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上海城隍廟不遠處,有幾間上海老茶館。兩層的磚房,挨著幾棵梧桐樹,厚重老舊的紅土牆,鑲嵌著幾面被歲月刮花的豎長玻璃窗,門口放著的是周璇的海報,裡面貼著踩上去咯吱作響的地板,竹藤編制的長椅,茶几和角落擺滿了書。算不上精緻的茶壺,粗布面的沙發,略帶鐵鏽味的風扇葉,把透進來的夕陽餘暉搖成碎片。一臺舊式唱片機單曲循環的是周璇的《天涯歌女》,一遍又一遍。這安靜的午後茶館,充滿了人們對舊時代上海灘的記憶。
人們對舊時代的上海灘的記憶,大概印象最深的就是其燈紅酒綠,十裡洋場。
當時的上海灘,如果你時常混跡於高級會所,想必耳熟能詳的歌曲,便是那首《夜上海》。周璇便是此曲的原唱歌手。
在當時紅極一時的她,唱盡了大上海當時的一片燈紅酒綠、醉生夢死和豪奢繁華,卻道不出舞颱風光背後的悽慘與無奈。
1920年,周璇出生在江蘇常州的一戶家境還算不錯的書香門第。她原名叫蘇璞,璞為未琢之玉,寓意天真純潔。
然而,就在周旋三歲時,染上惡習的舅舅為了換取煙錢,便殘忍地將她拐賣了。
幾經周折後,周旋被一戶上海的周姓人家抱養。1928年,吸食大煙的養父又要將她賣到妓院,好在養母及時阻止,才使得周璇免遭此劫。
周璇的童年生活,無疑是不幸的。但她追逐音樂的夢想自幼就從未止步,也只有唱歌,能給她的灰色童年勾勒一筆鮮活的色彩。
在此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周璇由養母葉鳳珠照顧,並堅持練習唱歌跳舞。
1931年,周璇成功加入了歌舞團,並有幸出演歌舞劇的主演。由於在劇中的演唱歌曲被製作成唱片,因此也得以在歌舞界嶄露頭角。
年輕的她,不僅自信陽光,更有著一腔愛國熱情,她把對國人的鼓舞用歌聲唱出來,參演救國歌劇《野玫瑰》,唱其主題曲《民族之光》,她的名字「周璇」由來便是出於歌詞「同敵人周旋在沙場之上」。
也許上天眷顧過這樣一位不凡的女子:周璇在事業蒸蒸日上的同時,也與一位名叫嚴華的作曲家結緣。在嚴華的推薦下,周旋鼓起勇氣參加了新華歌劇社,由於其表演和聲樂方面的天賦令人備受關注,多首歌如《五月的風》、《叮嚀》等也被製成唱片深受大眾喜愛。
1934年,周璇在上海舉辦的聯合歌唱比賽中名列前茅,被人稱為「金嗓子」。成名之後的她,依然和養母相依為命,不離不棄。
1936年,周璇收穫了人生的第一次愛情——與嚴華舉行婚禮。
嚴華作為一位作曲家,是她的丈夫亦是知己。
17歲的周璇,跟隨丈夫嚴華漂洋過海,遠赴香港、菲律賓等地巡迴演出,她因此名聲大噪收入不菲,這使僅為不知名作曲家的嚴華深感不安。
好景不長,他們之間那份原本純真的愛情因為不斷的猜忌和緋聞最終鬧到為分財產對簿公堂而結束,整個過程只維持了短短的三年時間。
此後,周旋再也沒有結過婚。或許,她還愛著他;他亦愛著她。
儘管感情上出現了一些不順,但這並沒有影響她在歌舞事業方面的發展,當時在演唱舞臺紅遍上海的她同樣得到了影視界的關注,各影視公司爭先恐後地籤約她拍電影。
為了追求票房,甚至不惜專門為其量身定製一些電影,其風格獨特,前無古人。
電影中的周旋依然在熒幕上大展歌喉,製成一種特有的「周璇影片」。
她飾演的角色多種多樣,主演過才貌雙全的古代名妓,為了生活不得不賣唱的歌女、勇敢追求愛情的少女、蠻橫潑辣的香港小姐……票房之高,使得她一部電影的片酬高達一百兩黃金!
演出事業的如火如荼並沒有給他帶來感情生活的順利。
與嚴華離婚後近十年,周璇公開了第二段戀情,她的戀人是一位綢布商人,名叫朱德懷。
無奈遇人不淑,朱德懷用花言巧語哄騙了周璇,實則騙取她的感情和財產。
1950年,周璇得知自己懷孕,在告訴朱德懷後。朱德懷無恥地猜忌孩子會不會和周璇身世一樣來路不明,不打算負責。這讓從小被拋棄四處流浪的周璇,如一頭草芥,當然希望即將來到世上的孩子不像她一般從小孤苦伶仃,家庭破碎。
飽受精神折磨的她在拍攝現場終於不堪重負,突發精神病。年底,報紙上刊登周璇與朱德懷中斷同居關係。當然,孩子也出生了。
精神崩潰後的周旋從此以後更少地出現在觀眾的視野,大部分時間在公寓裡養病。這大起大落,時人只能嘆息造化弄人,大上海沒了周璇作臺柱,照樣燈紅酒綠,歌舞昇平。
周璇只是一棵搖錢樹,外界宣稱她瘋了,這段時間長達六年。
就在這時,一個男人出現了,他叫唐棣。在這期間,他每每去探望周璇,安慰照顧她。
另一遺憾的是,這個男人對於周璇來說,出現的太晚,卻離開的太早。
當時周璇和唐棣已經有了愛情的結晶,但讓一個瘋子懷孕,在外界看來,不過是唐棣乘人之危。
於是一場官司打響了,被告人是唐棣,控告其騙婚。儘管周璇苦苦哀求,極力辯護,但在當時,沒人相信一個被確診患有精神疾病的人說的話。
同年,他們的孩子出生了,但唐棣已被抓進監牢。此舉意味著希望孩子有一個正常家庭的心願再次破滅,她也因此病情惡化,住進了醫院。
在周璇住院期間,她年幼失散的生父、生母為了找尋周璇,多次趕往上海認親,殊不知當時紅遍上海的周璇就是其親生女兒。
既然找到了女兒,上影廠計劃安排一場母女相會,但考慮其大喜大悲對精神方面的不良影響,最終沒有說明二老親生父母的身份。
周璇在家人朋友照顧下,病情逐漸好轉。但1957年7月,本該去辦理認親手續的她不幸患上急性腦部感染。
最終在同年的秋天,周璇沒能渡過此劫,終究與世長辭,享年37歲。
可以這麼說,周璇的一生,百般周折,無限磨難,經歷了太多感情和心靈上的苦難。她一生都在同命運周旋,同苦難搏鬥,也始終如一地堅持自己的夢想,最終得以收穫成功,實屬不易。
在銀幕前的她,可以把一個角色繪聲繪色地呈現給大家;在舞臺上的她,可以把一首歌唱得讓人如痴如醉。但現實生活中,她卻不如舞臺上的那麼老練圓滑,相反,卻顯得十分純粹。
或許,與現實生活相比,周旋只適合生存在舞臺上……
周璇願意深信他人,即使最後得到的只有被欺騙和心灰意冷。她心地善良,同樣也有著作為藝人的敏感與脆弱。
周璇最初的夢想只是想讓歌聲給大家帶來快樂,給民族帶來希望,舞臺上的光鮮亮麗並不是她的初衷,但無奈的是,這些註定是無法拒絕的。命運讓周璇輾轉反側,周旋著過完了自己的一生,她最想得到的,也許就是開篇提到的那份茶館的寧靜罷……
感謝觀看由「南書(書)房」帶來的獨家原創文章,如有不足之處,還請諸位多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