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中國經濟的溫度——聚焦2021年經濟社會熱點

2021-01-10 21CN

  新華社北京1月9日電題:感知中國經濟的溫度——國研中心專家聚焦2021年經濟社會熱點

  新華社記者鄒多為

  2021年,「十四五」開局。站在歷史新起點,面對當前新形勢,中國經濟怎樣邁好第一步、如何持續穩定恢復和推動高質量發展?在剛剛閉幕的全國政策諮詢工作會議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專家齊聚一堂,圍繞經濟社會熱點難點展開討論。

  走過極不平凡的2020年,中國交出了一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可以載入史冊的答卷。踏入2021年,人們對中國經濟前景滿懷期許。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書記馬建堂認為,「恢復式、補償性增長」是今年我國經濟運行主要特徵。「由於去年的基數效應,今年全年經濟增速將呈現前高后低態勢,經濟恢復內生動力增強,積極向好因素增多。」

  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復工復產,率先實現經濟增長由負轉正,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面對嚴重衝擊,中國經濟破浪前行。

  「沉著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充分展現出我國經濟社會治理體系的韌性。」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部長侯永志說。

  「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必須保持清醒。」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部長陳昌盛分析認為,疫情變化和外部環境尚存在諸多不確定性。目前,我國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包括匯率波動、大宗商品震蕩、中小企業困難等風險仍不容忽視。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努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還提出「宏觀政策要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

  馬建堂分析,宏觀政策的設計,必須抓實風險防範和化解,進一步鞏固經濟恢復成果,為推進高質量發展和構建新發展格局營造積極良好宏觀環境。

  對於宏觀政策的取向,陳昌盛建議,隨著經濟實現恢復性增長,因為疫情推出的一些臨時性、特殊性救助紓困措施要逐漸正常化。通過對經濟現狀準確把握,提前制定好政策協調和銜接,從而穩妥控制退出步伐。

  在這一過程中,提升經濟穩定恢復的內生動力至關重要。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葉興慶看來,我國內需潛力十分廣闊,應著力打造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構建新發展格局,必須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改革和開放相互促進。

  「要以開放促改革、促創新、促發展」,馬建堂說,隨著國際競合形勢的深刻變化以及新一輪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加速推進,開放環境、產業分工格局、貿易投資領域、國際治理規則都在發生相應的調整。

  近一段時間,籤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和完成中歐投資協定談判等標誌性事件,成為我國持續擴大開放的註腳,也廣受外界讚譽。

  「這一系列重大突破對我國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部長張琦說,自貿「朋友圈」的擴大不僅有助於我國構建更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也將助力國內國際雙循環,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

  馬建堂還建議,應加快推動RCEP和中歐投資協定落地生效。此外,堅持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在開放條件下培育新的競爭優勢,從而打通國內國際雙循環堵點。

相關焦點

  • 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之面試熱點:疏堵保暢,讓經濟社會動態循環
    【導讀】寧夏華圖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寧夏華圖發布: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之面試熱點:疏堵保暢,讓經濟社會動態循環,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寧夏華圖同步寧夏人事考試中心為大家準備了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之面試熱點:疏堵保暢,讓經濟社會動態循環,大家可點擊下方公告預約連結預約2021年寧夏事業單位公告並收藏本頁面(ctrl+d),以便隨時關注最新公考信息
  • 崇州部署 2021年經濟工作
    崇州部署 2021年經濟工作 2021-01-13 0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長順縣委經濟工作會議召開,總結2020年經濟工作,安排部署2021年經濟工作!
    會議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省委、州委全會和中央、省委、州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縣委十二屆十二次全會精神,總結全縣2020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安排部署全縣2021年經濟工作。會議指出,2020年是長順極其艱難、極不平凡的一年。
  • 感知中國經濟脈動:第三屆【界面•財聯社財經年會】成功在滬舉辦
    回顧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經濟增長緩慢、全球貿易增速放緩的背景下,中國經濟則率先重啟,為全球開放合作帶來堅韌強大的推動力。展望2021年,深入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紮實提振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積極推動新消費轉型升級、助力中國品牌價值提升……新理念新徵程,經濟創新正當時。
  • 2021年中國社會形勢如何發展?這些社會熱點值得關注!
    2020年12月21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科研局、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承辦的「2021年《社會藍皮書》發布暨中國社會形勢報告會」在北京舉行。
  • 2021年度《甘肅藍皮書》成果發布 涉及經濟社會輿情文化等多領域
    中國甘肅網1月8日訊(本網記者 李紅軍)今天上午,2021年度《甘肅藍皮書》成果發布會在蘭州舉行。此次公開發布的2021年度《甘肅藍皮書》系列成果共有10部,涉及經濟、社會、輿情、縣域和農村發展、文化發展、住房和城鄉建設發展、商貿流通、文化旅遊業發展等多個領域。
  • 經濟藍皮書預計: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7.8%左右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2021年《經濟藍皮書》發布暨中國經濟形勢報告會」今天(12月14日)舉行。藍皮書稱,如今冬明春中國疫情只有局部零星散發且都能得到有效處置,預計2020年中國經濟增長2.2%左右。
  • 感知中國經濟脈動:第三屆「界面財聯社財經年會」成功在滬舉辦
    回顧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經濟增長緩慢、全球貿易增速放緩的背景下,中國經濟則率先重啟,為全球開放合作帶來堅韌強大的推動力。展望2021年,深入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紮實提振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積極推動新消費轉型升級、助力中國品牌價值提升……新理念新徵程,經濟創新正當時。
  • 【熱點】開局之年怎麼幹?部委工作會密集召開 敲定2021年經濟政策...
    部委工作會密集召開敲定2021年經濟政策施工圖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要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邁好第一步。開局之年怎麼幹?歲末年初,中央各部委密集召開年度工作會議,釋放出重要信號。從擴大內需戰略、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到強化科技戰略支撐、推動全產業鏈優化升級,再到持續深化市場化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一張張2021年經濟工作具體施工圖躍然紙上。切實加強需求側管理,牢牢把握擴大內需戰略基點,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撐,這在不少部委2021年工作中位列要位。
  • 2021年中國的經濟趨勢報告分析
    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將運行在合理區間,就業、物價保持基本穩定,實現「十四五」規劃的良好開局。做好今年經濟工作,應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採取積極的財政政策,注重提質增效和結構調整,相機調整宏觀審慎政策工具,改善貨幣政策組合逆周期有效性,發揮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多措並舉增強經濟增長內生動力。根據中國宏觀經濟季度模型預測,2021年我國經濟增長7.8%,第三產業增加值佔比繼續提高,固定資產投資、消費增速均大幅回升,居民收入穩定增長。
  • 2021年《經濟藍皮書》:中國經濟預期顯著好於全球平均水平
    今天(14日)下午,中國社會科學院科研局、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舉辦的「2021年《經濟藍皮書》發布會暨中國經濟形勢報告會」在北京舉行。2021年經濟恢復情況比較樂觀。國際組織近期紛紛上調2021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對中國經濟表現的預期顯著好於全球平均水平。
  • 【首席視野】瑞信陶冬:2021年中國經濟七大懸念
    2021年的中國經濟走勢,依然受到疫情的不確定的制約,也受到全球經濟復甦力度的制約,更受到經濟結構性變化的影響。筆者看來中國經濟在2021年有七大懸念值得特別關注。第一,增長勢頭。疫情如何衍變目前依然是未知數,這給第一季度的經濟表現構成不確定性,但是政府的強勢領導、大數據追蹤的有效運用、民眾的相對配合,令中國疫情比較受控的機會大一些。
  • 2021年中國經濟要幹這些大事
    站在「十三五」與「十四五」的交界點,面對複雜嚴峻的國內外環境,明年中國經濟怎麼幹?今天定了!中共中央政治局11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21年經濟工作,釋放出三大信號。會議列舉一系列成績:中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三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成果,科技創新取得重大進展,改革開放實現新突破,民生得到有力保障……以此為基礎,作為「十三五」收官之年,2020年也為過去5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劃下圓滿句點。
  • 《中國智能經濟發展白皮書》發布,智能經濟助推社會向智能轉變
    人類社會每一次技術和產業的變革都帶來了經濟和社會生活的創新與重構。當前,智能經濟正在逐漸改變我們的生產、生活和社會治理方式,將人類社會引入智能社會。智能經濟概念的首次提出是在2019年10月,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 CEO 李彥宏在「2019 年第六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首次從產業視角結合技術與產品應用整體闡述智能經濟概念。李彥宏指出,智能經濟將給全球經濟帶來新的活力,是拉動全球經濟重新向上的核心引擎。
  • 各地新政連出 2021年智慧城市領域開局即熱點
    原標題:各地新政連出,2021年智慧城市領域開局即熱點   元旦假期剛過,1月4日,上海市發布《關於全面推進上海城市數位化轉型的意見》,蘇州市發布《蘇州市推進數字經濟和數位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
  • 「2019中國經濟研究熱點排名」發布會舉行
    中央民族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黃泰巖教授介紹並發布了2019中國經濟研究熱點排名。從2003年,他帶領的研究團隊開始統計分析中國經濟熱點,已經連續進行了17年,形成了系列研究成果和資料庫。每年的研究報告《中國經濟熱點前沿》由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每年舉辦一次「中國經濟學前沿論壇」,每年召開一次「中國經濟研究熱點排名發布會」,每年的分析報告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學動態》《經濟學家》等報刊發表,形成了一個資料庫。
  • 「後疫情時代」的共振復甦——2021年中國經濟展望
    2020年1月15日,當中美終於籤署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結束了延續近兩年的貿易爭端時,全世界都對2020年的全球經濟充滿憧憬。但疫情的突然暴發使這一切成為泡影。全球經濟陷入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下滑,中國經濟也出現了罕見的季度負增長。
  • 聚焦國情社情調研 感知時代發展脈搏
    2020年暑假,在常態化疫情防控的態勢下,四川農業大學共計200餘支社會實踐團隊緊隨新時代發展步伐,聚焦當下社會經濟發展、產業創新與升級等熱點問題,在企業、鄉村、工業園區、生產基地、居委會街道等地展開實踐調研,在實踐中體悟國情社情,在調研中感知時代發展脈搏。
  • 中國經濟2021年呈前高后低態勢
    國內經濟2021年呈前高后低態勢中國經濟時報:2021年是具有特殊意義的一年,如何研判2021年中國經濟走勢?湯鐸鐸:2021年中國經濟穩中向好的局面不會改變。分季度看,2020年是前低後高,由於基數原因,2021年應該會是前高后低。從全年看,各方對2021年的中國經濟增長普遍樂觀,估計會創出近年少見的高增長。
  • 2021年中國的經濟發展會如何?
    2021年,我國經濟發展中的三駕馬車,進出口,消費,投資都將會呈現出良好的增長態勢,預計我國GDP可能將會增長6%以上。而2%也是很顯眼的數據,要知道現在全球很多國家還在遭受疫情的困擾,經濟可能在2020年會出現下滑,而發達國家美國可能也會收到疫情的影響而遭遇經濟下滑,可能2020年經濟下滑會達到5%左右的樣子。而根據IMF預測,2020年可能大部分國家經濟可能都會遭遇下滑,而中國將成為經濟增長率為正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