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日記|感謝廣東援荊醫療隊救回一命,荊州50多歲患者邀廣東醫生...

2020-12-16 廣東衛生在線

特派記者戰疫日記

病毒無情,廣東有愛!自對口支援湖北荊州以來,廣東醫療隊已有數百名最美逆行者奮戰在抗疫一線。醫療隊的工作日常是怎樣的?隊員需要克服哪些艱難險阻?廣東衛生在線特派記者用新聞視角,文學筆調,為你逐一呈現「戰荊州」故事。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裡,都流出一首讚歌……」最近幾天,在廣東支援湖北荊州醫療隊員和荊州市醫務人員的朋友圈裡,一個短視頻特別火。

視頻不長,幾十秒的畫面裡,是一片白色的隔離病房,還有充滿色彩的悅耳女聲。

一位患者坐在床上,穿著黑色羽絨服,寬大的口罩,遮不住臉上的笑容。還有三個醫生,穿著厚厚的防護服,看不到臉,但聲音裡同樣充滿了喜悅和感動。

她們歌唱《我和我的祖國》,也是在唱響生命讚歌。

在病情轉好的那一刻,我最想做的是歌唱我的祖國

如果只聽聲音,你會認為依偎在一起唱歌的四個人,是多年的姐妹,年輕而充滿活力。事實上,她們只認識不到1個月,她們中最年輕的也已經56歲。

胡阿姨最大,58歲。她的兒子有武漢接觸史,一家5口人,3個人感染了新冠肺炎,1個人因發燒隔離。胡阿姨症狀最嚴重,2月3日轉到松滋市人民醫院就被確診為重症患者。

當晚胡阿姨病情急轉直下,持續惡化,2月13號達到最危險的狀態。這個時候,廣東醫療隊來了。

2月12日晚,廣東醫療隊抵達松滋,立刻與當地醫生聯手組建新的專家團隊,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2月16日,經廣東醫療隊改造過的隔離病區啟用,胡阿姨轉入新病區治療。

「她是到松滋接診的第二個患者。」廣東醫療隊員周紅梅說。胡阿姨非常感激廣東醫生,她喜歡說,「廣東醫生來了,我一家人就有救了」。不過周紅梅和同事們卻說,幸虧有荊州醫務人員的堅持和海南醫療隊前期救治,才有了後來的逆轉。

在20多天裡,來自中山、肇慶的廣東醫療隊員與松滋市醫務人員攜手,積極運用遠程會診、多學科會診、中西醫結合和心理疏導等治療方式,胡阿姨病情逐漸好轉。

2月22日,肺部CT複查,胡阿姨病變吸收明顯,由危重型病例下調為重型病例;2月28日,專家組對胡阿姨作了一次全面系統評估,認為病情明顯好轉,又把她由重型等級調整為普通型。

得知這個好消息時,胡阿姨心情激蕩,幾乎是語無倫次地表達著感激之情,她提議醫生和她一起唱首歌,就唱《我和我的祖國》。

這是一首流傳30多年的讚歌,幾乎每一個中國人都張口能唱。它沒有華麗的詞藻,感情卻極為非常真摯,每一個人唱起它,心中都會充滿力量,充滿美好。

「1個月來,有太多人幫助我了,我不能一一表達感謝。我只能感謝我的祖國、歌唱我的祖國。」胡阿姨說。

我和我的祖國從未分割。疫情爆發後,第一時間,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部署指揮全國疫情防控工作,遏制了新冠疫情的更大規模爆發。

2月,國家又根據湖北疫情發展,制定一省一市對口支援政策,19個省市對口支援武漢以外湖北各地市。馳援荊州就是中共中央和國務院賦予廣東的政治任務。

2月10日,接到命令的當天,廣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僅用小半天就組織了108人的第一批醫療隊北上馳援,省委書記李希、省長馬興瑞等專程到機場送行。

此後半個多月,廣東陸續派出5批醫療隊,累計達566人在荊州一線工作。其中,第二批醫療隊於11日出發——胡阿姨新交的廣東醫生朋友,就在這一批隊伍裡。

見證了中國疫情防控工作的效率和成效後,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說,「中國速度、中國規模和中國效率……這是中國制度的優勢。」2月17日,英國醫學雜誌《柳葉刀》周刊也發表社論稱,「沒有其他任何一個國家可以用這樣的速度,動員各種資源和人力!」

生在這樣的祖國,是胡阿姨需要感激的,又何嘗不是我們每一個人需要感激的?

我和你一起唱歌,我還要守護你生命的每一刻

歌聲響起的時候,有護士拍了一個短視頻。在重症病房艱難地度過了整整25天,經歷了生死悲歡的胡阿姨,不僅願意公開唱歌的視頻,還願意把自己的笑容展示給所有人。

所以,畫面不是很清晰,她迸發的感情卻清晰地傳遞給每一個觀眾;畫面沒有字幕,防護服上的名字很難辨認,但我們希望大家知道她們是誰,記住她們的名字,也記住她們的歌聲。

胡阿姨右手邊,一直摟著她的,是中山市陳星海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周紅梅。2003年她就參與過非典戰役,當時是甘肅傳染病醫院非典危重病區的負責人。來到廣東後,參加過甲流、非典、禽流感戰役,所負責的病區沒有出現一例死亡患者。

胡阿姨左手邊,身材看起來略顯瘦削的,是肇慶市名中醫、肇慶中醫院呼吸科帶頭人夏燕華。她是肇慶派出的年齡最大的醫療隊員,同樣曾參與過抵抗非典、禽流感、中東呼吸症候群等傳染性疾病的戰役。

接到選派醫療隊員出徵荊州的任務後,兩位年近花甲的醫生,都是第一時間報名,並追隨58歲的抗非英雄、中山市醫療隊長袁小玲來到松滋,成為醫療隊的救治尖兵。

周紅梅的右手邊,是松滋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楊文,從松滋市人民醫院收治第一例重症患者以來,她每天都工作在與死神搏鬥的第一線,無怨無悔。

在鏡頭之外,還有袁小玲等專家的不懈努力。她們都已不再年輕,白色逐漸爬滿了發梢,但她們和8090後同事爭搶著進艙;她們的體力已經過了巔峰,但每一天她們都忙碌著,希望用自己的力量,為患者守住著生命的防線。

鏡頭裡,周紅梅一直用左手擁著胡阿姨。這不只是醫患關係親密的體現,更是醫者仁心不經意的表達:新冠病毒侵襲肺部,儘管病情已經轉輕,她依舊擔心唱歌會影響患者。

「我們穿著厚厚的防護服,隔斷病毒,但隔不斷病人對我們的情誼、隔不斷病人對我們的依戀。這種感受是我們作為醫護人員最大的享受。」周紅梅說。

有這樣的醫務工作者,是胡阿姨需要感激的,又何嘗不是我們每一個人需要感激的?

就這樣,四個人,一首歌;三位醫生,一位患者;兩位廣東人,兩位松滋人,互相依偎著,歌唱著。

她們是第一次合唱,卻配合得天衣無縫;病房裡還有病毒環伺,她們的歌聲裡無所畏懼。

她們用歌聲對抗病魔,唱響了對生命的禮讚;她們還用歌聲表達勝利即將來臨的喜悅,表達著對偉大祖國真摯而深沉的情感,「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條河……」

主筆 |特派荊州記者 宋炳軍

編輯|任君飛 責編|黎曉心

攝影/視頻|受訪者提供

廣東衛生在線全媒體團隊出品

眾志成城,共克時艱!

相關焦點

  • 22批2424人,白衣丹心赴荊楚,廣東兒女盡銳出!
    廣東馳援湖北一線的病房內75歲的武漢人劉老是出院患者之一,他於1月12日出現發熱症狀,由於醫療力量不足,直到首批廣東醫療隊出發那天,1月24日他才幾經輾轉住進漢口醫院,已是高燒不退,一度出現暈厥;71歲的祝爺爺、66歲的潘奶奶是一對夫妻,不幸感染後住院長達24天,同日出院,喜極而泣。患者是最知道戰疫既險又苦的人。
  • 廣東醫療隊在江陵:18天「清零」確診和疑似患者,荊州小城首捷
    石喆和另外18名惠州醫療隊員,都屬於第二批廣東支援湖北荊州醫療隊,2月12日凌晨抵達江陵,當晚奔赴江陵,是廣東支援工作荊州地區全覆蓋的重要一環。 他們中絕大多數都是廣東人,還來不及適應荊州的溼冷氣候,一群人在冷風中瑟瑟發抖。 與寒冷相比,給他們真正帶來壓力的,是在最短的時間了解江陵的防治信息,進入戰鬥狀態。2月14日,惠州醫療隊的護理人員進入隔離病房工作,醫生們則聚在一起,深入研判患者病例,一忙就到了夜半。 第二天11時餘,江陵飄起了大雪,整個小城都是白茫茫一片。
  • 荊州保衛戰,廣東醫療隊為什麼能?
    廣東醫療隊的科學研判、精準施策,從前方指揮部一開始的排兵布陣上,就展示得淋漓盡致。國家建立對口支援機制,是通過劃分責任田的方式,由19個省份單獨或合作,承包一個武漢以外的地市。廣東支援湖北荊州醫療隊前方指揮部在確保提升荊州整體救治力量的同時,將這一承包責任制進一步做實做細,把負責的醫療機構分配給各醫療分隊。
  • 「白衣粵軍」出徵荊楚一月,為戰疫貢獻廣東力量!
    他們毫無怨言,絲毫不退縮,與病魔搏鬥,盡最大努力救治病人,「搶」回生命! 前方有勇士衝鋒陷陣,後方有強大專家團隊保駕護航。84歲的鐘南山院士這一個月來不曾停歇,從2月11日起,鍾南山院士團隊每周都要與在武漢、荊州的廣東醫療隊進行遠程視頻會診;廣東本地強大的專家力量也「動」起來了,他們通過遠程會診,為湖北一線貢獻「廣東智慧」。
  • 決戰三大戰場,廣東為什麼能?
    打好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事關全局,廣東從一開始便堅持全國一盤棋,堅決服從服務全國防控工作大局,全力以赴、盡銳出戰。武漢是此次疫情的風暴眼,荊州是廣東的對口支援市。廣東醫療隊員從荊州駐地酒店登車前往指定醫院。
  • 深圳援鄂醫療隊今日返深
    記者獲悉,隊員們將先抵達廣州,再從廣州回到深圳,回深後,他們將休整14天後繼續投入到深圳防疫工作中。臨行之前,深圳醫療隊拉起橫幅,向荊州人民表達感謝。2月9日,13名醫護人員組成的深圳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出徵,隨後,第二批、第三批等醫療隊伍陸續出發,短短一個多月間,深圳先後派出5支醫療隊共77名隊員支援湖北。
  • 千名廣東英雄今早回家!兩首粵語歌震撼大合唱,現場淚流滿面
    從1月24日除夕夜,作為國家派向湖北第一批醫療隊之一,50天來,廣東共向武漢、荊州、宜昌等地派出共26批醫療隊,共計2484人,他們來自全省21個地市、272家醫院或機構。 3月18日,支援武漢的廣東醫療隊撤離部分裝備,15名隊員隨車返穗,於3月19日到達。今天起,廣東醫療隊員陸續返粵。
  • 留守荊州12勇士返粵!心情如何?小姐姐的回答逗笑整車人
    「歡迎你們再來荊州,疫情期間照顧不周,下次陪你們去吃大排檔,吃油燜大蝦。」 湖北省荊州市委副書記吳朝安說。3月28日11時40分,一輛藍色的大巴緩緩啟動,載著12名廣東援荊州醫療隊隊員離開,他們將取道湖南岳陽,然後坐高鐵回到廣州。這也是廣東援荊州醫療隊最後一批隊員踏上歸程。
  • 荊州「清零」,廣東12勇士回家
    粵荊同心抗疫47天,581名醫護人員先後「逆行」荊州「清零」,廣東12勇士回家南方日報訊 (記者/曹嬡嬡 趙楊 陳理 黃錦輝)3月28日上午,湖北省荊州新冠肺炎患者數量「清零」的消息傳開時,12名廣東醫療隊員已踏上歸途
  • 來自湖北荊州的感謝:廣東居民5年內免費遊洪湖
    洪湖是荊州的疫情重災區。2月11日凌晨2點,第一批廣東省支援湖北荊州醫療隊抵達荊州,第一時間與荊州市政府對接,經科學研判後,決定將第一批醫療隊108人中的80人成建制派往洪湖。在「98抗洪」鬥爭中,南方醫科大學的前身——第一軍醫大學派遣醫療隊奔赴洪湖,全力支援洪湖防汛抗災。此次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醫療隊再次義無反顧,奔赴洪湖的抗疫前線。此後,廣東省支援湖北荊州前方指揮部又派出多批醫療隊員前往洪湖,支援重症、危重症患者救治以及開展流行病學調查指導等工作。
  • 從湖北返回的首批深圳醫療隊47人全部平安回家
    回家之前,舉行了「向深圳援鄂醫療隊贈送戰疫音像作品選及』抗疫英雄照』」儀式。 儀式開始前,47名援鄂醫療隊員及出席儀式現場的各位領導和嘉賓,集體默哀3分鐘,深切哀悼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犧牲的烈士和逝世的同胞。
  • 廣東援漢最早一批醫療隊返程 隊員稱「做分內之事」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肖冠華稱,離開武漢,百感交集,「想說感謝,感謝把我們照顧得很好的武漢人,感謝默默關心我們的熱心人。想說祝願,祝願還在救治的病人早日康復,祝願武漢的街頭早日車水馬龍」。&nbsp&nbsp&nbsp&nbsp「疫情過後,我只想回老家看看我年邁的父母。第一次離家這麼近卻回不去,只能讓他們失望了。」
  • 「廣東戰疫 致敬英雄」危難關頭當砥柱,英雄重逢憶崢嶸
    、命懸一線的患者,面對防護不全、暴露感染的風險,面對身心疲憊、連續奮戰的隊友,我儘自己最大的力量去救治每一位病患、爭取每一份物資、鼓勵每一位隊友。17年後,面對兇猛的新冠肺炎疫情,57歲的郭亞兵再次掛帥,除夕夜帶領包括南方醫院24人在內的9家醫院128名廣東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逆行出徵武漢。正月初一凌晨4時,醫療隊到達武漢駐地。
  • 漢口醫院涅槃記:50多醫護3院領導感染,廣東醫療隊接管54天
    50多名醫護人員感染,有些病區一度只有一位既非呼吸科也非重症醫學科的醫生堅守,像是獨守孤城的將士。除夕和大年初四,援兵來了,兩批廣東醫療隊分別支援漢口醫院,265位醫護接管了兩個病區,奮戰54天。3月19日4點04分,武漢漢口醫院,來自廣東省人民醫院與珠江醫院的醫護完成交接,這是他們馳援武漢的最後一天值班。
  • 廣東留守荊州隊員名單(12人)
    3月20日,廣東省支援湖北(武漢、荊州)醫療隊1087名隊員完成馳援任務,啟程返粵,但仍有一支12人小分隊決定留守荊州。  目前,荊州市兩個重症救治中心仍有極少數重型、危重型病例住院救治,少數普通型患者仍未達到出院標準,廣東支援湖北荊州醫療隊的6名護士、5名醫生以及1名院感專家主動請戰,再戰荊州。
  • 珠海援湖北醫療隊員林莉:在荊州上最後一個班
    南都訊 「時間過得真快,我們第三批珠海援鄂醫療隊來荊州支援已將近一月。目前,荊州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已連續 16天無新增病例…… 今天中午接到通知,我們援鄂醫療隊將在明後兩日內完成物質清點和工作交接,……今天的C班也將是我在荊州市中心醫院上的最後一個班。」
  • 援非日記|第355天,「今天就可以出院了,非常感謝您!」
    前言:2019年12月28日凌晨,中國(廣東)第九批援加納醫療隊從廣州出發,跨越一萬兩千公裡,到達援助目的地非洲加納首都阿克拉,稍作休整後,於北京時間12月31日發出第一篇援非日記,他們的故事開始了...
  • 廣東:披甲上陣忘生死 挺身而出真英雄
    黨中央一聲令下,除夕夜,128名廣東醫護人員帶著匆匆整理的行囊,登上當晚從廣州飛往武漢的唯一一班客機,連夜飛往湖北「前線」。  疫魔襲來,廣東戰疫打響!  「白衣天使」火速集結,一封封「請戰書」如雪花般飄來。  湖北是最前線,廣東亦是「戰場」。確診病例數量較多,廣東戰疫壓力巨大。牽掛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廣東醫生紛紛請戰,毫不猶豫。
  • 深圳3支馳援湖北醫療隊回家 16天就讓荊州重災區「零」重症
    此外,市民中心、深圳灣人才公園、寶安海濱廣場三處大型聯動燈光秀,機場、地鐵、商業區、主幹道等全市400多處戶外電子大屏也都亮燈「最美逆行者」,歡迎47名醫療隊員回家。「今天我們47名隊員完整的、安全的回來了。」醫療隊隊員代表,北京大學深圳醫院醫務部部長易黎說,感謝在湖北戰「疫」期間,深圳市委市政府、醫院以及所有深圳市民對醫療隊的關懷。
  • 潮州醫療隊在荊州:十名女醫護集體剃光頭,連夜改造感染科ICU
    近日,湖北荊州飄起大雪,來自廣東潮州的22歲小護士在這裡第一次見到雪的樣子。她是廣東赴荊州醫療隊的一員。前幾天,為了降低感染風險,她和隊裡其他9名女醫護一起剃去秀髮,光頭上陣。這支廣東醫療隊的隊員們來自潮州、湛江、河源等地各醫療機構,乘坐專機抵達湖北後,緊急輾轉至荊州石首,負責石首市中醫院重症病人的救治。在這支隊伍中,有人和荊州有著特殊緣分。潮州醫療隊領隊孫華鋒是湖北荊州人,「在廣東從事醫療工作24年,現在還是重症醫學科的醫生,老家出現如此疫情,當然想回來出一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