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生物5月投資策略:繼續緊握龍頭,重視IVD需求彈性

2021-01-11 未來智庫

如需報告請登錄【未來智庫】。

報告摘要:

受疫情影響2020Q1全板塊營收利潤雙下滑,上市公司中疫情相關企業一枝獨秀

2020Q1醫藥製造業營收下滑8.9%,利潤總額下滑15.7%,而A股上市醫藥公司營收整體下滑3%,淨利潤下滑 12%,上市公司繼續好於行業整體。分版塊來看,醫療器械中的IVD以及疫情相關的移動DR、呼吸機、監護儀 等相關公司取得較好增長。但全行業其他領域整體營收端影響仍然估計在15-20%左右。預計Q2海外疫情蔓延對 有相關產品出口的企業形成利好。

年報體現長期趨勢,醫藥板塊內部景氣度延續分化趨勢

2019年年報行業整體營收增長13%,淨利潤增長1%,行業分化符合市場預期。我們對年報中行業及公司的景氣 情況根據ROE、成長性、自由現金流等指標進行了梳理,當前創新藥、CRO、疫苗、血製品、醫療器械和服務 、醫藥零售等部分領域等均處於高景氣度。新冠疫情衝擊之下,雖然部分領域如醫療服務受到短期衝擊,考慮 到國內疫情衝擊恢復有序進行,且在宏觀預期利率長期向下,具備穩健自由現金流的景氣板塊潛在延續估值提 升行情。

海外疫情、國內復工篩查等潛在因素助力新冠疫情相關IVD需求

海外疫情累計感染人數已經達到(5月15日)454萬例,累計死亡人數超過30萬例。遠遠超過Q1國內的8w例感 染數量,這將帶來Q2出口產品相關的企業的需求爆發式增長。國內武漢已經開始全面篩查無症狀感染者,未來 若其他地區在復工過程中分層次篩查,也將大幅提高檢測服務和產品的需求,在Q2預計國內需求也具有增加的 可能。

投資參考:緊握龍頭,兼顧疫情受益IVD板塊

當前醫藥板塊的走強主要源於長期邏輯好、企業自由現金流優秀、利率降低長期趨勢下確定性成長高景氣領域 估值具有提升空間。年報與一季報繼續驗證了此前市場對創新產業鏈、消費屬性產業鏈兩條主線的龍頭看好的 預期。

5月投資組合:恆瑞醫藥、邁瑞醫療、邁克生物、凱普生物、魚躍醫療、貝瑞基因、中國生物製藥、三生 製藥、中國中藥。

報告節選:(報告原文61頁)

(報告觀點屬於原作者,僅供參考。報告來源:國信證券)

如需報告原文檔請登錄【未來智庫】。

相關焦點

  • 【國信醫藥】疫情持續拉動IVD需求(周觀點)
    隨著國內疫情好轉,醫藥企業逐漸恢復正常經營,而隨著海外疫情蔓延,國內疫情相關企業出口訂單持續增加,尤其是醫療器械中的IVD以及疫情相關的移動DR、呼吸機、監護儀等。5月醫療器械板塊漲幅21.77%,大幅領跑醫藥全行業。推薦買入國內首批核酸獲證、海外獲證最多、「專業對口」的華大基因,核酸檢測國內、歐美三證齊全,出口潛力巨大,集採多省中標的邁克生物,以及行業龍頭邁瑞醫療。
  • 醫藥生物行業下半年投資策略:投資主線,長受益+快復甦
    從上市公司數據來看,在 28 個申萬一級行業中,2020Q1 醫藥生物上市公司總營收為 3841 億元,同比增速下滑 7.8%,但表現好於整體醫藥製造業水平和大部分行業,體現了醫藥龍頭企業抗風險能力更強。
  • ...醫藥生物上演賽道為王、生豬牽一髮動全身?2021大消費投資思路...
    這一年,我們看到醫藥生物的賽道為王,消費巨頭市值迎風起舞,生豬價格依舊牽一髮而動全身……大消費領域產業鏈的價值再次凸顯。2021年即將到來,大消費領域還會是投資的黃金標的嗎?高估值的標的還能繼續跟投嗎?如何把握風口下的投資邏輯?在風險與趨勢之間,我們需要專業研究的分析與建議。
  • 醫藥生物行業2020年投資策略:或科技屬性偏強、消費屬性偏弱
    我們的策略報告多了一個時效性維度,第一部分,從宏觀政策環境帶來的市場投資風格因素要講一下 2020 年怎麼看。第二部分,重點闡述近期醫藥政策對醫藥產業長遠發展角度來看投資機遇。我們的文章不長,數據整體嚴密性也未必好,但是這是長期浸淫在醫藥投資領域的老兵與市場和醫藥產業共呼吸的一些感受。
  • 多隻醫藥股盤中閃崩,魯抗醫藥一度觸及跌停,龍頭行情還會持續嗎?
    1月12日,臨近午間收盤,多隻醫藥股盤中閃崩,聯環藥業、魯抗醫藥、四環生物盤中快速跳水,魯抗醫藥一度觸及跌停。最近兩年,醫藥板塊表現十分搶眼,醫藥生物指數2019年上漲34%,2020年上漲52%。那麼,2021年醫藥股又會有怎樣的表現呢?
  • 中泰證券2021年醫藥生物投資策略:創新創造價值 尋找醫藥中的...
    未來3-5年將是國內創新藥密集上市階段, ADC、細胞治療等新型療法逐漸嶄露頭角。國內創新不斷升級和多樣化,未來將是靶點選擇、分子篩選、管線構建、臨床和註冊推進、市場銷售等全方位的競爭,看好綜合能力強大的頭部創新藥企業和有創造性的生物藥公司,如恆瑞醫藥、中國生物製藥、復星醫藥、信達生物、君實生物、貝達藥業、復宏漢霖等。
  • 國君煤炭2021年度策略:供給彈性減弱 迎接需求大時代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1)2020煤市復盤,上半年需求擾動,下半年供需共振。動力煤、焦煤、焦炭走勢基本同步,4月左右低點後開啟反彈,且在四季度均創新高,上半年弱走勢主要受疫情影響需求,下半年需求持續強勁回升,同時生產、進口、環保多因素在供給端支撐價格。 2)2021供需展望:供給彈性減弱,迎接需求大時代。
  • 醫藥股票有哪些龍頭股?醫藥概念股票有哪些?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本周生物醫藥行業開始反彈,之前生物醫藥行業已經調整三四個月時間,建議可以逢低布局醫藥龍頭股。醫藥從長期來看還是一個容易出牛股的領域,雖然有集採降價的影響,一些醫療器械個股收入和利潤受到較大影響,但從長期來看,創新藥、中藥等這些領域龍頭股依然值得配置。
  • 2020盤點:高瓴資本「生物醫藥」布局有何變化,投資邏輯究竟是啥?
    高瓴資本(Hillhouse Capital)是一家專注於長期結構性價值投資的資本公司,由張磊先生創立,目前已發展成為亞洲地區資產管理規模最大的投資基金之一。生物醫藥行業向來受到高瓴資本的青睞,投資了包括恆瑞醫藥、愛爾眼科、百濟神州、藥明康德、泰格醫藥、君實生物、信達生物、甘李藥業等數十家知名企業。 2020年,高瓴資本在生物醫藥領域有哪些動作?
  • 剛性需求帶來確定性成長,醫藥行業兩條投資主線被長期看好
    對於未來醫藥行業發展,有分析人士指出,剛性需求帶來確定性成長,維持行業長期看好觀點,而醫藥創新和消費升級仍為長期投資主線。再看藥明康德,藥明康德屬於CRO+CDMO,全產業鏈布局,稀缺性龍頭,為全球超過4000家的客戶提供服務,過去5年,淨利潤複合增長超過32%。
  • 廣發基金邱璟旻:醫藥行業反轉 看好四大領域龍頭企業
    醫藥板塊(不含新股)前三季度的銷售收入、經營性營業利潤、淨利潤增速分別為19.95%、22.58%、31.20%。上述數據再次驗證了之前機構投資者普遍認為醫藥行業回暖的預判。為此,醫藥行業獲得資金的關注,其中醫藥生物板塊10月整體漲幅為5.21%,在申萬28個一級行業中排名第四。  受益於此,醫藥主題基金10月表現搶眼。
  • 最全醫藥龍頭,挖掘未來至少翻十倍的醫藥龍頭股!
    3.美年健康 B 非公體檢龍頭企業。 4.益豐藥房 A 連鎖藥店龍頭企業,積極布局網際網路醫療服務 5.老百姓 B 區域醫藥商業龍頭企業 6.大參林 A 連鎖藥店龍頭企業之一,加速全國擴張。
  • 醫藥行業研究與投資策略:長期的力量,醫藥正青春
    其中,1-10 月份醫藥製造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 業收入 19555.9 億元,同比+2.5%;實現利潤總額為 2779.1 億元,同比增 長 8.7%,1-9 月份為+8.2%。醫藥製造業工業增加值累計同比逐步回升。 我國醫藥製造業工業增加值累計同比自 2 月份觸底後一路上揚,2020 年 10 月累計同比增長 3.5%。我國醫保控費方向不變。
  • IPO收割機 盈科資本14單IPO領跑生物醫藥核心賽道
    12月7日,二氧化矽行業龍頭企業確成股份(605183.SH)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上市交易。無獨有偶,北京正和生態環的首發申請也於近日獲通過。至此,盈科資本今年IPO過會項目總數將增長至14個,其中科創板6家,創業板4家,主板3家,港股1家,繼續保持業內同期IPO數量領先地位。
  • 醫藥行業 2021年度投資策略:賽道為綱,業績為王,聚焦真成長,維持...
    我們認為 2021 年需進一步強化對製藥工業板塊的重視。我們堅定看好:1)以 CDMO、原料藥製劑一體化為代表的醫藥先進位造,未來十年全球崛起將是必然趨勢。尤其是其中估值性價比仍然很高的原料藥製劑一體化領域;2)儘管短期市場對創新藥的定價體系存在一定擔憂,但長期仍是醫藥產業最大的升級方向。伴隨創新藥獲批大潮的到來,投資機會仍有望不斷湧現。?
  • 南方基金史博:重視企業盈利質量 關注醫藥消費與製造業升級投資機遇
    中證網訊(記者 張煥昀)近日,南方基金副總經理兼首席投資官(權益)史博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指出,疫情更多是對於盈利結構產生深刻影響,當前更關注自下而上甄選行業與個股投資,同時格外重視企業盈利質量。展望後市,史博看好醫藥消費與製造業升級帶來的投資機會。
  • 醫藥行業:喜迎估值切換 看好三諾生物、長春高新等
    行情回顧:上周醫藥生物指數上漲14%,跑贏滬深300指數15個百分點,在申萬醫藥三級子行業中,除醫藥商業以外所有板塊均表現為上漲趨勢,其中生物製品板塊漲幅最大為39%,醫藥商業板塊跌幅最大為-01%。
  • 醫藥行業研究與投資策略:聚焦六大方向,尋找馬拉松選手
    系列政策推動下, 國內醫藥行業向著更為規範、健康的方向發展,行業和企業分化加劇。 當前 A 股醫藥生物市值前十大公司為 2 家創新藥企,1 家器械龍頭,1 家醫療服務企業,1 家創新疫苗企業,2 家 CRO/CDMO 龍頭,以及 3 家醫藥消費類產品公司。與 2015 年底對比,前十大中僅有 3家相同標 的,前 20 家中僅有 4 家重合。
  • 財通多策略福享混合(LOF)淨值上漲1.02% 請保持關注
    報告期內基金投資策略和運作分析2020年上半年是峰迴路轉的半年,市場熱點也頻繁切換,從一季度的半導體、計算機,到疫情期間的醫藥、消費,期間市場經歷了新冠病毒的影響,經歷了貿易戰的升溫,但是整體市場最終是以行業輪番上漲,輪番創新高的方式渡過,我們認為目前看市場風險比上半年略大,投資難度相對也變得增大。
  • 【華泰策略|景氣】拉尼娜下的四類需求和兩類彈性——景氣與估值月報
    連續六個月正增長,但受去年同期高基數影響9月基建投資增速較8月邊際放緩2.3個百分點;1-9月房地產開發投資累計同比5.6%,高於1-8月的累計同比4.6%。 電力設備方面,下遊需求良好,根據中電聯電力統計與數據中心,2020年1-8月電網工程投資為2803億元,同比降低13.7%,同比降幅較1-7月縮小2.9個百分點;9月製造業PMI為51.5%,9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9%,較8月份進一步回升,說明工業企業經營環境進一步改善、工控設備下遊需求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