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要把握好尺度。(深度好文)

2020-12-14 壹號心理

日常生活中,總會有這樣一群人,他們說話做事得體,讓人感覺舒適,該沉默的時刻,決不會多說一句。這樣的人總是有一種魔力,讓你情不自禁地想要靠近,與他相處有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

但也有一種人,其實你和他的交情並不深,但他總是和你「無話不談」,讓你覺得很煩。其實,他對你不夠了解,但卻假裝很了解你,幹涉你的一切,讓你啞口無言。

無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有多好,都必須保持「三個距離」,高標準要求自己,才能結交一些有能力的人。

多包容別人,別短處

最好的友誼並不是靠得太近,這樣反而讓對方覺得負擔過重,也不是離開太遠,讓對方覺得滿不在乎,而是應該恰到好處,與眾不同。

水滿了就會溢出來,月滿時就會失去。我們都是單獨的個體,需要彼此的理解,而不是控制;互相尊重,而不是命令。

不要總想著控制別人的心,人心是無法被掌控的,所以想控制別人的交往,註定無法長久地待在一起。

君子之間的友誼淡如水,如果有分歧,就會持有不同的意見。畢竟人與人是不同的,多一份寬容,便多一份溫暖。

界限分明,禮尚往來

那些幫助過你的人,必須懂得回報;那些支持你的人,必須牢記在心。不要佔便宜,更不應該過河拆橋,轉身就忘記。

人與人之間是相互的,別人幫助你是看重兩個人之間的感情,而不是一種責任。這個世界上有三件事:一個自己的事,另一個別人的事,以及上帝的事。

做自己的事,不要幹涉別人的事,上帝的事要聽天由命。人和人是不同的個體,即使你關心另一個人,你也應該劃定界限,不要讓別人為難自己。把握分寸,禮貌待人,不讓人覺得寒心,也不會讓人覺得拘束。

說話要謹慎,待人要禮貌

話語總是發自內心,有時令人愉快,有時令人不快,有時令人耳目一新,有時如履薄冰。怎麼說話?說話的尺度是多少?這是我們應該仔細考慮的事情。

許多人認為如果兩個人關係好,他們應該無話不談,但這個想法是錯誤的,因為沒有人喜歡生活在枷鎖中,即使是你親近的人。

不要做你都不想讓別人做的事,謹慎地說話,禮貌地對待別人。選擇信任你,就必須保護對方的隱私,別人不想說就不要過分地去窺探,千萬不要打著為對方好的幌子,要求對方做他們不想做的事情。

沒有原則,彼此相處都會感覺到累,如果你不知道如何衡量自己的位置,你總是會陷入尷尬的境地,少說多做真實一點,禮貌待人品行端正!

情感寄語:

說話做事要有底線,這是人類最大的魅力,而與他人相處的最好方式是獨立和寬容。記住,生活是你自己的人生,不要為誰卑微,感情是雙方的感情,不要局限於誰。

人與人之間最好的關係是讓彼此感到溫暖和自由,希望你能成為一個舒適的人,並且有一群讓你感到舒適的朋友。

-end-

相關焦點

  • 人這一生,需要三把尺子(深度好文)
    每個人這一生,又何嘗不需要三把尺子?01第一把尺:比較前段時間,在一次部門聚餐中,大家聊到了「情商」這個話題。很多人喜歡站在自己的角度考慮問題,總覺得熟不拘禮。殊不知,與人交往中,有一把尺子,叫做分寸。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微妙而脆弱。不管對待陌生人、熟人、還是親朋好友,都要拿捏好分寸。
  • 幫忙也要把握好尺度,否則只會引火燒身
    幫忙也要把握好尺度,否則只會引火燒身文/孫新合人這輩子活著真的不容易,總是會碰到不順心的事。當然,人和人是互助的。有時候我們會懇求別人幫忙,有時候我們也會幫別人的忙。這,原本是好事,也是人的本性。遺憾的是,有不厚道的人卻藉機禍害他人,至於被禍害的人,縱觀整個過程,也是讓人哭笑不得。大學期間,胡亞東認識了哈爾濱賓縣商人平萬恆。隨後,平萬恆向胡亞東提出幫忙的要求,希望以他的名義在當地信用社為自己貸款50萬元。因為他本人有貸款未結清,只能暫時採取這樣的做法。
  • 愛人之間,把握好這一點尺度,你便贏了
    愛人之間與愛相處的時候,越是優秀一點的愛人,更知道假裝能調節彼此的氣氛,如果裝能懂得做好這一點,其實真真假假摻雜的愛情也能調節生活中的不和諧,餘生也就更幸福,而且愛需要把握好一點點自我的尺度,愛不是掌控而是一種把握,如此也就便贏得了幸福。懂得愛裝模作樣,少一點計較多一點包容。
  • 易經:人與人之間4種關係要把握好,說話要有分寸,做事要有尺度
    ,不能強求對方要和自己有一樣的愛好,要保持一定的距離,認同對方的喜好,然後在各自的朋友圈子,和睦愉快相處《易經》人與人關係再好,遇到一些黑暗事件的衝擊,也會閉合起自己的心門,易經:人與人之間4種關係要把握好,說話要有分寸,做事要有尺度易經:人與人之間4種關係要把握好,說話要有分寸
  • 猴王的一生(深度好文)
    讀史 每日7點,文化早餐   博文  | 通識  |  知古  |  鑑今  |  有品有趣文:一天,老猴王的孫子問老猴王,您這一生是怎麼樣的?老猴王想了想說,猴王的一生,與人類做個領導的人生是一樣一樣的。怎麼說?小猴孫渴望的看著老猴王說。老猴王說,就是從蝌蚪到青蛙,再從青蛙到老虎,從老虎到蜜蜂,然後從蜜蜂變成了貓咪的全過程。小猴子茫然的看著爺爺。他不懂。
  • 相愛時,把握好這方面的尺度,後半生越來越好
    尤其是在相愛時愛人之間,主動一點擔負起責任和義務,更需要學會丟掉這樣東西,畢竟愛需要把握好這方面的尺度,餘生之所以幸福輕鬆越來越好,主要在於前半生的積累和沉澱,就如同厚積薄發一飛沖天,享受生活的美好。丟掉沒用的聚會,學會與愛人獨處,用互動學習來增長彼此。
  • 古訓:事不拖,話不多,人不作(深度好文)
    不珍惜今天的人,如何把握好明天?遇事只會拖延,拖著拖著人就老了,拖著拖著事就黃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自我麻痺中虛度光陰,小事拖成大事,好事拖成壞事,易事拖成難事,到頭來只落得個一無所獲、一事無成。言之有物、把握分寸,才可發揮出語言的魅力。03人不作做人,一定要懂分寸。所謂懂分寸,便是要把握好做人的尺度。
  • 究竟要如何把握為好呢?
    在人的一生中,如何較好地為人處事,確實是一問奧秘無窮而又研究不盡的學問和藝術。而人們經常說,為人處世一定要把握好分寸,掌握好尺度。否則,就會對為人做事不利。那麼,什麼才是為人處世中的「分寸」和「度」呢?究竟要如何理解才對?又要如何把握為好呢?
  • 佛說:人這一生,都是在「渡」!(深度好文)
    文/飛魚佛說: 人這一生,皆在渡!臨近30,越來越明白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最後希望他在劇中能鹹魚翻身,也希望生活中類似這樣的人活得好點,不被世俗束縛,願望都能實現。即是沒有大把的金錢,也要有自尊,也要被人尊重!想起曾經有人說過的一句話:「千萬不要責罵年輕人,他們會立刻辭職;但可以往死裡罵中年人,他們不會辭職,因為他們有房貸、孩子和老人。」
  • 真正的朋友,是一生的感動(好文)
    朋友,需要的不是數量,而是質量,與有品位、人品好的人相處才能提高自己。關心,不需要甜言蜜語,真誠就好;友誼,不需要朝朝暮暮,記得就好;問候,不需要語句優美,真心就好;愛護,不需要刻意的形式,溫暖就好。真正的朋友不是不離左右,而是默默關注,或者,一句貼心的問候,一句有力的鼓勵。是否友情,要看相處;能否永恆,要看時間。
  • 受益一生的「六句話」(深度好文)
    人有時候,真不知要謀求什麼?往往把最值得維護和珍貴的東西忽視了,卻不知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現在好多人都在透支健康,燃燒生命,經常藉口工作忙、應酬多,不注意生活方式,不重視鍛鍊和愛惜自己,過早處於亞健康狀態。一般都是撐不住了才去看醫生,身體有毛病了和退休了才去保養和鍛鍊。往往都是等到健康狀況不行了,才想起去珍惜和維護。其實,如果我們過早地把自己身體都搞垮了,要再多的身外之物又有何用?
  • 人的一生只做一件事(深度好文)
    一生只做一件事。這是一個古訓,成為當今許多現代人的人生格言。但可能的陷阱是,你不能確定這件事對你來說,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這件事也許會帶你去天堂,也許會拋你入地獄。一生只做一件。一生只做一件事,這需要資本和毅力;換一件去做,這需要幸運和膽識。可是很多時候,換了一件事去做,眼前便突然豁然開朗了;如果仍做那一件事,卻只會在泥沼中越陷越深。成功與失敗,優秀與平庸,轉念一閃之間,不會有任何提示,無絲毫經驗可以參考。一件事,或者讓你迷迷糊糊,度日如年;或是你在全力傾注心血的同時,一邊對自己心存懷疑。
  • 等 (深度好文)
    時間不會等你人生來去匆匆,過的好是精彩,過的不好是經歷。這一輩子,最好的生活狀態就是活在當下。珍惜眼前,把握現在,抓住此時的幸福,才能成就最好的人生。緩緩說道:「不要把好東西留在特別的日子用,人活的每一天都是特別的日子。」人這一輩子,只有短短的三萬天,時間永遠不會等人。更要懂得珍惜眼前的機會,開心的活,活出精彩的人生。詩人林語堂曾經說過:「我總以為生活的目的即是生活的真享受……這是一種人生的自然態度。」
  • 不是所有的愛都是對的,把握好教育尺度,讓孩子學會寬容以待
    經過了解之後,老師才發現,並不是這位媽媽故意這樣做的,而是媽媽從小在農村長大,小時候要什麼沒什麼,整個人都很自卑,覺得被人看不起,父母也從來不管她。所以,在生下東東的時候就暗暗發誓,要讓東東有一個幸福的成長環境,一定要愛孩子,對孩子的需求要盡所能地滿足。老師對東東媽媽的想法表示贊同,但是卻嚴厲地批評了她。
  • 人字好寫,人心難懂(深度好文)
    看到一句話:「人字好寫,卻難做;人字好念,卻難懂。提筆而起,一撇一捺是人字,一酸一甜是生活,一生一死是人生。」人生在世,終躲不過這八個字:人情世故,世態人心。世上沒有不帶傷行走的人,無論什麼時候,你都要明白:天不渡人,人需自渡。分享三條社交潛規則,讀懂受益終身。
  • 「與人相處,把握好尺度」:這4件事別做太過分了,否則難免吃虧
    在人與人打交道的過程中,一定要做一個有分寸的人,「與人相處,尺度很重要」,這4件事別做太過分了,否則難免吃虧。第一、說話,不能太滿《周易·豐》中有云:「日中則昃,月盈則食。」按照現代話來講就是「月滿則虧,水滿則溢」,月亮到了最圓的時候,也正是向缺損轉變的開始。無論是大江大河還是一杯一盞,水如果太滿就會溢出來,任何事物盛到極點就會衰落。
  • 心態(深度好文)
    每當我丈夫做錯了事,讓我氣得直跳腳的時候,我馬上提醒自己:算他運氣好吧,他犯得錯是可以原諒的那10條錯誤當中的一個。」心態對了,與人相處就對了。你的心態,往往就決定了你的生活質量和狀態。心態好,人緣就好,因為懂得寬容;心態好,做事順利,因為不拘小節;心態好,生活愉快,因為懂得放下。心態好的人,才有幸福感。
  • 藏心(深度好文)
    文 | Autumn來源:洞見(ID:DJ00123987)藏,是保全之道,亦是破局之法。古語有言:「夫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經也。」隆冬時節,看似蕭索,實則暗藏大自然的智慧與生機。如此才能把握好與人相處的分寸,避開不可預知的麻煩。藏器《菜根譚》有言:「君子之才華,玉韞珠藏,不可使人易知。」才華出眾固然是好事,可若總在人前炫耀賣弄,好事就變成了壞事。
  • 異性之間能否把握好「尺度」,就看他們有沒有做過這三件越界的事
    林徽因曾說:「邂逅一個人,只需片刻,而愛上一個人,往往會是一生。」異性之間什麼樣的距離才是最安全的?想必對於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答案,但我想要說的是,異性之間能否把握好尺度,就要看他們有沒有做過這三件越界的事。張軍和女友戀愛已經5年了,兩人是通過朋友介紹認識的,那時候第一眼見到這個女孩子張軍便動了心,當兩人正式確立了戀愛關係的時候,他們決定去到同一座城市發展。
  • 做人做事要恰如其分,把握好一個度,就等於把握好了自己整個人生
    「度」是事物合理存在的內部規則,人的想法只有符合了它的要求,才是正確的。要達到「度」的要求並不是件難事,只要在掌握必要知識的基礎上反覆實踐,「度」也就在你的手中了。所謂適可而止,也叫做掌握分寸,或是把握好一個度。這是為人處世的一種態度、一種方法,也是為人處世的一種哲學。換而言之,做任何事情都應該為自己留下幾分餘地,不要把事情做絕,要適可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