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李白的詩,還有什麼可以名列大唐「三絕」?

2021-02-13 央視科教

科教授為喜歡《百家講壇》的朋友們送福利了,點擊下方小程序,就可以用「聽」的方式獲取更多內容。

要說誰寫的詩好,科教授頭一個想到的就是唐代的大詩人李白,畢竟人家「詩仙」的美名,可不是白叫的。

就連唐朝文宗皇帝都曾經下詔,御封李白的詩歌,為大唐「三絕」之一。

看來在唐朝,李白的名氣也不比現在小。

不過和李白一起被冊封的,還有另外「兩絕」,到底是什麼樣的絕技,能和李白的詩相提並論呢?

裴旻,唐朝開元年間人士。

作為一位戰功赫赫的大將軍,裴旻的武功非常了得,劍術造詣極高,尤其是他的獨門絕技——劍舞,更是精彩到成功入選大唐「三絕」。

腰間寶劍七星文,臂上雕弓百戰勳。

見說雲中擒黠虜,始知天上有將軍。

不光是王維,據說李白也曾經拜裴旻為師,為的就是學習他獨到的劍舞。不過科教授還真沒聽說過,李白劍舞水平怎麼樣,可能裴旻這兩下子不是誰都能學得會的……

據《獨異志》記載,他「擲劍入雲,高數十丈,若電光下射,旻引手執鞘承之,劍透空而入,觀者千百人,無不涼驚慄」。

就是說,裴旻可以把劍擲到數十丈的高空,然後任由劍筆直的落下來。他卻漫不經心地拿著劍鞘,從高空墜落的寶劍直戳入鞘,周圍的人都嚇傻了。

科教授覺得,這已經不能算是劍舞了,簡直就是蒙眼扔飛刀一樣的魔術了。

然而裴旻的劍舞不光好看,還有專門「嚇唬」文人的神奇功效。

《獨異志》中還記載了另一個故事:裴旻將軍的母親去世,他希望大畫家吳道子能為母親畫一幅壁畫。然而吳道子表示,他正處在沒有靈感的「瓶頸期」,實在是畫不出來。

裴旻聽了,當下決定給吳道子表演一段劍舞,「刺激」一下他。只見裴旻神態自若,動作卻「走馬如飛,左旋右抽」。

驚呆了的吳道子頓時才思泉湧,畫出了一幅「為天下之壯觀」的新作。

看來什麼時候科教授也「才思枯竭」,寫不出文章來,看看裴旻將軍的劍舞,可能就好了……

可惜裴旻的劍舞絕技沒能傳到今天,科教授是見不到現場版的了,不過剩下的一絕,咱們還是能見到實物的。

同樣活躍在開元年間的大書法家張旭,能夠成為「三絕」之一,靠的是他的草書。或者說,是靠著他特別草的草書。

張旭的草書有多草呢?如果說別人的草書都算是「正常」的話,那麼張旭的就是「顛逸」。唐代李頎曾經形容張旭:

張公性嗜酒,豁達無所營。

皓首窮草隸,時稱太湖精。

露頂據胡床,長叫三五聲。

興來灑素壁,揮筆如流星。

和李白一樣,又是一個酒狂,李白是不喝酒就寫不出好詩,張旭是不喝酒就寫不出好字。

不過,這個「太湖精」和「長叫三五聲」,已經不是單單喝醉酒就能達到的境界了,科教授總覺得,有點像是其他的什麼東西……

當然了,如果光是草,就能算是好字的話,科教授早就是世界級的藝術家了。張旭的字最大的特點就是在狂草的同時,還能「不逾規矩」。

歷代書法家都說,張旭的草書是在將傳統筆法純熟運用的基礎上,再隨性賦形和暢意表現而形成的。

不過科教授發現,張旭也是能「好好」寫字的,比如這幅《郎官石柱記》,就是工工整整的楷書。

這麼說,書法家們說張旭「基礎很好」,應該是沒錯了。

裴旻的劍舞看不到,張旭的草書看不懂,看來科教授要想體會一下「三絕」的魅力,只能回去接著讀李白的詩了。

同樣作為「三絕」,裴旻和張旭卻沒有李白名氣大,可能就是因為大多數人跟科教授的想法一樣吧

其實我們應該爭取,復原劍舞、讀懂草書,這樣才能將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百家講壇

《隋唐百姓的日常生活》

播出時間:11月20日-12月1日 11:50

監製 / 閆東  主編 / 劉銘 黃麗君

編輯 / 田楚韻 於毅 高貝貝(實習)

相關焦點

  • 【夢回大唐】 大唐「三絕」——詩仙李白、草聖張旭、劍聖裴旻
    文宗皇帝之時,曾向全國發出了一道罕見的詔書,將李白的詩歌、張旭的草書、裴旻的劍舞御封為大唐「三絕」。此「三絕」者,雖各不相同,然究其本質,亦有相通之處,皆具有大唐文化精神之鮮明特徵。  大唐之所以為大唐,更是因為其獨具恢弘、豪放且鮮活的文化氣質。唐太宗李世民是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他在《貞觀政要》中說道:「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
  • 【讀史】 大唐「三絕」
    文宗皇帝之時,曾向全國發出了一道罕見的詔書,將李白的詩歌、張旭的草書、裴旻的劍舞御封為大唐「三絕」。此「三絕」者,雖各不相同,然究其本質,亦有相通之處,皆具有大唐文化精神之鮮明特徵。  大唐之所以為大唐,更是因為其獨具恢弘、豪放且鮮活的文化氣質。唐太宗李世民是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他在《貞觀政要》中說道:「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
  • 裴旻為何能與李白並稱為唐朝三絕之一
    在《獨異志》中曾描述過裴旻的劍術說,裴旻可以將劍投擲地非常遠,有數十丈高,每當裴旻舞劍,都會有很多人在旁邊觀看,無不為他的劍術折服。那麼裴旻的故事都有哪些呢?  裴旻的故事有很多,比較出名的如裴旻射虎、裴旻射怪蛛。
  • 《我的大唐我的詩》:李白與他人才濟濟的朋友圈
    不過在開元十五年,李白路過襄陽時,正好孟浩然也在襄陽隱居,於是李白就去拜訪他。因為不久前經歷了金陵、揚州的失意,所以李白對孟浩然這種詩酒田園的生活十分嚮往,還專門寫了一首《贈孟浩然》的詩送給孟浩然。 孟浩然也被李白的才情所折服。於是兩人成了很不錯的朋友。
  • 一生灑脫的李白,在這首詩中卻對一把劍念念不忘,後成金庸小說名
    李白的劍術究竟達到了什麼水平?肯定有人會回答:「大唐第二!」雖然這個說法一直只是傳聞,似乎缺少依據,但人家畢竟有個大名鼎鼎的師父——劍聖裴旻。所謂「名師出高徒」, 裴旻的劍術自然不用多說,當年唐文宗向全國寫詔書,確定了唐代三絕——李白的詩,裴旻的劍術和張旭的草書,可見劍聖在當時的地位。
  • 武則天稱帝後寫下大唐第一狂詩,讓李白也甘拜下風,專家:誰敢寫
    其中,唐朝最著名的詩人應該就是李白了,從小我們就會背他的詩。李白這個人不僅最富才氣,而且他非常的豁達豪邁,在歷史上,還有人稱他為第一狂士。李白的狂,是他自身的性格與生活經歷塑造出來的,而有的人的狂卻是因為她的身份地位決定的。 在中國歷史上有這樣一個女人,打破了幾百年來中國的傳統,成為了女皇帝,她就是武則天。我們經常稱武則天為武媚娘,這個稱呼是她成為皇帝之前,在後宮的封號,至今沒有證據,可以證明武媚娘的真實姓名,到底是什麼。
  • 《感遇詩三十八首》《大唐中興頌》和《題浯溪石》有什麼關係
    詩作對元結(次山)的《大唐中興頌》作了公允深刻的評論,指出了元結文章的特點:長於記敘,語言簡潔含蓄,與蘇源明(中行)、陳子昂、李白、杜甫、韓愈(退之)相比,可算是獨樹一幟。《大唐中興頌》聞名於世是因頌文奇、書法奇、石崖奇「三絕」。
  • 李白最具殺氣的一首詩,連金庸都動容不已,將其寫成「武功秘籍」
    李白最具殺氣的一首詩,連金庸都動容不已,將其寫成「武功秘籍」一直以來,世人都知道李白是一位「鬥酒詩百篇」的大詩人,然而,少有人知道,李白還是個不折不扣的「俠客」。《新唐書·文苑傳》曾特別指出,李白「喜縱橫術,擊劍,為任俠」。
  • 裴旻——「詩仙」李白劍法之師,第一劍聖
    今天小編帶大家從李白師傅大唐用劍大師裴旻,從用劍人的角度來看刀劍作為一種兵器,對人,對世的影響。詩仙李白的詩句天下傳頌,流傳千古,直至今日一直為人所稱道,不可謂奇人也。當然作為刀劍迷的小編跟大家談的不是李白的詩,也不是李白,而是李白的劍法師傅——裴旻裴旻,唐開元間人,據記載官至「左金吾大將軍,號稱天下第一劍。而他的劍法到了何種境界?
  • 李白《清平調》三首中的大唐風華
    究竟誰能夠代表大唐盛世呢?墨醬私心會選擇兩個人物:一個是李白,一個是楊貴妃。這二人曾經有過短暫的交集,由此產生了一組了不起的作品。——親眼目睹了風華絕代的貴妃之後,李白在唐玄宗的倡議下當場寫下了《清平調》三首。
  • 為何能與李白並列唐代三絕呢?
    大家都知道李白是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浪漫主義詩人, 而且李白這個人不止才華橫溢,他的劍術更是十分的高超。
  • 武則天登基後寫下大唐最狂詩,連李白都自愧不如,你一定略有耳聞
    談到唐代的代表詩人,我們往往會想到有「詩仙」之稱的李白。 李白,出生於公元701年,青年時代的李白,正是唐朝最為強盛的時期,他不甘心居於權貴腳下,辭官後遊遍了祖國的大好河山,寫下了無數歌頌大唐的詩作,由於行文飄逸,故有「詩仙」之稱。儘管唐朝詩文大興,可還是逃脫不了男權社會的現實,那些詩人幾乎都是男性,被後人所相傳的詩作作者就更不用說了。
  • 李白三大愛好酒詩劍,劍術據說天下第二,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厲害
    說起李白,大家都不陌生,他是自春秋戰國屈原之後最有個性的浪漫主義大詩人,生平瀟灑快活。李白一生有三大愛好,除了被大家所熟知的吟詩作對,愛酒如命,他竟然還是當時的劍術大師呢。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李白平生拿劍可不是為了裝面子,而是真的有那個實力,據傳他的劍術水平臻至化境,是當世第二。
  • 李白的詩家喻戶曉,李白:偷偷告訴你,其實我是個「劍客」!
    「劍客」李白李白是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同時他也是一位俠肝義膽的劍客。李白平身有三大特殊的愛好,一是酒,二是詩,三是劍。李白鬥酒詩百篇,沒酒是絕對不行。他喜酒,愛酒,甚至是酗酒。李白的詩歌總是散發著酒的醇香。他大多的詩篇都與酒有關。
  • 大唐最有才的詩人,3年僅寫了2首詩,憑第一首勝過杜甫李白
    唐詩是我國史上一顆璀璨明珠,我們還在幼稚園的時候,家長就會讓我們學習《唐詩三百首》,像「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這樣的詩句,大家在什麼時候都可以背誦出來。
  • 四川綿竹三絕分別指哪三絕?很多人都用過它們!
    綿竹綿竹特產豐富,最出名的就要數綿竹三絕了。綿竹三絕是指綿竹的酒、畫、茶。它們具體指什麼酒?什麼畫?什麼茶呢?綿竹三絕:1、劍南春酒劍南春酒,四川省綿竹市劍南鎮特產,綿竹三絕之一,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據《後唐書·德宗本紀》記載,在盛唐時期劍南春被選為宮廷御酒。
  • 武則天登基後寫下大唐第一狂詩,李白也望塵莫及,如今人人都會背
    全唐詩中收錄了她的46首詩,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如意娘》將相思愁苦感慨寫到極致,尺幅之中曲折有致,明朗、含蓄,絢麗又清新。而她的所有詩中,還有一首堪稱是大唐第一狂詩,就連李白都要自愧不如。那首詩寫於691年,而在前一年,也就是載初元年(690年)九月九日,武則天登上則天門樓,改唐為周。 671年也就是她登基後的第二年,有大臣意圖謀反,以百花盛開為名,邀請武則天去上苑(神都苑)賞花。名為賞花,實際上是想謀殺武則天,奪得天下。
  • 李白是詩仙?俠客?還是大唐第一驢友?
    李白是詩仙?俠客?還是大唐第一驢友?唐玄宗李白真的是愛旅遊的代表人物了,他的旅遊大概是什麼頻率?兩年一次?一年一次?不,這樣他就不是唐代最富盛名的浪漫詩人李白了。
  • 李白最不願提及的一首詩,全篇吹捧一位名將,名將卻投降了敵軍
    李白的才氣到後世兩千多年依然被人們所驚豔,透過他的名字仿佛能看到當年的盛世大唐,很難想像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能寫出這樣的詩句。 他給許多人都寫過詩,比如說《贈汪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但有時候他寫給別人的詩也並不是很好,比如說這首,很多人認為這首詩應該是李白寫的最丟臉的一首詩,整篇文章都是在吹捧一個同時期的名將,但這位名將下場卻不怎麼好。
  • 我的大唐我的詩:10位大唐著名詩人的小傳,數十首經典唐詩的串燒
    我相信一千個人會有一千個標準,也會有一千種答案,而對於《我的大唐我的詩》的作者胡維先生,就比較率性,他以個人的認知和喜好,選出了10位頂尖的大唐詩家聖手,而人家更牛的是,在查閱了三十多種古籍、五十多本專著、百餘篇論文後,寫出一本有趣又生動的書籍:《我的大唐我的詩》。這是一本讓人長知識的詩人小傳合集,也是一本不錯的唐詩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