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美知美物
臨近年關,各式各樣的年俗也紛至杳來。觀察力敏銳的小夥伴們肯定會發現,在年畫、對聯、窗花、鬥方等傳統年俗物品中,總有一些看起來或威猛、或呆萌的動物紋飾,它們合稱「瑞獸」。你看起來非常眼熟,但它們分別是啥,又有哪種吉祥寓意,可能就說不出個所以然了。本文旨在讓你認識民俗中的瑞獸紋飾,幫你在春節時能指點江山、侃侃而談。長輩們懾於你淵博的學識,也許就不敢隨意催婚/催生/問成績/問工資了呢~(然而那是不可能的)。
魚紋
█
魚紋是最常見的春節瑞獸紋。魚諧音「餘」,取「年年有餘」之意,寓意生活富足,多有積餘。《史記·周本紀》上說:「周有魚、鳥之瑞」,《太平御覽》上寫:「伯魚之生,適用鐀孔子魚者,嘉以為瑞,故名鯉,字伯魚」。自商代起,魚紋就已經深入人心。
魚紋所繪的大多數為鯉魚,並常與龍、鳳畫在一起,稱為「錦鯉」。嗯,這是一個紅遍中文網絡的吉祥詞,試問有幾個人不羨慕「中國錦鯉」信小呆,又有誰沒轉發過錦鯉本鯉楊超越呢?
斑銅作品/《雙魚筆筒》
鹿紋
█
鹿在傳統文化中的瑞獸地位毋庸置疑,不僅是最常用的年俗紋飾之一,壁畫、繪畫、雕塑、金屬、玉器等幾乎所有的藝術形式中都少不了它矯捷的身影。《坤雅》云:「鹿乃仙獸,自能樂性,行則有涎,不復急走。」在神話傳說中,很多仙人的坐騎就是鹿。鹿角可做武器,鹿茸可入藥,鹿肉溫補益氣,鹿皮高貴美麗。鹿還「火出了圈」,形容夫妻情深叫「鹿車共挽」,形容群雄爭霸叫「逐鹿天下」。
鹿還諧音「祿」,通常與壽桃、金玉等組合出道,稱為「福壽祿」。從古至今,這樣渾身吉祥寓意、全民瘋狂追捧的瑞獸可真沒幾個。
斑銅作品/《富貴南山福壽鹿》
麒麟紋
█
麒麟自古就為我國人民所喜愛,《宋書》上記載:「麒麟,仁獸也,牡曰麒,牝曰麟」。段玉裁說,麒麟「設武備而不為害,所以為仁也」。他認為,麒麟有強大的武力,但從來不危害人間,所以是首屈一指的「仁獸」。在民間傳說中,麒麟和龍、鳳、龜合稱「四靈」,象徵著太平和長壽。除此之外,麒麟還可用來比喻才能傑出、德才兼備的人,稱為「麒麟之才」。
麒麟的傳統形象是獅頭、鹿角、麋身、龍鱗、牛尾,是和龍一樣,集合多種圖騰所形成的神獸。封建社會之後,龍、鳳等成為皇家象徵,民間使用視為「逾制」。因此,麒麟就成為替代龍鳳、勞動人民最喜歡的瑞獸。
斑銅作品/《麒麟》
蝙蝠紋
█
蝙蝠紋飾廣泛應用於對聯、窗花、中國結等年俗物品中。按理說,蝙蝠本身顏值較低,又晝伏夜出,不太符合瑞獸的一般規律,蝙蝠紋為何成為民間應用最廣泛的紋飾之一呢?
剪紙作品/《五福捧壽》
首先,蝙蝠對人類生活有益。上古時期,人們往往逐水而居,水草豐美的地方,必定蚊蟲孽生。蚊蟲叮咬則會傳染疾病,引發疫情。因此,以蚊蟲為食,且能傳播花粉的蝙蝠,就成了平安富足的象徵。連最喜歡寫鬼故事嚇小朋友的怪叔叔蒲松齡,也曾經寫詩歌頌蝙蝠:「安得蝙蝠漫天生,一除毒族安群民」。在蒲大叔看來,形貌醜陋的蝙蝠,簡直是平安守護神了。
路由器上的斑銅蝠紋
另外,蝙蝠的蝠諧音為「福」,「福」又是無所不包、集世間美好於一身的吉祥字眼,網絡時代的全新年俗「支付寶集五福」就是很好的例子。在馬雲爸爸看來,五福是愛國福、富強福、和諧福、友善福、敬業福。參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我們還能寫出更多的福:文明福、平等福、誠信福、公正福、法治福……不多說了,我掃敬業福去了。
斑銅作品上的蝠紋
貔貅紋
█
貔貅有四個名字,還有三個分別是天祿、闢邪、百解,光看這些名字,你就可以感覺到撲面而來的祥瑞之氣。和別名一樣,在民間傳說中,貔貅主要象徵著財運旺盛、鎮兇闢邪、無憂無慮,人們相信貔貅出沒的地方,都有歡樂和財運。
貔貅在傳統紋飾中,大致像一頭背生雙翼的獅子,翱翔九天,霸氣威武。傳說貔貅以八方之財為食,只進不出,招財聚寶,所以才成為聚財的象徵。政府工作報告告訴我們,當前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嗯嗯,翻譯成白話就是,大家都缺錢啊!這種情況下,最適合以貔貅作裝飾。
不過還有一個「畫風突變」的考證認為,貔貅就是當代的大熊貓。武王伐紂時,姜太公在四川康定遇到了一隻威武非凡的「貔貅」,也就是大熊貓,設法收服之後,送給武王作為坐騎。嗯嗯,騎著滾滾打仗的武王,這畫面太美。那麼紂王的軍隊……是被萌死的?
斑銅作品/《貔貅》
喜鵲紋
█
喜鵲,首字為「喜」,古稱「報喜鳥」、「吉祥鳥」。《開元天寶遺事》:「時人之家聞鵲聲皆以為喜兆,故謂靈鵲報喜。」蘇軾在《喜鵲》中寫:「牧童弄笛炊煙起,採女謠歌喜鵲鳴」。
在傳統吉祥紋飾中,喜鵲已經被玩出了風格,玩出了水平。兩隻喜鵲在樹上,稱為「雙喜臨門」;喜鵲站在梅枝上,叫做「喜上眉梢」;雙喜鵲中加一枚古錢,稱為「喜在眼前」;兩隻喜鵲面對面則是「喜相逢」;一隻獾在高處,一隻喜鵲在地上相望,就稱作「歡天喜地」……總之,漢語中「喜」字有什麼組合,那基本都有一種對應的喜鵲主題紋飾。
喜鵲還是「金玉良緣」的象徵,七夕牛郎織女相會的地方,就是喜鵲搭成的「鵲橋」。從這個角度看,喜鵲真是人民喜聞樂見的第一IP。
吉象紋
█
象諧音為「祥」,以大象為主題的紋飾,則稱為吉象紋。大象本身憨厚可愛,平易近人,可馴服為坐騎。在傳說中,文殊菩薩的坐騎,就是一隻高貴的白象。
文殊菩薩的白象坐騎
在古代,亞洲象曾經遍布中國全境。舜的弟弟,就叫做象。晉初《帝王本紀》記載:「舜死蒼梧下,群象常為之耕」。這個說法賦予了大象忠誠、靈性的形象。河南省的簡稱為「豫」,據考證,就是「邑」和「象」的合字,說明這裡曾經是群象聚居的地方。在出土文物中,象玉、象鼎、象紋都十分常見。
即使現在,亞洲象只生活在雲南的西雙版納,但憑藉「吉祥」的諧音,吉象紋仍然經久不衰。在雲南的傣族文化中,象的地位更高,更為人所喜愛。
斑銅作品/《象樽》
生肖紋
█
十二生肖的地位,全中國人都知道。甚至於在國外的街頭,隨便找到一位路人,他大概率會告訴你,2020年是鼠年,是「the year of mouse」。每年的年俗物品,都一定以當年的生肖屬相為主題。
在古代語境中,老鼠意味著倉廩殷實,安居樂業。鼠生命力頑強,繁殖力也很高,寓意著多子多福,家族興旺。鼠又是十二生肖之首,鼠年一到,代表著天地又開始了一個周期的輪轉,人間又進入了全新的發展階段。
2020,屬(鼠)你最有餘(魚)
日月如梭,光陰似箭,屈指流年暗換,但生命將永恆地生息、繁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