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認全這些紋飾,做親戚裡學識最淵博的仔

2020-12-14 美知美物

文/美知美物

臨近年關,各式各樣的年俗也紛至杳來。觀察力敏銳的小夥伴們肯定會發現,在年畫、對聯、窗花、鬥方等傳統年俗物品中,總有一些看起來或威猛、或呆萌的動物紋飾,它們合稱「瑞獸」。你看起來非常眼熟,但它們分別是啥,又有哪種吉祥寓意,可能就說不出個所以然了。本文旨在讓你認識民俗中的瑞獸紋飾,幫你在春節時能指點江山、侃侃而談。長輩們懾於你淵博的學識,也許就不敢隨意催婚/催生/問成績/問工資了呢~(然而那是不可能的)。

魚紋

魚紋是最常見的春節瑞獸紋。魚諧音「餘」,取「年年有餘」之意,寓意生活富足,多有積餘。《史記·周本紀》上說:「周有魚、鳥之瑞」,《太平御覽》上寫:「伯魚之生,適用鐀孔子魚者,嘉以為瑞,故名鯉,字伯魚」。自商代起,魚紋就已經深入人心。

魚紋所繪的大多數為鯉魚,並常與龍、鳳畫在一起,稱為「錦鯉」。嗯,這是一個紅遍中文網絡的吉祥詞,試問有幾個人不羨慕「中國錦鯉」信小呆,又有誰沒轉發過錦鯉本鯉楊超越呢?

斑銅作品/《雙魚筆筒》

鹿紋

鹿在傳統文化中的瑞獸地位毋庸置疑,不僅是最常用的年俗紋飾之一,壁畫、繪畫、雕塑、金屬、玉器等幾乎所有的藝術形式中都少不了它矯捷的身影。《坤雅》云:「鹿乃仙獸,自能樂性,行則有涎,不復急走。在神話傳說中,很多仙人的坐騎就是鹿。鹿角可做武器,鹿茸可入藥,鹿肉溫補益氣,鹿皮高貴美麗。鹿還「火出了圈」,形容夫妻情深叫「鹿車共挽」,形容群雄爭霸叫「逐鹿天下」。

鹿還諧音「祿」,通常與壽桃、金玉等組合出道,稱為「福壽祿」。從古至今,這樣渾身吉祥寓意、全民瘋狂追捧的瑞獸可真沒幾個。

斑銅作品/《富貴南山福壽鹿》

麒麟紋

麒麟自古就為我國人民所喜愛,《宋書》上記載:「麒麟,仁獸也,牡曰麒,牝曰麟」。段玉裁說,麒麟「設武備而不為害,所以為仁也」。他認為,麒麟有強大的武力,但從來不危害人間,所以是首屈一指的「仁獸」。在民間傳說中,麒麟和龍、鳳、龜合稱「四靈」,象徵著太平和長壽。除此之外,麒麟還可用來比喻才能傑出、德才兼備的人,稱為「麒麟之才」。

麒麟的傳統形象是獅頭、鹿角、麋身、龍鱗、牛尾,是和龍一樣,集合多種圖騰所形成的神獸。封建社會之後,龍、鳳等成為皇家象徵,民間使用視為「逾制」。因此,麒麟就成為替代龍鳳、勞動人民最喜歡的瑞獸。

斑銅作品/《麒麟》

蝙蝠紋

蝙蝠紋飾廣泛應用於對聯、窗花、中國結等年俗物品中。按理說,蝙蝠本身顏值較低,又晝伏夜出,不太符合瑞獸的一般規律,蝙蝠紋為何成為民間應用最廣泛的紋飾之一呢?

剪紙作品/《五福捧壽》

首先,蝙蝠對人類生活有益。上古時期,人們往往逐水而居,水草豐美的地方,必定蚊蟲孽生。蚊蟲叮咬則會傳染疾病,引發疫情。因此,以蚊蟲為食,且能傳播花粉的蝙蝠,就成了平安富足的象徵。連最喜歡寫鬼故事嚇小朋友的怪叔叔蒲松齡,也曾經寫詩歌頌蝙蝠:「安得蝙蝠漫天生,一除毒族安群民」。在蒲大叔看來,形貌醜陋的蝙蝠,簡直是平安守護神了。

路由器上的斑銅蝠紋

另外,蝙蝠的蝠諧音為「福」,「福」又是無所不包、集世間美好於一身的吉祥字眼,網絡時代的全新年俗「支付寶集五福」就是很好的例子。在馬雲爸爸看來,五福是愛國福、富強福、和諧福、友善福、敬業福。參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我們還能寫出更多的福:文明福、平等福、誠信福、公正福、法治福……不多說了,我掃敬業福去了。

斑銅作品上的蝠紋

貔貅紋

貔貅有四個名字,還有三個分別是天祿、闢邪、百解,光看這些名字,你就可以感覺到撲面而來的祥瑞之氣。和別名一樣,在民間傳說中,貔貅主要象徵著財運旺盛、鎮兇闢邪、無憂無慮,人們相信貔貅出沒的地方,都有歡樂和財運。

貔貅在傳統紋飾中,大致像一頭背生雙翼的獅子,翱翔九天,霸氣威武。傳說貔貅以八方之財為食,只進不出,招財聚寶,所以才成為聚財的象徵。政府工作報告告訴我們,當前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嗯嗯,翻譯成白話就是,大家都缺錢啊!這種情況下,最適合以貔貅作裝飾。

不過還有一個「畫風突變」的考證認為,貔貅就是當代的大熊貓。武王伐紂時,姜太公在四川康定遇到了一隻威武非凡的「貔貅」,也就是大熊貓,設法收服之後,送給武王作為坐騎。嗯嗯,騎著滾滾打仗的武王,這畫面太美。那麼紂王的軍隊……是被萌死的?

斑銅作品/《貔貅》

喜鵲紋

喜鵲,首字為「喜」,古稱「報喜鳥」、「吉祥鳥」。《開元天寶遺事》:「時人之家聞鵲聲皆以為喜兆,故謂靈鵲報喜。」蘇軾在《喜鵲》中寫:「牧童弄笛炊煙起,採女謠歌喜鵲鳴」。

在傳統吉祥紋飾中,喜鵲已經被玩出了風格,玩出了水平。兩隻喜鵲在樹上,稱為「雙喜臨門」;喜鵲站在梅枝上,叫做「喜上眉梢」;雙喜鵲中加一枚古錢,稱為「喜在眼前」;兩隻喜鵲面對面則是「喜相逢」;一隻獾在高處,一隻喜鵲在地上相望,就稱作「歡天喜地」……總之,漢語中「喜」字有什麼組合,那基本都有一種對應的喜鵲主題紋飾。

喜鵲還是「金玉良緣」的象徵,七夕牛郎織女相會的地方,就是喜鵲搭成的「鵲橋」。從這個角度看,喜鵲真是人民喜聞樂見的第一IP。

吉象紋

象諧音為「祥」,以大象為主題的紋飾,則稱為吉象紋。大象本身憨厚可愛,平易近人,可馴服為坐騎。在傳說中,文殊菩薩的坐騎,就是一隻高貴的白象。

文殊菩薩的白象坐騎

在古代,亞洲象曾經遍布中國全境。舜的弟弟,就叫做象。晉初《帝王本紀》記載:「舜死蒼梧下,群象常為之耕」。這個說法賦予了大象忠誠、靈性的形象。河南省的簡稱為「豫」,據考證,就是「邑」和「象」的合字,說明這裡曾經是群象聚居的地方。在出土文物中,象玉、象鼎、象紋都十分常見。

即使現在,亞洲象只生活在雲南的西雙版納,但憑藉「吉祥」的諧音,吉象紋仍然經久不衰。在雲南的傣族文化中,象的地位更高,更為人所喜愛。

斑銅作品/《象樽》

生肖紋

十二生肖的地位,全中國人都知道。甚至於在國外的街頭,隨便找到一位路人,他大概率會告訴你,2020年是鼠年,是「the year of mouse」。每年的年俗物品,都一定以當年的生肖屬相為主題。

在古代語境中,老鼠意味著倉廩殷實,安居樂業。鼠生命力頑強,繁殖力也很高,寓意著多子多福,家族興旺。鼠又是十二生肖之首,鼠年一到,代表著天地又開始了一個周期的輪轉,人間又進入了全新的發展階段。

2020,屬(鼠)你最有餘(魚)

日月如梭,光陰似箭,屈指流年暗換,但生命將永恆地生息、繁衍。

相關焦點

  • 春節走親戚攻略:記好親戚間的這些稱呼,不然容易鬧笑話
    「走親戚」,可謂是中華民族最為古老的一個傳統民俗文化之一,尤其是在春節過年期間。大家通過走親戚來聯絡感情、互相慰問,享受著人生的樂趣和親情的快樂隨著80後、90後都已逐漸為父為母,帶著孩子走親戚也都成為了常態,可一個尷尬的問題出現了。面對眾多的親戚,身為父母的80後、90後本身就已經無法認全,又怎麼教自己孩子認全這些親戚呢?
  • 孔子和接受過合格九年義務教育的一般人比,誰學識更淵博
    孔子且先不說熱評說的思想與學識的問題,單論學識,也不可同日而語吧,簡直是對先聖的侮辱。身列七十二賢,又是孔門十哲之一,可謂「受業身通」,學識能力十分出色。他不僅以口才雄辯著稱,而且有卓越的政治才能,曾經做過魯國衛國之相。他還是我國歷史上第一位商業巨子,精通經商之道,開創了「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誠信經商原則,被民間尊奉為財神。可就是這樣一個人,對孔子作出這樣的描述,可想而知孔子的學識境界。
  • 6年,保潔阿姨從26個字母都認不全到英語達人……咋學的
    原本連26個字母都認不全,在一個英語培訓機構做清潔阿姨自學英語6年,她現在達到了大學英語六級的水平,可以輕鬆和外教交流。未來,這位農村阿姨還夢想著出國旅遊。戳視頻,先接受一下大姐的「碾壓」今年52歲的陳芳應出生在安徽桐城的農村,初中未畢業就輟學出來打工了。
  • 人在落魄的時候,四種親戚「認不得」,原因很現實,要謹記於心
    但是人在落魄的時候,有些人還是要避諱一些,比如說下面這4種親戚,落魄的時候還是不要認了,原因太現實了。眼高於頂,只認衣服不認人的親戚「被我們稱作勢利鬼的人,無論以什麼面目出現,都改變不了勢利的本性。」——薩克雷一個人一旦走入了落魄的田地,就不要再想著和那些眼高於頂,平時為人處事就是勢利眼的親戚再親近了。
  • 助娃避開新年衣服的雷區,孩子春節穿衣「可鹽可甜」,做最靚的仔
    在電話裡,奶奶說娃在家玩得可開心了,而且我還給他買了新衣服呢。結果大年三十下午,小雨媽回家後一看,這哪裡還是自己的娃,這簡直就是希望小學宣傳片裡的演員麼!●「耐髒」是王道孩子淘氣的時候,在家裡到處摸爬滾打。老人們對其束手無策,為了讓衣服能幹淨些,就會給寶寶穿上飯罩罩之類「防護服」。甚至還有長輩,將孩子的新衣服縫上襪子腰、秋褲腿防止磨損弄髒。
  • 春節親戚見面 你會正確稱呼嗎?
    昨天,在一家事業單位上班的小李在朋友圈發了幾張在姐姐家吃飯的照片,並配上文字說明:「給小侄子買了一套繪本當新年禮物,小侄子聰明好學,我這個做姨的也驕傲。」下面有不少人點讚,只有一個網友評論了一句:「你姐姐的兒子是你外甥,不是侄子。」
  • 春節走親戚,為啥越來越「沒意思」,老農4句話,講到了心坎裡
    今天分享的主題: 春節走親戚,為啥越來越「沒意思」,老農4句話,講到了心坎裡 。 還有三十幾天就過春節了,對於在外打工的農民來說,一年到頭早就盼望著領到工錢早早地回家過年,因為春節是一年中最熱鬧闔家團圓的日子,雖然春節的假期不長,但是在中國人的心中,春節是美好的節日,也是最受人們重視的節日,除夕之後,就是走親戚,平時冷清的村莊在春節的時候變得異常熱鬧,歡歌笑語迴蕩在村裡得每一個角落,好一派祥和得氣氛。
  • 做江門街頭最靚的仔!
    做江門街頭最靚的仔! 這些熱心的志願者們 他們就是這條街最靚的仔!
  • 那些看上去很聰明、思維敏捷知識也很淵博的人,為什麼一事無成?
    今天在網上看到一條很有意思的提問:為什麼經常發現有的人看上去很聰明、思維敏捷知識也很淵博卻一事無成,這是什麼原因?「看上去很聰明」、「思維敏捷」、「知識淵博」,哪一個都讓人心嚮往之,合起來怎麼看也該是精英人士,怎麼就會「一事無成」呢?
  • 第一屆寨仔裡陳氏宗親會工作匯報
    三、2018年3月1日召開第一次寨仔裡陳氏宗親會會議,決議:1、修復寨仔裡開基三世祖仲一郎公的墓。2、決議村中陳氏家族家人仙逝,以陳氏宗親會名義包300元(香燭錢及花圈)。3、決議理事會在春節開展90歲以上老人的慰問活動。4、決議對優秀學子進行獎勵。
  • 這些我們習以為常的玉雕紋飾竟然都是外來的?
    中華民族是一個兼容並蓄、海納百川的民族,包容的不僅是各個民族,還有各種文化,這些文化經過漫長的發展融合到了一起,不分你我,以至於我們提起一些歷史上原本是外來的事物時,卻已經習慣性的歸為到了漢文化當中。玉雕中有很多我們現在還在使用的紋飾題材,就屬於從其他民族或外國傳入的。
  • 春節放假待在家裡可以做什麼?答案就在你的手機裡
    【手機中國導購】一場由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疫情牽動著大家的心,為了儘可能降低感染風險,「宅在家裡」也成了2020年春節長假的「主旋律」。不過這時候問題來了,待在家裡可以做些什麼,好讓我們的假期充實一些。放假時最常做的莫過於玩玩手上的智慧型手機,但是始終盯著相對較小的屏幕看,多多少少會有些許膩味湧上心頭。這時候,榮耀智慧屏PRO那55英寸的4K屏幕就能給我帶來一些新鮮感,哪怕是與手機做同樣的事,而這就要從它的投屏功能說起了。
  • 「炎帝老酒杯」記憶中的年味徵文丨王保義:記憶中的春節,走親戚
    春節,是我國人民一年當中最盛大、最歡樂、最頭緒多且最講究的一個傳統節日。今年已經70超越的我,記憶中春節(過年)期間穿新衣、戴新帽、寫春聯、放鞭炮、走親戚、看耍樂……留在腦海裡的每一項都值得回憶。但過年走親戚這項活動留給我的印象猶為深刻。記憶中,過年走親戚民情風俗很厚重,圪圪道道很多且很講究。
  • 你春節假期打算做什麼?
    春節可以說是個神奇的節日,在還沒有到來的時候,所有人都期盼著計劃著,可是等真的到來的時候卻會有人吐槽自己的假期過得很累,因為過年免不了要走親訪友、同學聚會,你什麼時候開始放春節假呢?放多少天?已經計劃好了要做什麼了嗎?
  • 車仔送你5福 支付寶集五福全攻略
    沒關係,關注我們汽車電子頻道就對了,車仔現在就送你至少4個福字,汽車電子頻道為大家特別整理了一套可以快速集齊五福的全攻略,大家自己收藏就好,千萬不要分享!給好友澆花也可以得福卡    編輯總結:集五福,最重要的是圖個吉利。
  • 具有淵博知識的人,才是最自信的人,比如康震老師
    她們的思想,她們的知識,她們的技能就是最大的法寶,就是最寶貴的財富。就是在艱難的情況下,她們也能生存。這就是最大的競爭力。當我們在這個社會上不受到別人的制約,可以獨自做一些事情的時候,當我們能夠獨立自主的時候,我們不再去乞求別人的時候,我們內心就會更加坦然,更加自信。什麼樣的人才能夠自信呢?
  • 青銅紋飾識別指南
    ▲ 獸面紋鼎 商代晚期 河南安陽出土作為青銅器最主要的紋飾之一,獸面紋盛行於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常作為主題花紋飾於器物的腹部和頸下。在衰落後,一般作為輔助紋飾出現於器物的耳、足上。▲ 孟簋  西周穆王時器  陝西長安張家坡西周窖藏出土鳥紋中還有一類比較特殊的紋飾——鴟鴞紋。
  • 這是一種有個性的甜點——重糕仔
    每年的農曆七月半節,邑人多以製作重糕仔來祭拜鬼神,作為一種應節的糕點,人們對它的感情是特殊的,所以人們總將七月半重糕粿聯想在一起。加上複雜的製作方法,重糕仔這種獨特的糕點,在眾多琳琅滿目的海豐小食中絕對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種。我們家的七月半,習慣做甜重糕仔,這也是母親最擅長製作的粄類之一。
  • MIUI曬出春節7個貼心小功能:搶紅包 走親戚無所不能-MIUI,小米...
    1月21日,MIUI官微秀出了春節期間用戶可能用到的7個MIUI貼心小功能,幫助小米用戶過好這個節日。這7個功能分別是:1、小米紅包助手紅包是表達新年祝福最常見的方式,不論你是看春晚還是聊天,"小米紅包助手"隨時待命,等紅包一到,快速進入領紅包頁面,讓你搶紅包快人一步。今年春節,別忘了開啟"小米紅包助手"。
  • 這些春節禮儀一定要教給孩子,不做沒禮貌的孩子!
    文中講到:「禮儀」的意思是把身體教養成美好的樣子,管教最好的時期是三歲到九歲,而最重要的方法是‌「持之以恆」。年味越來越近了,喜慶越來越濃了。 春節,又到了走親訪友的時候。拜年串門,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釐清家族人物關係和各種稱謂;走親訪友,可以讓他們學會年俗傳統文化和禮儀。這個時候,孩子的禮儀往往能體現一個家庭的整體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