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跑步鍛鍊有諸多好處,可是,腿上有靜脈曲張,還能跑步鍛鍊嗎?這是很多輕中度靜脈曲張患者的擔憂。我們今天就來逐一回答有關靜脈曲張患者該如何運動鍛鍊的問題。
1.靜脈曲張能跑步鍛鍊嗎?
正常情況下,雙腿的靜脈血液要回流到心臟,需要克服重力,必須通過小腿肌肉泵、下肢靜脈瓣膜和胸腔內負壓的作用。小腿肌肉泵又稱「第二心臟」,是一個輔助血泵,可以幫助下肢靜脈把血液泵回心臟。另外下肢靜脈有許多瓣膜,當血液往心臟回流,這些瓣膜就開放,反之這些瓣膜則關閉,使血液只能單向行進不致反流。如果靜脈瓣膜彈性降低,不能承受血液的重力,會關閉不嚴,造成血液倒流、淤積,長此以往就會形成下肢靜脈曲張。
從血液動力學的角度看,健康的人運動時,由於瓣膜功能正常,肌肉的規律性收縮使深部靜脈血液回流加速,皮下靜脈的壓力可比靜止時還低,因此適度跑步鍛鍊,不僅不會引起下肢靜脈曲張,還可使腿部肌肉活動增強,擠壓靜脈內的血液,使其流動更加通暢,有助於預防和改善下肢靜脈曲張。對靜脈曲張患者來說,因為靜脈瓣膜功能受損,應該避免像舉重、快速衝刺短跑、跳遠、投擲等引起腹壓增高的活動,但是可以進行慢跑、遊泳、騎單車、跳繩等運動。
2.靜脈曲張怎樣鍛鍊才合適?
每次15~30分鐘的跑步,可使腿部肌肉活動增強,有助於靜脈曲張的緩解。很多患者有這樣的體會,在腿部酸脹不適的時候跑一會兒步,會感覺沒那麼難受。因為在跑步時,靜脈血管就像抽水泵一樣,將積存在處於曲張狀態的靜脈中的血液往心臟方向送;同時,由於局部微循環加快,使曲張靜脈的新陳代謝加快,靜脈能較快恢復正常。休息一會兒可以再次進行15~30分鐘的跑步。
但是持續30分鐘以上的中長距離的跑步會加重靜脈曲張。這是因為長時間跑步會造成肌肉和血液裡乳酸堆積,阻斷供氧。乳酸是氧氣在體內新陳代謝的產物,在靜脈曲張的情況下,身體對乳酸的代謝越慢,越容易造成疲勞,從而加重靜脈曲張程度。
3.如果想加大運動量該怎麼辦?
靜脈曲張患者長時間跑步時需要採取保護措施,可選用二級壓力醫用彈力襪。建議穿包住腳到膝蓋的彈力襪,因為只包住小腿到踝關節的彈力襪會造成腳部血液回流不暢,腳面腫脹。醫用彈力襪有特殊的壓力梯度,可以外部壓力抵消靜脈高壓,促使靜脈血液往心臟回流,加速乳酸代謝,使患肢沉重、腿部腫脹、疼痛等症狀迅速消失,防止靜脈曲張加重。
4.跑步後有哪些注意事項?
跑步後不宜馬上休息,因為身體在隨後數個小時內還會持續分泌乳酸,馬上休息會造成乳酸隨血液循環速度下降在肌肉組織中大量堆積,造成疲勞感加重,所以跑步結束後應步行一會兒再休息。血液循環和肌肉的適當運動可以幫助身體代謝乳酸,讓身體感覺更輕鬆,運動後按摩和拉伸肌肉也能幫助乳酸代謝。
回到家中可以躺在床上,抬高雙腿成30度角為宜,以促進腿部血液循環,緩解下肢靜脈淤血。應注意在運動後及時補充水分,但不可過多,以免減弱消化功能和食慾。洗溫水澡也可以促進血液流動,釋放乳酸。此外,充足的睡眠有利於恢復身體疲勞。飲食方面多食用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雞蛋、牛奶,同時可以多吃些鹼性食品和蔬菜,肉類不利於乳酸代謝,應減少食用量。
5.靜脈曲張何時需要手術治療?
當靜脈曲張發展到一定程度,需要及時手術治療,否則跑步鍛鍊會加重靜脈曲張,導致潰瘍、出血、炎症、血栓等併發症。患者在手術治癒靜脈曲張之後,仍然可以安心運動。
靜脈曲張嚴重程度分期如下:
0期,無可見或可觸及的靜脈疾病體徵。
1期,有毛細血管擴張、網狀靜脈。
2期,有靜脈曲張。
3期,有水腫但沒有靜脈疾病引起的皮膚改變。
4期,有靜脈疾病引起的皮膚改變如色素沉著、靜脈溼疹及皮膚硬化。
5期,有靜脈疾病引起的皮膚改變和己癒合的潰瘍。
6期,有靜脈疾病引起的皮膚改變和正在發作的潰瘍。
靜脈曲張的手術指徵是:大隱靜脈瓣膜有中度以上的反流,伴有疼痛、瘙癢、腫脹、破潰等症狀,影響生活,曲張程度進行性加重等。一般來講,4、5、6期的靜脈曲張是手術的絕對適應證,2期伴有症狀和3期患者可以考慮擇期手術。
【溫馨提示】本平臺分享的健康圖文信息,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到正規醫院諮詢。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於《家庭醫藥》,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