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止急性期深靜脈血栓脫落,抗凝藥是關鍵,使用謹記這3點

2020-12-23 騰訊網

深靜脈血栓形成指血液在深靜脈內經常凝結所致的靜脈回流障礙性疾病,好發部位在下肢深靜脈。因此,通常我們說的都是下肢深靜脈血栓。

當剛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時 ,有些人覺得只是有些輕微腫脹不舒適,忍忍就過去了,或者活動一下就好了,並沒有放在心上。殊不知這樣可能會帶來生命危險。

下肢深靜脈血栓急性期不治療的後果

根據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病程發展,一般把它分為三個階段:

1、急性期:14天以內

2、亞急性期:14-30天

3、慢性期:30天以上

急性期發現下肢深靜脈血栓如果不及時治療,會導致血栓越長越大,脫落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大,可能簡單的捶捶腿,一個小動作就會使血栓脫落。

抗凝治療,穩住下肢深靜脈血栓

急性期最大的危險是血栓脫落造成肺栓塞。因此穩定血栓、不讓血栓長大和脫落非常重要,國際上公認的急性期標準治療是抗凝治療。

也就是說,使用一些減少凝血因子的抗凝藥物來治療深靜脈血栓。

急性期選擇藥物的關鍵是要迅速起效,所以一般用肝素這類起效快的藥物。

不管哪種藥,使用謹記這3點

1、儘早

一旦發現血栓,就要積極及時治療,以免血栓脫落威脅生命。

2、足量

使用抗凝藥物的過程中,一定要達到標準劑量,這樣才不會因為過量或不足而造成出血或者沒效果。

3、足療程

不要擅自停藥或者減藥。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治療要持續三個月以上,才能穩住血栓,大大降低肺栓塞的風險。

要記住,不管使用哪種抗凝藥物,只是穩定血栓,減少脫落的風險,但是下肢靜脈血栓還是存在的,深靜脈血液回流不通暢的問題還是存在的。

相關焦點

  • 腿部有血栓怎麼辦?護理下肢深靜脈血栓,這4點很關鍵
    發現自己有下肢深靜脈血栓,應該通過合理的方式來護理身體。因為靜脈血栓產生之後會讓正常的血液循環受影響,無法及時提供血液給身體需要的部位,很容易導致下肢疼痛,甚至會有間歇性跛行,肢體麻木等情況。為了防止身體的不適感明顯或者引發其他重要器官的功能障礙,需要及時調整身體,通過正確的護理儘快消除血栓,才能維持身體健康狀態。1、堅持用藥發現自己有下肢深靜脈血栓,最關鍵的就是通過藥物使用的方式來護理身體。
  • 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原因是什麼?深靜脈血栓脫落的後果是什麼?
    深靜脈血栓形成就是靜脈血凝固在靜脈內,造成靜脈阻塞,使靜脈回流受阻。深靜脈血栓形成最主要表現是一種短時間內單側且明顯的下肢水腫,可以發現一條腿比另一個一條腿更腫脹。因為肢體腫脹對皮膚產生牽拉效應,也會引起腫脹疼痛。
  • 醫學科普-為什麼深靜脈血栓會拴住你的腿?
    有過深靜脈血栓經歷的患者都知道,當出現下肢深靜脈血栓後,醫護人員會和你千叮嚀萬囑咐地強調一句話:「千萬別下床!千萬別下床!就在床上躺著,吃喝拉撒全在床上解決!」因為深靜脈血栓在急性期,血栓還不是很穩定,隨時有被血流衝刷、脫落的風險。從解剖層面上來說,脫落的血栓會順著血流,像魚雷一樣,離開下肢靜脈,剎那間到達肺動脈。肺動脈的整體面容像樹根一樣,分支繁多。所以,一般微小的血栓不會引起患者不適的症狀。
  • PICC 並發靜脈血栓:抗凝治療要多久?拔管時血栓會脫落嗎?
    繼續保留並使用該 PICC 導管。 局部處理: 更換敷貼一次,穿刺點用藻酸鹽敷料(吸收滲血、止血),外用水膠體透明貼固定。根據滲血情況進行更換。 抬高患肢,避免局部按摩,減少患肢活動。
  • 腫瘤患者高發下肢深靜脈血栓來組空氣波助力
    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那些事深靜脈血栓是指血液異常地在深靜脈內凝結,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血流因而受阻的靜脈回流障礙性症候群。其中,以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最為常見,尤其是好發於左下肢。下肢深靜脈血栓在臨床上主要表現為下肢的腫脹、疼痛(急性期);淺靜脈曲張、慢性溼疹、色素沉著和潰瘍形成(慢性期) [1]。
  • 中藥能治療血栓嗎?醫生告訴你答案
    審閱者: 荊志成(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 作者: 華潞(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 1.小林的故事:靠中藥無法治癒血栓 小林曾經患有深靜脈血栓形成,血栓阻塞於右大腿深部靜脈,她在住院期間曾用了
  • 腿部出現這3種情況,提防是深靜脈血栓!
    1、下肢腫脹深靜脈血栓的典型症狀就是下肢出現明顯腫脹,同時伴有皮膚溫度升高、皮膚泛紅的表現,嚴重時皮膚可出現水泡,在發病後的2~3天腫脹最為明顯。2、壓痛深靜脈血栓還可引起炎症反應,使下肢部位出現持續性的疼痛感,在按壓時也有壓痛感,當站立時,小腿受力,疼痛感更為明顯。在出現以上症狀時,患者要避免用力按壓腿部,否則很容易造成血栓脫落,發生意外。
  • 出現以下症狀時,警惕深靜脈血栓
    出現以下症狀時,警惕深靜脈血栓 2020-12-12 14: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海醫二院醫生提醒:對付肺栓塞,關鍵在設防
    肺栓塞是以各種栓子阻塞肺動脈或其分支導致的一組疾病或臨床症候群的總稱,說白了就是血栓堵住了肺動脈。根據栓子的來源不同,可分為肺血栓栓塞症(PTE)、脂肪栓塞症候群、羊水栓塞、空氣栓塞等,其中PTE是肺栓塞最常見的類型。  絕大多數的肺栓塞,來自下肢的深靜脈血栓。下肢靜脈血管就像是血液流回心臟的「高速公路」,若血栓脫落可直達心臟,進入肺動脈,導致肺栓塞。
  • 骨科病人下肢靜脈血栓知識點
    2.血液黏稠的原因,如果血液比較黏稠,黏稠度高,沒有吃抗血栓的藥物,很容易形成血栓。      3.如果血管受到損傷,也容易產生血栓。常見的原因是血管穿刺,血管內皮具有一種抗血栓的功能,遭到穿刺破壞之後,容易在破壞部位形成血栓,由少逐漸積累起來,如果再有血液流動緩慢、血液黏稠,容易在這些部位形成血栓。
  • 血栓也是有區分部位的,不同部位症狀就不同
    2、冠狀動脈的血栓會造成突發的急性心前區的疼痛,就俗稱的心絞痛,嚴重的會造成心肌梗死,3、外周動脈的血栓容易造成血栓遠端部位缺血,會發生疼痛甚至出現肢端壞死。4、靜脈血栓會造成栓塞部位肢體的腫脹,嚴重的會形成感染。
  • 股骨頭壞死術後引起深靜脈血栓怎麼辦?這五種方法了解下!
    股骨頭手術後出現深靜脈血栓的情況是此類術後一個常見的併發症,最主要的發病原因是和手術後長時間臥床休息、制動、血液循環緩慢、血液處於高凝狀態有關。另外也與患者血脂高,飲食,血管壁損害有一定關係。早期血栓一般沒有症狀,隨著血栓增長,血管堵塞會出現下肢腫脹,疼痛,麻木,如果血栓脫落進入循環還會引起肺梗塞等疾病,嚴重的還會引起猝死等嚴重問題。一旦出現後要引起重視,積極治療。目前臨床治療方法如下:股骨頭壞死術後引起深靜脈血栓怎麼辦?
  • 被忽略的致命疾病:下肢深靜脈血栓
    因為這時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幹預診治,位於小腿血管的血栓很可能發生脫落,再順著血流沿著靜脈血管移動到肺部,進入肺循環,堵塞肺動脈造成肺栓塞,引發呼吸和循環衰竭,嚴重時就會發生猝死。  那麼,血栓是如何形成的呢?
  • 糖友長期臥床,要小心下肢深靜脈血栓
    檢查後發現,張先生患上了下肢深靜脈血栓。 深靜脈血栓形成是血液在深靜脈內不正常凝結引起的靜脈回流障礙性疾病,多發生於下肢;血栓脫落可引起肺動脈栓塞,兩者合稱為靜脈血栓栓塞症。深靜脈血栓形成常導致肺動脈栓塞和血栓後症候群,嚴重者顯著影響生活質量甚至導致患者死亡。
  • 贛州市肺栓塞和深靜脈血栓(VTE)聯盟成立
    11月28日,由江西省醫學會血管外科學分會、贛州市醫學會主辦,廣東省人民醫院贛州醫院(贛州市立醫院)承辦的江西省第二次介入血管外科學術會議在贛州迎賓館召開,全市70家醫院獲授贛州市肺栓塞和深靜脈血栓
  • 宅家運動少 當心深靜脈血栓來「敲門」
    血液在深靜脈內不正常凝結引起靜脈回流障礙,由此形成深靜脈血栓,常發生於下肢。受訪者供圖日前,有媒體報導,由於受疫情環境影響,致使老年人深靜脈血栓高發。這種在臨床上十分常見的疾病,在網絡上引起了熱議。「深靜脈血栓是血液在深靜脈內不正常凝結引起的靜脈回流障礙性疾病,常發生於下肢,也是一種十分常見的疾病。」揚州大學附屬醫院血管外科主任、主任醫師孫蓬博士說。孫蓬介紹,引起深靜脈血栓的主要原因是靜脈壁損傷、血流緩慢和血液高凝狀態。致病的危險因素包括原發性因素和繼發性因素。
  • 當深靜脈血栓形成後,很多人就會後悔了,為什麼沒有做好預防呢?
    深靜脈血栓的定義是指血液非正常地在患者下肢深靜脈內凝結,並且逐漸出現相關症狀的一種疾病。深靜脈血栓的形成有三大主要病因,具體致病因素有血流緩慢、靜脈壁損傷以及高凝狀態等。當深靜脈血栓形成後,除少數沒有明顯的症狀外,大部分會擴散至深靜脈的主幹,會造成極為嚴重的後果,大家應該引起重視。
  • 深靜脈血栓的積極治療——黃智勇
    在周圍血管疾病診治方面具有豐富經驗,可行胸腹主動脈瘤的腔內隔絕術、人工血管置換術;動脈瘤及動脈閉塞病(內臟動脈、鎖骨下動脈狹窄、頸動脈狹窄、腎動脈狹窄)的開放手術及微創介入治療,動脈置管溶栓、取栓治療,靜脈血栓性疾病的外科手術微創治療,下腔靜脈濾器的植入取出,血管瘤及血管畸形的微創治療,透析病人自體動靜脈瘻的建立及使用維護。
  • 若患上下肢靜脈血栓,需要什麼樣的治療?這些治療會有用嗎?
    下肢靜脈血栓,顧名思義,是指下肢靜脈血管出現血栓回流的現象。引起靜脈血栓的因素繁多,但總體以血流緩慢、血液成分改變、血管受損為主要因素。倘若疾病在急性期沒有得到及時的醫治,出現血栓脫落,會導致患者肺等重要器官產生栓塞想像,進而可能會導致患者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