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業科負責人汪真解讀2020年1-10月全市規模以上服務業運行情況

2020-12-16 瀟湘晨報

2020年1-10月,撫州市規模以上服務業繼續保持平穩增長,321家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共實現營業收入159.50億元,同比增長3.5%,環比提高0.9個百分點。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1、企業經營情況穩定。分行業大類看,1-10月,撫州市規模以上服務業23個行業大類中有14個行業大類同比為正增長,3個行業大類基本持平。其中,網際網路和相關服務、專業技術服務業、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速最快,同比增速分別為60.9%、55.6%和26.0%。

2、部分行業恢復明顯。1-10月,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均有所恢復,環比增速分別提高了2.1、4.1和1.1個百分點。

3、職工薪酬繼續增長。1-10月,撫州市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應付職工薪酬為17.67億元,同比增長2.3%,環比提高了1.0個百分點。

相關政策:

/art/2019/9/23/art_81_3210225.html

【來源:市統計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服務業處處長劉曉紅解讀2020年1-10月全省規模以上服務業數據
    服務業處處長劉曉紅解讀2020年1-10月全省規模以上服務業數據 隨著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持續推進,全省規模以上服務業運行加快。1-10月,全省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173.3億元,同比增長5.6%,較1-9月增長1.2個百分點,高於全國平均增速5.3個百分點,繼續保持穩定向好態勢。民營企業韌性增強。
  • 新形勢下規模以上服務業平穩增長 ——2019年南寧市規上服務業發展...
    1-12月,全市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620家,實現營業收入1192.36億元,同比增長8.6%,全市規模以上服務業增速高開回落,進入二季度後增速逐月企穩維持在7%2019年,全市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稅金及附加、應交增值稅、所得稅費用合計增速同比下降10.6%,較上年同期減少9.7個百分點。
  • 莆田市規模以上服務業逆勢快速增長——1-11月莆田市規模以上服務...
    1-11月,全市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255.85億元,增長54.4%,增速比1-8月提高11.3個百分點,比全省平均水平高46.4個百分點,居全省第一位。其中,規模以上其他營利性服務業營業收入67.53億元,增長14.7%,增幅比1-8月提高1.1個百分點,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8個百分點,居全省第四位。一、主要亮點(一)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持續迅猛增長。
  • 1-10月規模以上服務業主要指標完成情況
    1-10月全市94家服務業法人單位完成營業收入504326.1萬元,同比下降7.3%,降幅比1-9月收窄1.9個百分點;實現營業利潤56863.3萬元,同比下降38.4%;稅金及附加2824.4萬元,同比下降3.7%;應交增值稅11016.4萬元,同比下降11.2%;應付職工薪酬105231.7
  • 2019年攀枝花市規上服務業運行簡析
    二、重點行業運行情況  2019年,全市納入規上服務業監測的十大門類呈「六升四降」。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教育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衛生和社會工作六大門類均呈增長態勢。房地產業,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四大門類收入呈下降態勢。
  • ...推進全市服務業統計工作更上新臺階——2020年服務業統計工作總結
    2020年,服務業統計工作在局黨組的堅強領導和省局業務處的精心指導下,對照《2020年重點工作推進計劃》,以抓好統計監測為契機,以抓實數據質量為核心,狠抓單位名錄入庫、「四經普」資料開發應用,加強預警研判和測算欠收欠帳,加大督查調研和執法檢查,提升優質服務水平,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較好地完成了既定的目標任務。
  • 1-10月湖南省規模以上服務業實現營收3364.47億元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長沙12月8日訊 據湖南省統計局網站消息,1-10月,湖南省規模以上服務業運行延續穩步增長態勢,主要經濟指標不斷改善。1-10月,湖南省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6480家,實現營業收入3364.47億元,同比增長4.9%,比1-9月提高2.1個百分點。
  • 2019年1-11月南寧規上服務業運行分析
    今年以來,南寧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面對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增多的複雜經濟形勢,堅定不移推動服務業高質量發展,規模以上服務業整體平穩發展,呈現出總量不斷擴大、內部結構優化、新動能不斷湧現等發展態勢,經濟運行的穩定性與韌勁進一步增強。
  • 前三季度 六安規模以上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72.4億元
    服務業增加值從2015年的367.7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817.6億元,年均增長9.4%。服務業增加值佔全市GDP比重由2015年的36.2%提升到2019年的50.5%。現代金融、現代物流、信息技術服務、休閒旅遊等現代服務業快速成長,傳統業態轉型步伐加快。
  • 2019年全市經濟運行情況
    一、經濟總量突破七千億元,人均GDP超八萬元按照2020年1月開始實施的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新方法和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初步核算並經省局核定,2019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突破七千億元,達到7151.35 億元,總量居全省第6位;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6.0%,符合預期目標。
  • 關於2020年1-4月份全市服務業發展主要指標的通報
    2020年1-4月,全市服務業各項指標有所增長。服務業重點項目「百項千億」工程完成全年投資計劃的30.7%,其中,投資進度前三位的是桐鄉市(42.4%)、嘉興港區(42.4%)、南湖區(40.0%)。1-4月,全市當年新增規上服務業單位4家,其中,南湖區、嘉善縣、海鹽縣、桐鄉市各1家。1-4月全市12家專業市場累計交易額達到394.3億元,交易額前三位的是水果市場(131.3億元)、濮院羊毛衫市場(42.9億元)、中國石油化工品交易市場(37.4億元)。
  • 2019年濟南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達1524家 2025年「泉城濟南」品牌...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23日訊 「十三五」期間,濟南市服務業發展取得哪些成就?「十四五」的服務業發展總體思路是什麼?11月23日上午,濟南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對口支援辦公室主任楊興才在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的「輝煌『十三五』 奮進新時代」系列發布會的首場發布會上,圍繞上述問題進行解答。「『十三五』時期,濟南市服務業發展步伐不斷加快,質量和效益明顯提升。」濟南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對口支援辦公室主任楊興才在發布會上介紹說,濟南市產業規模和層次實現新突破。
  • 2020年上半年南通市經濟運行情況
    2020年上半年南通市經濟運行情況 來源: 南通市統計局 發布時間:2020-07-24 字體:[ 大 中 小 ] 2020年上半年南通市經濟運行情況 南通市統計局 國家統計局南通調查隊 (2020
  • 看揚州服務業動能有多強
    其中,一季度和上半年,服務業增加值增速分別高於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速1.7和0.9個百分點,服務業成為揚州今年以來經濟增速轉正強勁動力。11-10月規上服務業企業營收同比增長1.3%企業是產業發展和科技創新的主體。企業的發展情況,往往可以折射出產業發展的現狀。
  • 如東縣服務業運行發展態勢穩中向好 新增43家服務業規上企業 排名...
    如東縣服務業運行發展態勢穩中向好 新增43家服務業規上企業,排名全市第一 來源:如東縣 發布時間:2020-12-11
  • 固原市規上服務業持續好轉
    據1-10月全市規模以上服務業統計監測顯示,企業經營狀況好轉,運行質量逐步改善。全市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1.23億元,同比增長2.5%,增幅環比提高1.4個百分點,呈現三個主要特點:一是企業經營狀況持續向好。
  • 服務業「小進規」經營貢獻獎企業將獲10萬元獎勵,武漢市新增規上...
    昨日(9月10日),從武漢市發改委獲悉,2019年度,全市新增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504家。市發改委相關處室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年來,武漢市服務業發展迅猛,2019年全市服務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為60.8%。
  • 標題:烏海市2020年上半年規模以下服務業數據質量分析評估
    為了摸清烏海市規模以下服務業企業環境,促進企業健康發展,對2020年上半年規模以下服務業數據上報、審核、匯總工作已經完成,現對企業上報數據質量進行評估。因疫情影響前半年訂單減少,停產歇業1-2個月。4月陸續開工復產。收入較去年同期下降。
  • 市經信局組織召開全市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統計年報工作會議
    為貫徹落實省經信廳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統計年報工作會議精神,做好2020年統計年報和2021定期統計工作,12月22日上午,市經信局組織召開全市軟體和信息技術統計年報工作會議,全市經信系統相關負責人及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企業約180人參加會議。
  • 衢州市統計局辦公室關於召開全市服務業、貿易統計年報培訓會議的...
    各縣(市、區)統計局、智慧新城管委會、智造新城管委會:為認真貫徹全省服務業、貿易統計工作會議精神,做好統計年報和明年定報工作,經研究,決定於12月14日召開全市服務業、貿易統計會議。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會議內容1.傳達全省會議精神,總結全市2020年工作,布署2021年要求;2.培訓2020年年報和2021年制度變化等業務工作;3.討論交流工作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