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丨五鬥米

2021-02-07 香海禪心

原文轉自「香海禪寺」

陶淵明為彭澤令,郡遣督郵至縣,縣吏說應束帶見之,陶嘆曰:「我不能為五鬥米折腰向鄉裡小人!」即日解印綬去職,賦《歸去來兮辭》。這一段事各傳都有記載,字句偶略有出入。五鬥米一向被認為是指縣令之俸祿。而近閱坊間翻印《中華藝林叢論》第七冊二三五頁有《讀陶淵明偶記》一文,據悉作者為張宗祥,對於五鬥米一詞有不同的解釋,其言曰:按晉代官制,縣令六百石,列第七品。即為小縣,俸祿亦不止此數,蓋即以五鬥米為一日之俸,月僅十五石,年僅一百八十石,距六百石之數尚遠也。且淵明……所言因貧求為縣令,且恩任滿一年然後去職,無非急於救窮。如果令俸僅止五鬥,安能有所補益?蓋晉時衡量每鬥僅合現在三升有奇,五鬥實僅抵現在一鬥六七升而已。且彭澤雖小縣,淵明雖為版授之官,亦不合所得俸祿,與當時官制相差甚遠。然後人敘此事皆以淵明為高尚,故舍官祿而去。……考晉代崇尚黃老,篤信服食,道教風行,盛極一時。當時士族,歸之者眾,即王羲之輩亦為其中信徒之一。五鬥米者,實即漢末蜀中張氏之徒所奉教名,而非官俸之數。淵明出身寒門,習於勞苦,幼宗儒家之說,佛、道二家,皆所深疾。以遠公名德,破戒置酒相邀,尚且不入蓮社,則道教支流之五鬥米教,淵明之不願趨侍明矣。意者督郵實此教信徒,故淵明深惡而痛疾之,且斥之為鄉裡小人乎?依此新解,淵明解印綬去職不是為了官微俸薄猶須趨事鄉裡小兒,是因督郵乃一五鬥米道之信徒。似此尚不能無疑。首先,東漢張陵在蜀學道,從學者出五鬥米,因號五鬥米道,亦稱米賊。我們於此應該注意:就文義而言,我們可以說淵明不能向信仰五鬥米道之信徒(或米賊)折腰,或簡說不能為五鬥米道折腰,亦尚無不可,卻不可以說為五鬥米折腰。因為五鬥米乃信徒向教主所繳納之物,並非是「漢末蜀中張氏之徒所奉教名」。嚴格從字面上講,「不能為五鬥米折腰」,依此新解豈不是說「不能為了繳納區區五鬥米折腰」了嗎?督郵為郡之佐吏,猶今之視察。淵明自視甚高,屈為縣令,在他眼裡這位頂頭上司派來的視察專員遂被形容成為鄉裡小兒。「不怕官,就怕管」,這位督郵是正管著他的。

孟浩然《京還贈張維》詩:「欲徇五鬥祿,其如七不堪。」上句指陶淵明的故事,下旬引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的典故。難道孟夫子也是把五鬥米錯認為五鬥祿?五鬥祿顯然是指俸祿微薄的小官。五鬥,蓋言其微少,並不實指俸祿之數額。文字有時誇張,大者說得特別大,小者說得特別小,如是而已。官再小,其俸祿也小不到五鬥米之數。與五鬥祿相似的其他名詞在文學作品裡也常見,例如:《後漢書·郭太傳》:「林宗曰,大丈夫焉能處鬥筲之役乎?」若一定說鬥是十升,筲是一鬥二升,豈不甚鑿?韓愈《祭十二郎文》:「故舍汝而旅食京師,以求鬥斛之祿。」韓文公俸給所得真的是一鬥一斛?蘇東坡《上樞密韓太尉書》:「向之來,非有取於鬥升之祿。」也是極言其微罷了。五鬥既是形容其微薄,為什麼偏要說「五」?也許是因為五乃中數,五乃陽數,說起來便當吧?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梁實秋丨作者

黑貓丨編輯
本文節選自《雅舍談吃》四川人民出版社丨來源


相關焦點

  • 不為五鬥米折腰
    bù wéi wǔ dǒu mǐ zhé yāo【釋義】       五鬥米:晉代縣令的俸祿,指微薄的收入;折腰:彎下腰跟對方下拜行禮。不能只是為了五鬥米的俸祿而從此屈身事人。比喻做人態度清高,不願屈服,有骨氣。【出處】      《晉書.陶潛傳》:「郡遣督郵至縣,吏白應束帶見之,潛嘆曰:『吾不能為五鬥米折腰,拳拳事鄉裡小人邪!』義熙二年,解印去縣,乃賦《歸去來兮辭》。」
  • 陶淵明的五鬥米是多少
    「豈能為五鬥米折腰」,是晉朝詩人陶淵明的名句。那麼,陶淵明在什麼情況下說出這句話的?
  • 五鬥米處,愛之家園
    此文原創為白天摸完鋤頭,深夜挑燈鍵盤俠的五鬥米跨界農民:春哥~2019年6月15日(五月十三)父親節的前一天五鬥米農場熱鬧非凡南昌愛之家幼兒園的老師們還有十六個家庭的家長和孩子們一行五十多人來到了五鬥米農場開啟了農耕體驗之旅    2016年,一次偶然的機會,春哥與愛之家的琪琪老師相識了
  • 五鬥米折腰
    這個成語來源於《晉書·陶潛傳》,吾不能為五鬥米折腰,拳拳事鄉裡小人邪。陶淵明是東晉後期的大詩人、文學家,他的曾祖父陶侃是赫赫有名的東晉大司馬、開國功臣;祖父陶茂、父親陶逸都作過太守。但到了東晉末期,朝政日益腐敗,官場黑暗。陶淵明生性淡泊,家境貧困、入不敷出的情況下仍然堅持讀書作詩。
  • 為五鬥米折腰!
    陶淵明頓時覺得忍不了,長嘆一聲,大手一揮,怒道:「我不能為五鬥米向鄉裡小人折腰!」於是就麻溜遞了辭職信,歸隱田園,寫下「歸去來兮辭」「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等載入小學語文課本並要求背誦全文的經典文章。「五鬥米」據傳是當時陶淵明的工資,後來便成為金錢與名利的代言詞。
  • 不為五鬥米折腰?可笑!
    說起東晉後期的大詩人陶淵明,估計很多人會聯想「不為五鬥米折腰」,認為陶淵明為人不庸俗,有骨氣,不為利祿所動。陶淵明真的是不為利祿所動?難道他不是嫌官小待遇低?五鬥米有多少呢?換成現在的單位是31.25千克,大概值100元。即便東晉生產力低下,五鬥也談不上高薪。試想一下這樣的崗位:小公司的主管,月薪五千(包括五險、福利)。嚮往這個崗位的人想必不少,但是有能力勝任這個崗位的會有幾人在乎?
  • 王羲之父子之死與五鬥米教
    寫下這個題目並不是說王羲之父子的死真的都跟五鬥米教直接相關,只是想借著五鬥米教講講王羲之父子之死的故事。五鬥米教也稱天師道教,因入教需交五鬥米而得名,傳說是由東漢張道陵創立,漢末張修傳道。從東漢到唐朝信徒長期不絕,東晉及南北朝時期也是天師道教比較鼎盛的時期之一,我們從那時人名字裡經常出現「之」字就可知道。
  • 陶淵明「不為五鬥米折腰」的五鬥米到底是月薪還是日薪?都不是
    陶縣令一下子不高興了,嘆息道:「我怎麼能夠為了五鬥米的俸祿,而向這個鄉裡小兒折腰」。說完他就給郡裡打了辭職報告,將官印從腰間解下(解綏去職),回家歸隱。回家不久,他作了一首辭《歸去來兮》,以明心志。「其詞夷曠蕭散,雖託楚聲,而無尤怨切蹙之病。」(歐陽修語)。詞中有「請息交以絕遊,世與我而相違」,「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等語。
  • 成語不為五鬥米折腰(陶淵明的故事)
    出處《晉書·陶潛傳》:「潛嘆曰:『吾不能為五鬥米折腰,拳拳事鄉裡小人邪!』」釋義 五鬥米:指微薄的官俸;折腰:表示行禮,引申為屈身事人。「不為五鬥米折腰」,表示為人清高,不肯為謀求生計而屈居人下。拳拳:牢握不舍,引申為懇切、忠勤貌。
  • 你可以不為五鬥米折腰
    飲酒(其五)你可以不為五鬥米折腰,只要你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並俯下身親身踐行,讓自己的汗水滴在自己的腳下。你可以不為五鬥米折腰,只要你能夠在拉長、壓扁的時間維度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而不要執迷於一時一地的得失。
  • 【奇趣歷史】陶淵明「不為五鬥米折腰」的五鬥米到底是月薪還是日薪?都不是
    陶縣令一下子不高興了,嘆息道:「我怎麼能夠為了五鬥米的俸祿,而向這個鄉裡小兒折腰」。說完他就給郡裡打了辭職報告,將官印從腰間解下(解綏去職),回家歸隱。回家不久,他作了一首辭《歸去來兮》,以明心志。「其詞夷曠蕭散,雖託楚聲,而無尤怨切蹙之病。」(歐陽修語)。詞中有「請息交以絕遊,世與我而相違」,「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等語。
  • 陶淵明不為五鬥米折腰,這五鬥米值多少錢呢?
    留下一句流傳後世的名言:「吾不能為五鬥米折腰,拳拳事鄉裡小人邪」。那大家知道五鬥米是多高的收入嗎?當時,一鬥10升,1升約4斤,五鬥米約200斤。不算另外發的銀錢,一天收入200斤米的官員,應該是高收入人群了。老陶先生雖然官不大,身在「公務員」行列,吃國家俸祿還是挺小康的。但是,他的離去並不是說他瞧不起這五鬥米。
  • 「敦煌盛宴」助力金城紅人盛典丨品味隴菜,與盛典共享盛宴
    「敦煌盛宴」攜手本次金城紅人跨年盛典,讓與會嘉賓在品味網絡紅人原創作品的同時,還能嘗到地道的敦煌菜,盛典享盛宴,可謂錦上添花,美美與共。文丨掌上蘭州·蘭州晨報記者 宋聿可圖丨「敦煌盛宴」公司提供
  • 不為五鬥米折腰的陶淵明,是我們精神上的「世外桃源」
    陶淵明生氣地說:我不能為五鬥米的薪水,去向無能的人卑躬屈膝。說罷,他就掛印辭職去了。陶淵明不希望違背自己的心意,不願意委屈自己而求得五鬥米,他是對自己非常真誠的人。但他的有趣之處,並不在「一時任性」的衝動之中,而在於天生樂觀達性的性格之上。
  • 狗的存在顯示出我們的形象與品味
    攝影丨葉子wjy一個胃空前進化的時代,動物是這樣,植物也是這樣,我們的胃得到了很多滿足的欲望,卻失去了很多東西,例如健康,例如尊嚴。攝影丨葉子wjy狗用舞姿平息我的憤怒,因我的善良而歡跳,就這樣,幸福與痛苦在我的大聲的吼聲中冷靜地接受。
  • 福州龍湖丨匠造至美園林,品味詩意生活
    福州龍湖丨匠造至美園林,品味詩意生活 來源:東南網 | 作者: | 時間:2020-12-16
  • 來品味電影《藍莓之夜》、《匪幫說唱傳奇》中的...
    來品味電影《藍莓之夜》、《匪幫說唱傳奇》中的藍調音樂 2020-04-24 20: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夢想與希翼,憧憬和期盼,都湮沒在每日為五鬥米折腰的尷尬裡
    曾經的夢想與希翼,憧憬和期盼,都湮沒在每日為五鬥米折腰的尷尬裡。文人分為兩種,一種是入世文人,能在夢想和現實中遊刃有餘,滋潤瀟灑;一種是出世文人,活在自己的世界,孤芳自賞、清新脫俗,卻上不能養老下不能哺小,窮其一生孜孜不倦,或許登上藝術的巔峰,卻窮困潦倒,難以度日。前者代表者李白,後者代表者杜甫。
  • 多彩臺東丨從老影院變遷品味百年商貿變化
    (來源:青島新聞網)猜你喜歡原標題:《多彩臺東丨從老影院變遷品味百年商貿變化》閱讀原文
  • 李誠儒稱不為五鬥米折腰卻參加《演員3》,他是否有這麼清高?
    近日李成儒宣布加盟《我就是演員3》,,然而在不久之前他才宣布退出了《演員請就位3》,稱自己「不為五鬥米折腰」。然而轉身就加盟了新綜藝,並且還稱要尋找尊重表演、尊重作品,尊重他人的演員。但是李成儒本身在節目中和生活中的表現有尊重別人,但是他真的有那麼清高和潔身自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