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是為了更深刻的銘記,回望是為了更堅定的前行。在「十四五」開局之際回眸我州「十三五」政法工作,可謂是步履堅實,縱深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防範化解各類安全風險隱患、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深入推進、護航脫貧攻堅等,「十三五」期間,我州作出一系列新部署,採取一系列新措施,推動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黔西南。
五年來,我州始終堅持以建成更高水平的平安黔西南為目標,不斷創新社會治理,主動服務經濟發展,推進政法領域全面深化改革,織牢織密「平安網絡」,奮力打造政法鐵軍,努力推動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提檔升級,構築起平安黔西南的銅牆鐵壁。
五年來,平安黔西南建設穩步推進,成績矚目。維護國家政治安全更加堅定堅決,社會大局穩定更加有力有效,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更加高質高量,保障人民安居樂業更加精準精確。
平安,民生所盼,發展之基。平安黔西南建設讓全州政治安全、社會安定、人民安寧,人民群眾安全感、滿意度和幸福指數明顯提升。
高位謀劃
構建平安黔西南建設責任體系
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視平安黔西南建設,始終將維護平安穩定作為第一要務。州、縣(市)、鄉三級成立以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任「雙主任」的平安建設委員會,實現平安辦與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領導小組一體化運行,實現平安黔西南建設責任制全覆蓋,共同擔負起維護一方穩定、確保一方平安的重大政治責任。
九層之臺,起於累土。激活「平安細胞」,強化平安細胞創建,才能為平安黔西南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我州紮實推進「一中心一張網十聯戶」工作,推行「一村一警務助理」,建立「公安+」多元共治群,著力抓實平安村(社區)、平安校園、平安醫院、平安車站等平安「細胞」創建,不斷夯實基層基礎,切實把中央、省委的平安建設「作戰圖」變成黔西南的「施工圖」。
從2020年11月起,在省委政法委的部署下,在全州政法信訪系統部署開展為期4個月的「入村寨進社區走企業訪群眾」集中大走訪活動。堅持全警動員、全員參與,覆蓋全省所有村寨、社會和重點企業,面向基層群眾宣講政策、了解訴求、聽取意見,進一步了密切黨群幹群關係,改進政法信訪工作。
2020年,我州成功入選「全國首批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充分發揮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作用,強力實施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九大工程」,統籌推進創建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
精準治理
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更加高質高量
著力推進法治黔西南建設,制定法治建設工作實施方案、考核指標體系及評價標準、法治宣傳教育第七個五年規劃(2016-2020年),不斷推進法治政府建設。落實州、縣、鄉三級法治建設考評機制,對法治建設單位實行「月調度、季巡考、年考評」。推進簡政放權和政務信息公開,落實政府法律顧問制度等制度。編制公布州、縣、鄉三級政府權責清單,編制公布「放管服」改革「七張清單」共1498項。推進「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落實,創建6個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79個省級「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和252個州級「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
全州法院系統建成司法智能輔助辦案系統,升級改造科技法庭,推行網上辦案、開庭、合議、送達、期限變更等重要節點全部由流程管理系統智能監控,率先在全省配置智慧語音系統,實現庭審語音同步識別為文檔文字,完整記錄審判活動。在興義市監獄內建設科技法庭並投入使用。上線貴州移動微法院,實現群眾通過手機申請立案和查詢進度,為當事人提供「指尖訴訟、掌上辦案」便利。全州公安機關匯聚社會資源信息數據、公安系統資源數據、公共安全監控數據等各類數據,深入實施大數據實戰指揮中心+大數據客運安防反恐防恐、街面防控警務、山地旅遊警務、重大安保警務等「1+N」大數據智能化警務。率先在全國、全省實現縣級智能化執法辦案管理中心全覆蓋和派出所執法辦案管理分中心智能化管理。
重拳出擊
淨化平安黔西南建設發展環境
把保障服務發展作為重點工作,努力為全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優質司法服務和有力司法保障。
州委政法委制定《關於充分發揮政法機關職能作用依法保障民營企業健康發展的意見》,全州兩級法院積極開展破產審判工作,建立全州破產管理人協會,完善市場推出機制,促進兼併重組優化資源配置;全州兩級檢察機關制定《關於進一步為民營企業健康發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的十五條意見》,對涉企案件審慎辦理,慎用強制措施,依法對涉嫌犯罪的企業經營者作出不批准逮捕決定143人,作出不起訴決定189人。嚴懲侵犯企業家合法權益的違法犯罪,檢察機關批准逮捕536人,提起公訴623人。公安機關制定實施《關於保障和服務民營企業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黔西南州「企業警務」工作實施方案》《黔西南州公安局關於進一步強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工作措施》等措施。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實現「一窗多辦」「一警多能」工作模式,開通9個綜合窗口和4個特崗窗口辦理82項公安行政事項。建立公安局+有關政府部門+工商聯、商會、企業參與的政、警、企「三方五共」聯席會議機制,紮實推進法治營商環境優化提升執行行動,開展警企治安聯動,改善企業周邊治安環境。實施警務聯絡官機制,抽調100名優秀民警到州內100個重點企業開展一對一幫扶工作。
黑惡不除,則民不安、國不寧。自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以來,在州委、州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持「有黑掃黑、有惡除惡、有亂治亂」方針,深入貫徹中央、省部署要求,緊扣「一年治標、兩年治根、三年治本」總體目標,深入聚焦重點地區、重點行業、重點領域,集中力量攻堅突破,依法嚴懲了一批黑惡勢力違法犯罪,深挖徹查了一批黑惡勢力「保護傘」,深入整治了一批行業領域亂象,建立健全了一批長效制度機制,全州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呈現出攻堅突破、縱深推進、落地見效的良好態勢,人民群眾安全感、滿意度有效提升。截至目前,全州共立案偵辦涉黑案件15涉惡案件67件、查獲涉黑惡資產1.93億元;查處「保護傘」89件89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65人,組織處理21人,追究刑事責任22人;查處推動工作不力等失職失責案件81件81人,整治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79個,調整村居「兩委」成員12人。
「智治」支撐
保障人民安居樂業更加精準精細
制定《黔西南州加快推進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標準化城市創建工作意見》,大力推進「雪亮工程」「地網」(物聯網系統)「隱網」建設,自主研發「平安風險實時防控系統」,打造熱力感應及2G+4G仿真基站熱點採集系統、網際網路城域網出口等。全州人民群眾安全感和對政法機關的滿意度逐年上升,從2015年的96.90%、97.86%上升到2020年的99.25%、98.17%。
緊緊圍繞「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目標,推進平安鄉村建設「十個一」機制落實,建立健全以人民調解為基礎的「三調聯動」大調解工作機制,全州村級法律顧問實現全覆蓋,建成法律援助工作站205個、聯絡點1219個、聯絡員2684人,全州共調處各類糾紛45760件,調處成功44859件,調解成功率達98.03%。
創新風險防控機制建設,建立命案風險防控「公安+」和矛盾糾紛「公安+法院+司法行政+N」聯動調解、家庭婚戀糾紛
把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社會治理工作作為重點工作統籌推進,按照「制度規範、平臺統籌、科技支撐、服務聯動」的思路,公安、司法行政機關組建「百人護航戰隊」,集中治理非法侵佔脫貧財物、扶貧政策,非法阻礙扶貧工程、阻礙公務等問題,調處糾紛矛盾1120件。創新實施新市民居住證制度推動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加速提升42.48%。在新市民居住區實施「1+3」警務模式和「135」智能安防模式,將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列為「天網工程」「雪亮工程」優先建設點位。檢察機關批准逮捕脫貧攻堅領域刑事犯罪嫌疑人567人,提起公訴778人,依法支持277名貧困當事人提起民事訴訟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對扶貧領域侵犯貧困群眾合法權益的行為發出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744件,依法對拒不整改的提起公益訴訟案件11件。法院系統依法審結涉脫貧攻堅搬遷安置、項目建設以及貧困群眾就業、醫療、教育等民事案件302件。
落實基層網格化管理全覆蓋、無盲區,全面排查管控外來人員帶來的疫情風險,全州共建基層網格化宣傳服務站4153個。結合疫情形勢發展的階段性特徵,組織「公安+衛健+N」各類專班開展工作,實現公園(廣場)、重點單位(領域)、城市居民區、鄉(鎮)和自然村寨、「一場二站一碼頭一景區」疫情防控服務點全覆蓋。通過網格長、網格員、聯戶長和社區就業服務人員在就業服務中排查疫情風險。積極開展警校聯動,全力護航校園安全有序復學複課,開展校園疫情防控工作督導檢查,助推全州4個批次1718所學校約75萬名學生實現「平安開學」。嚴厲打擊涉疫違法犯罪行為,共立辦涉疫違法犯罪案件233件,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642人;查處涉疫違法案件210件,行政拘留274人;查處輕微涉疫違法案件170件,訓誡170人。
推進大生態警務建設,啟動大生態警務「161」模式,開展警航「綠水」「護林」「淨土」「治氣」「食安」「藥安」六項違法治理行動,針對中央環保督察組反饋的萬峰湖生態環境惡化問題,在公安機關強力執法和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後,湖面1367戶104.4萬口7805畝非法養殖網箱及浮動設施全部拆除。全州法院推進環保案件「三審合一」,聚焦中央省委環保督查反饋問題,嚴懲汙染破壞環境資源行為,判處破壞、汙染環境犯罪206件377人。
忠誠鑄魂
完善自身建設發展更加規矩規範
全州政法機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十九大、十九屆中央歷次全會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印發《黔西南州政法機關政治輪訓實施辦法(試行)》《黔西南州政法機關政治督察實施辦法(試行)》,強化對政法幹警思想政治教育。組織開展全州政法領導幹部政治輪訓,多輪次舉辦全州政法系統思想政治和業務能力和鄉鎮(街道)政法委員履職能力培訓。開展從嚴查處政法幹警充當黑惡勢力「保護傘」集中教育整治、政法領域涉黑涉惡風險排查等隊伍紀律作風整肅活動。
州委政法委加強與組織人事等部門協調,推動鄉鎮(街道)政法力量建設,全州140個鄉鎮(街道)政法委員全部配備到位。
出臺《關於新形勢下加強政法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黔西南州政法機關隊伍建設工作聯席會議制度》《黔西南州政法機關容錯免責實施辦法(試行)》。提請州委、州政府將州公安局輔警和州法院、州檢察院司法輔助人員工資提高到3000元,納入州級財政預算。提請州委州政府對全州黨的十九大、全國「兩會」維穩安保、全州河湖治理「清網行動」、重大案事件處置等工作中湧現的92個先進集體和395名先進個人進行表彰。
吾心安處是故鄉。如今的黔西南,居住者安心、往來者順心、投資者放心,「平安黔西南」建設已成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堅強保障。「十四五」已拉開序幕,新的號角已經吹響,黔西南政法人將踐行初心使命,砥礪前行,用心呵護萬家寧!(文\黔西南日報融媒體記者 彭高琴)
來源:黔西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