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氏天下點擊上方藍字回家吧!!
公元951年正月戊寅,也就是後漢滅國,郭威建立後周稱帝之後的第12天,原後漢高祖劉知遠的弟弟,大臣劉旻在太原自立為帝,定都晉陽(今山西太原),國號仍稱"漢",史稱"北漢"
劉旻,原名劉崇,稱帝之後才改名劉旻,史稱北漢世祖。此人年輕時是個無賴之徒,早年隨哥哥劉知遠當兵,後晉時在劉知遠手下任馬步軍都指揮使。劉知遠稱帝建立後漢時,他以皇弟的身份被任命為太原尹、北京留守、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等要職,負責鎮守太原重鎮,屏藩首都汴梁。隱帝時期,劉旻與朝廷顧命大臣郭威關係不好,長期以皇叔自居,拒不服從中央調遣,反而招兵買馬,擴充自己實力。但當郭威假意擁立劉昱的兒子劉贇為帝時,劉卻信以為真,直到郭威公然貶劉贇為湘陰公並建周稱帝,劉旻這才在太原稱帝,與後周對抗。
劉旻所建立的政權雖然也稱為"漢",但所統轄的僅有12州,版圖只相當於今山西省中部和北部,是當時面積較小的一個國家,也是五代十國中惟一的一個純北方國家。
由於地域狹小、土地貧瘠,北漢自成立之初就財賦困難,劉旻政府企圖通過提高稅賦來解決財政危機,而對百姓的橫徵暴斂又使得民不聊生,百姓紛紛逃亡,北漢政權的統治極不穩定。
劉旻稱帝之後,以報仇復國為己任,不斷派兵南下進攻後周。劉旻自知靠實力弱小的北漢本身是難以打敗後周的,為了達到報仇的目的,他不惜卑躬屈膝地向契丹稱臣納貢,向契丹皇帝自稱侄兒,勾結契丹遼國的軍隊,經常進攻後周,騷擾邊境,給當地人民帶來了巨大的危害。
公元954年正月,周太祖郭威去世,劉旻認為報仇的機會來了。於是再次向遼國借得6萬大軍,並親率自己的3萬騎兵與遼軍會合,然後揮師南下,向後周發起猛烈進攻。劉旻的進攻遭到以新繼位的周世宗柴榮為首的後周官兵的頑強抵抗,雖然最初北漢軍隊取得了一些小的勝利,但最後卻被周世宗柴榮的部隊大敗於高平。北漢損兵折將,元氣大傷,漢世祖劉旻只帶了隨身的一百多騎兵逃回太原。接著,後周大軍乘勝追擊,反擊北漢,包圍北漢首都太原長達3個月之久。雖然久攻太原不下,再加上遼國再度出兵,後周不得不撤退回國,所得州縣又全部被北漢收復,但北漢世祖劉旻卻在受到高平之敗和太原被圍的巨大打擊之後憂憤成疾,最後一病不起,於同年十一月在太原去世,終年60歲,葬在交城北山。
劉旻有2個兒子:長子劉贇,就是前面所述那位被郭威擁立為帝而後又被殺的湘陰公;次子劉承鈞,又名劉鈞。
公元954年十一月,29歲的劉承鈞在父親劉旻死後繼位為北漢王朝的第2任皇帝,史稱北漢"睿宗孝和帝"。
北漢睿宗劉承鈞是沙陀劉氏家族中相對優秀的一位皇帝。
史稱劉承鈞自幼聰慧異常,為人孝友知禮,喜愛讀書,擅長書法,是沙陀劉氏中文化素質最高的成員。他繼位初期仍襲用劉知遠和劉旻所用的"乾祐"年號,以示繼承先輩事業,直到3年後才改元為"天會"。
劉承鈞統治之初,鑑於北漢國力太弱,無力與後周對抗,只好暫繼承父親劉旻合契丹遼國對抗後周的政策,向契丹稱臣納貢,自稱"兒皇帝",凡軍國大事都向遼國通報。後來,劉承鈞改變國策,不再完全依賴契丹,也不再向後周以及後繼的北宋出兵,轉而罷兵致力於國內事務,實行整頓吏治、重用人才、與民休息、勸課農桑、鼓勵工商、發展經濟的進步政策。特別是後期起用博學多才的郭無為任宰相,重用足智多謀、善於理財的繼顒鴻臚卿和中書令,使得北漢國內政治形勢出現明顯的好轉,財政困境得到改善,國家實力大為增強。正是在這種形勢下,宋太祖趙匡胤才不敢輕易向北漢進攻,北漢王朝在北宋初年能暫苟安於西北一隅。
天會十二年(968年)七月,在位14年的北漢睿宗劉承鈞在首都太原病逝,終年43歲。北漢皇位由劉承鈞的外甥兼養子劉繼恩繼承,北漢的形勢再度惡化。
劉繼恩,史稱北漢少主。本姓薛,他的父親薛釗,母親是北漢世祖劉旻的女兒。薛釗夫妻關係不和,後來薛剌傷妻子劉氏,畏罪自殺。劉氏改嫁何氏,再生一子,名叫何繼元。不久劉氏與其夫何氏雙雙病故,睿宗奉父親劉旻之命,將薛繼恩、何繼元二人為養子,二人從此均改姓劉氏。劉繼恩在睿宗時期己任太原尹。
睿宗劉承鈞皇后郭氏,生二子:劉繼文、劉繼欽。
少主劉繼恩為人平庸無能,劉承鈞生前就曾對宰相郭無為說:"繼恩非濟世之才,恐不能了我家事。"郭無為也不喜歡他,但劉承鈞臨死前還是遺詔立劉繼恩為帝繼位。劉繼恩上臺後,埋怨郭無為不支持自己,就將他升為司空,名義上升,實際上則將他架空。劉郭二人的矛盾和分裂更趨激化。而此時,北宋王朝派遣3路大軍進攻北漢,直逼太原。
公元968年九月,正當北宋大軍壓境之際,北漢內亂再起。繼位才3個月的少帝劉繼恩被郭威所派猛士刺殺,時年34歲。北漢皇位由少帝劉繼恩的同母異父弟弟劉繼元繼承,這便是歷史上的北漢英武帝。
英武帝劉繼元早年任檢校司空、歸義府都督,後又加太保、右金吾衛大將軍、大內都點檢等職,少帝繼位時晉升為太師、太原尹。他繼位後仍舊使用繼父劉承鈞的年號,稱"天會十二年"。
劉繼元繼位時,契丹遼國大軍南下救援北漢,北宋大軍被迫南撤,北漢王朝在遼國的保護下再一次得到苟延殘喘的機會。
但是,劉繼元是一個昏庸無道、殘忍成性的暴君。他不但派人將主張投降北宋的宰相郭無為誅殺,又先後將自己的舅舅的兒子劉鎬、劉鍇、劉錆、劉錫,弟弟大內部點檢劉繼欽等10人殺戮,還殘忍地殺害了自己的養母即劉承鈞之妻郭氏。
史稱,作為後漢和北漢皇族的沙陀劉氏,在經過劉繼元的這一次大屠殺之後死亡殆盡,"於是劉氏子孫無遺類矣"!
當北漢王朝內部分崩離析的時候,北宋政權先後統一了南北各省,最後再次將矛頭直指北漢。公元979年,北宋第2任皇帝宋太宗趙光義發兵大舉北伐北漢,並親自督眾。宋軍這次一路長驅直入,連克北漢大鎮,大敗北漢和前來增援的遼國軍隊,北漢各地將領紛紛望風而降。五月,在北宋的威脅和勸誘下,劉繼元開城迎接宋軍,正式宣布向宋朝投降。由沙陀劉氏創建的北漢王朝,在傳遞了4帝29年之後,宣告滅亡。
劉繼元降宋後,被宋朝任命為檢校太師、右衛上將軍,受封為彭城郡公。但劉繼元從此失去自由,受到宋朝廷的監視。不久,劉繼元與北漢劉氏親屬一百多人由太原遷到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開封市)居住,由朝廷賞賜豪宅一棟。劉繼元在公元981年還被加封為開府儀同三司、保康軍節度使,直至公元991年病逝。劉繼元死後留下一個6歲的幼子,名叫劉三豬,後由宋太宗賜名為劉守節。劉守節在宋朝官任西京作坊副使,後升任右驍衛將軍。
劉繼元的弟弟劉繼文,在劉繼元稱帝時曾任雁門節度使。北漢滅亡後,他與駙馬都尉盧俊一起逃往遼國避難,此後下落不明。
弘揚劉氏文化,傳承先祖精神;四海一家,天地一劉。打造劉氏宗親溝通、交流平臺。祝福劉氏宗族薪火相傳、英才輩出、經邦濟世、共鑄輝煌!
長按二維碼,關注天下劉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