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忠義堂國術體育會簡介

2021-02-17 佛山市忠義堂國術體育會

獲獎明細:

1998年佛山市新春傳統獅藝大賽      金獎

1998年佛山市新春傳統獅藝大賽      最佳傳統項目獎

1999年佛山市新春傳統獅藝大賽      金獎

1999年黃飛鴻「南粵獅王杯」爭霸賽    銀獎

 2000年第二屆農行杯佛山市新春傳統獅藝大賽    金獎

2001年佛山市新春傳統醒獅邀請賽    第一名

2003年佛山市體育節舞龍舞獅公開賽(傳統獅)   銀獎

2004年樂從天佑城獅王爭霸賽           季軍

2011年佛山秋色歡樂節暨武術嘉年華「駿馬杯」傳統獅公開賽   銅獎

2012年佛山秋色歡樂節佛山傳統醒獅公開賽陣法青組   第一名

2012年佛山秋色歡樂節佛山傳統醒獅公開賽盤凳青組   第二名

2012年廣東省傳統龍獅、麒麟錦標賽   二等獎

2012年廣東省傳統龍獅、麒麟錦標賽   一等獎

2012年廣東醒獅網上爭霸賽傳統獅   銀獎

2013年「龍騰獅躍鬧元宵」龍獅表演大賽傳統南獅   最佳形神表現獎

2013年廣東省傳統龍獅、麒麟錦標賽   一等獎

2013年佛山市傳統獅公開賽   二等獎

2014年佛山市「百花廣場杯」傳統獅錦標賽   銀獎

2014年張槎街道龍獅爭霸賽傳統南獅項目   金獎

2015年張槎街道龍獅爭霸賽傳統南獅項目   金獎

2015年佛山市傳統獅錦標賽     三等獎

2017年「英姿勃發.南獅品格」禪城區南獅錦標賽   第一名

2018年廣東省傳統龍獅錦標賽(成年組)  一等獎

2018年廣東省傳統龍獅錦標賽(少年組)  一等獎

2018年禪城區傳統龍獅錦標賽        優勝獎

2019年禪城區傳統龍獅錦標賽        優勝獎

相關焦點

  • 廣東佛山的這座「小廟」內,藏一種「國術」,與洪拳詠春拳齊名?
    前面我們一起走進佛山的 「廣東省粵劇博物館」,了解了「粵劇」文化和聽了粵劇「私夥局」,然後又參觀了佛山名字來源的初始地「塔坡崗」,閒逛了佛山「最受歡迎」街區和城市新名片:嶺南天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翻閱前面的文章)。今天珊珊三丫頭繼續帶大家遊玩佛山, 參觀藏在佛山「太上廟」的鴻勝紀念館,了解一種國術:蔡李佛拳。
  • 五本精彩的國術流小說,打鬥拳拳到肉,展現國術風採
    今天我給大家推薦五本精彩的國術流小說,打鬥拳拳到肉,展現國術風採!一《國術宗師》【格鬥家】【簡介】: 武術者,強身健體,國術者,保家衛國。二十一世紀的武術愛好者王若道穿越到一八九八年,成為形意拳大師李存義的養子。
  • 2018海峽兩岸中華武術(國術)交流大會在南京體育學院舉行
    2018海峽兩岸中華武術(國術)交流大會12月1日上午在南京體育學院體育館舉行。
  • 守正·傳承|南京體育學院國術短兵爭霸賽暨學期末交流總結會圓滿落幕
    守正·傳承國術 國考穿戴護具中女生組比賽中6月25日,濃情端午,粽葉飄香,由南京體育學院團委與中國近代武術研究中心主辦、國術協會承辦的國術短兵爭霸賽暨學期末交流總結會在我校教學樓前操場圓滿落幕國術短兵是國術的主要內容之一,1929和1933年兩次「國術國考」中均為正試項目。本次比賽共持續兩天時間,圖書館葛見珠館長、武術與藝術學院陳榮梅副書記、杜家俊副院長、團委趙玉超副書記及指導教師劉靖老師出席開幕式,各位老師帶著殷切希望向同學們表達了端午佳節的美好祝願並預祝此次活動圓滿成功。
  • 南京體院舉辦中華武術(國術)交流大會 - 國家體育總局
    南京體院舉辦中華武術(國術)交流大會 發布時間:2020-11-14 來源:中國體育報 作者:許立俊 壽嘉俊 孫利華 字體:
  • 民國時期的國術擂臺賽
    1929年5月3日,當時的浙江省政府決定:該年11月在杭州舉辦全國性的「浙江國術遊藝大會」(民間俗稱為「全國武術擂臺賽」)。會場門口扎了兩座牌樓,上懸「提倡國術,發揚民氣」八個大字。擂臺上方是「欲全民均國術化」的一大橫幅,兩旁懸對聯:一臺聚國術英雄,虎躍龍驤,表演畢生功力,歷來運動會中無此舉;百世樹富強基礎,頑廉懦立,轉移千載頹風,民眾體育史上有餘思。
  • 國術流《龍蛇演義》,無數讀者心中的武學聖殿
    只殺敵,不表演的武術,就叫國術。也許你對現在的國術表演大師會失望,也許你對訴諸頭條的國術打假會憤恨,但讀一遍《龍蛇演義》你對「國術真的存在」仍舊會相信,會熱愛!它發揚了格鬥家《精武門》所開啟的國術流派,被譽為新一代國術流的開山鼻祖。此書之後,國術流才開始進入讀者視線,甚至很多人開始相信國術的存在。這部作品以國術這門華夏傳承的國粹為基調展開,將向大家描述國術的神奇。明勁、暗勁、化勁……以武入道,國術不但是一門武技,一門殺人技巧技擊,更是一種文化,裡面有華夏傳承的文化理念。
  • 陝西精武國術聯盟會 2019年高校武術社團高層交流大會 暨高校武術聯合會動員大會
    陝西精武國術聯盟會2019年高校武術社團高層交流大會暨高校武術聯合會動員大會金秋十月,丹桂飄香香萬裡。
  • 國術被中國人嘲諷花拳繡腿,但是在俄羅斯特別吃香,這是為什麼?
    提到當今武術很多人都會用花拳繡腿來形容,特別是自從格鬥教練打假以來,再加上各種所謂的大師借國術不斷走紅,他們把國術貶得一文不值,當然讓也很多人本來喜歡國術的朋友,對國術有另外一種看法,覺得國術也只不過如此,特別是套路更多只是觀賞,實戰一點作用也沒有,所以大家都用花拳繡腿來調侃,為什麼中華武術在俄羅斯特別吃香?
  • 宋江把聚義廳改為忠義堂,這一字之改,卻成了梁山的轉折點
    晁蓋攻打曾頭市中箭身亡,宋江取而代之,坐上梁山泊的第一把交椅,立即把晁蓋時期的「聚義廳」改為「忠義堂」。在《明·容與堂本水滸傳》中李卓吾對此批道:「改聚義廳為忠義堂,是梁山泊第一關節,不可草草看過。」宋江接替了晁蓋之後,把「聚義廳」改為「忠義堂」,很明顯,他要突出的是一個「忠」字。忠者,為朝廷效力之謂也。名正言順,宋江放手大幹。要效力朝廷,首先就要接受招安,取得朝廷的赦罪。於是,他把爭取招安的活動,從前一個時期口頭宣傳,轉到行動上來了。一字之改後,宋江為了招安開展了哪些行動?
  • 【分類推書】風格硬朗,拳拳到肉的國術流大盤點
    >《獸拳》《盜香》《白目老師》《一路拔劍》《終極武力》《黃庭立道》相關推薦:《從姑獲鳥開始》無限+國術《無限道武者路》國術+無限《武道宗師》都市武俠《黑巫師朱鵬》巫師+國術+無限《寇道》國術+仙俠《費倫的刀客》國術+DND
  • 國術在泰山:健吾國民,聲揚天下
    傳承國術遺產,振奮民族精神。葉問詠春國術班,系統訓練,短時間內掌握功力寸勁、詠春搏技(全面系統,外國特種部隊近身技術教程)以及變換莫測的黐手。 練就詠春拳技: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以武入哲,終身受益。
  • 民國時期國術擂臺賽:國術大競技,無護具真打實鬥(上)
    1929年10月10日浙江國術遊藝大會籌備委員會成立攝影11月9日下午杭州清華、清泰第二旅館門口的彩樓上掛著「國術遊藝大會招待所」的絲綢橫幅。自11月10日大會報到之日開始,全國各省、特別市、國術館、國術團體、社會各界及個人的賀電及館贈亦絡繹不絕。這些賀電及館贈均由大會秘書處接收和致答謝電。大會的籌委會、會議部、執行部則設在西湖的「貝莊」。執行部主任,評判委員長李景林每天接待來自各地的評判委員及監察唱會表演和比賽事宜。參加比賽的代表皆有李景林放車到招待所接他們來談話,並作簡單的表演,隨之再為他們講解比賽的細則。
  • 民國時期國術擂臺賽:無護具真打實鬥!
    1929年初,為推動全國武術的開展,中央國術館副館長、武當劍俠李景林寫信給全國各地武林門派的掌門與耆宿,表示想發起「一次全國性的國術表演大會」,
  • 佛山龍形拳一代宗師-賣魚強
    六歲習武,十六歲於東江一帶以武授世,經不斷尋師深造,三十五歲赴羊城小北醫靈廟前教授徒,繼後於港、粵各地設館授徒,歷會並屢挫南北各路名拳師而以「龍形摩橋拳」立世。獲「東江老虎林耀桂」之稱,譽列廣東十虎。被政府與軍界看重,被聘為兩廣國術總會教練、葉劍英教導團警衛旅教授。
  • 國術傳習錄——中央國術館館長張之江
    3月24日南京中央國術研究館成立,張之江擔任館長,他不計前嫌,三請精通武當劍和內家拳術的李景林任副館長,建館之初設有少林門和武當門,以王子平和高振東為門長。3月27日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高級參謀團主任,29日任東北特別委員會委員。3月30日中央常委會決議,通過錢大鈞等為江蘇省黨部指導員。6月國術研究館正式易名為中央國術館,它是中華民國時期主管國術的中央行政機構之一。
  • 國術騙人嗎?
    有人說:「國字號三大騙:國學、國醫,國術」。估計他所說的國術針對的主要是太極拳。那麼太極拳是否騙人呢?我們說太極拳是最高境界的技擊術,這種說法是正確的!太極拳並不騙人!那麼太極拳的境界為什麼比非太極拳技擊術境界高呢?非太極拳技擊術都把打擊力大放在首位,崇尚剛強。而太極拳則恰恰相反,不崇尚打擊力大,而是崇尚柔弱,認為柔弱勝剛強,亦即認為柔之勝剛弱之勝強。
  • 宇威簡介
    寧波市散打隊經過13年努力已成為浙江省內各代表隊中的強隊,現我們將努力打造「專業、專注、專一」的青少年國術培訓機構。向青少年推廣國術運動、繼承和發揚大武術精神。我們只做國術培訓項目介紹:武術散打,運用武術中的遠踢、近打、貼身摔等方法,進行徒手對抗的現代體育競技項目,它是中國武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武術有兩種表現形式,一種是套路——表演形式,一種是散打——對抗形式。
  • 《龍蛇演義》國術流小說推薦,國家繁榮安定之術
    關於國術還有另外一種說法:只殺敵,不表演的武術,就叫國術。國術:1927年,國民政法委員張之江發起,馮玉祥、于右任、蔡元培等人呼籲,與南京創立了國術研究館,稱「國術館組設,原本救國之熱誠,以期強種強國,而循至於民眾均國術化」。1928年更名為南京中央國術館,首次出現「國術」二字,後臺灣沿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