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面新原力:千名科學家及企業家共話生物醫藥未來

2020-12-26 生物谷

2020年11月14日,由蕭山區人民政府主辦,杭州空港經濟區管委會、蕭山區經濟和信息化局、蕭山區投資促進局承辦,浙江健新原力製藥有限公司執行的「2020新原力論壇」在如詩如畫的杭州錢塘江南岸如期而至。千名科學家、企業家、藝術家、公益家齊聚一堂,會議內容突破科學、商業與人文的界限。

健新原力首席科學官、新原力論壇主席衛穎飛致大會歡迎詞。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原力論壇希望成為一個包容、開放的平臺,讓科學家、企業家一起在平臺上相互學習、相互交流、相互分享,共同成長,為人類的健康做出自己的努力。

共建·新原力

賽默飛世爾科技-健新原力生物製藥CDMO合資項目落戶蕭山籤約儀式


生物經濟已成為全球經濟增長新引擎,浙江省高度重視數字驅動、融合賦能的前瞻戰略布局。蕭山在打造 「重要窗口」示範樣板的道路上,主動布局,積極作為,找準賽道,已成功落地多家優秀的生物醫藥企業,生物經濟正逐漸起勢,如錢塘潮,澎湃而來。

全球500強、生物領軍企業賽默飛攜手本土創新驅動型生物科技企業健新原力正式落戶杭州空港經濟區,共同建立一個國際標準的生物製藥CDMO合資工廠。賽默飛世爾科技-健新原力生物製藥CDMO合資項目落戶蕭山籤約儀式在大會期間舉行。杭州市市委副書記、蕭山區區委書記佟桂莉,浙江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黨組書記徐潤龍,賽默飛中國區總裁艾禮德(Tony Acciarito),賽默飛中國區商務運營副總裁馮時瀚(Hann Pang),健新原力董事長餘國良,健新原力執行長李玉玲,以及其他重要領導及各界嘉賓出席了籤約儀式。


杭州市市委副書記、蕭山區區委書記佟桂莉對合資項目落戶蕭山表示熱烈的祝賀。近年來,杭州加快布局生物經濟等未來產業,積極培育千億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努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生物醫藥創新城市。蕭山大力實施戰略,積極布局生物經濟,將生物醫藥作為引領蕭山未來主要產業方向,加快形成生物創新藥,高端醫療器械和智慧醫療為核心的產業生態和產業集群,發展的共識越來越統一,舉措越來越精準,成效越來越明顯。

賽默飛中國總裁艾禮德表示,賽默飛紮根中國超過35年,我們長期看好中國市場。此次賽默飛與健新原力合資項目,也體現了賽默飛對於生物製藥市場的長期投入和戰略合作布局。未來,我們也將持續提升本地新品研發和製造能力,進一步支持生物製藥客戶,加速創新藥推向市場。

健新原力董事長餘國良表示,中國創新生物醫藥的發展前景巨大,新興的生物技術公司越來越需要和高質量、符合國際法規運營的CDMO合作以共同促進發展。通過與賽默飛的合作,我們能幫助國內外生物製藥企業加速國際化和產業化,更快地將創新療法帶到世界。

洞悉·新原力
一場對抗新冠病毒的全球戰爭


William Haseltine
艾杜康董事長、總裁

摘要:基因組學的發展為人類抗病毒之路提供了重要保障


在過去的抗疫工作中,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有很多優點值得世界各國去學習。經此一役,如果下次類似新冠這樣的疫情發生,相信各國在生物技術及公共衛生上就能快速做好應對的準備。早些年做人類基因組計劃的時候,能作為藥物研發的靶點數量較少,很多藥物圍繞單一靶點進行研發,如某個細胞、某個蛋白、某段基因。破解人類基因組之後,藥物研發的一些工作方式發生了轉變——以HIV病毒為例,知道了它的基因序列,就知道未來要往哪些方向去努力,開發靶向藥物,這些經驗同樣也可以應用到新冠的藥物研發中。相信基因組學的發展在未來可以幫助人類去對抗更多類型的病毒。


宋瑞霖
中國醫藥創新促進會執行會長
摘要:中國已成為全球醫藥創新的重要參與者和貢獻者


2018年,中國醫藥市場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醫藥市場。而在今年,全球TOP20藥企市值首次出現了中國企業的身影。我國醫藥創新已經步入第二梯隊,從「跟隨著」邁入「並行者」並向「領跑者」奮進。中國創新藥不僅要「引進來」還需要「走出去」——創新藥市場的潛力巨大,海外市場有待進一步擴展。雖然中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迅速,但是仍存在智慧財產權產權轉化低效、存在大量未被滿足的臨床需、醫保仍需發力提高藥品的可行性等問題。創新需要資金、政策、市場、技術四大要素,我們需要進一步推行鼓勵創新的有效激勵制度、加強獲取技術和知識的渠道。



田梅
浙江省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
摘要:PET分子影像讓精準醫學可視化


精準醫學是指在正確的時間給正確的病人用正確的治療手段,而現代遺傳技術、分子影像技術及生物信息技術為精準醫學提供了技術支撐。隨著影像技術的發展,診斷從「看得見」到「看得清」再到「看得準」最終邁向「看到早」。PET分子影像在腫瘤的臨床診斷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也可以輔助靶向藥物的研發。除了在腫瘤診斷領域逐漸替代有創活檢的應用,PET分子影像也可以用於AD的早期發現、預測痴呆發病。在這次疫情中,影像診斷同樣將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馮時瀚
賽默飛中國區商務運營副總裁
摘要:技術創新在公共衛生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現在全球有超過5000萬人感染新冠病毒,死亡人數超過100萬人,呈現出一個全球大流行的狀態。在過去十個月中,世界各國看到技術創新在這次抗疫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賽默飛在科學研究、診斷、疫苗等多個方面建立全球協作系統以應對疾病的大流行。我們意識到有政府的支持、人民的支持以及技術的支持才能更好、更快地控制住這場疫情。



共話·新原力
生物技術在對抗流行病戰疫中的突出作用


本草資本創始合伙人劉千葉主持本次圓桌論壇,賽默飛中國區商務運營副總裁馮時瀚、康希諾營運長巢守柏、金斯瑞集團中國/亞太地區業務發展副總裁許鋼鋒等三位嘉賓就創新技術工具在抗疫中的應用、疫苗及抗體的研發等問題發表看法。


公益·新原力
用擔當實現鄉村孩子的夢想

擔當者行動教育基金會聯合百華協會進行的「班班有個圖書角」青少年閱讀公益項目走進了中國偏遠的鄉村小學,走向了成千上萬的孩子們。擔當著行動教育基金會,

健新原力董事長、圖書《大健康通識課》的作者餘國良博士

以及圖書出品公司悅海傳媒將在新原力論壇的平臺上,進行公益售書捐贈儀式。

餘國良博士承諾將其所得版權全部捐贈給「班班有個圖書角」青少年閱讀公益項目。出品人於麗娜女士承諾每銷售一本圖書也將代表出品機構向同一公益機構捐款1元。

擔當者行動教育基金會秘書長覃樹勇與百華協會前主席兼公益負責人施晨陽

分別介紹了「百華·擔當者閱讀助學」及百華公益實踐在這6年取得的成就。之後,擔當者行動教育基金會秘書長覃樹勇先生為百華協會頒發「百華協會2019年使命同行獎」。

本次大會也邀請到了

中國第六支赴南蘇丹維和警隊警隊長韋益毅

分享了他在南蘇丹的所見所感。「願不遠的將來,這片被戰火燒灼的戰場能變成農場,槍炮能化為犁耙;那塊土地上的人們,也能從此親人團聚,不再離散;那些孩子們,都能帶著希望而非迷茫離開難民營,懷著感恩而非仇恨,健康成長。」

人文·新原力
相輔相成、求真求善


著名經濟學家梁小民帶來《走馬看浙商》的主題分享,「地少人多的矛盾、農業中商品經濟發達、文化水平偏高等原因造就了浙江商業的發達,使得浙商在十大商幫中佔據四席。」同樣,我們也能從寧波幫學到許多成功經驗——首先,做企業一定要文化水平高,企業家要經常讀書;其次,要開放、要敢為天下先,只有向人家學習了,才能更強大;最後,要有草根精神,靠政府的同時更要靠自己獨立的精神。



相關焦點

  • 生物醫藥大咖齊聚揚州 共話生物醫藥產業未來發展
    11月27日上午,2020中國揚州生物醫藥論壇開幕,醫藥界專家學者雲集揚州明月湖畔,共話產業未來、共敘合作情誼、共商發展大計。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鍇竑出席活動並致辭。
  • 共話未來!華為上海生物醫藥高峰論壇聚焦醫療企業數位化轉型,成功...
    眾所周知今年受到新冠肺炎的影響,生物醫藥企業要進行怎樣的數位化轉型?12月15日,「2020上海智慧城市體驗周」重磅壓軸活動——「智慧上海·進而有為」上海城市峰會2020成功舉辦。峰會中由華為5G創新中心主辦的生物醫藥高峰論壇上,華為與醫藥領域的合作夥伴共同探討了醫療企業該如何數位化轉型。
  • 「鏈」上企業近1500家 長沙生物醫藥產業生態圈漸成
    (基因技術)產業鏈聚焦高端引領項目,共組織各類招商活動50餘場,截至目前,全市共籤約生物醫藥項目33個,總投資達103.8億元。近年來,長沙生物醫藥領域的研發能力不斷增強,目前共擁有藥品品種1500多個,醫療器械生產產品1587個,現有國家級技術服務平臺20多個,獲批國家和省級高新技術企業200餘家。去年,長沙生物醫藥產業鏈總規模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達到1135億元。今年前三季度,長沙生物醫藥規模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增速達14.2%,規模醫藥物流企業營業收入增速達17.8%。
  • 2019中國·揚州生物醫藥論壇舉行
    中國科學院院士、江蘇省科學技術協會主席陳駿,中國工程院院士、華東師範大學校長錢旭紅等300多位來自海內外生物醫藥領域的專家學者、行業大咖、知名企業負責人齊聚揚州,共話產業未來、共敘合作情誼、共商發展大計。市領導張耀武、方桂林參加活動。
  • 8家生物醫藥創新企業集中落戶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二期 「產業化...
    核心提示:460餘家入駐企業,1萬餘名生物醫藥專業人才,60餘位國家千人……昨日,創業十年的國內頂級生物醫藥產業園區——蘇州生物納米園正式宣布更名為「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同時,8家生物醫藥創新企業的產業化基地集體落戶生物醫藥產業園2期。據悉,相較於以孵化創新為主的一期入駐企業,園區二期入駐企業將以「產業化」為主要目標,推動生物醫藥從研發走向產業化,走向臨床。
  • 共話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大勢
    為應對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推動廣州市生物醫藥全產業鏈建設發展,加速生物醫藥科技創新,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生物醫藥服務的健康需求,在市有關部門指導下,國投創合國家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廣州市生物產業聯盟、全國創新生物醫藥創業投資服務聯盟、廣州眾成醫療器械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第四期廣州市生物醫藥研發機構+醫院+企業對接活動
  • 科創板一周年,一文讀懂25家生物醫藥企業「成績單」
    25支醫藥股總市值近4000萬據上交所數據,截至6月15日,申報科創板企業總數達到340家。其中,註冊生效131家,110家企業已可上市交易,提交註冊34家,通過上市委會議5家,已問詢90家,已受理48家,有一家企業暫緩審議,31家企業終止審核。
  • 19家醫藥生物企業躋身2020《財富》中國500強 恆瑞醫藥排名上升77位
    來源:金融界網站7月27日,2020《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發布,19家醫藥生物企業上榜,且全部為2019年已上榜企業。從數量來看,2020年上榜企業相比於2019年減少兩家。從排名變化來看,15家企業排名有不同程度上升,4家企業排名下降。其中,恆瑞醫藥上升77名,上升幅度最大。 恆瑞醫藥是國內醫藥行業的龍頭企業,產品主要覆蓋抗腫瘤、手術麻醉、造影劑等領域。2019年,恆瑞醫藥實現營業總收入232.89億元,同比增長33.70%,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3.28億元,同比增長31.05%。
  • 國外建設生物醫藥孵化器模式分析
    3.The Icehouse該孵化器與奧克蘭商學院、波士頓諮詢集團、Telecom andGen-i、安永集團、惠普和微軟合作共推出75家技術公司,其中包括奧克蘭的Nexus6、M-Com公司等知名企業。4.
  • 坪山區生物醫藥產業年均增長30%
    坪山國家級生物醫藥產業基地目前聚集了150餘家生物醫藥企業,其中製藥企業30餘家,醫療器械企業120餘家,擁有賽諾菲巴斯德、國藥致君,海普瑞、信立泰、微芯生物、新產業、海濱製藥、翰宇藥業、理邦精密、邦健生物等一大批知名企業,呈現出製藥龍頭企業集聚,醫療器械產品覆蓋面廣,高端有源、無源器械和體外診斷快速發展的趨勢。
  • 布局未來十年 蘇州做強生物醫藥「一號產業」
    中新網蘇州4月25日電(周建琳) 25日,蘇州生物醫藥發展大會召開。大會提出:力爭十年內在蘇州市打造國際知名和具有國內頂級競爭力、影響力的產業地標——中國藥谷。這場大會被視為蘇州布局未來十年的重要起點。
  • 創投大佬林向紅: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的誕生背後
    在接到這個任務後,林向紅一行人研究了像上海張江、北京中關村、廣州生物島等一些當時已經初具規模的生物醫藥園區的發展經驗。上海市委市政府在2005年舉全市之力聚焦張江打造中國藥谷,一大批跨國公司的研發中心在張江落地。上海已有諸多的大企業落地,那蘇州的定位就是來支持創新型的創業型的生物醫藥企業發展。
  • 98家北京藥企集中「落戶」滄州渤海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園
    在位於滄州渤海新區臨港開發區的生物醫藥產業園,華素製藥滄州分公司副總經理姜永強告訴記者。這家原位於北京房山的藥企於2017年底決定將原料藥生產搬遷至渤海新區,滄州分公司按照安全、環保的高標準建設,今年已具備生產條件。憑藉「共建共管共享」模式,98家北京藥企集中簽約落戶滄州渤海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園。今年北京藥企密集投產,累計已有14個北京項目投產運營。
  • 大興生物醫藥基地50家企業「馬不停蹄」研發生產抗疫產品
    3月25日,記者從被譽為「中國藥谷」的大興生物醫藥基地了解到,園區內目前共有50餘家企業直接參與抗疫產品的研發生產,60家年產值2000萬元規模以上企業已全部復工。今年1至2月,園區累計新增企業34戶,同比增長13.4%,完成稅收收入3.41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
  • IN視頻|為什麼選擇坪山,這些生物醫藥企業給出答案
    這條長為3.8公裡的道路雲集了191家生物醫藥類公司、11家上市公司,其中就有世界500強企業賽諾菲巴斯德,以及微芯生物、新產業生物、理邦儀器等具有強勁競爭力的「明星企業」。坪山的「BT大道」是近年來坪山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集聚、蓬勃發展的一個縮影。為什麼這麼多生物醫藥企業選擇了深圳坪山?聽聽他們怎麼說。
  • 3700多家生物醫藥企業,20多位院士……廣州科技戰「疫」的底氣在...
    中山大學孫逸仙醫院呼吸科主任江山平、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副院長李尹雄等親自籤署緊急攻關任務《責任狀》,承諾用自己的全部職業生涯和科研信譽作保證,帶領項目突擊隊分秒必爭、攻堅克難,保證全部精力投入,不從事無關的工作,並在任務完成前不考慮論文發表和個人利益。
  • 山東大學等幾十家科研單位、企業入駐「細胞產業園」 濟南生物醫藥...
    9月25日上午,山東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明湖國際細胞醫學產業園籤約儀式在中央商務區文化服務中心舉行,歷下控股與山東大學等四家科研單位以及泰和醫藥等十幾家細胞治療研發企業、山東省藥學科學院、濟南市血液供保中心等單位代表共同出席。
  • 科創板成生物醫藥企業上市主通道 強者恆強趨勢下併購或加速
    《證券日報》記者梳理後發現,在中小板、創業板先後於2004年、2009年成立後,這兩個上市融資平臺相繼成為醫藥生物企業上市的主要通道。但自2019年科創板開閘以來,科創板已喧賓奪主,逐漸成為醫藥生物企業新的上市主要渠道。同花順數據顯示,自2019年7月份以來,醫藥生物行業有39家企業登陸科創板、5家登陸創業板、7家登陸主板上市。
  • 維亞生物孵化逾60家生物醫藥初創企業,過去三年已8筆退出
    公司的EFS(equity-for-service 服務換股權)業務亦向全球高潛力的生物科技初創公司提供藥物發現及孵化服務。截至2020年6月30日,維亞生物已累計為全球495家生物科技及製藥客戶提供藥物發現服務,研究過超過1300個獨立藥物靶標,向客戶交付超過17000個蛋白複合物結構,共計投資孵化逾60家生物醫藥初創企業。
  • 決定蘇州城市命運的「1號產業」為何是生物醫藥?這場大會給出答案
    交匯點訊 4月25日,蘇州召開2020生物醫藥發展大會,現場發布《全力打造蘇州市生物醫藥及健康產業地標實施方案(2020-2030)》。蘇州生物醫藥產業新一輪發展從此有了路線圖。  「我們決心將生物醫藥作為蘇州在全球最有競爭力、最有影響力的產業地標精心打造,就是為發展加速,給未來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