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26日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紀念日,也是全體深圳人的節日。昨晚,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主題燈光秀活動拉開序幕。活動開始前,眾多深圳市民已早早來到現場,選好位置,打開手機,架起相機,與親朋好友共享大美深圳。
「來啦來啦!」「開始了!」晚上8時20分許,隨著多名市民的拍手歡呼,多束燈光在夜空「睜開眼睛」,數百架無人機騰空而起,依次拼出「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等文字。隨後,「大鵬展翅」「深圳灣大橋」「女媧補天」等一一上演。現場一幕幕造型切換,光影變幻。
主題燈光秀最後,深圳人才公園上空打出「新時代走在前列,新徵程敢當尖兵」「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等文字,並以一句象徵全體深圳市民心聲的「我愛深圳」而結束。
燈光秀活動結束後,很多市民意猶未盡,依舊在現場留影「打卡」,遲遲不願離去。在深圳成長並創業成功的宋晞綸女士對本報記者表示,中國有句話叫「事在人為」,深圳的成功是千萬建設者在40年裡前赴後繼,創新進取,不畏艱險取得的。深圳同樣也是中國改革開放成功的一個縮影。「我個人也是從一無所有到擁有自己的公司。深圳特區是一個神奇的地方,讓有夢敢打拼的人,都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市民蔣軍武對本報記者激動地說,自己從小在深圳長大,深切感受到深圳翻天覆地的變化。「深圳從以前的小漁村變成了如今的國際都市,作為深圳本土人,我非常興奮。」蔣軍武期待,深圳的未來越來越好,並歡迎世界人民來深圳發展。(本報記者潘之望 孟紫薇 李松林文並攝)
相關
從「中國速度」到「中國高度」
1980年8月26日-2020年8月26日。深圳——中國第一個經濟特區,迎來40歲生日。
從南海之濱默默無聞的小鎮,到常住人口1300多萬、每秒創造超過85000元生產總值的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由經濟特區,邁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40年來,深圳勇於衝破思想觀念的障礙,勇於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殺出了一條血路,也闖出了一條新路,有力印證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
深圳,福田,平安金融中心。站在每秒攀升10米的電梯中,能讓人感受到一種飛機起飛的拉升感——快!快,遠不止於一部電梯。40年來,藉助改革開放關鍵一招,深圳插上發展的翅膀,實現從追趕時代到引領時代的嬗變。
今天的深圳,地區生產總值已從1979年的1.97億元升至2019年的2.69萬億元,增長近1.4萬倍,年均增長21.6%;平均每平方公裡有8.5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平均每天有71件發明專利獲得授權;擁有華為、招商、平安、騰訊、萬科、正威、恆大、深投控等8家世界500強企業,落戶的境外世界500強企業近300家。
特區之特,貴在「拓荒」。這裡,敲響了新中國土地拍賣「第一槌」,發行了新中國第一張股票,建立了新中國第一個出口工業區……40年來,深圳創出約一千個「國內第一」。一次次「深圳突破」,變成一次次「中國突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從深圳傳遍神州。
特區之特,重在「創新」。從20世紀90年代「特區不特」的政策之憂,到21世紀之初「被誰拋棄」的瓶頸之困,再到十年前「難以為繼」的資源之慮,面對新問題新挑戰,深圳把尋找創新的解決方案作為不變的追求。
就在深圳40歲生日當天,隨著一輛卡車徐徐通過關卡,深圳蓮塘/香園圍口岸貨檢通道正式啟用。這是深圳市域內第29個隸屬海關單位。一座城市,29個隸屬海關,放眼全國,獨此一例。
如果說,過往40年,深圳依靠改革開放的「關鍵一招」平地起高原,那麼,放眼未來,深圳仍將憑藉改革開放高原攀高峰。 (據新華社)
(原標題:慶祝深圳特區建立40周年主題燈光秀上演,數百架無人機拼出「我愛深圳」)
來源:北京晚報
流程編輯:TF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