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 11 月 27 日,小米發布了截至 9 月 30 日的第三季度財報。細看這份財報數據,不難發現,第三季度的小米,手機銷售不及預期,而 AIoT 業務銷售亮眼。
財報數據一覽
財報數據顯示:
小米第三季度營收為 536.61 億元,同比增長 5.5 %,環比增長 3.3%;經調整(Non-GAAP)的第三季度利潤為 34.72 億元,同比增長 20.3%,環比降低 4.5%;對於這份財報數據,小米官方表示,2019 年第三季度是小米創辦以來總營收最高的季度。不過,對比上半年的營收增長速率(第一、二季度的營收增速為 27.2% 、14.8%),小米在第三季度的增長速率便顯得有些不盡人意。
據部分券商預測,小米營收增速放緩其實是在預料之中。畢竟,2018 年第三季度的營收基數較高,再加上以硬體收入為主的小米在第三季度未發布多款重量級機型,難以拉動總營收的增長。
不過,儘管增速放緩,但小米在第三季度依然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而小米的這份答卷是如何交出的,還得著眼於其各個業務。
手機業務,承壓前行
財報數據顯示,在第三季度,小米的智慧型手機業務營收為 323 億元,佔總收入的 60.1%,較去年同期降低了 7.8%。
從具體的銷量表現來看,小米在第三季度的智慧型手機銷量達 3210 萬部。其中,在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小米的出貨量達 880 萬臺,以 9% 的市場份額位列第三,較去年同期減少 33%。不難看出,在中國手機市場持續收縮的大環境下,小米手機也難逃銷量下降的命運。
對於手機的銷量下滑,小米 CFO 周受資對此解釋稱:
我們現在處於 4G 向 5G 切換期,手機市場大環境承壓,我們選擇了穩健增長,提高我們的盈利能力和現金儲備,把不良的庫存都消化掉了,所以我們處在一個非常健康的時期,對於 5G 時代,我們很有信心,我們很擅長把高科技的技術帶給大眾,5G 手機剛出來會比較貴,而我們高效率的商業模式優勢也能得以體現。
不過,儘管小米在國內市場承壓前行,但著眼於境外市場,小米的表現是可圈可點的。根據市場調研機構 IDC 發布的 Q3 印度智慧型手機市場報告,小米在印度市場的 Q3 出貨量為 1260 萬臺,市場份額高達 27.1%,位居第一。
另外,在歐洲市場,小米也正在加速擴張。Canalys 報告顯示,得益於小米的市場擴張和產品組合,小米第三季度在歐洲市場的出貨量增速達到了 73%。
對於小米手機業務的展望,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在電話會議中表示:
明年是 5G 普及的第一年,我們明年預計發布 10 款以上的 5G 手機。我們預計中國市場 5G 手機滲透率會到 40% 到 50%,5G 手機的成本比 4G 手機貴了不少。由於小米高效率的模型,小米一樣能做出價格非常厚道的 5G 手機,我相信在市場上會有巨大的吸引力。
可見,小米將手機業務的銷量回暖寄託於 5G 產品之上。而在 5G 千元機時代到來之前,小米正在加速 5G 手機研發,從其研發投入中便可看出一二。在第三季度,小米的在 5G 手機的研發投入達 20 億元,同比提升了 32.5%。
當前正處於 4G 到 5G 的過渡期,各大手機產商都在全力推進 5G 手機的研發。在過渡期中,小米方面表示將持續採取穩健的經營策略,在注重現金流和庫存水平健康的同時,強化 5G 投入的準備,為把握 5G 技術廣泛應用時帶來的市場機遇做好準備。
此外,從具體的產品表現來看,在第三季度,小米主要發布了兩款機型——小米 9 Pro 5G 和小米 MIX Alpha。其中,小米 MIX Alpha 在 12 月份才上市,因此在第三季度並未對銷量產生實質性貢獻。
IoT & 生活消費產品,營收大功臣
不同於手機業務的疲軟表現,在第三季度,小米的 IoT & 生活消費產品業務可以說是營收增長的大功臣。從具體數據來看:
IoT & 生活消費產品業務營收達 156 億元,同比增長了 44.4%,佔總營收的 29.1%。對於 IoT & 生活消費產品業務的快速增長,小米將其歸因於智能電視、家電和小米手環等 IoT 產品的需求增長以及 AIoT 平臺優勢持續增強帶來的網絡效應。
其中,在上半年一直穩居中國銷量第一的電視業務在第三季度依然位居國內榜首。根據奧維雲網統計,小米電視出貨量達 310 萬臺,市場佔有率達 16.9%,穩居全球電視出貨量前五名。從財報數據上看,在第三季度,智能電視和筆記本電腦的收入達 58 億人民幣,佔 IoT & 生活消費產品業務的 37%。
在小米推動智能家居的互聯互通的路上,除了需要聚焦電視產品的表現,其他大家電產品同樣不能忽視。在今年 10 月份,小米發布了四款冰箱,這意味著小米正式全面步入空調、冰箱、洗衣機市場,擴大了大家電領域的布局。
對於大家電領域的規劃和發展,小米財務長周受資也在電話會議中進行了回應。周受資表示:
首先,我們的大家電部門的業務是我們手機+AIoT 雙引擎戰略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門。我們相信,我們在智能電視方面是有經驗的。為了幫助我們取得成功,我們已經,不光在中國,還在全世界範圍內,制定了其他大家電的相關戰術,包括空調、洗衣機等等。所以,在未來的幾年內,我們將在大家電方面進行極大的投資。
除了持續布局 IoT 生態,小米也在 AI 上進行了巨大投入,在聲學、語音、自然語言理解、圖像視覺處理、深度學習等先進的人工智慧與物聯網技術等領域都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 10 月 17 日,小米成功邀請國際語音識別和 AI 領域的知名專家、語音識別開源工具 Kaldi 之父丹尼爾·波維 Daniel Povey 加盟,進一步推進使用者與產品之間的 AI 語音交互體驗。
網際網路業務,持續推進多元化
財報數據顯示,在 2019 年第三季度,小米網際網路服務收入達 53 億元,同比增長12.3%。
其中,2019 年 9 月 MIUI 全球月活用戶 2.92 億人,同比增長 29.9%。廣告收入人民幣 29 億元,除去預裝的廣告收入同比上漲 6.9%。這表明了小米的網際網路業務在小米生態系統的變現能力正不斷增強,同時,網際網路業務也贏得了更多全網用戶。
對於網際網路業務的發展,小米表示將持續推進網際網路服務多元化,這主要體現在業務多元、用戶多元,以及多場景的應用。
財報指出,報告期內,網際網路服務新興業務的收入佔網際網路總收入的 37.2%,同比增加 87.8%。網際網路服務新興業務,即除中國大陸智慧型手機設備端的廣告和遊戲之外的網際網路服務,包括電視網際網路服務、海外網際網路服務、有品電商及金融科技所產生的收入。
關於境外網際網路服務,小米表示,會繼續加強境外網際網路廣告業務的銷售能力,使客戶更加多元化。目前,在印度地區,小米已經擴展出小米音樂、小米視頻、GetApps(海外版小米應用商店)等服務,以建立起其它市場的網際網路服務。
而小米在境外市場的努力,從具體數據便能夠體現出來。在電話會議中,周受資表示,小米海外的手機廣告收入在所有的網際網路服務收入中佔比 32%,而僅僅海外的手機廣告收入便上漲了 167.3%。
同時,周受資也指出,在過去的六個月,小米的廣告業務在向其他行業的客戶滲透,這一層面的多樣化解釋了為什麼小米在網際網路服務方面的數字能經受住考驗。對於 2019 年的展望,周受資表示廣告行業會比較疲軟。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提高網際網路服務的多場景應用,小米推出了 5G 時代的全新系統 MIUI 11,以加強小米手機在辦公、出行、文件傳輸等功能的體驗升級。
總的來看,小米在第三季度交出了一份可觀的成績單,但從各個部分的具體業務來看,小米的表現確是存在些許隱憂,尤其是手機業務的疲軟之境。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看,這對一直強調「手機 + AIoT」 雙引擎戰略的小米來說也不算是壞事,IoT & 生活消費產品在第三季度的營收貢獻恰恰說明了——能夠養活小米的,不止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