,按比例發放效益工資;對考核不合格者,除扣減效益工資外,不再續聘;對工作不負責任、玩忽職守、導致生態環境遭受嚴重破壞的,嚴格依法追究責任。
綜合處理生態問題。努力破解「生態管護員對生態環境違法行為無法及時有效予以制止」難題,健全公安、環保、林業、水利、國土等多部門聯動執法機制,充實「生態警」力量,加大對環境汙染違法案件的綜合懲處力度。2018年以來,生態管護員及時制止濫伐林木25起、違規野外用火58起、非法排汙16起,制止非法捕魚96起。
改革成效
「多員合一」生態管護制度的建立,破解了「九龍治水」難題,不僅讓城鄉有了光鮮亮麗的「面子」,還給了廣大群眾美好生活的「裡子」。
生態品質實現新提升。生態管護員隊伍嚴格執行「林長制」,堅持常態化「巡山」,對於發現的森林質量問題,積極開展造林綠化,提高植綠、補綠時效性和針對性,武寧森林覆蓋率提高到75.49%;全面落實「河長制」,堅持常態化「巡水」,境內603條大小河流水質常年保持在Ⅰ類標準以上;在常態化保潔的基礎上,全面參與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行動,助力提升鄉村「顏值」。2018年正式推行「多員合一」生態管護制度以來,武寧縣連續兩年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績榮登「中國最美縣域」榜單,先後摘得「國家森林城市」「全國綠化模範縣」「全國百佳深呼吸小城」「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等「國字號」招牌。
鄉村振興取得新進展。生態管護崗位優先吸納有勞動能力的235名貧困群眾就近就業,實現一人就業、全家脫貧。不少貧困戶還積極參與生態修復工程建設和發展生態產業,進一步提高收入水平,帶動村民共同致富。在農村人居環境顯著提升的基礎上,武寧「鄉村遊」日益火爆,越來越多懂產業、懂市場的農民返鄉創業,發展民宿經濟的積極性空前高漲,成為鄉村振興的「排頭兵」。今年「五一」「端午」小長假期間,武寧林改「第一村」長水村紫杉醇客棧遊人如梭,「智慧農旅」項目正在擴建當中,吸納貧困戶就業315人。
鄉村善治走出新路徑。生態管護員積極傳遞生態知識,傳播生態成果,引導村民變「要我保護」為「我要保護」。全縣多地自發成立以生態管護員為主體的「五好家庭」「清潔家庭」創評自治組織。建立「公德銀行+公德超市」20家,將農戶自覺管護「門前三包」環境衛生的行為以積分制登記入冊、實行積分兌換物資,廣大農民有了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當下,村民們都把生態環境管護當作自己的事,從過去的看「政府幹」轉變為「政府、群眾一起幹」,將農村「一時美」變成「長久美」,鄉風民俗在整潔的環境中潛移默化持續向好,繪就了「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善治」武寧畫卷。
來源:武寧發布(王怡榮)
責任編輯:陳贇
【來源:九江發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