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生態高顏值 發展高素質

2020-12-15 中國經濟網

碧水微瀾,青山聳立,飛鳥掠過……這樣一幅渾然天成的山水畫位於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西溪隘頭潭流域。面對如此美景,誰能想到,這裡曾是植被裸露、河沙堆積的荒灘。

隘頭潭的改變,得益於「環保管家」的引進。2016年6月中央批覆福建省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以來,廈門市推出《關於推行環境汙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見》,同安生態環境局據此率先推行生態文明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建立環境汙染第三方治理的「環保管家」機制。根據這一機制,同安區引入第三方機構,逐一核實隘頭潭國控點上遊44個排口斷面整治的最新進展情況,完成420個點位的監測採樣、987個點位的汙染源溯源,並編制流域責任清單,對流域範圍內重點汙染源提供合理化建議並進行整治,有效提升了隘頭潭國控斷面的水質。

從「環保管家」創新機制中嘗到了甜頭,同安區將這一機制推廣到整個西溪流域。

「生態環境的保護需要全社會參與,而邀請有流域管理經驗的第三方機構介入,實現流域基礎排查、精準治理、日常管控的有機結合,保障了流域管理的常態化、長效化,為流域水質穩定達標、持續向好提供了堅實保障。」同安區生態環境局局長潘飛舟說。

感受到這個機制帶來的好處後,同安區就將這個機制推廣到了工業、企業中,並將機制前移至執法關口,採用購買服務的方式委託第三方擔任「環保管家」,通過與工業園區物業的聯動,逐個深入企業「問診」,加強對環保工作的摸排、指導和監管。

今年10月,當廈門鑫雅昇科技有限公司入駐環東海域思明工業園區時,公司總經理吳正發犯了難:「環保手續怎麼辦?」

同安區生態環境局得知這個消息後,組織園區物業——廈門國貿大管家同城管理有限公司和第三方汙染治理機構主動上門服務。目前,鑫雅昇公司已陸續辦理完相關手續,汙染防治設備也正在安裝調試。今年環境執法大練兵期間,同安生態環境局委託第三方機構深入各工業園區,已對600多家轄區工業企業進行了一輪全面摸排和業務指導。

目前,同安區生態環境局已斥資超1500萬元,引進了10多家第三方機構作為「環保管家」,共同參與大氣、水、土環境、工業企業、市政管網和農村分散式汙水處理設施建設運營、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等環保工作。

引入「環保管家」,推行第三方治理,只是廈門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的一部分工作。2016年以來,廈門充分發揮生態省建設「排頭兵」作用,主動開展「增強空間管制能力」「提升科學管理水平」等行動,並具體落實到完成36項改革任務,出臺58項改革成果。截至去年底,36項改革任務基本完成,58項改革成果已完成56項,剩餘2項正持續推進。

在增強市場作用方面,廈門以市場主體和市場機制建設為重點,完善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制度,推進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完善土地有償使用制度,完善生態補償機制,推行用能權、碳排放權、排汙權交易制度,推行環境汙染強制責任保險制度,推行環境汙染第三方治理,發展綠色金融。

經過5年努力,廈門在生態環境「高顏值」和經濟建設「高素質」同發展上取得了雙成效。相關評估報告顯示,廈門市生態文明指數位列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第一名,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目前,廈門市森林覆蓋率41.65%,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5.6平方米,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3.8%;空氣品質保持全國領先,2019年空氣品質優良率和空氣品質綜合指數分別位居全國重點城市第5名和第4名;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持續保持100%,主要流域國考斷面Ⅰ類至Ⅲ類水質比例為100%。

「生態美是廈門高顏值的底色。廈門將加速推進綠色發展,加快建成全國生態文明示範市,當好生態省建設排頭兵。」福建省委副書記、廈門市委書記胡昌升說。(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薛志偉)

來源:經濟日報

相關焦點

  • 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
    國家發展改革委日前印發《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推廣清單》,此舉標誌著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將極大地促進各地區進一步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對「十四五」時期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持續推進生態文明頂層設計和制度體系建設。
  • 胡昌升在《求是》發表署名文章 :加快建設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
    廈門市委供圖張奇輝/攝  2017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廈門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讚譽廈門已經發展成「高素質的創新創業之城」和「高顏值的生態花園之城」,是「一座經濟蓬勃發展、人民安居樂業、對外交流密切的現代化、國際化城市」,強調「廈門的發展就是中國改革開放所走過歷程的一個縮影」。
  • 首批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先行先試4年多成效顯著
    核心閱讀  2016年8月,中辦、國辦印發《關於設立統一規範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意見》,在福建、江西、貴州三省首批開展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三省探索出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制度成果。
  • 武寧縣「多員合一」生態管護員制度入選《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改革...
    2020年11月2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了《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推廣清單》,武寧縣「多員合一」生態管護員制度入選《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推廣清單》,為生態扶貧類江西省唯一入選項目。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 「多彩視評」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貴州的「綠色之路」
    同時,這裡又是中國石漠化面積最大的區域,生態環境脆弱,在生態和發展「雙重壓力」下的貴州,是如何走出人與自然和諧、經濟與生態相融的「綠色之路」的呢?我們先看一組數據。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貴州在生態環境質量、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生態保護修復和環境治理體系建設推進、資金投入等方面發力,今年1-4月,貴州9個中心城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率為99.3%,同比上升2.5個百分點,達到國家下達我省的「十三五」約束性目標要求;今年1-4月,55個國家考核斷面水質優良率達98.2%,同比上升1.8個百分點,無劣Ⅴ類水體,達到國家下達我省的
  • 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核查組到東港進行現場核查
    隨後,核查組檢查了東港區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工作檔案材料,並召開了核查匯報會。會上,核查組觀看了東港區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專題片,劉祥龍向核查組介紹了東港區經濟社會發展和示範區創建工作情況。
  • 「輝煌「十三五」江西新跨越」「高顏值」生態助力高質量發展
    江西境內的2400多條河流和蒼莽林海,匯聚成一幅美麗多彩的生態畫卷。2014年11月,江西成為首批全境列入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建設的省份之一。2017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江西)實施方案》。
  • 西藏自治區國家生態文明高地建設條例全文發布!
    第二條 自治區行政區域內建設國家生態文明高地活動,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 西藏是青藏高原的主體,是重要的國家生態安全屏障。保護好青藏高原生態事關中華民族生存和長遠發展,事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事關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事關全區各族人民的民生福祉。
  • 國家生態文明示範區建設取得良好成效
    ,國新辦舉行落實五中全會精神以高水平保護促進綠色發展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莊國泰在回答記者提問時介紹,截至目前,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已命名了262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已命名了87個,探索一個地區結合自身特點,找到綠色發展的途徑和模式。開展了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建設,並取得良好成效。  第一,極大推動了生態經濟體系建設。
  • 生態系統生產價值1373億 佔廈門經濟價值近4成
    此前,「廈門市2019年生態系統生產價值核算和生態文明示範市建設評估」項目成果驗收會邀請了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北京師範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廈門市環境科學學會等組成專家組進行驗收。   專家組一致認為,,實現廈門市生態系統生產價值核算的系列化與業務化,可為廈門市生態文明建設提供重要的評估依據。
  • 萍鄉市生態文明建設顯成效 美了環境富了百姓
    新聞發布會現場(記者鄧敏 攝)  中國江西網/萍鄉頭條客戶端訊 記者鄧敏報導:9月22日,記者在萍鄉市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專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年來,在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下,萍鄉市生態文明建設成績斐然,全省美麗中國「江西樣板」考核連續多年名列前茅、科學發展和高質量發展綜合考評連續四年獲評先進設區市、能耗總量和強度「雙控」目標責任評價考核連續三年被評為「超額完成」等級,呈現五個鮮明特徵:綠色發展理念進一步深化,環境治理能力進一步增強,生態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綠色發展水平進一步提升,生態萍鄉品牌進一步打響。
  • 生態文明(貴州)研究院揭牌儀式在我校舉行
    省發展與改革委員會、省教育廳、省貿促會(省博覽局)相關負責人,貴州大學、貴州師範大學、貴州民族大學、貴陽學院等院校相關負責人參加會議。李建軍致辭。他說,成立生態文明(貴州)研究院,是為了打造生態文明建設高端智庫,更好助力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更有效推動貴州作為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建設發展。
  • 宋維明:發展自然教育 促進生態文明建設
    12月15日至16日,我省舉辦森林自然教育基礎知識培訓班,省林業局邀請了北京林業大學原校長宋維明教授做了主題為發展自然教育促進生態文明的培訓。從人類文明的演進過程中來看,每一次文明的更替,都是特定環境中人與自然關係衝突與協調的結果。面對日益突出的資源短缺、環境汙染、生態破壞,要實現人類文明的可持續發展,必然要建立在「人—自然」系統整體協調、和諧的基礎上。回歸自然,是人類命運的必然。
  • 四川生態文明建設創出「川味特色」
    四川省多個縣(市)日前成功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並受到生態環境部命名表彰,逐步走出了一條「川味」十足的生態文明建設之路,生態優勢持續向經濟優勢轉化。  「四川省已初步形成了省級統籌、市縣發力、梯次推進的建設體系,打造了一批生態文明示範建設和『兩山』理念實踐的鮮活案例樣本,探索形成了一批具有借鑑意義的有效模式。」
  • 馬曉暉:順勢而為 乘勝前進 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是與時俱進的發展觀、財富觀和價值觀,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理論的重要創新成果,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15年來,我們堅持把這一科學理念作為引領發展的根本遵循,融入到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各方面,使其成為全市黨員幹部的實際行動。
  • 生態環境部: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政府綠色採購比例超80%
    12月2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落實五中全會精神,以高水平保護促進綠色發展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日前,生態環境部發布了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 榮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的背後——「兩山論」的巴東實踐...
    圍繞生態立縣、綠色引領,「兩山論」在巴東深入人心。2020年11月30日,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表彰授牌活動在京舉行,巴東縣被授予「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這塊「金字招牌」的背後,既是巴東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生態保護的結果,也是全縣黨員幹部群眾忠實實踐「兩山論」的結果。
  • 黃埔區創建廣州首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
    11月30日下午,生態環境部對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和「2018-2019綠色中國年度人物」進行命名授牌,相關活動在北京舉行。據悉,黃埔成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為廣州市首個獲此殊榮的行政區。
  • 量化綠水青山 廈門2019年生態系統生產價值為1373.40億元
    中新網廈門12月11日電(黃詠綢)廈門市生態環境局11日發布《2019年廈門市生態系統生產價值(白皮書)》和《廈門市生態系統生產價值統計核算技術導則(2020年修訂)》。該白皮書顯示,2019年廈門全市生態系統生產價值為1373.40億元(人民幣,下同),比上年增長14.23%。
  • ...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加快建設天藍地綠水秀的美麗河北
    原標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加快建設天藍地綠水秀的美麗河北   8月7日下午,河北省委書記、省生態文明建設領導小組組長王東峰主持召開領導小組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黨中央決策部署,聽取我省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情況匯報,審議《河北省生態文明建設領導小組工作規則》等文件稿,安排部署下一階段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