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頂級交易者的成功率並不高,也就50%。甚至巴魯克還說,能達到30%-40%的成功率就能賺大錢,有朋友問及這個問題,在此解釋一下。
1
1、成功率=正確的交易次數/總交易次數,成功率是用次數來計算的。2、頂級交易者靠正確交易之後加倉、繼續持有較長時間賺到了他大部分的錢。也就意味著,他在一生有限的時間裡,正確的時間佔了大部分,那麼,正確的次數就不會很多,因為他的時間有限,他沒有機會做更多正確的交易。3、頂級交易者做錯了,很快就會撤退,那麼,他錯誤的交易時間就短,在一生有限的時間裡,他就有機會做很多錯誤的交易,從而錯誤的次數就多。換句話說,由於時間固定,他有更多的時間做錯誤的交易。
舉例:某頂級交易者,交易30年,正確交易的持股時間1年,錯誤交易的持股時間為3天。那麼,每次都正確,他只有30次的機會正確;每次都錯誤,他有2000多次的機會犯錯誤。你說,他的成功率能高嗎?問題在於,多數人對於成功交易的概念定義不一致。多數人認為,賺了就是正確的、成功的;賠了就是錯誤的、失敗的。那麼,一個人,賺10%就走,交易一次;賠50%才走,也是交易一次。那麼他成功率即便是80%又怎麼樣?什麼意思?對了就多持有一段時間,直到發現趨勢轉折;錯了就少持有幾天。這樣才能保證成功率不高、賺錢卻多;反之,則成功率很高(比如07年做50次交易,都正確)、錯誤率很低(比如08年做了一次錯誤的交易,持有了一年),照樣賠得毛幹爪淨!問題又來了,什麼是做對了、什麼是做錯了?難道必須是賺了才叫對了、賠了才叫錯了?不是。對了的意思:方向正確、符合交易系統和具體的交易計劃;錯了的意思:方向錯誤,不符合交易系統和具體的交易計劃。我記得有位朋友跟我說,他發現某人做漲停板的成功率並不高,於是對那人就較為不屑。其實此事應該一分為二:假如此人做漲停板成功率不高、但一旦成功就能持有一段時間、一旦失敗馬上離場,那麼他成功率不高無所謂;反過來,假如他僅僅做短線,那麼成功率不高就很可慮了,因為追漲停一旦失誤,虧損很大;成功後無非屬於搶帽子,第二天利用高開或衝高機會出貨,利潤寥寥無幾。我想說的還不是這些。我想說,多數人都在追求一種成功次數較多的方法,也就是所謂把握性大的方法。其實搞錯了,好的方法,是能讓你辨明趨勢、一路持有直到趨勢轉折的方法,它能幫你賺大錢;買入就賺3%的方法,假設成功率為80%,也比不上成功率40%的前者。
那麼,有人要問,有沒有一種方法,成功率極高、又能保證一路持有賺大錢?話題又轉回到前面了,即便有這種方法,它仍然存在錯誤的機率;既然存在錯誤的機率,你持有的時間就不會長;既然你持有的時間不會長,那麼一生有限的時間裡,你糾錯的機會仍然要大於正確的機會。比較一根筋的人,會想,我成功率也不高,那麼我這輩子肯定能賺大錢了。錯!成功率不高而能賺大錢的原因在於:對了跑得慢、錯了跑得快!這是它背後深層次的原因!
2期貨交易成功需過八道關一、止損關交易初期,交易者通常入市不久就會遭受損失,甚至是一連串的重大損失。分析自己的交易記錄後,才發現原來其中的一筆或者某幾筆交易導致本金大失血,這時的資金曲線會表現為斷崖式的下跌。所以,交易者一定要防止發生大虧損的交易,要果斷止損。止損是交易者最先接觸也是最先學會的一門實戰課程,它能保護交易者的本金支撐到下一關。
二、順勢關——學會止損後,交易者經過一段時間的操作,卻猛然發現自己的本金還是一如既往地減少,只是減少的速度慢了很多,即止損止損,越止越損。經過分析自己的交易記錄,發現原來自己很多筆交易的方向有問題,與行情的大方向不符,所以很多交易最終都是止損平倉,這時的資金曲線表現為連續的碎步式的下跌。如果說不止損會大失血,則不能順勢交易則會慢性失血,導致交易者慢性死亡。所以,即使沒有大虧一筆的單子,但是多筆小虧損的單子累加起來同樣會使本金越來越少。因此,一定要順勢交易,按照行情的大方向去做單。
三、輕倉關——交易者在做到了既能止損,又能順勢後,交易績效有所改善,逐漸贏多輸少,但此時,快速發財的欲望膨脹,膽子越來越大,倉位也越來越重,終於有一天出現了交易者雖然設置了止損但市場沒有給予執行的機會,於是資金大幅回撤甚至出現重大虧損,一筆輸掉了很多,這時的資金曲線表現為總體上行但偶爾再次發生斷崖式下跌。這類似於健康的人遭遇車禍,交易中的意外總是不期而至的。交易者要認識到交易生涯中偶然性的重大負面作用,明白期望「一朝暴富」但結局卻往往是猝死。要防止這種意外發生,就不能重倉,否則一旦出現特殊情況就沒有了迴旋餘地。交易者要輕倉交易,不再急於求成。
四、擇時關學會了截斷虧損讓利潤奔跑,但在輕倉操作下,賺錢的速度畢竟也慢了,於是交易者恨不得每時每刻都有交易做,恨不得每時每刻都有驚天大行情,整日東徵西討,一看到所謂的機會」出現,就一個猛子扎進去。但經過一段時間的操作後發現,資金曲線上大的回撤雖幾乎沒有,但是資金曲線近乎上下波動而無明顯增長。分析交易記錄後發現,原來自己是在行情的振蕩期不斷操作,因為沒趨勢,或者說沒行情,因此縱使做得再多再好也賺不到多少,倒是自己的交易費用上升了不少。所以做交易原來不用每天都呆在市場中,有的時候休息一下反而效果更好,交易者此時明白了張弛有道,一年中只需要抓住那幾次有限的行情即可,不必時時交易。
五、系統關——如果前四關過了,那麼能讓交易者快死、慢死、猝死的主要障礙業已都理清,即該吃的虧都吃過,該吸取的教訓也都吸取了,至此一個較為完善的交易理念初步形成。雖然如此,但交易者還是會不時地犯一下上面所列的錯誤,例如有的時候止損不堅決,或一再放寬止損額,有的時候靈光一閃要抄個底,有的時候一放縱自己就重倉了,有的時候幾筆虧損後急於翻本又過度交易。總是不自覺地錯了改,改了又犯,仿佛永遠無法杜絕。因此,交易者必須把交易理念轉化為具體的操作規則,使之成為可供遵守的紀律。
3經歷了艱苦的嘗試,交易者終於在此基礎上構建了自己的交易系統,也意識到了一個完善的交易系統必須是初始資金、入場、止損、止盈、加減倉五位一體的系統,不可能先解決了其中的一個,再去解決其他的,所有的關節必須同時打通。
六、自信關——交易系統構建成功了,而且歷史數據測試很理想,交易者心想終於可以輕鬆地賺錢了。但嚴格按照信號操作後,卻碰到了連續虧五六筆的情況,極端的還有將近二十筆的虧損,交易者此時又開始懷疑自己的系統,認定系統必定有自己不知道的重要缺陷。具有完美主義傾向和勤奮鑽研精神的人往往又會陷入到系統的修修補補中,遺憾的是這個問題並非努力就可以解決,也許要經過很長時間交易者才會明白,連輸連錯不過是壞的遊程在起作用,因為交易系統並不適合當時的行情,資金管理的作用之一就是要能熬過這種行情。
七、重複關——經過磨練,交易者明白了虧損是交易的必然組成部分,賺錢的交易不一定是好的交易,虧錢的交易也未必就是壞的交易。重讀經典著作,才發現原來交易的奧秘前人都講過,可惜不親身經歷就難解其中真義。這個階段交易者已經可以穩定盈利了,但是交易者心中始終存有一個問題:成功是否還有其他捷徑可走呢?換句話說,雖然交易者有了自己的交易系統,但是別人的交易系統會不會更好呢?不能為了抱牢一棵樹而放棄整個森林,於是交易者又會全身心地投入到其他系統的設計和測試中來,結果不甚了了。其實,只有經歷了很多的挫折,吸取了很多失敗的教訓,交易者才會形成自己的交易理念,而系統就是要將這個可行的理念具體化,從這一點看,所有的交易系統都有相同的特點,萬變不離其宗。因此,交易者應專心按照既有系統信號操作,不斷重複盈利模式,資金才能穩定增長。
八、自在關——通過上述修煉,交易者防止每個錯誤的方法都已規則化,並且每次交易都能做到嚴格執行規則,這時的資金曲線逐漸上行、斜率適當且沒有很大的回撤,交易者自身也會感覺到交易不那麼累了,雖然還在天天盯盤,但是做單數量越來越少,成功率卻越來越高。
此時交易者相信自己的交易系統,也明白系統雖然有一些缺點,但是堅持下去,賺錢是必然的。這時候,交易者定力仍然不足,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幹擾,比如自己仰慕的高手的建議、有關莊家主力的報導、似是而非的基本面信息等,交易者還會因輕信而犯錯吃虧。
這一階段交易者最重要的是修煉定力。隨著心態的不斷改善和經驗的豐富,交易者漸至耳順境界,能輕鬆辨別信息的真偽輕重,不為外界信息所擾。此時交易者回顧自己的交易記錄會發現,原來一年之中單子雖不多做,但錢並不少賺,長此以往,必能逐漸達到財務自由、心神自在的境界。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期7貨小師妹。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季麗亞 HN003)