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兒女》獲中國紀錄片學院獎最佳歷史文獻紀錄片獎

2021-01-09 央視網

2月26日,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指導,中國傳媒大學主辦,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承辦的第十屆「光影紀年」——中國紀錄片學院獎頒獎典禮在北京郎園Vintage16號館虞社演藝空間舉行。

本屆中國紀錄片學院獎以「真實高於月亮」為主題,在十周年之際,藉助紀錄片這一媒介,喚起人們對於真實價值和紀錄片社會功能的關注和思考。

頒獎典禮上,由中共中央宣傳部指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攝製,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的大型紀錄片《英雄兒女》獲得最佳歷史文獻紀錄片獎。中央黨校出版集團副總經理王君,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中國文明和中國道路研究中心主任謝茂松為本片頒獎。

△《英雄兒女》音樂編輯毛薇薇代表團隊領獎

從左至右:謝茂松、毛薇薇、王君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社教節目中心特別節目部副主任 高級編輯 閆東

大型紀錄片《英雄兒女》創作團隊在一個月內,完成了101位志願軍老戰士的搶救式採訪,並在播出宣傳時製作了百集志願軍老戰士口述歷史視頻,通過老戰士們的講述重溫歷史,讓人身臨其境般地感受那份無畏、勇敢和不屈,感受到中國人民和軍隊頑強、剛毅的精氣神,引發了網友強烈的情感共鳴。

△百名老兵口述歷史

此外,創作團隊細掘深挖,整理出約1500分鐘的音頻,約15000分鐘的影像,首次披露了珍貴歷史影音資料,如彭德懷作關於抗美援朝工作報告的原聲錄音、毛岸英在新中國成立之時陪同周恩來會見蘇聯文化科學藝術代表團的彩色影像、黃繼光母親鄧芳芝的講話原聲錄音。

△從俄羅斯照片和電影檔案館發現的「1949年10月1日,毛岸英作為翻譯陪同周恩來和鄧穎超在北京會見蘇聯文化科學藝術代表團訪問時的彩色影像」

用影像記錄新中國,用抗美援朝精神激勵中華兒女,紀錄片《英雄兒女》平均收視率達0.82%,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各平臺跨屏傳播的總觸達次數達9.33億次。喜人的傳播成果,是對創作團隊艱苦付出最好的印證和反饋。

△從左至右:鍾大年、閆東、王紀言、毛薇薇、趙樹清

自2011年誕生伊始,「光影紀年」——中國紀錄片學院獎已成功舉辦十屆。學院獎以學術性、專業性、公正性、人文性著稱,每年邀請國內外人文社科領域頂尖學者及傳媒界先鋒人物擔任評委,國際著名導演雅克·貝漢受聘擔任評委會終身榮譽主席。

圍繞學院獎頒獎典禮展開的國際高峰論壇、紀錄片展映交流、年度焦點解析等系列活動,讓學院獎成為享譽海內外的紀錄片年度盛典,在業界、學界以及社會多個層面發揮了持續而巨大的影響力。

相關焦點

  • 馬拉度納的紀錄片獲英國電影學院獎提名
    由阿西夫-卡帕迪亞執導的紀錄片《迭戈-馬拉度納》獲英國電影學院獎提名,成為本年度最佳紀錄片候選。圖片來源:Iu Sport網站這部由著名導演阿西夫-卡帕迪亞執導的《迭戈-馬拉度納》獲得了英國電影學院獎的最佳紀錄片提名,最終獲獎名單將在2月2日公布。
  • ...紀錄片《生於1949》入圍第九屆「光影紀年」—中國紀錄片學院獎
    12月28日,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指導、中國傳媒大學主辦、電視學院支持、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承辦的,第九屆「光影紀年」——中國紀錄片學院獎頒獎盛典在中國傳媒大學明德樓1400平米4K高清演播館舉行。本屆「光影紀年」——中國紀錄片學院獎以「紀錄的力量」為主題,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藉助紀錄片這一媒介,回顧新中國成立70年的歷史徵程。
  • ——紀錄片《英雄兒女》熱播引發熱烈反響
    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是一首盪氣迴腸的英雄戰歌。中華民族的英雄兒女用熱血鑄就正義的勝利、和平的勝利、人民的勝利。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由中共中央宣傳部指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攝製的六集大型電視紀錄片《英雄兒女》,從10月21日起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晚8點檔黃金時段播出,每天兩集連播。
  • 《我們走在大路上》獲第26屆中國紀錄片學術盛典兩項大獎
    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共同攝製的大型文獻專題紀錄片《我們走在大路上》獲得兩項大獎——年度特別作品及最佳撰稿。《我們走在大路上》獲年度特別作品獎用紀實影像銘刻歷史,以國際視野聚焦中國,讓累累碩果透視未來。
  • 紀錄片導演王男栿獲「麥克阿瑟天才」獎
    紀錄片導演王男栿獲「麥克阿瑟天才」獎 2020-10-09 12: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喬丹紀錄片《最後之舞》獲格萊美最佳紀錄片獎
    9月20日,據外媒報導,「籃球之神」麥可·喬丹的最新紀錄片《最後之舞》(《The Last Dance》)獲得了2020艾美獎創意藝術類最傑出紀錄片獎。喬丹是NBA第2位獲得主流專業獎項認可的球員,前一位是已經去世的湖人傳奇巨星科比,他的動畫短片《親愛的籃球》曾經斬獲奧斯卡最佳動畫片獎。《最後之舞》此前獲得3項葛萊美獎項提名,分別是最佳紀錄片/非小說劇集、非小說劇集最佳圖片剪輯、紀錄片/非小說劇集最佳導演,最終《最後之舞》成功斬獲格萊美最佳紀錄片獎。
  • 《掬水月在手》摘得最佳紀錄片獎
    天津日報訊(記者 張鋼)日前,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舉辦頒獎典禮。經過評委會的觀摩、討論和投票,本屆金雞獎的19個獎項在頒獎典禮上逐一揭曉。其中,講述96歲古典詩詞大家葉嘉瑩先生傳奇人生的紀錄片《掬水月在手》獲得本屆金雞獎最佳紀錄片獎。
  • 紀錄片《時代 我》獲第四屆西湖國際紀錄片大會優秀系列紀錄片獎
    新華社杭州10月21日電(記者馮源)袁隆平、舒淇、陳其鋼、吳亦凡、張曉剛、鄧亞萍、王景春、張偉麗……採用長期紀錄拍攝的方式,國產系列紀錄片《時代 我(My Legacy)》將公眾人物還原為普通人,獲得了第四屆西湖國際紀錄片大會的「D20優秀系列紀錄片」獎。
  • 中國紀錄片學院獎頒獎,紫牛頭條報導過的記錄科考隊員孤守北極的...
    12月26日晚,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指導,中國傳媒大學主辦,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承辦的第十屆「光影紀年」——中國紀錄片學院獎頒獎典禮在郎園Vintage16號館虞社演藝空間舉行,來自中宣部、國家廣電總局等國家機關,各級電視、新媒體機構、紀錄片行業機構及從業者代表等眾多嘉賓出席頒獎典禮。
  • 喬丹紀錄片《最後之舞》斬獲艾美獎最佳紀錄片獎
    21日,第72屆艾美獎獲獎名單出爐——喬丹紀錄片《最後之舞》斬獲「艾美獎創意藝術類最傑出紀錄片獎」。此前據ESPN報導,《最後之舞》獲得了艾美獎三項提名,分別為:最佳紀錄片/非小說劇集、非小說劇集最佳圖片剪輯、紀錄片/非小說劇集最佳導演。喬丹的10集紀錄片《最後之舞》。4月20日,這部關於喬丹的10集紀錄片《最後之舞》正式在全球上映。
  • 喬丹《最後之舞》獲格萊美最佳紀錄片獎 科比後專業獎次人
    北京時間9月20日,當「籃球之神」喬丹的紀錄片《最後之舞》在今年熱辣上線,一度引發全球體育迷的瘋狂熱捧,還原了喬丹公牛時代的豐功偉績。如今根據美國媒體報導,喬丹的《最後之舞》2020艾美獎創意藝術類最佳紀錄片獎。
  • 麥克阿瑟天才獎新鮮出爐,紀錄片導演王男栿榜上有名
    麥克阿瑟天才獎旨在表彰在社會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創造性人才,每年評選各領域20名至25名傑出人士,並在5年中給每人提供總額62.5萬美元的獎金,讓他們能更自由地繼續探索。2020年麥克阿瑟天才獎,有21位各行業研究者及學者入選,其中,美籍華裔紀錄片導演王男栿是唯一一位華人面孔。圖片:John D.
  • B站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 一舉斬獲金鷹獎「最佳電視紀錄片獎」
    日前,在各大社交媒體平臺中有關於金鷹獎的話題討論熱度是非常高的,金鷹獎作為中國電視劇三大獎項之一,也是目前國內電視劇含金量最高的獎項,其關注度和熱度都呈現出了逐年劇增的趨勢。
  • 「英雄與日月同輝」——紀錄片《英雄兒女》引發觀眾強烈共鳴
    原標題:「英雄與日月同輝」  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由中共中央宣傳部指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攝製的6集電視紀錄片《英雄兒女》,21日至23日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後,引發了觀眾的強烈共鳴。
  • 紀錄片《薩瓦河上》獲第26屆中國紀錄片盛典「十佳十優」好作品獎
    第26屆中國紀錄片學術盛典頒獎現場薩瓦河上 頒獎現場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付意恆 王智 田宇):第26屆中國紀錄片學術盛典「十佳十優」及紀錄片、優秀欄目、年度頻道、年度人物推選表彰大會12月13日在深圳落下帷幕
  • 《新聞記者》奪得日本學院獎最佳影片
    當地時間3月6日晚間,有「日本奧斯卡」之稱的日本學院獎在位於東京港區的新高輪王子大酒店舉行了頒獎典禮。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新聞記者》獲得包括最佳影片、最佳男女主角獎三個獎項,無疑是當晚最大的贏家。《新聞記者》海報從獎項數量來看,由日本和中國合拍的影片《王者天下》(キングダム)獲得最多的四獎,包括最佳男配角(吉澤亮)、最佳女配角(長澤雅美)、最佳攝影(河津太郎)、最佳藝術指導(齋藤巖男)。該片根據由原泰久創作、在日本廣受歡迎的漫畫改編,以中國的春秋戰國時代為背景,講述孤兒李信如何在亂世中成長為一代英雄。
  • ...奪冠》獲最佳故事片獎等三項大獎,《我和我的祖國》獲評委會...
    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揭曉,《奪冠》獲最佳故事片獎等三項大獎,《我和我的祖國》獲評委會特別獎(附完整獲獎名單) 時間:2020.11.28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作者:中國電影報
  • 《他們已不再變老》新獲兩項紀錄片大獎
    《他們已不再變老》新獲兩項紀錄片大獎 上周,影片獲得美國廣播影評人協會2019年最佳紀錄片導演和最革新紀錄片兩項大獎,這也是所有獲獎作品中獨攬兩項榮譽的唯一影片。彼得∙傑克遜用史無前例的修復技術革新了紀錄片形式,還原歷史真相,意義非凡。因此影片不僅受到各大獎項青睞,也收穫來自海內外媒體與觀眾的超高口碑:「一部近乎完美的紀錄片」,「前所未見」,「用3D技術創造的奇蹟」。影片正在全國藝聯專線熱映。
  • 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提名名單新鮮出爐!
    隨著高科技中國企業與美國工人階級產生衝突,最初的希望和樂觀遭受了挫折。最佳紀錄片製片人獎(提名) 第70屆美國剪輯工會獎 紀錄片最佳剪輯(提名) 林賽·烏茲 第91屆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 五佳紀錄片 第35屆美國獨立精神獎 最佳紀錄片(提名)
  • 奧斯卡獎導演講述:我為馬拉度納拍紀錄片-虎嗅網
    曾獲奧斯卡獎的英國導演阿斯弗·卡帕迪爾,為這位傳奇球星拍攝過一部備受好評的紀錄片《迭戈·馬拉度納》,於2019年在坎城電影節首映,豆瓣評分高達8.3。因拍攝巴西傳奇賽車手埃爾頓·賽納的紀錄片《永遠的車神》,他一戰成名,獲得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紀錄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