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洋高考面面觀 日本考生熱衷拜廟求神
今天是中國2013年高考的第一天。作為選拔人才的重要手段,高考在世界各國以不同形式存在。在亞洲的韓國、日本,高考的重要性相比中國「有過之而無不及」;而對英國、法國等西方發達國家而言,高考也被視為學子們通往一流大學的重要途徑。
韓國高中生為高考的前輩加油
韓國
不算總分 看重綜合素質 高考之日忌吃海帶
每年11月16日是韓國的高考日,這一天學生們要考完4門課程。 考生、家長以及社會的緊張程度絲毫不遜中國。
韓國教育部於2002年初實施新的高考制度。最大特點是對考試成績不再計算總分,而將各科目的考試成績分別打分,然後依據分數段確定各科目的等級以及綜合等級。等級分為9等,每年的等級比例根據每年的考生人數確定。
榜上有名的考生被高高拋起
日本
高考 人生命運的轉折點 赴考穿黑色衣服展自信
日本是個學歷至上的社會。因此,日本的高考和中國一樣,都是人生命運的轉折點,競爭異常激烈。
日本的高等教育體系由三部分組成:國立、公立和私立。這個體系的頂級部分是國立大學,中間是一般的公立大學,底部是私立大學。
國立大學的考試有兩次,第一次考試是每年一月的國家統一考試,稱為中心考試,過關後,二三月份還將進行由各個國立大學各自出題的第二次考試。全國考試成績公布後,各個大學根據當年所有考生的考試成績,決定有資格參加本校第二次考試的最低分數線,考生可根據自己的分數決定報考哪個學校和哪個學科。各個大學的考試分為前期和後期。目的就是給考生多提供一次機會。
印度
試題自定 考生轉戰多地 高中生喝藥「增強記憶」
作為一個人口大國,在印度上大學被看做是一件足以改變命運的大事,其競爭的慘烈程度也可想而知。
在印度,為了高考的競爭實際上從幼兒園就開始了。印度基本上實行十二年一貫制的教育體系,即只要學生不主動轉學、不輟學,可以從幼兒園到十二年級一直在一個學校就讀,中間無須經過小升初、中考等「折磨」。為了將來能上個好大學,許多家長從孩子幼兒園時期就盤算著如何能夠擠進那些升學成績優異的學校。阿帕的母親自豪地告訴記者,當時是她堅持將女兒送入著名的德裡公學,該校在今年的高考中46名學生取得了95分以上的優異成績,在首都所有學校中獨佔鰲頭。
進入高中階段,考生的升學壓力逐漸增大。阿帕告訴記者,她的「秘訣」是喝濃咖啡提神,每天最多能喝6杯。她的同學中,有的在深夜裡散步,有的找朋友傾訴,還有的求助於「腦黃金」「智力大補丸」之類的藥物以「增強記憶」。
印度高考由各大學自選出題考試,通常都在每年最炎熱的4月至6月舉行。不少考生會轉戰各地參加考試,少則四五次,多則二十幾次。
「對於文科、經濟學科的學生,全國統一考試的成績就作為大學錄取的基礎,不需要再參加別的考試了,但科學、生物學專業的學生卻沒有那麼幸運,」阿帕告訴記者。她介紹說,想當工程師、建築師、醫生的學生除需參加高中畢業考以外,五月初還必須參加全國統一的工程師、建築師及醫師考試,合格後可能還需要再參加具體大學的入學考試。「對他們來說,畢業考試結束才是萬裡長徵的第一步。」這樣的機制下,許多理科、醫科補習班也應運而生。在新德裡好的理科補習班學費達20萬盧比,醫科補習班的費用在17萬盧比左右。
美國高考
美國
一年七考 內容天馬行空 名牌大學競爭非常激烈
美國其實並不施行統一的全國大學入學考試,但是對中學生上大學影響最大的考試是「學業能力評估考試」(SAT)和「美國大學測評考試」(ACT)。這個能力測試是一個常年不斷的標準化考試,就好像現在已在中國流行的「託福」、GRE等考試一樣。每年有7次SAT考試,SAT成績兩年內有效。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參加任何一次甚至每一次考試,學校招生時看學生歷次SAT考試的最好成績。因此,考生心態相對正常,各次考試的分數基本起伏不大。
美國的高中學制為四年,有的學生從相當於中國的高一就開始參加SAT的預考。第二年二三月份就會陸續收到大學招生辦公室的來信。成績越高的學生,得到名牌大學的來信越多。到了相當於中國的高二,大批學生正式開始參加SAT的考試,並同時準備大學的申請。可以說和中國高考相比,美國的高考提前兩年就開始了。
SAT考試每年要舉行7次,考試內容有數學和語文各3個部分,時間為3個小時。雖然聽上去也是「高考」的一種,但其實SAT考試的內容與高中教材沒有直接的關係,主要是考查學生的邏輯、分析、推理等方面的能力。試題類似於智力題,考試題目也是千奇百怪。比如:「請以下面的句子開頭寫個故事:『在多年以後,他想起自己第一次與冰有關的經驗……』故事應提及一雙襪子、一個紀念碑、一串鑰匙、一頭家畜和莎翁全集」。由於考試內容天馬行空,因此在美國一些初中生也常常進入SAT考場,用這些智力題「小試牛刀」。
有人以為美國大學教育的普及率在世界上屈指可數,所以高考的競爭並不激烈,實際不完全是這樣,如果想上好學校競爭還是非常激烈的。比如普林斯頓,門檻非常高,錄取率通常為9%~10%。與中國不同的是,美國大多數中學在SAT來臨前,只是在學校每月例行簡報中提醒一聲,不利用任何課時、也沒有以任何方式,幫助考生進行複習、準備考試。
美國大學按學分算學費。一般人想讀個中上等的大學是沒問題的。學校越好學分越貴;私立學校的學分比公立大學貴。像哈佛、耶魯這些頂尖大學多是私立。如果你想上名校,但每年拿不出上萬美元的費用,那就得在學分上拼搏了。這就是美國人上大學難的地方。
法國高考
法國
理科抽象 文科形象思維 高中畢業生力求好「評語」
法國的高考即每年6月進行的「業士考試」,業士考試具有考試種類豐富和考試形式多樣的特點,考試種類分普通業士考試、技術業士考試和職業業士考試,每一類考試裡面又分很多序列。
不同類別的業士考試有比較鮮明的專業目標,以普通業士考試為例:理科序列,意味著抽象能力、嚴謹、推理能力和對實驗的熱愛,目標在於發展一種以知識為基礎的科學文化和科學實驗視角;文科序列,意味著分析和綜合精神,與對文學、語言、歷史和地理、藝術的熱愛,目標在於深化以作品分析、評論和論證為基礎的文學文化;經濟和社會序列,意味著對社會、經濟環境現實的特別關注,對歷史和地理、數學、語言的熱愛,目標在於深化以綜合能力和好奇心為基礎的經濟文化。
考試形式仍以書面形式為主,還設有口試、自選考、學生手冊和補考等來綜合確定學生的考試成績;招生制度則根據高校的類型,則可分為廣納式和篩選式。
如今的法國高中畢業生不僅滿足於通過業士考試取得高中畢業證,同時他們還有了更高的要求,即取得「評語」。獲得「好」或者「非常好」的評語,成功機率會大大增加,尤其是對選拔性的課程。例如,一個醫學院學生如果不能在業士考試中獲得評語,他第一年的成績幾乎註定會不及格。
英國
名校面試 看重考生情商 高二開考 校長評價至關重要
大家熟悉的英國A-LEVEL考試在高二進行,即普通教育證書高級考試,相當於中國的高考。成績採取百分制,分為A、B、C、D、E、U六個等級。每年6月和1月(或11月)各有一次統考。若一次考試發揮不好,下次可重考,兩次考試之中取高分。
只有在A-LEVEL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才能被一流大學錄取。A-LEVEL考試前兩周學校會放假,讓學生回家自己複習。
不過考試成績不是大學錄取學生的唯一標準。學校老師或校長對該學生的評價對學生申請成敗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此外,英國的大學對學生的個人陳述也很重視,除了看你為什麼想學這個專業外,還會看你在中學時有哪些業餘愛好,參加了哪些校內外的活動。而像牛津和劍橋等這些著名的大學還會對申請者進行面試,考查學生的綜合知識、邏輯分析能力、思維敏捷程度、情商等各方面的素質。
瑞典
上大學不用考
在瑞典,年輕人對於進入大學學習並不很熱衷,高中畢業後,只有1/3的學生申請進入大學。瑞典有35所高等院校,大多數由中央政府管理,每年定期的會議決定學校當年的招生人數並給予相應的撥款,只要讀完高中,或在瑞典的教育體系內(如寄宿製成人學校等)學完與高中水平相當的課程、滿25周歲並有4年以上工作經歷的在職人員,均可申請到大學學習。
肯亞
考試持續近1個月
與中國不同,非洲國家肯亞的高考是安排在每年的10月底舉行,考試會一直持續到11月中旬,考生需要參加約22門課程的考試,當然,不是每門都要考,除了必修科目,只需要參加自己選修科目的考試即可。肯亞大學錄取率非常低,20多萬考生參加高考,最終可能只有約1萬人能進入公立大學就讀。
伊朗
考生可報百個志願
在伊朗,高考對於所有的學生來說均是一道難關。伊朗只有54所國立大學和一些國立醫學院,大學的承受能力相當有限,而一流國立大學的錄取比例僅為5%。
伊朗所有的國立大學學費都免費,學生只需自己出錢買書,且學校還免費提供宿舍和班車,政府另外還每月發放少量生活補貼。
伊朗高考考試內容紛繁繁雜,科目包括語文、伊斯蘭宗教教義、數學、英語,還有根據志願不同而要進行的考試,包括生物、化學、物理、歷史和地理等。值得注意的是,伊朗考生可以根據自己選擇的考試科目填寫100個志願。
以色列
考後服兵役、遊世界
以色列教育立法完善細緻,免費義務教育從幼兒園至高中,不分文理,此外還有各種後續培訓教育,不斷更新知識。高中畢業生的畢業成績佔大學入學分數的一半,入學考試佔到另一半。高考每兩個月一次,只考3小時。
以色列高中畢業後學生要先服兵役,服完兵役後,年輕人往往先花3到6個月的時間全球旅遊,開闊眼界,思考人生。旅遊回來後,他們會再次投入工作籌措學費,大學學費靠貸款、助學金或打工的方式取得。大學生經歷過軍隊洗禮甚至生死考驗,相比之下更為成熟、自覺。
西班牙
看不懂單詞可問老師
西班牙的高考制度由兩部分組成:必修課考核和選修課考核。必修課包括西班牙語、哲學或者歷史、外語。選修課可以任選一門:人文藝術專業、社會科學專業、自然科學專業、醫學專業、工程和建築專業等。西班牙高考題量少,考試強度小。數學只有4道大題,英語也只有閱讀理解、完型填空和命題作文三種題型。
西班牙高考的考場氣氛輕鬆,考生如對試卷有疑問,可以向監考老師諮詢。例如,學生對詞語不理解,老師會告訴他們這個詞的確切含義。但如發現有考生作弊,會立即停止其考試並取消其考試資格。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