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古風詩》,明,王寵書,紙本,手卷,縱26.8釐米, 橫771釐米,草書,84行,717字。
《李白古風詩》釋文
本幅款署「雅宜山人王寵書」。鈐「王履吉印」、「韡韡齋」,引首鈐「大雅堂」。收藏印鈐「侯寶璋心賞」、「玉華堂絕品」、「玉華堂紫簫客」、「青蘿山館」、「披肝瀝膽」。卷後有裘曰修、侯寶璋題跋。
《李白古風詩》共8首,用金粟山藏經紙書寫。此紙質地硬,紙面光滑,故筆墨線條清晰可辨,用筆轉折歷歷在目。書法體勢寬博疏拓,筆法豐沉圓遒,字形婉轉結勢,姿態奇特。王世貞曾評王寵書:「雖結法小疏,而天骨爛然,姿態橫出,有威風千仞之勢。」卷後裘曰修言:「雅宜山人書法大令,天骨秀拔,風神疏朗,名重一時。」
整卷全圖
王龐草書《李白古風九首》釋文: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誰陳?王風委蔓草,戰國多荊榛。
龍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正聲何微茫,哀怨起騷人。
揚馬激頹波,開流蕩無垠。廢興雖萬變,憲章亦已淪。
自從建安來,綺麗不足珍。聖代復元古,垂衣貴清真。
群才屬休明,乘運共躍鱗。文質相炳煥,眾星羅秋旻。
我志在刪述,垂輝映千春。希聖如有立,絕筆於獲麟。
蟾蜍薄太清,蝕此瑤臺月。圓光虧中天,金魄遂淪沒。
螮蝀入紫微,大明夷朝暉。浮雲隔兩曜,萬象昏陰霏。
蕭蕭長門官,昔是今已非。桂蠹花不實,天霜下嚴威。
沉嘆終永夕,感我涕沾衣。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
明斷自天啟,大略駕群才。收兵鑄金人,函谷正東開。
銘功會稽嶺,騁望琅琊臺。刑徒七十萬,起土驪山隈。
尚採不死藥,茫然使心哀。連弩射海魚,長鯨正崔嵬。
額鼻象五嶽,揚波噴雲雷。鬐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萊?
徐巿載秦女,樓船幾時回?但見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代馬不思越,越禽不戀燕。情性有所習,土風固其然。
昔別雁門關,今戍龍庭前。驚沙亂海日,飛雪迷胡天。
蟣蝨生虎蟣,心魂逐旌旃。苦戰功不賞,忠誠難可宣。
誰憐李飛將,白首沒三邊。
莊周夢胡蝶,胡蝶為莊周。一體更變易,萬事良悠悠。
乃知蓬萊水,復作清淺流。青門種瓜人,舊日東陵侯。
富貴故如此,營營何所求。
齊有倜儻生,魯連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開光曜。
卻秦振英聲,後世仰末照。意輕千金贈,顧向平原笑。
吾亦澹蕩人,拂衣可同調。
松柏本孤直,難為桃李顏。昭昭嚴子陵,垂釣滄波間。
身將客星隱,心與浮雲閒。長揖萬乘君,還歸富春山。
清風灑六合,邈然不可攀。使我長嘆息,冥棲巖石間。
君平既棄世,世亦棄君平。觀變窮太易,探元化群生。
寂寞綴道論,空簾閉幽情。騶虞不虛來,鸑鷟有時鳴。
安知天漢上,白日懸高名。海客去已久,誰人測沈冥。
胡關饒風沙,蕭索竟終古。木落秋草黃,登高望戎虜。
荒城空大漠,邊邑無遺堵。白骨橫千霜,嵯峨蔽榛莽。
借問誰凌虐,天驕毒威武。赫怒我聖皇,勞師事鼙鼓。
陽和變殺氣,發卒騷中土。且悲就行役,安得營農圃。
不見徵戍兒,豈知關山苦。李牧今不在,邊人飼豺虎。
雅宜山人王龐書
局部
業務聯繫電話:15899791715
————中國書法網微信公眾平臺————
關注熱點,傳播最及時的書畫資訊;
堅守傳統,打造專業書畫權威平臺。
投稿及廣告推廣合作請聯繫:
廖偉夫 13510562597(可加微信)
QQ:19689887
郵箱:cmlwf@126.com
往期經典
(直接點擊標題可進入瀏覽)
書畫高清資料
起居何如——米芾手札高清全集
傾仰情深——趙孟頫手札高清大圖全集
起居佳勝——蘇軾手札大全
雖遠為慰——王羲之傳本手札墨跡十三帖
極感遠意——黃庭堅手札大全
名家訪談
【對話名家】補硯齋訪談錄
【名家面對面】系列專訪之一 —— 石開先生訪談 (上)
【名家面對面】系列專訪之一 —— 石開先生訪談 (下)
經典專題
《石渠寶笈》特展布重量級展品搶先看!
「還原大師——何紹基的書法世界」展覽作品欣賞
不愛江山愛丹青——宋徽宗 趙佶 書法專輯
全國第十一屆書法篆刻作品展·國展學術論壇實況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