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水是生命之源,所以每天我們都會喝水,也都需要喝水。不過雖然水對我們非常的重要,但我們喝進去的水並不一定完全被身體吸收,有很大一部分是以尿液的形式排出體外。
這是人的一種正常狀態,不過喝水排尿這件事情,人和人之間又有許多的不同。比如說有人在喝完水後就會經常的跑廁所,而有的人即便喝了水,半天也不去廁所。所以有人就對此有所疑問,不知道是經常跑廁所的人身體比較健康,還是半天不去廁所的人身體比較健康?
首先我們要知道,當水分進入到我們身體之後,身體只是吸收其中的一小部分,而這總共也花費不了多長的時間,大約都在8分鐘左右。如果人體這時候已經水分充足,在不缺水的情況下,就會把多餘的剩餘的水分通過腎臟排到膀胱裡。不過人體排尿的時間確實不是統一的,所以人和人之間的排尿間隔也會有所不同。
一、排尿時間間隔主要和以下幾個因素有關
1、飲水量
排尿時間間隔的不確定和飲水量有很大的關係。如果喝的水比較多,那麼上廁所的次數就會比較頻繁。不過在夏天的時候,因為一部分水分是通過汗液的形式排出體外的,所以夏天上廁所的頻率就會比較低。如果你在冬天喝水量比較大,那麼確實排尿的時間間隔會比較短。當然如果你飲水量沒有那麼大,上廁所就不會太頻繁。
2、括約肌功能
小孩子小時候都有過尿床的經歷,但是成人就和小孩子有所不同了,即便成人有了尿意也能控制自己在什麼時間排尿,這主要是因為括約肌的原因。尿液是儲存在膀胱裡的,而人體是通過括約肌來控制膀胱的。如果括約肌比較鬆弛,那麼膀胱裡的尿液就可能隨時會排出體外,這樣排尿的次數也會增多。
3、精神原因
如果一個人的精神狀態處於一個高度緊張的時候,就會產生尿意,想要去廁所排尿。人的心理素質太差也會影響排尿功能,醫生將這種情況稱之為精神性尿頻。
如果你沒有上述這樣的情況,但排尿次數還是十分的頻繁,那麼身體可能出現了一些狀況。
二、經常性尿頻,可能是以下幾種疾病所導致
1、膀胱炎
膀胱炎在一開始的時候只是尿頻,尿急尿痛。雖然病症並不是太嚴重,而且本身膀胱炎也不是什麼大病,但如果你不加以重視,放任不管就有可能升級為尿失禁。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喝水來避免膀胱炎的發生,如果膀胱炎比較嚴重的話就要服用一些抗生素了。
2、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增生肥大會阻礙尿路,導致人體排尿困難,尿流變細等情況。前列腺增生肥大也有可能導致尿頻尿急,尿液增多,甚至是尿失禁的情況。這樣的情況也是要加以重視的,因為長期下去可能會導致腎功能下降。
3、器官病變
膀胱附近的器官如果發生了病變,也會引發尿頻。比如說子宮肌瘤,妊娠子宮或者是闌尾炎等等。所以經常出現了尿頻,一定要加以重視。
人在喝水以後有尿意的現象,其實是很正常的一種生理反應。不過具體事情也要具體分析,如果你覺得自己的尿頻確實是有問題,可以對照上面所說的這幾種情況來做比照,如果發現自己的尿頻確實是不健康的,一定要及時的去醫院進行檢查治療,以免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